蕹菜白锈病主要病症表现在叶正面初现淡黄至黄色斑点,防治要点是注意田间排渍,疏株通风。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蕹菜白锈病的防治要点。 1、蕹菜白锈病的预防方法 播种前,按100公斤种子300克35%甲霜灵的比例进行拌种灭菌;三是发病初期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0至7000倍液,或用72.2%普力克水剂8000倍液喷雾,7至10天防治一次即可。再侵染。雨水和昆虫也能传播,种子能否传播有待研究。 夜间凉湿,白天温暖,浓雾重露,土壤粘湿的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2、蕹菜白锈病的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常用的药剂有1:1:240-300波尔多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6.5%普力克水剂700-1000倍液。 3、蕹菜栽培的前景如何 蕹菜在我国种植范围广、适应性强,从南到北均有栽培,东北高寒地区的大兴安岭也引种成功。 目前,已不仅是南方夏秋季节的主要绿叶蔬菜,在北方也以其耐高温多湿,病虫害较少,生长快,采收期长,产量高,生产成本低,管理简单,深受广大种植者欢迎。蕹菜耐台风暴雨和水灾,被淹后仍能正常生长,还是抗灾稳产的优良品种。 因此,栽培面积和范围正在迅速扩大,已成为重要的稀特绿叶蔬菜品种,发展前景广阔。
大蒜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生面积广泛,在很多大蒜种植区都会发生。下面我们为朋友们介绍一下大蒜黄锈病的危害症状有哪些,以及大蒜黄锈病怎么治用什么药防治等问题。 一、大蒜黄锈病的危害症状 大蒜的叶和假茎,发病初期会形成梭形的褪绿斑,然后会在表皮下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稍凸起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就会散出橙黄色粉末。 病斑四周会有淡黄色的晕环,长期下去病斑会导致全叶黄枯,植株提前枯死。 二、大蒜生黄锈病是什么原因 一般在4-5月份容易遇到低温阴雨,部分种植偏早、密植大的大蒜地块发生较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 有一些种植户喜欢偏施尿素,导致大蒜生长过旺,这时就会降低对病虫害的抗性,容易感病早且发生严重; 在高海拔的冷凉或湿度大的山区,大蒜黄锈病容易流行,发病轻重与大蒜的品种有很大关系,一般白皮大蒜发病比紫皮大蒜重。 三、大蒜黄锈病怎么治用什么药 发病初期就可以喷药保护,比如40%福星乳油5000-6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75%灭锈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使用时可喷雾防治,每隔7-10天使用1次,连用2-3次即可,但是具体使用次数还需要视病情发展而定。 也可以用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7-10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2-3次即可。 四、大蒜黄锈病如何预防 种植大蒜一定要选用抗病品种,比如紫皮蒜,蒜种要选择蒜瓣肥大、肉质洁白、无病无伤口的,播种时可以按大小分级播种。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晚播,防止脱肥和偏施氮肥,增施腐熟有机肥,避免大水漫灌,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一定要及时清沟排水。 对于发病重的田块,一定要实行轮作倒茬,避免葱、蒜、韭菜混种和连作。大蒜收获后,要注意及时清洁田园,减少初侵染源。 五、大蒜黄锈病的病原是什么 大蒜黄锈病的病原主要是由真菌担子菌、亚门葱柄锈菌侵染引起,病菌一般是以夏孢子在留种葱、越冬青葱及大蒜的发病组织上进行越冬。 病菌喜欢较低的温度、潮湿的环境,发病最适宜的温度为10-23℃,相对湿度为90%以上。
雀梅作为盆景“七贤”之一,制作盆景的重要材料,深得盆景爱好者的喜爱。但如果染上了病虫害,则会大大降低其价值。那么雀梅容易染上哪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这些病虫害呢? 花儿谷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种雀梅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雀梅的锈病 雀梅的锈病病原是真菌.多胞锈菌引起的,会产生秀孢子,使叶子发黄,或者是叶片正面的病斑开始是桔黄色的,病斑组织慢慢变肥变厚,叶片背面隆起,影响美观。随着时间的增长,病斑会扩大,可扩大至圆形,成黑色,最后导致叶子枯死,脱落。 防治方法: 雀梅的锈斑病可以采用修剪的方法治疗:在春雨前完全的剪除雀梅树上面带有菌的枝条、枝芽。另外也可以在春雨前喷洒百硫台剂或五氯酚钠350倍液加1.01千克,减少病害。 红蜘蛛虫害 红蜘蛛病是红褐色卵圆形的样子,红蜘蛛会在植株叶上面结网产卵,用口器其刺穿到枝叶吸取枝叶的汁液,导致叶片的叶绿素受到破坏,使叶子颜色逐渐变黄,叶面也会出现灰黄色的斑点,直到叶片干死脱落。 防治方法: 可以直接喷洒敌敌畏或乐果1000倍液至1500倍液。 天牛虫害 当雀梅发生天牛虫害时,天牛的雌虫会咬破树皮,然后把卵产到枝干上面,初孵化的幼虫会在树皮下蛀食,长大逐渐蛀入树干、根内,然后逐渐使雀梅枝干变空,死去。 防治方法: 可以直接用适度铁丝插入虫孔刺死幼虫。 以上就是三种雀梅常见的病虫害和防治此三种病虫害的措施,希望能为个位盆景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雀梅本身的枝干皮层较薄,营养输送方式也不同,养殖期间一定要注意养护措施。
1.症状:桧柏锈病危害桧柏针叶和嫩枝桧柏怎么读,初为黄斑点,后隆起顶破表皮露出红褐色的圆锥形或鸡冠状物,单个或数个相连,即为冬孢子角。春雨后遇水胶化呈橙黄色花朵状的胶状物,冬孢子即在此胶状物的表层。 2.发生特点:菌丝在桧柏上越冬,翌年春产生冬孢子角遇雨萌发产生担孢子,由风传播。在春季温暖多雨的年份,发病严重。 3.防治方法:冬天剪去桧柏上的重病枝。10至11月份在桧柏上喷0.3%五氯酚钠、1波美度石硫合剂的混合液,可防止锈病孢子的侵染。3月中下旬在冬孢子萌发前喷1至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等量式160至200波美度波尔多液2至3次7至10天喷1次。
雀梅作为盆景“七贤”之一,制作盆景的重要材料,深得盆景爱好者的喜爱。但如果染上了病虫害,则会大大降低其价值。那么雀梅容易染上哪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这些病虫害呢? 花儿谷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几种雀梅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雀梅的锈病 雀梅的锈病病原是真菌.多胞锈菌引起的,会产生秀孢子,使叶子发黄,或者是叶片正面的病斑开始是桔黄色的,病斑组织慢慢变肥变厚,叶片背面隆起,影响美观。随着时间的增长,病斑会扩大,可扩大至圆形,成黑色,最后导致叶子枯死,脱落。 防治方法: 雀梅的锈斑病可以采用修剪的方法治疗:在春雨前完全的剪除雀梅树上面带有菌的枝条、枝芽。另外也可以在春雨前喷洒百硫台剂或五氯酚钠350倍液加1.01千克,减少病害。 红蜘蛛虫害 红蜘蛛病是红褐色卵圆形的样子,红蜘蛛会在植株叶上面结网产卵,用口器其刺穿到枝叶吸取枝叶的汁液,导致叶片的叶绿素受到破坏,使叶子颜色逐渐变黄,叶面也会出现灰黄色的斑点,直到叶片干死脱落。 防治方法: 可以直接喷洒敌敌畏或乐果1000倍液至1500倍液。 天牛虫害 当雀梅发生天牛虫害时,天牛的雌虫会咬破树皮,然后把卵产到枝干上面,初孵化的幼虫会在树皮下蛀食,长大逐渐蛀入树干、根内,然后逐渐使雀梅枝干变空,死去。 防治方法: 可以直接用适度铁丝插入虫孔刺死幼虫。 以上就是三种雀梅常见的病虫害和防治此三种病虫害的措施,希望能为个位盆景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雀梅本身的枝干皮层较薄,营养输送方式也不同,养殖期间一定要注意养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