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后主(553—604),名陈叔宝,字元秀,南北朝时代南朝陈国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祯明三年(589年),隋军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城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曰炀。 目录 1基本资料 2陈叔宝人物生平3陈叔宝主要成就4陈叔宝人物评价5陈叔宝轶事典故6陈叔宝亲属成员7陈叔宝个人作品 基本资料1 本名:陈叔宝别称:陈后主字号:字元秀,小字黄奴所处时代:南朝陈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江陵出生时间:公元553年去世时间:公元604年主要作品:《玉树后庭花》籍贯:吴兴长城在位时间:583年—589年年号:至德、祯明谥号:炀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 陈叔宝人物生平2 陈叔宝于南朝梁承圣二年(553年)十一月出生在江陵,是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母为皇后柳敬言。他出生时陈霸先已掌握南朝实权,成为一方霸主。陈霸先由于平定侯景叛乱,居功至伟,势力日益壮大,梁元帝萧绎为了牵制掌控陈霸先,使其子侄宗亲俱居江陵,陈顼及妻妾亦在其中。次年,西魏南侵,攻陷江陵。陈顼被魏军掳至长安,陈叔宝与母亲柳氏、胞弟陈叔陵作为人质,被扣留在穰城(今河南省邓县)。太平二年(557年)十月,陈霸先代梁建陈。文帝陈蒨即位后,命周弘正出使北朝,于天嘉三年(562年)迎回陈顼等人,陈叔宝及母弟亦在其中,得还南朝。陈顼归国后,受封安成王,陈叔宝遂为安成王世子,从此结束了他漂泊他乡的童年生活。是年,陈叔宝十岁。陈叔宝自幼生长于深宫之中,不知稼穑之艰难,虽“初惧阽危,屡有哀矜之诏,后稍安集,复扇淫侈之风。宾礼诸公,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他虽长年质留北朝,生活上却始终是富足优越的。再加上他 陈叔宝主要成就3 爱惜民力陈叔宝即位之初,实际上也很想有所作为,因而还算比较勤政爱民,这从他颁布的那些诏令就可看出。这些诏书大多载录于《陈书·后主本纪》。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丁巳日,也就是后主即位的当天,他就颁布诏书,说“思播遗德”、“咸与惟新”,他要依靠群臣的辅佐把先王的遗德惠及万民,并要实行革新,而且他的态度是谦恭的,说“方赖群公,用匡寡薄”,这样的姿态在后来的诏书中也时而可见,如至德元年(583年)春正月壬寅,他下诏说自己“训俗少方,临下靡算,惧甚践冰,栗同驭朽”。寻求贤才太建十四年(582年)三月癸亥日,他又颁布诏书寻求治国之贤才,接着又下诏采纳谏言,甚至说“若逢廷折,无惮批鳞。”即使是批逆龙鳞的言论,也要接受。象这样纳言的诏书,后来在至德四年又下了一次,其说:“王公已下,各荐所知,旁询管库,爰及舆皂,一介有能,片言可用,朕亲加听览,伫于启沃”。不仅要听王公官吏的建议,甚至还要向那些管理仓库之人 陈叔宝人物评价4 《陈书》:“后主昔在储宫,早标令德,及南面继业,实允天人之望矣。至于礼乐刑政,咸遵故典,加以深弘六艺,广辟四门,是以待诏之徒,争趋金马,稽古之秀,云集石渠。且梯山航海,朝贡者往往岁至矣。自魏正始、晋中朝以来,贵臣虽有识治者,皆以文学相处,罕关庶务,朝章大典,方参议焉。文案簿领,咸委小吏,浸以成俗,迄至于陈。后主因循,未遑改革,故施文庆、沈客卿之徒,专掌军国要务,奸黠左道,以裒刻为功,自取身荣,不存国计。是以朝经堕废,祸生邻国。斯亦运钟百六,鼎玉迁变,非唯人事不昌,盖天意然也。”《南史》:“后主因削弱之余,锺灭亡之运,刑政不树,加以荒淫。夫以三代之隆,历世数十,及其亡也,皆败于妇人。况以区区之陈,外邻明德,覆车之迹,尚且追踪叔季,其获支数年,亦为幸也。虽忠义感慨,致恸井隅,何救麦秀之深悲,适足取笑乎千祀。嗟乎!”杨坚:“此败岂不由酒?将作诗功夫,何如思安时事?当贺若弼度京口,彼人密启告急,叔宝 陈叔宝轶事典故5 至德元年(隋开皇三年,583年)二月,陈叔宝被始兴王陈叔陵所伤,到疮伤愈合后便庆幸,置酒于后殿,令江总等人,展乐赋诗,后主酒醉后命毛喜赋诗。此时陈顼的丧事刚完毕,还不过一年,毛喜见此状况不太高兴,想要谏言,而后主此刻已醉,毛喜走上阶石,假装心脏有病,倒于阶石下,被抬出宫。后主酒醒后,怀疑此事,对江总说:“我懊悔召毛喜,知道他没有病,他只是想劝阻我的欢宴,不赞同我的所为,这是故意使奸诈罢了。”于是同司马申商谋道:“此人自负,我想请鄱阳兄弟让他们报仇,可以吗?”司马申回答说:“最终不被官府所用,愿听从圣旨。”傅纬争辩说:“不好。若允许报仇,那将置先皇于何地?”后主说:“应当给他一个小郡,不许他参预政事。”于是贬毛喜为永嘉内史。至德元年(隋开皇三年,583年)十二月,长沙王陈叔坚因被陈后主贬黜外任,心不自安,于是十分乖张,向日月祭祀以求福。有的人上书将此事报告陈后主,陈后主召陈叔坚入宫,囚于西省, 陈叔宝亲属成员6 父亲:陈宣帝陈顼母亲:柳皇后柳敬言弟弟始兴王陈叔陵豫章王陈叔英长沙王陈叔坚建安王陈叔卿宜都王陈叔明河东王陈叔献新蔡王陈叔齐晋熙王陈叔文淮南王陈叔彪始兴王陈叔重寻阳王陈叔俨岳阳王陈叔慎义阳王陈叔达巴山王陈叔雄武昌王陈叔虞湘东王陈叔平临贺王陈叔敖阳山王陈叔宣西阳王陈叔穆南安王陈叔俭南郡王陈叔澄沅陵王陈叔兴岳山王陈叔韶新兴王陈叔纯巴东王陈叔谟临江王陈叔显新会王陈叔坦新宁王陈叔隆新昌王陈叔荣太原王陈叔匡陈叔叡陈叔忠陈叔弘陈叔毅陈叔训陈叔武陈叔处陈叔封姐妹宁远公主(宣华夫人),隋文帝嫔妃陈氏,陈灭亡后,被赐予贺若弼为妾临川长公主,隋文帝弘政夫人,见于《嘉泰吴兴志》,亦不确定与宁远公主是否为同一人。武成公主,见于《嘉泰吴兴志》。乐昌公主,正史无载,见于《本事诗》和《两京新记》。下嫁徐德言,破镜重圆故事的主人翁。皇后沈婺华贵妃张丽华龚贵嫔孔贵嫔孔贵人张淑媛薛淑媛吕淑媛张淑华徐淑仪袁昭仪高昭仪江修容何婕妤 陈叔宝个人作品7 《玉树后庭花》(这是陈叔宝的代表作,既显示出他很高的文化修养,也把他的骄奢淫逸展现的淋漓尽致。后来此诗被视为“亡国之音”。“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在郭茂倩《乐府诗集》等著作中未有记录。疑为后人臆加。)《无名诗》《同江仆射同游摄山栖霞寺》《东飞伯劳歌》《三妇词十一首》《舞媚娘三首》《戏赠沈后》(据史记载,陈后主某日到皇后沈婺华处,暂入即还,却写了一首诗《戏赠沈后》:“留人不留人,不留人去也。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沈婺华《答后主》:“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遣若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