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那一年,韩信已经不是王了。 既不是汉四年时的齐王,也不是汉五年时的楚王,又不是汉六年的楚王,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列侯,食邑淮阴县,故名淮阴侯。 能做这个淮阴侯,还是汉高祖刘邦特赦的结果。 汉六年,时为楚王的韩信因谋反罪被逮捕,随后刘邦特赦了他,并封其为淮阴侯,淮阴,是韩信的故乡。 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甚是不甘,但也无能为力。 韩信终日郁郁寡欢,无所事事之际,漫无目的地在京城溜达,溜达到樊哙家门口时,突然来了兴致,便去樊哙家串了个门。 韩信的到来,可把樊哙给高兴坏了。 这个昔日勇闯鸿门宴的汉子,屁颠屁颠地跑了出来,对韩信三拜九叩,口称大王,自称臣,开心地高呼,大王竟然肯来我家做客!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史记·淮阴侯列传》 为什么昔日不把项羽放在眼里的樊哙,会用如此高规格的礼仪来招呼韩信呢? 是不是在樊哙的眼里,韩信远比项羽更值得敬佩呢? 答案是肯定的。 从能力上讲,项羽和韩信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 项羽起于秦末乱世,于巨鹿之战中展现出其强大的匹夫之勇,进而震慑了诸侯,并借此余威宰割天下。 但事实上,当时的很多人,都是不服项羽也不怕项羽的,这其中就包括汉王刘邦、齐王田荣、代王陈馀、梁王彭越。 而樊哙,是汉王刘邦的铁杆粉丝,自然也不会怕一个项羽了。 韩信则不一样。 韩信起于楚汉之争,在大家都认为项羽更强大的时候,韩信投了汉王刘邦,并以其出类拔萃的军事才能而受到汉王刘邦的重用。 韩信不仅能够献上还定三秦的大战略,还能独自统兵,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接二连三地灭掉西魏国、代国、赵国和齐国,并逼迫燕国成为汉的附属国,最后又与汉王刘邦会师垓下,一举击败霸王项羽,助汉王刘邦成就伟业。 在樊哙的眼里,霸王项羽不过是靠兵强马壮和横冲直撞取得胜利的,如果他樊哙也能拥有项羽那样强大的楚军,他樊哙也能横行天下。 但韩信则不一样,韩信打仗靠脑袋,用脑袋算计对手,并且算无遗策。 韩信所具备的能力,是樊哙不具备的。 樊哙自然会佩服韩信这样的人。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对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邦的父亲叫刘煓,育有四子一女,年轻时候的刘邦就是当中最没出息的一个。36岁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长。可就是这个最没出息的老三却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也十分尊敬自己的父亲,为父亲修建了宫殿并安排专人照顾,每隔几日就亲自上门探望。一开始刘邦跪拜自己的父亲时也没觉得有何不妥,但刘太公的管家却感觉出异样。 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意思就是说:“刘邦虽然是你的儿子,但他身为一国之君,而你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哪有君王跪拜臣子的道理。” 刘太公听后也觉得有道理,自己的儿子已经不是普通人了,而是天子。于是,下一次刘邦来向父亲请安时,刘太公早早出门迎接,在其他人向刘邦叩头的时候也跟着叩头,刘邦见状赶紧上前搀扶着父亲,刘太公也解释道自己身为平民,应该向皇帝叩头。场面一度很尴尬,刘邦无奈之下只要匆匆回到皇宫。 尊称刘太公为太上皇 第一位太上皇其实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但和刘邦的情况不一样。秦始皇自称为“始皇帝”的时候,秦庄襄王已经逝世,太上皇的称号是秦始皇追加给父亲的,而且秦庄襄王自己也是君王,当太上皇没什么不妥。 刘太公只是一介平民,全靠着有个当皇帝的儿子。但为了解决父亲给自己行礼的尴尬,刘邦还是尊奉刘太公为太上皇。刘太公也因此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没当过皇帝的太上皇。 通过一个“太上皇”的称号,刘邦巧妙解决了君臣与父子之间的冲突,既不失皇帝的尊贵地位,也符合儒家传统孝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其实慈禧是一个洋务派百家讲坛慈禧太后全集,只是不同意康有为等人的变法方向。慈禧的变法是:“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废除八股,办新学堂,鼓励私人工商业,创办新军,开放报禁,开国会等等,慈禧本人是同意的,后来,慈禧在1901年搞的清末新政,比这些迈的步子,还要大。 还派遣五大臣到欧洲考察新政,在1901年停止武科举考试,开始创办新军和新式军校。在1903年设立新军练兵处,在1906年建立陆军部。在1903年,建立商部,发布了公司注册章程,鼓励私人创办企业。 成立铁路总公司,在1901年,开始教育改革,创办各级学堂。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制。从1902年开始大规模向外国派遣留学生,成立学部。1901年开始改革官制,建立外务部,学部,商部,巡警部等等。 同时从1903年开始发布了一系列现代法律,比如新刑律,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注册章程,公司律,破产律,法官考试细则,民律,民生诉讼法。 其实后来慈禧搞的改革,深度比戊戌变法还要深,还要广泛。慈禧无法容忍戊戌变法的一个关键是,光绪,康有为等人要抢夺兵权。 而且,康有为还要在没有任何抵押物的情况下边,大量发行纸币,将全国铁路,矿产全部抵押给英美各国。康有为让下属杨深秀再次上书光绪,宣称:“臣尤伏愿我皇上早定大计,固结英、美、日本三国,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 康有为还建议,聘请日本的伊藤博文做两国合并的总顾问。这种改革,慈禧肯定是不能满意的,随后就发生了,囚禁光绪等等一系列事件。 慈禧为何哭着跪拜虚云老和尚? 所谓慈禧太后在西安卧龙寺跪拜虚云和尚,虽然不是无中生有,但是实际情况却很复杂。基本上没有权威资料的记载,而大多是当事人口耳相传,记录为口述文本,逐步成了一个广为人知的说法。其实,慈禧太后和一些大臣见过虚云和尚没有争议,但是哭着跪倒在地却的确是夸张了一些。1900年,义和团兴起,不久之后八国联军侵华占领北京,慈禧太后携同光绪皇帝匆匆西逃,到达西安暂时躲避战乱。 虚云和尚生于1840年,此时已经是著名的得道高僧,年逾花甲,庚子之乱期间就在北京,传道于当时的龙泉寺。虚云和朝廷亲贵,王公大臣关系非常密切,包括肃亲王善耆的太福晋对他就执弟子礼。于是,出于安全考虑,也基本同时出走至西安,暂时寄居在今天碑林区的卧龙寺。慈禧一行到达西安后,正值八月酷热,当年陕西的粮食也欠收,而且长安遭遇瘟疫肆虐,饿死的人和病死的人遍地都是,发出阵阵恶臭,非常悲惨,甚至出现了人相食之事。 然而变乱时期,西安的临时朝廷自保都困难,也无能为力。虚云和尚看见此情此景,善心大发,奏请光绪帝让那些富裕的人家捐点储存的粮食,来救救那些受灾的群众,共渡难关。据说,虚云和尚为了消弭瘟疫,在岑春煊的支持下开办了长达七天的祈雪大会,希望可以祈下雨雪来抑制住瘟疫的传播,解救民众于水火之中。夏天怎么能降雪呢?但是根据有一些传言,西安最终下了一场雨雪,暂时遏制住了瘟疫传播。下雪之后,虚云和尚到终南山结茅修行。慈禧跪拜虚云和尚的传言,就发生在这个时候。据说慈禧非常感激虚云,亲自前往致谢,在雨雪中下跪叩拜,口呼活菩萨。至于是真是假,大家心中自有道理和判断,不用我多说了。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猪也会跪拜,浙江温州永嘉县奇闻 浙江温州永嘉县的一头猪跑到寺院门口下跪,当时是三千佛忏法会最后一天,大伙儿一出寺院居然看见这头大猪正朝寺院山门方向跪拜,应该是跪了很久了。图为在寺院门口下跪的猪。 人们纷纷用手机拍照录像,猪都一动不动地跪着。居士们只好去寺院请师父,师父出来为它作三皈依、开示以及念《心经》后,这头猪才转身走了。这一奇闻引发网友热烈转发,有人认为此猪“有灵性,它也知道佛祖保佑。” [email protected]/* */:猪是缺乏维生素E,临床症状:仔猪精神不振,喜卧,行走时步态强拘,站立困难,常呈前腿跪下或犬坐姿势,病程继续发展,则四肢麻痹,心跳、呼吸快而弱,心律不齐,肺部常出现湿啰音。 另据温州都市报报道,有人找到了这头猪的主人老黄,老黄这头猪称他已经养了一年多,刚买来时重100多公斤,最近养到了150公斤左右。正月初四这天上午,可能是嫌他喂的饲料太少,这头猪连同两个伙伴,一同撞开了猪圈围栏,逃了出去。 当天老黄因太忙没注意,到了下午才将三头猪一一抓回,并在当晚就送去屠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