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1-2]),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郡(今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人。北宋官员、书法家、诗人,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枢密使陈尧叟之弟、天雄节度使陈尧咨之兄。端拱元年(988年),陈尧佐进士及第,授魏县、中牟县尉。咸平初年,任潮州通判。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康定元年(1040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陈尧佐去世,年八十二。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陈尧佐在水利上颇有成就。为防钱塘潮,提出“下薪实土法”;为堵黄河在滑州缺口,发明“木龙杀水法”;又在汾水两岸筑堤植柳防洪。陈尧佐也工于书法,喜写特大隶书字。因其书法点画肥重,人称“堆墨书”。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影响4历史评价5主要作品6轶事典故7人际关系8史料索引9艺术形象 基本资料1 本名:陈尧佐字:希元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日期:963年逝世日期:1044年10月26日主要作品:《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主要成就:治水功劳卓著官职:太子太师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籍贯:阆州阆中郡 人物生平2 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陈尧佐出生。他的先祖是博州(另有博陵说)人,至高祖陈翔,于唐末追随王建至蜀地,任掌书记(一称任蜀州新井县令),便定居于阆州阆中郡(治今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具体到县级部分,则有西水县、新井县两种说法)。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陈尧佐登胡宿榜进士。历任魏县、中牟县尉,曾撰《海喻》一篇,人们惊奇于他的志向。后以试秘书省校书郎身份知朝邑县,恰逢其兄陈尧叟出使陕西,揭发宦官方保吉的罪行,方保吉怨恨陈尧叟,便以事诬陷陈尧佐,被降职为朝邑县主簿。其后移任下邽县主簿,升任秘书郎、真源知县,任开封府司录参军。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升任开封府推官。陈尧佐上书指摘时弊,言他人所不敢言,因触怒真宗,被贬为潮州通判。到潮州后,新修孔庙,并“选潮民秀者劝以学”,发展潮州教育事业。还倡议在孔庙正室东厢建韩吏部祠,并写了《招韩文公文》,极力称赞韩愈“专以孔子之道教民。民悦其教,诵公之言 主要影响3 陈尧佐在水利上的成就也是父兄中最大的。为防钱塘潮,他提出了“下薪实土法”。为堵黄河在滑州缺口,他发明了“木尤杀水法”。他在汾水两岸筑堤植柳防洪,成为长期造福人民的“柳溪”:(1)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也就是黄河第三次徙流的前三十三年,经过千余年黄沙沉积与浊浪冲刷,黄河堤岸已是岌岌可危,滑州(今河南滑县)一带尤为严重。时任京西转运使的陈尧佐于是上奏朝廷“议开滑州小河分水势,遣使视利害以闻”,勘察详确后“请规度自三迎杨村北治之。复开汶河于上游,以泄臃塞”。他的建议得到了朝廷的认可。(2)天禧三年(1019年)“六月乙未夜,滑州河溢”。陈尧佐任河北转运使,兼知滑州,督理河务。他刚到任,即以治黄为政务之重,他亲巡堤防,查勘水情,询问百姓,研究制定治水方略。此时黄河堤岸因水位过高,已是“浸如堆泥”,不能直接夯实加固,必须首先减轻洪水的冲击,才可筑堤。经过反复试验,陈尧佐亲手绘图,“造木龙 历史评价4 陈抟:君三子皆当将相,惟中子贵且寿。潮州人:昔韩公(韩愈)谕鳄而听,今公戮鳄而惧,所为虽异,其能使异物丑类革化而利人一也。吾潮间三百年而得二公,幸矣!欧阳修:①公为人刚毅笃实,好古博学。居官无大小,所至必闻。②陈氏高节,在污全洁。閟德潜光,有俟而发。其发惟时,自公启之。英英伯季,跃武偕来。相车崇崇,武节之雄。高幢巨毂,四世六公。惟世有封,秦、楚及齐。尚书、中书,仪同太师。祖考在前,孙曾盈后。公居于中,伯、季左右。惟勤其始,以享其终。惟能其约,以有其丰。休庸显闻,播美家邦。有远其贻,有大其继。刻诗垂声,以质来裔。王称:尧佐工为二韵,诗人多传之。……性俭约,不事浮侈。脱脱:咸平、天圣间,父子兄弟以功名著闻于时者,于陈尧佐、宋庠见之。省华声闻,由诸子而益著。尧佐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长者称之。……君子以为陈之家法,宋之友爱,有宋以来不多见也,呜呼贤哉!黄震:公为太常丞十三年,起居郎七年,为丁谓所绌 主要作品5 陈尧佐有文集30卷,另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宋诗纪事》《宋文鉴》《舆地纪胜》录其诗40余首,《全宋词》录其词1首,《宋代蜀文辑存》录其文10篇。 轶事典故6 陈尧佐初见陈抟时,陈抟惊奇于他的风骨,认为他可以学仙。陈抟带陈尧佐拜访引之同访白合的一位修士,陈抟问修士说:“怎么样?”修士掉头说:“是南庵啊,将位极人臣罢了。”陈尧佐不明白南庵是什么意思。后来他担任转运使,途经终南山,碰到路人告诉他说:“我刚从南庵来。”陈尧佐于是派侍从打听南庵的所在地,因而前往游览。前行不过几里,仿佛像平生曾经历过一样。等到了南庵后,马上默记下了自己宴坐及休息的地方。陈尧佐考证南庵修行及示寂的时间,正是自己出生的那天,他这才明白自己的前身是南庵的修行僧。陈尧佐知寿州时,遭逢饥荒,他自己率先献米做粥来赈济饥民,寿州官民因而争相献米,保全了数万百姓的性命。陈尧佐事后说:“我难道会把此事当成私人的恩惠吗?只是因为与其用政令指挥人,不如以身作则,而让大家自愿仿效。”当时祥符知县陈诂治理严厉苛刻,官员打算加罪陈诂,便使县为之一空,刘太后果然愤怒;但陈诂与宰相吕夷简连亲,执政大臣以嫌 人际关系7 辈分关系姓名简介家世高祖陈翔五代时曾任蜀王王建掌书记(一称为新井县令),后弃官定居阆州西水。曾祖陈翊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齐国公。祖父陈昭汶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楚国公。父亲陈省华官至左谏议大夫,后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秦国公。母亲冯氏封燕国太夫人。平辈长兄陈尧叟端拱二年(989年)状元,官至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赠侍中,谥文忠。三弟陈尧咨咸平三年(1000年)状元,官至知天雄军,卒赠太尉,谥康肃。——原配宋氏封杞国夫人。继室王氏封沂国夫人。子辈长子陈述古生平不详。次子陈求古曾任比部员外郎。三子陈学古曾任主客员外郎。四子陈道古曾任虞部员外郎。五子陈博古曾任大理评事、馆阁校勘。六子陈修古曾任殿中丞。七子陈履古曾任秘书省正字。八子陈游古曾任光禄寺丞。九子陈袭古曾任大理寺丞。十子陈象古曾任太常寺太祝。孙辈孙子四十人——生平不详。曾孙辈曾孙二 史料索引8 《文忠集·卷二十·陈公神道碑铭》《隆平集·卷五》《东都事略·卷四十四》《宋史·卷二百八十四·列传第四十三》 艺术形象9 2015年微电影《陈三状元之悬梁刺股》,南部县三陈历史文化研究会摄制。2024年电视剧《清平乐》:陈诚饰演陈尧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