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观音(1040年2月15日—1075年12月23日),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辽代女诗人。相貌颖慧秀逸,娇艳动人,个性内向纤柔,很有才华,常常自制歌词,精通诗词、音律,善于谈论。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也有诗作,被辽道宗誉为女中才子。重熙年间,被燕赵国王耶律洪基纳为妃,生太子耶律濬。1055年(清宁元年)十二月立为皇后,尊号懿德皇后。由于谏猎秋山被皇帝疏远,作《回心院》词十首。1075年(大康元年)十一月,契丹宰相耶律乙辛、汉宰相张孝杰、宫婢单登、教坊朱顶鹤等人向辽道宗进《十香词》诬陷萧后和伶官赵惟一私通。萧观音被道宗赐死,其尸送回萧家。1101年(乾统元年)六月,天祚帝追谥祖母为宣懿皇后,葬于庆陵。概述图片来源:应县木塔内部绘制供养人像萧观音像(1056年绘)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宣懿皇后萧氏
别名:萧观音
民族:契丹族
出生日期:1040年2月15日(重熙九年五月初五)
逝世日期:1075年12月23日(大康元年十一月初三)
职业:诗人
出生地:懿州(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塔营子村)
代表作品:伏虎林应制
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
回心院
怀古
谥号:宣懿皇后
身份:皇后
所处时代:辽朝
人物生平
2
萧观音之父萧惠为辽兴宗母亲萧耨斤的弟弟。母亲耶律氏梦见月亮掉进怀,日再次上升,光辉照得,不能抬头看。渐渐升到天空中,忽然被天狗的贪婪吃掉,惊醒而生,萧惠知道后说:“此女必大贵而不得令终,且五日生女,古人所忌,命已定矣,将复奈何!”萧观音自幼能诵诗及经史子集,长大后姿容端丽,为萧氏第一,因为长得像观音菩萨,所以得小字“观音”。
重熙二十二年(1053年),耶律洪基总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尚书令,进封燕赵国王。兼天下兵马大元帅,知惕隐事,预朝政。因为爱慕萧观音贤淑,于是纳她为妃。
重熙二十四年(清宁元年)秋八月初四(1055年8月28日),辽兴宗耶律宗真驾崩,耶律洪基继位。十二月初五(1055年12月25日),册萧观音为皇后。清宁二年八月,耶律洪基在秋山打猎,萧观音随行至伏虎林。耶律洪基命萧观音赋诗,作《伏虎林应制》,道宗非常高兴,称萧观音为女中才子。十一月二十六日(1057年1月4日),群臣上萧观音尊
家庭成员
3
父亲:萧惠(辽兴宗母亲萧耨斤的弟弟)
丈夫:辽道宗耶律洪基
皇女:耶律撒葛只、耶律纠里和耶律特里
皇子:辽顺宗耶律浚(有的史料又作耶律濬)
孙子:天祚帝耶律延禧
文化修养
4
萧观音自幼能诵诗,旁及经书、子书。长大后,容貌端庄秀丽,为萧氏诸女之冠。萧观音工诗,喜书,善谈论,并能自制歌词,好弹筝,尤善琵琶。萧观音的传世作品虽然只有15首,但她却是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排得上位,在契丹诸诗人中公认的第一人。
萧观音深受中原汉文化熏陶,具有很高的汉文化素养。一次,萧观音从行道宗秋猎,到了一个名叫伏虎林的地方,受命赋诗曰:“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叫猛虎不投降。”萧观音还有《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诗曰:“虞廷开盛轨,王会合奇琛。到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文章通谷蠡,声教薄鸡林。大宇看交泰,应知无古今。”这两首诗虽为应制唱和之作,却慷慨豪迈,大气磅礴,表现了北方女性粗犷豪放的性格。在萧观音的所有作品中,这十首《回心院》词流传最广,徐釚的《词苑丛谈》、徐诚庵的《词律拾遗》、况周颐的《蕙风词话》、钟惺的《名媛诗归》、陆昶的《历朝名媛诗词》中均有收入、评析。
人物评价
5
辽道宗:“皇后可谓女中才子!”
萧惟信:“懿德贤明端重,化行宫帐,且诞育储君,为国大本,此天下母也!而可以叛家仇婢一语动摇之乎?”
王鼎:“嗟嗟!自古国家之祸,未尝不起于纤纤也。鼎观懿德之变,固皆成于乙辛,然其始也,由于伶官得入宫帐。其次则叛家之婢使得近左右,此祸之所由生也......后不死,则太子可保无恙。而上亦何惭于少恩骨肉哉!乃亦昧心同声,自保禄位,卒使母后储君,与诸老成一旦皆死于非辜。此史册所书未有之祸也......然懿德所以取祸者有三:曰“好音乐”与“能诗”、“善书”耳。假令不作《回心院》,则《十香词》安得诬出后乎?至于《怀古》一诗,则天实为之。而月食飞练先命之矣。”
吴梅:“词意并茂,有宋人所不及者。”
徐釚:“怨而不怒,深得词家含蓄之意。斯时柳七(柳永)之调尚未行于北国,故萧词大有唐人遗意也”。
朱彝尊:“细草含茸,圆荷倚盖,犹与舞衫相似。回心院子,问殿脚香泥,可留萧字?怀古情深,焚椒寻
艺术形象
7
小说
历史小说《萧观音》刘书芳著
戏曲
一弯冷月照宫墙
胡笳声声断愁肠
昨日里珠绕翠围厌膏粱
今日是铁窗残烛泣夜长
我不怨君王情义薄
却诧奇祸来迅猛
琵琶一曲本寻常
为什么冤狱突然从空降
扇面题诗赐单登
为什么恶意曲解把人冤枉
后宫宝藏鲛绡巾
为什么作证上公堂
单登一去无踪影
看来今日大祸非寻常
老国丈临刑话衷肠
说赵王居心险恶如虎狼
年初叛乱诛元凶
案情将清心慌张
我苦谏君王遭忌谤
叹只叹君王情深恨更长
今日里后宫毒设陷人坑
分明是孤注一掷掀风浪
倘然是赵王奸计逞
怕只怕顷刻之间战乱迸发
民怨沸腾家国危亡
一场大祸起萧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