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光第,字斗瞻。1895年生。其先世居奉天金州(今辽宁省金县),清中叶迁至吉林双城(今黑龙江省双城县)西镶黄旗头屯。国民党爱国将领。 目录 1基本资料 2国民党陆军中将3人物生平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韩光第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95年10月逝世日期:1929年11月18日职业:国民党东北军爱国将领毕业院校:奉天东北讲武堂 国民党陆军中将2 韩光第其先世居奉天金州(今辽宁省金县),清中叶迁至吉林双城(今黑龙江省双城县)西镶黄旗头屯。父韩英贵,官至旗署佐领,民国初年当选为县议会议长。 人物生平3 韩光第少时聪颖好学,年9岁,就读外傅。1912年,考入省立警官高等专们学校,每试辄冠侪辈,喜读史乘。后留学日本,人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学习两年。归国后,进中央陆军讲武堂,不久即转入东三省讲武堂,于1921年4月毕业。此后,分配到吉林,在奉军中任排长、上尉副官,不久,至奉天任东三省陆军军士教导队步兵科第二连中尉连附、中尉副官、连长等职,晋级少校。1925年3月,任镇威军(即奉军)第三军第三补充团第三营营长,是年冬改充第七团中校团附兼领机关枪第一营中校营长。不久,以功擢升镇威军步兵第二十七旅第四十一团团长。北伐开始后,在北伐军的进逼下,奉军由洛阳撤退,韩光第率全团殿后掩护,使奉系各军全师而还,因此,深得长官倚重。于是1927年6月,第二十七旅改编为镇威军第二十四师时,又擢升为少将师长。1928年“东北易帜”后,第二十四师缩编为东北陆军第十七旅,改授为中将旅长。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后,调驻海拉尔,
韩光,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1912年3月24日出生。1930年加入共青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30年代初,任共青团北满特委书记、省委秘书长、东北工作委员会副书记。1945年10月,受中共中央东北局派遣到大连,建立党政组织,任中共大连市委书记兼大连市警察总局(后大连公安总局)政委。韩光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纪律检查战线的杰出领导人。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事迹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韩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12.3.24逝世日期:2008.9.27职业: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常务书记 人物生平2 1946年1月当选大连市临时参议会副议长。1946年7月后历任中共旅大地委书记兼旅大公安总局政委、关东公署副主席,中共旅大地委第一副书记、旅大地区党委第一副书记。旅大行政公署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旅大市市长、中共旅大市委第一副书记。1952年,调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二书记,黑龙江省省长。后任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国家建委主任、党组书记。先后当选为中共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85年当选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 人物事迹3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纪律检查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常务书记韩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9月27日5时0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韩光同志1912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29年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加入我党领导的青年反帝大同盟,组织社会科学读书会。1930年,在哈尔滨学院就读时,根据中共哈尔滨市委指示,组织学生进行反帝、反奴化教育的斗争。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调沈阳任共青团满洲省委秘书长,1931年起兼任共青团省委特派员和共青团北满特委书记。同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2年起,韩光同志从城市转入农村,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他任中共满洲省委特派员,在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三军做政治工作,代理第一军政治部主任,转战在南满和北满的广大地区,协助杨靖宇、赵尚志等同志率领东北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