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西考察,发现当地奶农和奶企普遍在生奶中添加二氧化氯,可以让牛奶放一两天都不会臭,不过在广东确实还没有发现这种添加 ●一个宿舍里有人得了传染病,当然不能瞒着。大家得知情况后,自己会去检查,在检查结果出来前肯定是有恐慌的 ●现在就是要清理门户,发现一个就把他拎出来处理掉。千万不要因小失大,保护少数出事企业,整个行业都一块毁掉了 ■链接 《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指出,稳定态二氧化氯作为食品添加剂,功能为防腐剂,只能用于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经表面处理的新鲜蔬、水产品及其制品(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软体类、棘皮类等水产品及其加工制品)(仅限鱼类加工)三类,不包括添加到牛奶中。 被称为“中国奶业第一炮筒”的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曾是活跃在媒体上的知名人物,但最近几个月他回避了很多媒体的采访。他坦承,自己因为直言,受到了很多压力。 5月8日,王丁棉接受了南方日报的专访,直抒自己对目前奶业现状的看法。他还透露,经过他的调查发现,目前一些奶农奶企违法使用二氧化氯用作生奶的保鲜剂。 “皮革奶”7年前已曝光 南方日报:最近“皮革奶”受到很高关注,往牛奶里添加这种水解蛋白,在业内是偶然现象吗? 王丁棉:牛奶中添加水解蛋白早在2005年就被揭发了。国外有相关的技术从皮革里提取蛋白粉,我们叫做水解蛋白。但国内都是用土办法,用石灰、硫酸泡,再冷冻、褪色等等,七八个工序下来,皮革边料脚料就变成一种食物添加剂。水解蛋白添加到牛奶奶源中,可以增加蛋白含量。这种造假牛奶是正规牛奶利润的七倍。 2005年,在广州市科协组织的科技大会上,我做了关于食品安全的报告,其中就提到了这件事。上海一个记者就去调查,买当地的牛奶去化验。化验结果一出来,当天晚上,他就把报道写出来。 这篇文章出来当天,山东省工商局就行动检查,搜出了28500盒造假牛奶。当时,记者调查出大概有100多个品牌造假,那时水解蛋白很猖狂。 相隔不到半年,北京工商局又出现了这样的产品,北京工商局又打了一次假。国家真正下文件打击水解蛋白,是在2009年。 南方日报:据您所知,业内还存在哪些没有被曝光的违法违规行为呢? 王丁棉:2011年3月份,我在广西考察,发现当地奶农和奶企普遍在生奶中添加一种叫做二氧化氯的化学药品,本身无色无味,放在牛奶里可以让牛奶放一两天都不会臭。 // 按照我国目前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二氧化氯只能用于果蔬和部分水产品的防腐保鲜,并不允许直接添加在牛奶内。而乳品厂使用二氧化氯也多用于生产设备和环境的消毒。 从广西回来后,我一直在广东进行调查,无论大户小户,我一有机会就会问他们,有没有见过、听过、有没有使用过这种东西。他们说没有,我就去他们生产现场亲自看。不过在广东确实还没有发现有这种添加。 目前对牛奶的检测项目里并不包括二氧化氯。我已经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有关部门。
国内知名糖果企业徐福记也有食品涉嫌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记者昨天获悉,深圳福田区法院日前审结了一起案件,认定徐福记芒果酥、芝麻香酥沙琪玛含有国家规定不得在糕点或糖果类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该行为已经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必须作出赔偿。尽管徐福记辩称这些违规物质是原料带入,并非人为添加,但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不予采信。 消费者:三款食品非法添加 记者从判决文书中了解到,今年8月28日,广东一消费者在深圳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购买了三款徐福记食品,其中一款是芒果酥,生产日期为2012年7月18日;另一款是芝麻香酥沙琪玛,净含量为35克,生产日期为2012年7月22日;还有一款落花生酥心糖,生产日期为2012年1月12日。 该消费者称,其在购买食品后才发现,徐福记的上述食品存在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问题——在徐福记的上述食品产品标签中,标注含有食品添加剂TBHQ、BHT。而根据国家标准GB2760相关规定,特丁基对苯二酚(简称“TBHQ”)和二丁基羟基甲苯(简称“BHT”)两种食品添加剂不能添加到糕点或糖果类食品中,“TBHQ和BHT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按照卫生部卫政申复[2012]2139号《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上述二种食品添加剂不能添加在糕点或糖果类食品里。” 随后,该消费者向深圳福田法院起诉家乐福、徐福记两家公司,宣称“家乐福销售不合格产品,构成欺诈”,同时诉指徐福记生产不合格食品。 11月5日,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徐福记:原料带入 对于“违规添加”的指称,徐福记方面辩称,该公司生产的食品符合国家标准,其产品全部检验合格后才出厂销售。 “产品有关TBHQ、BHT的使用和标识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徐福记方面解释,其产品含有TBHQ、BHT属合法,其中芒果酥中的TBHQ、BHT以及芝麻香酥沙琪玛中的TBHQ、BHT是原料食用油带入,而落花生酥心糖中的TBHQ则为花生仁原料中带入,均非人为添加。该公司同时提供了三份东莞市质监局出具的证明,意图说明涉案产品中的TBHQ和BHT并非人为添加,而是食品原料带入的。 不过,上述消费者却认为“徐福记称涉案产品中的TBHQ、BHT为原料带入“依据不足。”按照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在食品添加剂项中标注,非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在食品添加剂项中标注,徐福记上述食品包装中有标注TBHQ和BHT,则说明其是直接使用这两种食品添加剂。”该消费者还表示,即使如徐福记公司抗辩的TBHQ和BHT并非人为添加,标签内容与食品不相符,也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 法院:有违食品安全法 // 记者昨天从深圳福田法院的判决书看到,法院最终认定,家乐福销售不符合规定的食品,已构成欺诈。而对于徐福记涉案产品,法院认为东莞质监局证明不足证明涉案徐福记产品没有直接使用TBHQ和BHT,而且即使这两种食品添加剂为原料带入,并非人为添加,也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食品与食品添加剂与标签、说明书所载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的规定。 法院查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列明TBHQ和BHT,允许使用的范围均不包括中式糕点及酥质糖果。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中也回复称,TBHQ是食品添加剂特丁基对苯二酚的对应名称,糖果和糕点不在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中。 据此,法院认为,徐福记将原料带入的食品添加剂在标签上标注与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不符,徐福记在涉案产品标签上标注添加了TBHQ、BHT与事实不符,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必须对消费者作出相应赔偿。
国家卫生计生委开发了一款食品添加剂公众查询软件,将于近期上线。消费者输入某种食品名称,软件会立即告知哪些食品添加剂对这种食品是安全的,安全的量值是多少,而哪些是违法超标的添加剂,也会一目了然。 昨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食品安全标准和监测评估司司长苏志发布上述信息。 部分有机食品涉嫌虚假宣传 负责这款软件研发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王竹天介绍,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中,食品添加剂是最大的一块,比如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就是一本很专业的书,包含2000多项指标,普通公众使用不方便。 同时,近年来,由于非食用添加剂非法添加、食用添加剂超限量、超范围添加,导致一些食品安全事故。加上一些企业、机构的“无添加”、“有机”食品的虚假宣传和误导,造成公众谈所有食品添加剂即“色变”,认为食品添加剂均对人体有害。 输入食品名称可查含哪些添加剂 为了扭转现状,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开展更通俗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让人们理性认识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标准公众查询软件的开发,正是基于这一计划。 王竹天介绍,这款软件的主要作用是:输入某种食品添加剂的名字,比如“苯甲酸”,系统会马上回复“苯甲酸”可以在哪些食品中使用,使用多大量;输入某种食品名称,比如“酱油”这个词,立即就能查出在酱油中能够安全使用哪些食品添加剂。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这款查询软件将于近期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官网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开通启用。 ■ 回应 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布会上,官员和专家针对近期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做出了回应。 焦点1 “富氧水”只是普通食品 近期,对富氧水的功效争议一直不断。前日,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现身2014年食品安全周,还特意为富氧水正名。宗庆后说,近期有媒体负面报道,直指娃哈哈富氧水“忽悠人”,但富氧水由原卫生部批准,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氧是可以喝的,富氧水有益健康”。 富氧水到底有无保健补氧功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王竹天表示,原卫生部批准同意可以把氧气加入到普通食品中,“但对氧气的质量规格、纯度以及使用有非常严格的界定,就是说要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 王竹天所指的法规,是2007年《卫生部关于同意加氧饮用水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批复》。 王竹天认为,既然作为普通食品管理,其食品标签就应该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也就是说,富氧水可以在包装标签上列出营养成分,但不能像保健食品那样宣传功效。 焦点2 “零添加食品”不靠谱 食品中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就对健康有害?没有添加剂的食品才健康? 昨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印发《食品添加剂二十问》,明确指出,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下,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已经很难找到,即使自己在家做饭,使用的油、盐、酱、醋等调味品,都会含有一定的食品添加剂。因此,“零添加”只是商家促销噱头,“不靠谱”。 // 使用多种添加剂是否安全?其实,“剂量决定毒性”。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归根结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和使用的品种多少没有必然联系。 王竹天说,实际上,多种食品添加剂的复合使用,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协同效应”,会大大降低食品添加剂的总使用量。目前,国家对食品添加剂都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并通过留下足够的安全系数,严格规定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