搜索 范明
范明枢简介

范明枢简介

范明枢(1866—1947) 名昌麟,又名炳辰,字明枢。泰安城元宝街徐家花园人。教育家、知名人士。幼年家贫,刻苦读书间习农事。 目录 1基本资料 2早年经历3教育生涯4抗日寿星5埋骨泰山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范明枢别名:名昌麟,又名炳辰,字明枢国籍:中国出生地:泰安城元宝街徐家花园人出生日期:1866年逝世日期:1947年主要成就:在泰安创办女子小学及县教育图书社代表作品:《为内战告全国同胞书》《致司徒雷登的一封公开信》 早年经历2 23岁入邑庠,补增广生员,后任塾师数载,继考入泰山上书院深造。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留学日本,就读师范专科。学成回国后,致力于教育事业。先任泰安劝学所所长,在泰安创办女子小学及县教育图书社;继赴济南创办省立模范小学,并任职于省教育厅。 教育生涯3 1914年后,先后任菏泽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教师、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监。支持学生参加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后,1920年范明枢应聘曲阜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校长。所到之处,倡导新学,宣传科学与民主,启迪学生积极进取。在曲阜师范八年间,参加蔡元培组织的中华教育改革会,任委员。主张“兼容并全”,制定“真、善、美”三字校训,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常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励和教育学生。并带领师生参加建校劳动,亲自监理学生生活,积极推行陶行知倡导的平民教育,吸收工农群众和劳动妇女入学,创办了曲阜历史上第一所平民夜校。他支持学生集资办“黎明书社”,阅读进步书刊。他因支持新文化运动,受保守势力排挤和反动当局的指责,于1929年辞去校长职务,退居家中。1931年,应聘济南乡村师范图书馆主任,他购置进步书刊,宣传抗日主张,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1932年春,以共产党嫌疑被捕入狱。在狱中威武 抗日寿星4 “七七”事变后,他痛感民族危机深重,组织泰安各界抗敌后援会和泰安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并自任主任,为唤醒广大民众抗日而奔走呼号。1938年7月7日,在泰安西麻塔召开的抗日周年纪念大会上,他跪在鹅卵石滩上领众宣誓,表明团结抗战的决心。同年夏,奔赴沂蒙抗日根据地,1938年秋任鲁南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中共山东分局的支持下,建立鲁南国民抗敌协会,组织抗敌自卫军,配合八路军的抗战活动。被誉为抗日老寿星、抗日英雄。1940年2月,当选为山东省宪政促进会副主任,推动各地成立分会。同年7月,被推选为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参议长。1945年8月任省参议会参议长。1946年6月1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81岁。1947年,国民党大举进攻山东解放区,他在病榻上奋笔疾书《为内战告全国同胞书》《致司徒雷登的一封公开信》,呼吁人民反对内战,揭露美帝侵略罪行。号召人民彻底打败美蒋的进攻。范明枢一生乐与青年接 埋骨泰山5 1947年10月2日病逝于乐陵县。1950年移葬于泰山前麓。后谢觉哉、林伯渠分别为其亲题墓碑:“永远是人民的老师”“革命老人永垂不朽”。

人物百科 2021-11-06
范明简介

范明简介

范明(1914.12.04-2010.02.23),原名郝克勇,陕西西安临潼县栎阳镇郝邢村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第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曾在复旦大学、国民政府盐务税警官佐学校学习,后毕业于东北大学政经系。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0年8月护送十世班禅返回塔尔寺,并出任西北军政委员会驻班禅行辕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被打成右派,撤销一切职务,同时开除党籍、军籍;和妻子一起,被发配到长白山地区劳动改造;后又涉入“彭德怀反党集团”,被关押在秦城监狱。后任为陕西省政协常务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评价4人物经历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范明外文名:Ming Fan别名:郝克勇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国陕西临潼出生日期:1914年12月4日逝世日期:2010年2月23日职业:军人毕业院校:复旦大学,东北大学信仰:共产主义参与战役: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延安保卫战获得勋章: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军衔:少将(1955年授予)服役年份:1932年–1958年逝世地:中国陕西西安 人物生平2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第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范明同志(原名郝克勇,省长级医疗、住房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23日18时在西安逝世,享年96岁。范明同志的遗体,2010年2月27日在西安三兆公墓火化。范明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办公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办公室打来电话,向范明同志亲属表示深切慰问,对范明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送花圈致哀。范明同志患病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委托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前往医院探望。范明同志病重期间,习近平委托工作人员前往医院探望慰问。范明同志逝世后,习近平委托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魏民洲看望范明同志亲属,对范明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习近平同志还委派其亲属代表他专程前来参加遗体告别仪式。中共中央政 人物评价3 范明同志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无产阶级党性。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忠心耿耿,无私奉献,无论遇到什么艰难曲折,他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他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信心。他以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高风亮节,实践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誓言。范明同志一生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公道正派,顾全大局。他谦虚谨慎,任劳任怨,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办事严谨,宽厚待人,爱护干部,关心群众,与民主人士和宗教界等各方面人士坦诚相见,广交朋友。他清正廉洁,生活俭朴,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对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体现了共产 人物经历4 郝克勇于1914年12月4日出生陕西临潼栎阳镇郝邢村的一个耕读世家。父亲郝鹏程是西北军的创始人之一,曾在杨虎城军中担任特种兵营长;与杨虎城、赵寿山是世交的弟兄。而郝克勇自幼接受良好教育,除熟读《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数百首外,能撰写叙事明理的短文,还特别对中医感兴趣。郝克勇的大哥郝克俊是经邓小平介绍加入中共的;1928年由杨虎城送到上海读大学;次年,郝克勇也跟随哥哥来到上海,入建国中学上学。1932年,“一·二八”淞沪事变爆发后,克俊、克勇都加入了国民第十九军的抗日义勇军;当年5月,17岁的郝克勇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郝克勇考入复旦大学,主修中文和哲学;1935年,又进入国民政府盐务税警官佐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贵州天柱县,当盐务税警分队长。后因扣留湖南省主席何键的走私盐船,而得罪了何键;在“西安事变”爆发后,受到打压,被迫返回西安。1937年,考入国立东北大学西安分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