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虻虫
中药虻虫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中药虻虫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中药虻虫来源于虻科昆虫牛虻,平时人们习惯把它叫做牛蚊子和牛苍蝇,这种昆虫外表为黄绿色,全长不超过20毫米,它在捕牛以后全体都能入药,是一种略带毒性药用价值特别高的中药材。下面是对它功效以及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能让大家对中药虻虫多一些了解。 中药虻虫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虻虫味苦性凉略有毒性,它能入肝经,具有通经活血和破积化瘀的重要作用,是中医临床上治疗女性闭经和跌打损伤以及积聚和腹部瘀血的常用药,有时它也可以当坠胎药使用,能让孕妇流产。 中药虻虫的药用价值 1、治疗女性月经不调 中药虻虫是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常用药,治疗时需要准备虻虫50个水蛭50个,桃仁50个,把水蛭提前入锅炒一下,把他们一起研成细末,加入四两研碎以后的熟地黄,再加入蜂蜜调匀制成药丸,直接让月经不调的女性服用,每次服用七丸,用温酒送服效果最好。 2、治疗骨折瘀血 骨折是常见的外伤,而且人们骨折时常会伴有瘀血,这时伤者会有明显的疼痛感,中药虻虫就能化瘀止痛,伤者可以取二十个虻虫和牡丹一两研碎以后过筛,直接服用白酒送服,用药以后瘀血能很快化开,而疼痛的症状也能明显减轻。如果能把它们制成药膏外敷在骨折的部位,并把断骨固定后还能促进断骨再生,加快伤处愈合。 3、治疗无名肿毒 中药虻虫有解毒消肿,人们在出现无名肿毒时也能用这种中药材来治疗,治疗时最好能把它与中药松香搭配在一起使用,具体用法是把中药虻虫与松香按一比一的比例准备好研成细末,再把药末放在膏药上摊平,最后直接把膏药外敷在患处,每天更换一次,就能让肿毒症状慢慢好转。 

中药知识 2019-05-01 22:51:12
虻虫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虻虫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蝗虫是自然界中的常见动物,它也叫牛蚊子,在有牛的地方经常能看到它,它平时会吸食牛有血液。牛虻平时看着有害,但收取以后却可以入药,是一种药用价值及高的中药材,能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但虻虫略带毒性,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它的禁忌。 虻虫的功效与作用 1、活血调经 虻虫是一种能活血调经的中药材,它具有通经逐瘀的重要作用,是中医临床上治疗女性闭经和产后恶露不尽的良药,另外人们出现跌打损伤或者痈肿疼痛以及喉痹等常见疾病时,也可以服用适量的虻虫,它对这些疾病有明显治疗作用,能让患者病情很快减轻。 2、提高身体抗凝血能力 虻虫还能提高人类身体的抗凝血能力,它还有一定数量的抗凝血酶这种物质被人体吸收以后,就能防止身体内血液凝结,并能提高人体内纤溶系统的功能,可以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提高身体抗凝血能力从根源上预防血栓发生。 3、抗炎止痛 虻虫还是一种能抗炎止痛的中药材,它能阻止人体内多种炎症滋生,而且能抑制人体出现肿胀,虻虫中还有的天然药用成分还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神经,能让人体对疼痛的敏感度下降,适量服用可以起到明显的止痛作用,人们在出现腹痛或者关节疼痛时及时服用虻虫都能起到明显的止痛作用。 4、兴奋子宫 虻虫入药以后,对女性子宫还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能刺激子宫让子宫加快收缩也能让子宫兴奋,正常女性服用它以后能提高子宫功能,但那些怀孕的女性在服用它以后,却容易出现流产或胎动不安。 虻虫的禁忌 虻虫对女性子宫有一定刺激作用,那些处于怀孕期间的孕妇禁止服用虻虫,不然对腹中胎儿发育不利,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流产。 

中药知识 2019-04-13 22:09:22
虻虫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虻虫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虻虫属于昆虫的一种,它也叫牛蚊子或者牛苍蝇,在平时比较常见,但很多人并不喜欢它,其实虻虫也是有它的利用价值,它能入药,可以治疗人类的多种常见病,下面我对虻虫做的详细介绍,大家了解以后也就知道它有重要性了。 虻虫收取以后晒干现用微火炒制然后才能入药,它入药以后味苦性凉,有毒,能入肝经,破积通经和活血化瘀是它的主要功效,它是治疗人类坚痞和寒热以及瘀血肿痛的常用药,使用以后治疗效果特别明显。 虻虫的药用价值 1、治疗太阳病 虻虫入药以后能治疗人类的太阳病,这种疾病发生以后人们的皮肤会发黄,而且脉沉结,有时还会发狂,这时可以用虻虫进行治疗,治疗时可以取虻虫三十个,桃仁二十个,大黄三两,水蛭三十个,把它们放在一起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后分三次服用就可以。 2、治疗月经不调 虻虫入药以后还能活血调经,它对女性高发的月经不调和产后恶露不尽以及腹部疼痛等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治疗时可以取熟地黄四两,虻虫水蛭各五十再加桃仁五十个,一起入锅炒制,炒匀以后取出研成粉末,加蜂蜜制成药丸,每次服用五丸,在空腹时用酒送服效果最好。 3、治疗肿痛 虻虫入药以后能消肿解毒,平时人们出现无名肿毒或者疔疮肿毒时,都能直接用虻虫进行治疗,治疗时可以把虻虫松香按一比一的比例准备好,再把它们研成细末,放在膏药中间直接贴在肚脐上每隔一天换药一次就可以。

中药知识 2018-01-31 11:14:48
虻虫的作用与功效

虻虫的作用与功效

虻虫也是一种中药材哦,相信大家对于这点不是很清楚吧。下面来了解下它的作用与功效。 虻虫 蜚虻(《本经)),牛虻(《本草崇原》),牛蚊子(《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绿头猛钻(《青海药材》),牛苍蝇(《浙江中药手册》),瞎虻虫、瞎蚂蜂(《河北药材》),瞎蠓(《中药志》),牛魔蚊(《四川中药志》)。 【药用部位】 为虻科昆虫复带虻或其他同属昆虫的雌性全虫。 虻虫的功效和作用 逐瘀,破积,通经。治癥瘕,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闭,扑损瘀血。 ①《本经》:"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癥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 ②《别录》:"主女子月水不通,积聚,除贼血在胸腹五脏者,及喉痹结塞。" ③《日华子本草》:"破癥结,消积脓,堕胎。" [展开] 逐瘀,破积,通经。治癥瘕,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闭,扑损瘀血。 ①《本经》:"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癥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 ②《别录》:"主女子月水不通,积聚,除贼血在胸腹五脏者,及喉痹结塞。" ③《日华子本草》:"破癥结,消积脓,堕胎。" [收起]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研末1~2分;或入丸、散。 内服:煎汤,0.5~1钱;研末1~2分;或入丸、散。 [收起] 【选方】 ①治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水蛭(熬)、虻虫(去翅、足)各三十个,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不下,更服。(《伤寒论》抵当汤) ②治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熟地黄四两,虻虫(去头、翅,炒)、水蛭(糯米同炒黄,去糯米)、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温酒下。(《妇人良方》地黄通经丸) ③治腕折瘀血:虻虫二十枚,牡丹一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血化为水。(《千金方》)

中药知识 2013-10-04 08:09:12
虻虫的功效与作用

虻虫的功效与作用

其实虻虫也是一种药材哦,下面来了解下该药材的功效和作用吧。 虻虫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Ménɡ Chónɡ 【别名】蜚虻(《本经)),牛虻(《本草崇原》),牛蚊子(《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绿头猛钻(《青海药材》),牛苍蝇(《浙江中药手册》),瞎虻虫、瞎蚂蜂(《河北药材》),瞎蠓(《中药志》),牛魔蚊(《四川中药志》)。 虻虫【来源】为虻科昆虫复带虻或其他同属昆虫的雌性全虫。6~8月间捕捉。用蝇拍轻轻拍取,用线穿起,晒干或阴干。 虻虫的功效一 苦,凉,有毒。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别录》:有毒。 ③《医林纂要》:辛苦咸,寒。 【归经】 入肝经。 ①《纲目》:肝经血分。 ②《要药分剂》:入肝经。 虻虫的功效二 逐瘀,破积,通经。治癥瘕,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闭,扑损瘀血。 ①《本经》: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癥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 ②《别录》:主女子月水不通,积聚,除贼血在胸腹五脏者,及喉痹结塞。 ③《日华子本草》:破癥结,消积脓,堕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研末1~2分;或入丸、散。 【注意】

中药知识 2013-09-21 12:18:2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