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立项之后,我们需要做什么呢? 文章?来源?:教师科研 你是否也和我一样 在经过课程立项,拿到经费的激动之后 又回归到平时的工作,学习中… 直到有一天突然想起,才仓促结题 那么,在课题立项之后,我们需要做什么呢?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我们必须明确自己要做的事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课题获批之后,你就应当做一个“行动派”! 1课题立项后需要做的事 那么,在课题获批后 我们应该做哪些事情呢? 1、筹备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召开开题论证作为课题研究的第一步,决定着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可能取得的成果。开题论证会一般由课题主持人来主持操办。 为了开好开题论证会,你需要做好以下五项筹备工作:详细撰写开题报告书、确定开题的时间地点、邀请开题论证专家、邀请其他与会嘉宾、布置开题论证会场、确定会议工作分工、整理课题印刷资料。 其中,邀请开题论证专家这一环节十分重要!专家们会对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向研究者尽可能多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果课题组撰写的开题报告存在问题,专家也会进行严肃批评。因为课题还没有正式开始研究,因此这里的批评意见最为珍贵。 选择专家也要提前做好调研,尽可能多地了解专家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你的课题与专家擅长并从事研究的领域越契合,专家指导的针对性越强,效果也会越好。 2、撰写《开题报告》 筹备课题开题论证会最重要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在课题立项之后,由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申报书的基础上,结合进一步文献调研和实践调研的结果,撰写的课题研究计划书。 《开题报告》是要真刀真枪干起来的“行军图”,来不得半点含糊。 很多老师刚开始写开题报告书的时候,总以为是写课题申报书。其实开题报告书与课题申报书相似但不相同,不能简单照搬。课题申报书主要用于评审,专家更多关注的是选题价值和研究内容;开题报告书主要用于对课题研究方案的诊断,重点在于研究的具体规划和部署?。 3、组织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 一切准备就绪,你就可以如期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了!课题开题论证会有相对固定的程序,依次是: 一、主持人介绍出席会议人员。主持人在宣布课题开题论证会正式开始之后,通常会先介绍出席人员。 二、宣读课题立项通知书(可选)。在开题论证会上,可以邀请专家组成员或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同事当场宣读立项通知书。 三、课题组汇报开题报告。这项工作一般由课题负责人来完成,有时候也可以委托一名课题组成员代表课题组向专家和与会嘉宾介绍课题基本情况,并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四、与会专家进行现场评议。课题组介绍完毕后,专家依次对课题开题报告进行评价、讨论。评价过程中也可以提出问题,与课题组及其他专家进行交流研讨。 五、汇总并宣读专家组意见。在充分评议、讨论的基础上,专家组要现场汇总大家的意见,形成书面意见和建议,并签字。 六、与会代表合影留念。作为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开题论证会当然需要合影留念。 2课题负责人到底要管什么呢 作为课题负责人,你必须切实负起责任。 那么,为了能更好地完成课题, 我到底能做什么呢? 1、管好研究团队 课题研究主要依赖于课题组成员,因此课题负责人要充分调动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积极性。要让大家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能够一起参与到课题研究中。 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负责人还要充分利用好专家资源、学校资源、学生资源和家长资源,根据课题的实际开展需要,争取更多的人参与到课题中来,获取多方支持以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2、管好课题经费 课题负责人是科研经费使用的直接责任人,需要合理合规地使用经费。经费管理有明确的红线不能踩!比如将科研经费挪作它用,设立“小金库”等。课题经费十分紧张,一定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3、管好研究进度 一个课题的时间一般只有1-3年,最长的通常也不会超过5年。因此在开题之后,课题负责人要从容把握整个课题研究的进度,做到统筹协调、稳步推进。从课题管理部门的要求来看,除了开题、结题之外,很多课题还会要求开展中期检查,其目的都是为了对课题研究进行督促,促进课题组进行阶段总结,对存在问题进行集中诊断,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通过迎接中期检查,课题组要梳理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研究经费的使用情况、研究成果的发表情况,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接下来的研究工作计划。 (内容选自《从优秀到卓越:教师研究力的12项修炼》)
课题研究的目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的区别、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课题的研究价值所在。一般来说,开题报告的研究目的、意义要开门见山地表达出来,以便有关专家能够较明确地知道你的研究价值。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写作技巧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首先,要说明问题是如何发现的,即该研究的研究背景是什么,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一般可以从有关国家政策及国内外关注的问题出发来提出研究问题;其次,要说明该选题在理论上的创新性,主要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指出自己选题与各个主流观点的研究前提的差异性,从而突出自己选题在理论上的创新性;再次,要说明研究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这需要对所研究问题的实际用处有所了解,从大多数选题来说,选题一个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给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参考。 一般地,选题要具有“创新性”、“重要性”、“前沿性”、“可操作性”,也要兼顾“方法上的意义”。“创新性”与“重要性”是指研究的问题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对理论发展具有贡献,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操作性”指具有实际操作性,预期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方法上的意义”是指研究这个问题预期会使用到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但是新的研究方法只是对你的研究的补充,重要的是研究的创新性与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