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翼
赵翼简介

赵翼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一作耘崧),号瓯北,别号三半老人。常州府阳湖县(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清中期史学家、诗人、文学家。赵翼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举。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授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中探花,赐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历任广西镇安知府、广东广州知府等职,官至贵州贵西兵备道。后辞官,主讲于安定书院。嘉庆十五年(1810年),赴鹿鸣宴,赏三品顶戴。嘉庆十九年(1814年),逝世,享年八十八岁。赵翼长于史学,考据精赅,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2-3]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概述图来源)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影响4历史评价5轶事典故6人际关系7主要作品8后世纪念9史料索引 基本资料1 本名:赵翼字:字云崧,一字耘崧号:号瓯北,别号三半老人 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出生日期:1727年12月4日逝世日期:1814年6月5日主要作品:《廿二史札记》 《瓯北诗话》 《瓯北集》主要成就: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其《廿二史札记》为清代三大史著 人物生平2 清雍正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727年12月4日)寅时,赵翼生于江苏常州府阳湖县阳湖北岸西干里。父亲赵惟宽以设塾授业为生,难以养家糊口,家居穷苦。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岁的赵翼随父就塾读书。从此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此后随父就馆于华渡桥、蒋庄桥等处。经过赵惟宽的悉心教导,赵翼的文学才华已开始显露。乾隆三年(1737年),十二岁的赵翼随父就塾于塘门桥谈氏馆读书。父亲命他作时文,一日能成七艺,时人为之惊叹。赵惟宽看了他的作品,认为将来不愁不做时文,而四书五经尚未读尽,因此赵翼的学习应以读经为要务。乾隆五年(1740年),赵翼随父移馆于东千埼杭应龙家,同年开始课业,落笔往往出人意表,但赵翼生性偏好古诗词。但当时的科举不将诗词纳入考试范围,赵惟宽唯恐作诗会妨碍学业,便加以禁止。而赵翼常常私下为之。乾隆六年(1741年),赵惟宽去世。赵翼家中更加贫困,孤苦伶仃,无以养弟妹。杭家因赵翼课业优秀,加之怜悯 主要影响3 吏治赵翼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循吏。他深知,若要做良吏,须谙熟当地风俗民情。到镇安前,他已参阅过《镇安府志》及一些与镇安有关的前人笔记。才到镇安不久,他就着手亲自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如放蛊、歌墟、嚼槟榔、习居干栏,以及一些饮食习惯、动植物特产等。知府照例要于冬月巡边。赵翼在到任后的当年冬天,即忙于巡边勘察之事。他的足迹几踏遍镇安。他经常带人去所辖各地了解情况,细加勘察。赵翼锐意革新除弊,为民利民。他到任镇安前,府中常平仓素有出轻入重之弊,主管谷仓的官吏用小箩出,大箩进,暴敛盘剥人民。赵翼遂下令开府仓,由测谷之人用出谷小箩自行掌权以纳谷。府民免受重敛盘剥。同时赵翼对横征暴敛的监仓奴和书吏严加惩处,制定了各种利民的改革措施。天保县令姜国城敛财无度,欲重发田照,从中盘剥乡民。赵翼当即斥责姜国城,及时加以制止。归顺州牧多收谷租,大筐进,小筐出。赵翼立即派员前往,把监仓官吏捆绑示众,并洞穿秆眼,把秤固定在6 历史评价4 汪由敦:一五经卷,才气超轶,兼数人之长,二场所拟诏诰,复极典雅,心知为才士,阳湖赵生云崧也。谒见时,布衣徒步,英气逼人。目光烂烂,如岩下电。叩其所学,自秦汉以来,诗古文源流,已皆窥涉津奥,乃益肆力于古。其中真气息,真境地,已无不洞烛底蕴。间出一语,评骘辄如铁铸,复按之,卒无以易也。昔欧阳公一见苏子瞻,即许以出一头地,度其时坡,公所挟不过。如今所传,初发嘉州诸什,非有后来奇恣横绝之观。然已倾倒,若是盖珠光剑气,一见自有不能掩者,生以数年,即足胜人数十年功力。他日才益老,学益厚,万斛之泉不择地涌出,行将卓然成不朽业,如陈后山所云:一代苏长公,四海名不已者,此集犹特其初发嘉州时也。(《赵云崧瓯北初集序》)钱大昕:①瓯北先生早登馆阁,出入承明,硕学淹贯,通达古今,当时咸以公辅期之。既而出守粤徼,分臬黔南,从军瘴疠之乡,布化苗猃之域,盘根错节,游刃有余。中年以后,循陔归养,引疾辞荣,优游山水间,以著书 轶事典故5 赵翼入直军机处时,同僚中有个叫陈纯祖的人和赵翼年纪差不多,两人公务之余经常相互扳手,比谁的力气大。陈纯祖的力气大,经常把赵翼的手捏的通红,让赵翼苦不堪,一直在想如何“报复”他。一天在圆明园值班时,赵翼搬来一只凳子,说:“我等下要闭上眼睛用凳子打人,如果你碰到凳子而受伤了,我不负责任。”大概赵翼认为如果他闭上眼的话,陈纯祖定然知难而退,但是陈纯祖认为赵翼肯定不敢拿凳子打他。忽然听到咣当一声,赵翼手上的凳子真的砸到了陈纯祖的脸上,霎时间陈纯祖血流满面,昏倒在地上。赵翼大惊失色,后悔莫及,急忙把陈纯祖送到郎中那里去。所幸的是,陈纯祖没有危险。但是赵翼不轻易和别人玩闹了。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殿试时,平定大小和卓的将军乌雅·兆惠方奏凯归,乾隆帝给予他隆重待遇,将他派入阅卷。兆惠称自己不懂汉文,乾隆帝谕称各位大臣在卷上都有圈点,圈多的卷子就是好的。兆将军发现只有赵翼的卷子为九圈,便进呈给乾隆帝。乾 人际关系6 亲属成员辈分关系姓名简介家世一世祖赵孟堙宋末宗室。元时官历扬州司户、高邮州录事、徽州司法。泰定年间迁居武进县。六世祖赵敌官历江西道监察御史、江西按察使,调管山西按察使。曾祖赵州少有才名,久困场屋,后为塾师。祖父赵斗煃为童子师,专事研究理学。后以赵翼贵,赠翰林编修,累赠贵州分巡贵西兵备道。伯父赵惟厚豪放工诗,早卒无嗣,年仅二十九。父亲赵惟宽以坐馆授徒为生,英年早逝,年仅四十五。诰赠翰林编修,贵州分巡贵西兵备道。母亲丁氏邑庠生丁允猷之女。诰授太孺人。——元配刘氏廪生刘鹤鸣之女。乾隆十二年(1747)归赵翼,时年二十七岁。诰封恭人。继配程氏文渊阁大学士程景伊之甥女。乾隆二十五年(1754)归赵翼,时年十八岁。诘封恭人。侧室蒋氏乾隆三十四年(1769)于赵翼回广西镇安知府时归,时年十七岁。诰封安人。子辈儿子赵耆瑞母程氏。乾隆三十一年(1766)早殇于京师。赵廷英母程氏。国子监生,候选同知。配乾隆十九 主要作品7 赵翼诗歌赵翼一生著作宏富,传世者共七种172卷:《廿二史札记》36卷、补遗1卷;《陔余丛考》43卷;《檐曝杂记》6卷、附1卷;《皇朝武功纪盛》4卷;《瓯北诗钞》17卷;《瓯北诗话》10卷、续2卷;《瓯北集》53卷。除《皇朝武功纪盛》外,其他各书均有单行的校点本。类型名目诗《咏史》《澜沧江》《山行杂诗》《渡太湖登马迹山》《闲居读书六首选一》《后园居诗九首选一》《窗鸡》《一蚊》《西湖杂诗六首选一》《古来咏明妃杨妃者多失其平,戏作二绝选一》《暮夜醉归入寝门,似闻亡儿病重气息,知其魂尚为我侯门也》《赤壁》《野步》《赠当筵索诗者》《和友人落花诗》《西湖晤袁子才喜赠》《论诗五首》 后世纪念8 赵翼墓位于无锡马山,墓地坐北朝南,背倚冠嶂峰,南对万顷太湖,墓前有清嘉庆二十年(1815)立的墓碑,碑上镌刻着:“皇清诰授中宪大夫、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贵州贵西兵备道、庚午科重赴鹿鸣筵宴、晋加三品、显考瓯北赵府君召;诰封恭人、晋赠淑人、显程太淑人之墓”。1983年冬重修。1986年7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词条:赵翼故居赵翼故居原在武进县戴溪乡,现址位于常州市前北岸1号。位于故居隔壁的赵翼纪念馆是赵翼六世孙赵争为纪念先祖,私人创办的一家民办纪念馆,于2001年开馆。1987年常州市政府将其故居设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月25日,由常州市吴文化研究会筹备的“常州市赵翼史学研究会”,集聚了一批常州当地的高校教授、专家学者、赵氏后裔和地方文史爱好者,进行赵翼史学、文学研究,该会是常州地方名人文化研究又一坚实阵地。2018年10月25日,由九三学社常州市书画文化研究 史料索引9 《清史稿·卷四百九十二·文苑二》《清史列传·卷七十二·文苑三》《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国朝先正事略·卷四十三·赵瓯北先生事略》《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厦门志·卷十三》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