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安,湖南湘阴人。参加了秋收起义,后随部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1团连长、营长,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6月任红3军团第8军第1纵队司令员,长沙战役中任前敌总指挥。在掩护军团机关转移时,壮烈牺牲,年仅25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革命生涯4奋战井冈山5捐躯沙场6无字的约定7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陈毅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湘阴出生日期:1905年逝世日期:1930年08月职业:军事家毕业院校:黄埔军校妻子:李志强儿子:陈晃明 人物经历2 陈毅安出生于一个乡村教师家庭。早年就读于本地金山小学、长沙县书堂高级小学。1920年考入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的学生爱国运动。1926年1月,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0月军校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教导师三团三营七连任党代表。1927年夏,随部北伐到达武昌后,被任命为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辎重队队长兼经理主任,管理全团勤务工作。1927年武汉“七一五”政变后,随团长卢德铭向南昌进发,准备参加起义。途中因与平浏工农义勇军相遇而获知起义部队已经南下,遂两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被任命为经理处处长。同年9月,随部队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的秋义。三湾改编时,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营副营长,并随部队到达井冈山。不久,任纪律检查组组长。1928年初随部参加攻打遂川、宁冈战斗之后,被任命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5月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红四军) 革命生涯3 1905年1月出生的陈毅安,自小过继给二伯父,8岁起在家乡金山庙小学读书,13岁以优良成绩考入长沙县临湘镇书山堂高小。16岁时,已成了村上屈指可数的中学毕业生。1920年7月,陈毅安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甲工”学生委员会总干事郑延毅,1921年10月由毛泽东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陈毅安与郑延毅很快交上了朋友,两人常在一起聊天。郑延毅隔几天就找陈毅安,每次都带上几本政治书刊,不是《新青年》、《湘江评论》,就是《劳动者》或《劳动周刊》,还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的文章,张东荪的著述。原来陈毅安坚持工业救国的理想,在同学中他也经常宣讲这一主张。但是,进步书刊中的最新理论使他很快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新的认识。1922年1月17日,长沙第一纱厂发生了震惊全国劳工界的屠杀事件。资本家为了镇压工人的正义斗争,买通军阀省长赵恒惕,派兵枪杀了该厂工运领袖黄爱、庞人铨。湖南 奋战井冈山4 1925年11月,湖北省委派陈毅安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意在把他培养成出色的军事人才。1926年10月底,陈毅安在黄埔军校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师三团七连任党代表。1927年6月,教导师改编为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奉调武汉担任国民政府警卫。正是这支共产党掌握的正规军队,在秋义后,成了开创井冈山根据地的主力。1928年7月,红四军军委任命陈毅安为三十一团副团长。一个月后,湘赣边界的军事局势发生逆变——中共湖南省委派来代表,命令红四军主力驰援湘南,导致了损失惨重的“8月失败”,二十九团在郴州几近覆灭。带领三十一团在永新发动民众的毛泽东,闻讯后心急如焚,决计自率第三营前去湘南接回二十八团,陈毅安率第一营留下,毛泽东对他交代说:局势还会严重的,你们的任务是保住井冈山。果然,湘赣敌军见红军主力已去湘南,井冈山大本营只有袁文才三十二团,便乘虚“会剿”。8月27日,陈毅安在永新西乡接到袁文才急报,带上 捐躯沙场5 1930年7月初,陈毅安和妻子李志强结婚刚刚9个月后的一天,邓萍走进他家,放下礼品盒,看看屋里没别人,低声音说是奉德怀同志命令来的。当时已是红三军团军团长了,邓萍坐下来,兴致勃勃地讲开了。6月16日,根据中央的指示,红五军扩编为红三军团,下设五、八两个军,军下面设纵队。军团任命陈毅安为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该军团7月3日攻克湖南岳州后,准备攻打长沙,彭德怀在这种情形下派邓萍来湘阴,要陈毅安尽快到任。陈毅安为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感到振奋。他与妻子商量,提出尽快返回部队,李志强含泪点头。第三天,陈毅安从湘阴赶到浏阳的金井,找到红三军团司令部。彭德怀正在主持纵队以上干部会议,接报立时率干部出来迎接。陈毅安和滕代远、何长工、黄公略、黄克诚、彭雪枫等人又见面了。红三军团司令部的会议,主要讨论进攻长沙的计划。这段时间,正逢湘桂军阀混战加剧,长沙军力空虚。红三军团在当时中央“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严令下,意欲 无字的约定6 登上高高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在众多的烈士遗像中,猛然就发现了陈毅安的名字。这个名字曾经在黄洋界保卫战的英雄史册上有过,当时,他就是这个保卫战的指挥员。当年,毛泽东带领主力部队下山进行游击战时,敌人趁虚而入大举进犯井冈山,年轻的陈毅安果敢而坚毅地指挥人数不多的队伍以及当地百姓,用仅有的一门炮和两发炮弹(其中一发还是哑弹)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毛泽东曾赋诗“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仍旧是这个陈毅安,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有过他俊秀的笔迹。那里的展厅很大,展览的东西很丰富,可看的实在是太多了,没有谁能很细致地看遍每一个展物。在浏览中发现一封镶在墙上玻璃框中的信,这是陈毅安写给他妻子的,内容大致如下:“志强:好久没有和你通信了,不知你近况若何?挂念得很……你的信我又收不到,真是糟极了……我天天跑路,钱也没得用,衣也没得穿,但是精神非常的愉快,较之前过的优美生活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但最忧闷、 评价7 “生为人民生的伟大,死于革命死得光荣!”这是1958年彭德怀为自己曾经的部下题的词。这个人就是陈毅安,而此时已是陈毅安牺牲28年后。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一词中,写下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名句。评价以一胜十的骁将陈毅安。
陈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文革期间,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1968年,下放石家庄。1972年去世。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功绩4人物评价5人物作品6感情生活7轶事典故8艺术形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陈毅别名:陈世俊,字仲弘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乐至县出生日期:1901年8月26日逝世日期:1972年1月6日职业: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毕业院校:成都工业学院,中法大学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新四军军长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 上海市市长代表作品:《陈毅诗词选集》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配偶:肖菊英,赖月明,张茜 人物生平2 陈毅,1901年8月26日(清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三)生于四川乐至复兴场张安井村。1916年就读于成都甲种工业学校(现成都工业学院)。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10月因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武装押送回国。1922年回到四川家乡,通过与蔡和森通信,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学文学院学习,并经颜昌颐、肖振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土改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前委书记;第六军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第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新4军分会副书记、新4军第1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指挥、苏北指挥部指挥、华中总指挥部代理总指挥、新 主要功绩3 黄桥战役1940年9月30日,国民党调集部队,对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地区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发动进攻。黄桥战役进行时,八路军第5纵队从淮阴地区南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部队东进至运河,在战略上起了策应作用。此役历时4天,共歼国民党军队1.1万余人,俘虏官兵4000余名,缴获军用品甚多。新四军伤亡900余名。这次战役,对反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重要战役。为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新局面。孟良崮战役1947年4月,蒋介石在进攻延安的同时,调动40万人向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陈毅、粟裕等率领的华东人民解放军作战,歼灭国民党2万4千多人。5月上旬,国民党军复由临沂、泰安一线,分左、中、右三路向沂蒙山区进攻,压迫华东解放军退至胶东狭窄地区。华东解放军以部分兵力分别钳制国民党的左右两翼,而以主要兵力实施中间突破,即选择了冒进突悬的中路敌人,实行猛烈的围攻,经过5月13-14日的浴血战斗,陈 人物评价4 陈毅逝世后,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追悼会前,毛泽东同张茜和他们的子女谈话中说,陈毅是好同志,并高度评价陈毅一生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的贡献;肯定陈毅是执行中央路线的,是能够团结同志的。毛泽东还向在场的一位外宾说:“陈毅是支持我的;林彪是反对我的,跑了,摔死了。他也是反对陈毅同志的。”周恩来在悼词中颂扬陈毅一生坚持战斗,坚持工作,努力为人民服务。朱德写诗哀悼陈毅:“一生为革命,盖棺方论定。重道又亲师,路线根端正。”董必武在挽陈毅诗中写道:“栋折吾忧压,伊谁继直声”。 人物作品5 哭阮啸仙贺昌三十五岁生日寄怀梅岭三章十年孟良崮战役青松红梅幽兰含羞草题西山红叶 感情生活6 1932年重阳节,经李富春、蔡畅介绍,与18岁的兴国女红军赖月明结婚。1934年红军长征后,陈毅留守江西中央苏区,动员赖月明服从大局带头疏散回乡隐蔽、打游击。二人于10月20日分别。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结束,陈毅才得知,赖月明在被捕后跳崖自尽。陈毅于当年农历九月初一写下《兴国旅舍》:“兴城旅夜倍凄清,破纸窗前透月明;战斗艰难还剩我,阿蒙愧负故人情。”其实,“叛徒告密被捕牺牲”是误传。赖月明并没有死,她在战斗中和组织失去联系后,流浪乞讨,被当保长的父亲抓回,卖给一个补鞋匠。第二年鞋匠客死他乡,赖月明又从传闻中得知陈毅被反动派挖了心肝。她找到一个负伤掉队的红军方良松结了婚之后,回乡务农,生下一女二男。1937年在筹组新四军途中,陈毅在南昌遇到了率领上海战地服务团的胡兰畦,二人早年就是相识相知。此次相见后订下婚约。然而共产党不同意二人结婚,中国共产党东南局书记项英找胡兰畦谈 轶事典故7 人们都知道陈毅元帅是位杰出的军事家和博古通今的诗人,殊不知他还是一位爱好象棋的高手,与象棋结下了浓厚的情谊。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称他为“兼资文武此全才”的将军。红军在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后,1933年盛夏的一天,骄阳似火。烈日下,在江西省永丰县藤田镇缠江坪,数以千计的群众,正在观看中国工农红军江西省军区和中共永丰中心县委举行的一次体育友谊联赛。这次比赛项目有:跳高、跳远、赛跑、泅水、走象棋、政治测验、文化考核等十余种。江西军区司令员陈毅参加象棋比赛,他是一位象棋高手,“杀”了半天,一连打败了十几个对手,接下来,便与闻名永丰县的象棋大师、中共永丰中心县委书记李福槐对弈。这时,观战者愈来愈多,挤得水泄不通。摆开“战场”,只见陈毅大胆泼辣,猛冲猛杀,一展虎将英姿。李福槐却不慌不忙,稳扎稳打,显出老谋深算的气度,几个回合,“杀”得对手只有招架之力。陈毅大吃一惊,长长地呵了口气,心想:这位象棋大师 艺术形象8 1981年出品的电影《陈毅市长》,该片讲述了上海解放初期陈毅同志(魏启明饰)任上海市长期间,依靠工人阶级、革命干部和知识分子,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正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打开上海工作新局面的故事。下图为南昌新四军纪念馆的青铜雕塑《新四军军长陈毅》(我国著名雕塑家朱惟精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