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1593~1643年),字伯雅,号白谷,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一表人才,多有谋略。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及第,授永城县令。不满魏忠贤专政,弃官回乡。崇祯帝即位后,起为吏部验封郎中,迁顺天府丞。崇祯九年(1636年),出任陕西巡抚,组建秦军,伏杀闯王高迎祥。崇祯十一年(1638年),与洪承畴配合,于潼关南原大破李自成部,李自成仅率十八骑逃入商洛山。之后与兵部尚书杨嗣昌政见不合,遭崇祯帝下狱。崇祯十五年(1642年)重新起用,接任汪乔年的陕西三边总督职务,不久即加督河南、湖广、四川、江南等地七省军务,挂兵部尚书衔,赐尚方宝剑。崇祯帝强令其率军出潼关解开封之围。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孙传庭仓促出关。十月,与李自成主力决战于汝州,明军大败,死伤四万余。孙传庭随即率残部退还潼关。李自成一日夜狂追四百里,并用孙传庭的帅旗骗开潼关城门,城破。孙传庭当场战死,事后连尸首都无从寻觅。然崇祯帝却认为他诈死潜逃,没有给予赠荫,至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才追谥为“忠靖”。同年。李自成攻破西安。孙夫人张氏率孙家二女三妾投井自杀,年仅八岁的幺子孙世宁被一老翁收养。五个月后,明朝灭亡。《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著有《白谷集》六卷、《鉴劳录》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