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应该有最老的裱画师傅为您解答装裱字画。 我也是做老字画揭裱和修复的,以我现在接触到的老字画啊,给大家讲解一下。 市面上存在的是明代到现在的字画非常的多。 而明代的东西大部分都在博物馆作为一级文物存储。平时是没有办法进行展出的,所以我们都看不到。 另一种原因是因为书画经过了长时间就需要进行重新揭裱,有些字画揭裱过三四次,所以你是看不到古代的那些最原始的装裱。 我现在接触最多的就是个别清中期,更多清晚期的一些作品,大量民国时期的一些装裱作品。 所有的装裱作品都遵循着一个原则,那就是根据字画的价值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装裱。 这就是我以前跟大家讲过了,分为5种不同档次的装裱。 5种不同档次的装裱,从最低档次到最高档次分为纸裱,纸裱绫边,半绫裱,全绫裱,全锦裱。 图中所展示的是一部分的装裱款式,是模仿民国时期的字画装裱款式。 书法爱好者如何手工装裱字画? 谢谢悟空官方邀请! 书法爱好者如果想手工装裱字画,建议先到专业装裱人员举办的培训班学习一段时间,尔后根据装裱需要,购买配齐装裱工具和材料,就可以进行手工装裱字画了。 以上为手工装裱的画作 术业有专攻。手工装裱字画也是一样的。 做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想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进行手工装裱,以体现自己的书法创作价值和字画装裱技能,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也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字画装裱是一门专业,有一套严格的工艺流程,须到专门机构学习,或拜师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牢固掌握好字画装裱的技能。关于这一点,建议题主予以重视。 上图为手工装裱的书法作品 近年来,字画装裱大多推行的机器装裱,而传统的人工装裱已渐渐淡出装裱行业,为什么呢?因为机器装裱便宜,且用时短,而手工装裱价格贵,时间又长。 我的观点是,如果是名家的字画,还是用传统的手工装裱为好,如用机器装裱,字画就不值钱了。 上图为手工装裱的绘画作品 据了解,近年来的一些书画大家,有不少就是自己装裱字画,他们自己装裱字画,并不是为节省装裱费,而是享受字画创作和装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人,还是多学一门手艺的好,艺不压身嘛!我的意见是,书画家如果有条件的话,都应该学学字画装裱技术。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由自己装裱,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另外,书画家自己装裱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更能体现浓浓的文人味。 以上为手工装裱的书法作品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装裱的艺术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装裱工艺历来被视为一幅书画作品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传统书画作于宣纸和绫绢之上,宣纸质地纤薄、柔软,一经墨色浸染,往往褶皱不平,既减弱了墨色的神韵,也不便于观赏和收藏。装裱后,书画加固加厚,丹青妙墨也更有意境。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数百年来历经诸多名家装裱。在一次装裱过程中,装裱师一时疏忽接错了段落。 由于画卷中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十分密集,长期以来没被人发现。直到琉璃厂的装裱老艺人张贵桐,又一次为它装裱时才发现,其中有一匹驴缺了条腿。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画卷中找到了那条腿,总算把这幅弥足珍贵的名画给接顺了。可见,一幅书画能否流传后世,与装裱工艺的优劣,息息相关。 民国年间,北京的书画装裱业大多集中在琉璃厂一带。刘林修的竹林斋、崔竹亭的竹实斋、马霁川的玉池山房、张成荣的宝华斋……都是当时著名的装裱铺。 现而今,装裱老艺人们相继离世,这门老手艺也渐渐式微。幸亏,上世纪30年代,德国女摄影师赫达·莫理循用手中的相机为我们记录了北京装裱老艺人的身影和那些地道的老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