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其实不少轻轨和地铁有什么区别,主要差别集中在建设标准和设定的速度,运营能力,还有投入成本几个方面。 综合的来说一下轻轨和地铁的差别。 一、国家对于一个城市建设轻轨和地铁的申报标准不一样,地铁的标准更高。城市建设的轻轨和地铁需要国家发改委审批。(看清楚:发改委) 根据2018年发布的标准,地铁的标准是: (1)GDP要达到1000亿以上。这是基础标准,并不是说达到300亿就一定能够申请批准建设地铁。 (2)城市人口达到300万人,这基本上就是一个二线城市的水平。一些三线城市很难达到城区人口300的标准。如果计算郊区或许可以。毕竟南京的城区人口也才500多万(南京人口约为850多万人)。 (3)财政预算要达到100亿以上。这个财政预算是一般公共支出。一般公共支出对应的是税收,国企收入,相当于一个地方财政的收入能力。 轻轨的标准明显比地铁要低很多: (1)GDP只需要大约600亿以上就可以满足。这对于不少三线城市都可以满足,尤其是长三角区域的三线城市。 (2)城区人口150万人。国内地级市满足150万人的城区人口,基本都能够满足。 (3)财政预算可以达到60亿以上。这基本上地级市都可以达到。 地铁和轻轨建设标准 因此,基本上所有地级市都可以建设轻轨。只有一些实力强悍的地级市才能建设地铁。 目前全国各省份,建设地铁最多的省份是江苏:徐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南京。累计有6个城市。 二、轻轨和地铁的设计时速和造价不同:地铁更贵地铁和轻轨的造价 地铁一般都是大型城市,建设在比较繁华的地段,连接主要的商业区和主要的交通点,例如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 所以地铁一般都是采用的隧道形式,即使有地面的路段,总里程也不超过20%。隧道施工造价都比较高,施工周期也比较长。由于涉及的运载能力更高,因此速度也更快,一般都是100KM/h以上。 轻轨一般都是用来主城区连接郊区,或者是两个相邻城市的交通线。例如:机场线(部分城市),城际线不少都是采用的轻轨标准。 轻轨一般的都是地上,站点之间距离比较长,相邻机车发车周期比较长,一般为5-10分钟。甚至一些长的路线,还有设定线路中间的终点站。 一般地铁的造价高达6-10亿/公里,主要原因是盾构机隧道施工消耗大,同时输掉结构和隧道的管线,水务系统都比较复杂。 地铁隧道 轻轨一般都是采用的高架桥形式的形式,偶尔有一些隧道,但基本都是高架桥形式。 轻轨站点 三、地铁和轻轨的机车也不一样:地铁一般比轻轨车体宽这里说的不是轨道宽度不同,而是单列机车的长度和宽度不同。对应的是机车的运载能力不同。 一般情况下,轻轨而定的额运载人数要比地铁低一些,所以车宽要小一些。但是我们坐车的时候,基本上感觉不出来。因为差距不是很明显。 地铁系统也有不同的机车选择:车宽3m的A型车、车宽为2.8m的B型车、直线电机B型车; 轻轨系统不同机车:车宽2.6m的C型车、车宽2.5m的直线电机C型车;车宽≤2.6m的有轨电车(单车或铰接车)、车宽 ≤2.5m的低地板的轻轨车辆等; 我国的轻轨电动车辆有三种形式:4轴动车、6轴单铰接式和8轴双铰接式车辆,6轴铰接式双向运行的动车,车长23m或28m,车宽2.65m。8轴铰接式车长26m,车宽2.4m。 单轨系统:车宽3m的跨座式单轨车辆,车宽2.6m的悬挂式单轨车辆。 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选型的时候,主要是根据线路远期高峰小时的运量要求来进行的:高运量—单向运能5~7万人次/h,选A型车;大运量—单向运能3~5万人次/h,选B型或A型车;中运量—单向运能1~3万人次/h,选择C型或B型车。 四、供电方式不同:直流供电和交流供电我国地铁一般有750V直流和1500V直流两种形式。因为本身地铁封闭线路,自然干扰要比户外小,所以直流可以节约电力消耗。 轻轨如果距离过长,并且全程高架(户外路段),市域快速一般采用单相交流25KV。轻轨这种供电方式类似于常见的高铁,动车的供电方式。 第三轨受流有直流750V和直流1500V两种,架空线接触网供电一般是直流1500V。1500V直流供电的优点是可提高牵引电网供电质量,降低直流数值,增加牵引供电距离,从而减少牵引变电所数量;便于地铁线路实现地下、地面和高架的联动。 综合来说,轻轨的建设要比地铁门槛更低,甚至早几年比亚迪的云轨,也成为一些城市建设轻轨的一种途径。比亚迪的云轨,造价要更便宜点。 边亚迪云轨的各项数据 【关注:机器人观察,带你全面、数据化的了解工业产业】
武汉轻轨1号线全线站点时间:东吴大道站轻轨环线全线站点、五环大道站、竹叶海站、额头湾站、舵落口站、古田一路站、古田二路站、古田三路站、古田四路站、汉西一路站、宗关站、太平洋站、硚口路站、崇仁路站、利济北路站、友谊路站、江汉路站、大智路站、三阳路站、黄埔大街站、头道街站、二七路站、徐州新村站、丹水池站、新荣站、堤角站。1、武汉轻轨1号线全长28.8公里,停靠26个站点全程用时不超过52分钟。2、时间:头班6:30发车,末班晚9:30发车。3、票价:起价1.5元可以乘坐6站,全程票价5元。
轻轨和地铁: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6万人次,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3万人次地铁与轻轨的区别。由此设计的地铁和轻轨,它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要小于13吨,其次,一般情况下,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另外,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 其实是一样的东西,一定说区别的话,地铁是在地底下的,轻轨是高架的。在地面上。。。有些地铁线路是地铁加轻轨的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地铁.有轨电车、轻轨区别在那里地铁与轻轨的区别? 提起这三者区别来,相对来说: 地铁由电力牵引,轮轨导向,具有一定规模运量,按运行图运行,采用闭塞行车方式,由于线路以地下为主,地面和高架为辅,这样不会发生拥堵,而且单向运力3万人次/小时,而北京高峰时可达10万人次/小时。最高时連120公里/时。 有轨电车,分老式和现代有轨电车,东北最早出现是数十年前,其特点是噪声大,运量小,速度慢。九十年代初淘汰。现今采用接触网供电,2一3节编组,车体较轨稍小,每小时可载客1000~7000人,路面电车路轨占用路面,地面交通要为其改道,让出行车绿,采用槽型轨。汽车和有轨电车共用一条马路。 轻轨是由电力牵引,轮轨导向,采用闭塞行车方式,最高时速80公里/小时,线路以地面和高架居多,客流流0.6~3万人次/小时,其编组及车体较地铁要小,一般2一6节,具有建调周期短,运能高,灵活特点。 根据国办2018年关于城市建设地铁轻轨及有轨电车要求,人口300万,财政300亿,产值3000亿城市可建地铁,人口150万,财政150亿,产值1500亿的城市可修轻轨。做有轨电车城市不做要求。 轻轨和地铁有什麽区别 ? 有人以为,在地面以下行驶的叫地铁,在地面高架上行驶的就是轻轨;还有人以为,轻轨铁路的钢轨重量比地铁轻,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那麽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单向最大高峰每小时客流量的区别。地铁的铁路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客流量每小时为3万-6万人次,轻轨铁路能适应单向最大高峰客流量为每小时1-3万人次。轻轨与地铁的钢轨无轻重之分。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每辆310人,超员为410人,编组采用每列6辆;中等载客量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202人,超员224人,编组采用每列2-4辆,轻轨铁路可以根据地形的变化而灵活变更运行轨道,有的建在地面,有的驶入地下,有的建成高架,具有投资省、见效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差别其实不少,主要差别集中在建设标准和设定的速度,运营能力,还有投入成本几个方面地铁与轻轨的区别。 综合的来说一下轻轨和地铁的差别。 一、国家对于一个城市建设轻轨和地铁的申报标准不一样,地铁的标准更高。城市建设的轻轨和地铁需要国家发改委审批。(看清楚:发改委) 根据2018年发布的标准,地铁的标准是: (1)GDP要达到1000亿以上。这是基础标准,并不是说达到300亿就一定能够申请批准建设地铁。 (2)城市人口达到300万人,这基本上就是一个二线城市的水平。一些三线城市很难达到城区人口300的标准。如果计算郊区或许可以。毕竟南京的城区人口也才500多万(南京人口约为850多万人)。 (3)财政预算要达到100亿以上。这个财政预算是一般公共支出。一般公共支出对应的是税收,国企收入,相当于一个地方财政的收入能力。 轻轨的标准明显比地铁要低很多: (1)GDP只需要大约600亿以上就可以满足。这对于不少三线城市都可以满足,尤其是长三角区域的三线城市。 (2)城区人口150万人。国内地级市满足150万人的城区人口,基本都能够满足。 (3)财政预算可以达到60亿以上。这基本上地级市都可以达到。 地铁和轻轨建设标准 因此,基本上所有地级市都可以建设轻轨。只有一些实力强悍的地级市才能建设地铁。 目前全国各省份,建设地铁最多的省份是江苏:徐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南京。累计有6个城市。 二、轻轨和地铁的设计时速和造价不同:地铁更贵地铁和轻轨的造价 地铁一般都是大型城市,建设在比较繁华的地段,连接主要的商业区和主要的交通点,例如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 所以地铁一般都是采用的隧道形式,即使有地面的路段,总里程也不超过20%。隧道施工造价都比较高,施工周期也比较长。由于涉及的运载能力更高,因此速度也更快,一般都是100KM/h以上。 轻轨一般都是用来主城区连接郊区,或者是两个相邻城市的交通线。例如:机场线(部分城市),城际线不少都是采用的轻轨标准。 轻轨一般的都是地上,站点之间距离比较长,相邻机车发车周期比较长,一般为5-10分钟。甚至一些长的路线,还有设定线路中间的终点站。 一般地铁的造价高达6-10亿/公里,主要原因是盾构机隧道施工消耗大,同时输掉结构和隧道的管线,水务系统都比较复杂。 地铁隧道 轻轨一般都是采用的高架桥形式的形式,偶尔有一些隧道,但基本都是高架桥形式。 轻轨站点 三、地铁和轻轨的机车也不一样:地铁一般比轻轨车体宽这里说的不是轨道宽度不同,而是单列机车的长度和宽度不同。对应的是机车的运载能力不同。 一般情况下,轻轨而定的额运载人数要比地铁低一些,所以车宽要小一些。但是我们坐车的时候,基本上感觉不出来。因为差距不是很明显。 地铁系统也有不同的机车选择:车宽3m的A型车、车宽为2.8m的B型车、直线电机B型车; 轻轨系统不同机车:车宽2.6m的C型车、车宽2.5m的直线电机C型车;车宽≤2.6m的有轨电车(单车或铰接车)、车宽 ≤2.5m的低地板的轻轨车辆等; 我国的轻轨电动车辆有三种形式:4轴动车、6轴单铰接式和8轴双铰接式车辆,6轴铰接式双向运行的动车,车长23m或28m,车宽2.65m。8轴铰接式车长26m,车宽2.4m。 单轨系统:车宽3m的跨座式单轨车辆,车宽2.6m的悬挂式单轨车辆。 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选型的时候,主要是根据线路远期高峰小时的运量要求来进行的:高运量—单向运能5~7万人次/h,选A型车;大运量—单向运能3~5万人次/h,选B型或A型车;中运量—单向运能1~3万人次/h,选择C型或B型车。 四、供电方式不同:直流供电和交流供电我国地铁一般有750V直流和1500V直流两种形式。因为本身地铁封闭线路,自然干扰要比户外小,所以直流可以节约电力消耗。 轻轨如果距离过长,并且全程高架(户外路段),市域快速一般采用单相交流25KV。轻轨这种供电方式类似于常见的高铁,动车的供电方式。 第三轨受流有直流750V和直流1500V两种,架空线接触网供电一般是直流1500V。1500V直流供电的优点是可提高牵引电网供电质量,降低直流数值,增加牵引供电距离,从而减少牵引变电所数量;便于地铁线路实现地下、地面和高架的联动。 综合来说,轻轨的建设要比地铁门槛更低,甚至早几年比亚迪的云轨,也成为一些城市建设轻轨的一种途径。比亚迪的云轨,造价要更便宜点。 边亚迪云轨的各项数据 【关注:机器人观察,带你全面、数据化的了解工业产业】
第一、坐车到所在城市的轻轨站。第二、到轻轨站的售票窗口或售票机处购买车票,需携带身份证。第三、开车前半小时进入轻轨车站的候车室,其中需要经过安检。第四、车开前15分钟开始检票。随即检票上车即可。 轻轨 轻轨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制式的一种。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已开通城轨交通线路长度共计7978.19公里。 轻轨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为迅猛的轨道交通形式,机车重量和载客量要比一般列车小,因此得名“轻轨”。 城市轻轨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能耗少、准点运行、安全性高等优点。城市轻轨与地下铁道及其它轨道交通形式构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