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美,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他在麦类黑穗病、线虫病、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防治方法的研究上做出了开创性成果。他在研究小麦腥黑穗病的防治过程中,发现了生物拮抗作用,为生物防治开拓了新的领域;他首先将菌类分类与病害诊断研究结合起来,为病害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是我国植物病理学科奠基人之一,是植病研究工作者的楷模。
朱凤美,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他在麦类黑穗病、线虫病、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防治方法的研究上做出了开创性成果。他在研究小麦腥黑穗病的防治过程中,发现了生物拮抗作用,为生物防治开拓了新的领域;他首先将菌类分类与病害诊断研究结合起来,为病害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是我国植物病理学科奠基人之一,是植病研究工作者的楷模。
中文名:朱凤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95年11月29日
逝世日期:1970年06月11日
职业:研究员
毕业院校:清华学校中学部
主要成就:麦类病虫防治研究做出创造性成果
代表作品:《中华民国に扵けゐ植物病菌の所见》等
朱凤美,1895年11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父母都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其父曾任教于清华学校,1911年在沪创办大同大学。朱凤美少年受父母薰陶,对诗词颇有志趣;但他特别爱好植物,常在课余或假日采集花草植物压制标本,有时还进行观察分析。1913年他考取南京江苏第一农业学校,1917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18年赴日本鹿儿岛高等农业学校学习。1921年毕业回国,先后担任江苏第一农业学校、安徽第二农业学校教员,后在河北大学农科专门部、武昌大学、北平农学院等学校任教授。1927年再次去日本,留学于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专攻植物病理学。1930年回国,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兼任浙江省昆虫局技师。1933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进行麦类病害防治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中央农业实验所内迁,1938年到贵阳,他兼任农林部贵州省推广繁殖站主任和贵州省农业改进所病虫害系主任。抗日战争胜利
1895年11月29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
1911年,清华学校中学部毕业。
1913年—1917年,江苏第一农业学校毕业,留校任助教。
1918年—1921年,日本鹿儿岛高等农业学校学习,1921年毕业。
1921年—1924年,回国,先后任江苏第一农业学校、河北大学农科专门部、安徽第二农业学校教员及浙江昆虫局技师。
1924年—1926年,任武昌大学、北平农学院教授。
1927年—1930年,再次东渡日本,留学于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
1930年—1933年,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兼任浙江省昆虫局技师。
1933年—1949年,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
1942年,随所迁往贵阳,兼任农林部贵州省推广繁殖站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随所返回南京。
1947年,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植物病虫害系主任。
1949年,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病虫害系主任、一级研究员。曾兼任华东水利部农林干部学校植保班主任、植物检疫训练班主任。
1970
1 朱凤美.中华民国に扵けゐ植物病菌の所见.日本农学汇报,大正十五年(1925).
2 朱凤美.NotesonThePresenceofSclerotiniainChinaWithSpecialrefe-rencetocomparisionwithsclerofiniaorichidis.浙江昆虫局年刊,1933年.
3 朱凤美.麦类病害识别及其防治.中华农学会报,1935(156):1—46.
4 朱凤美.黔省麦类黑穗病与线虫病之严重性及其简易的防治法.农业促进委员会等合印,1939.
5 朱凤美等.防治小麦线虫病之最理想的方法及其所需之器械——线虫病麦选除机.中华农学会报,1940(170):36—50.
6 朱凤美.小麦线虫病之分布及其严重性(一).农业推广通讯,7(8):31—36.
7 朱凤美.小麦线虫病之分布及其严重性(二).农业推广通讯,7(9):36—44.
8 朱凤美.小麦线虫病的防治方
朱凤美早期从事麦类病害防治研究,以由种子传染的黑穗病类、线虫病为研究对象,他深入生产实践,以田间调查、试验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科研方法和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
30年代小麦秆黑穗病、腥黑穗、燕麦坚黑穗病在我国西北、西南部地区流行。西北各省群众原来多采用饮用酒拌种防治这些病害,但消耗粮食过多。西南各省一般采用温汤浸种,但缺乏温度计,温度无法掌握,推广不易。他从当时当地实际出发,开展硫磺、红砒等农药防治研究,在欧、美学者虽已经证明硫、砒有效,但无法实用于生产的情况下,他解决了不同土壤、湿度下,不同播种时期中的拌种最适药量,与稀释剂等一系列问题,并制订出这两种药物安全有效的种子处理规范化技术,在病区迅速推广。仅据绥远省(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统计,用硫磺代替饮用酒后,每年可节省谷子达300余万斤。同时,他利用不同融点的蜡质物,设计出一套简易温度计,使群众很容易掌握水温,解决了当时西南各地缺少温度计的实际困难,推进了温汤浸种的全面应用。他从实际出发,创制简单实用的仪具,不断探索简便易行的防治措施,在生产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学者蔡来斯基(Zalessky,V.1935)曾提出水浸无气消毒处理种子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等种子深层病害,但浸种用水需先煮沸排气,待水回冷后再浸种。其后国内外许多学者亦多注意用水浸种处理,但由于防腐剂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一般认为还不能实用。朱凤美在总结前人水浸无气消毒种子方法的基础上,加用0.5—1.0%生石灰作为防腐剂,在石灰水与空气接触生成碳酸钙膜层后,隔绝空气,加速病菌窒息致死,使水浸无气消毒的理论得到阐明,方法得到完善。此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且防治的病害种类多,基本上可防治稻、麦种子带菌的主要病害(如麦类的黑穗病类、稻瘟病、恶苗病等),促进了农村种子处理的普遍推广,成为我国60年代独具特色的种子处理技术。
40年代,朱凤美在贵州工作,了解到当地小麦线虫病严重,于是对线虫病开展比较系统的研究。在了解线虫病的分布及为害规律的基础上,绘制成线虫病的全国分布图,为当时制订防治策略,设计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为适应处理大量麦种的需要,他联合机械专家,根据凹孔、分离形状相异的麦瘿的原理,首创线虫汰除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继续研究改进汰除器,由木质改为铁质,每小时可汰除麦种250—500公斤,汰除虫瘿率达99.9%以上,且可汰除大部分发育不良麦粒以及杂草种子,发挥大粒麦种生产的潜力,仅大粒种子即较一般种子增产10.5%。线虫汰除器的创制,为我国创造了全面防治小麦线虫病的简易技术设备,受到国内外专家重视。他写成专文在美国《植物病理学报》上发表。
50年代初,山东小麦腥黑穗病大流行。朱凤美深入山东农村,考察麦病发生情况,发现小麦腥黑穗病与使用土粪有密切联系。又从农民大面积采用粪种隔离(麦种与粪肥隔犁下地)与施用净粪(即油粕)取得控制小麦腥黑穗病发生为害的启示下,进行系统实验,证明小麦腥黑穗病菌可以通过牛马肠胃而继续存活,从而指出:种子、土粪(即牛马粪与土壤混和的一种肥料)是小麦腥黑穗病的传染源。这一论断即纠正了国外学者认为小麦腥黑穗病菌只能种子传染,通过牛、马肠胃不可能存活,土粪不能传病的错误结论,又为当时山东省大面积采用粪种隔离防治小麦腥黑穗病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还从利用油粕为肥料,防治小麦腥黑穗病这一事实出发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明油粕防治小麦腥黑穗病的作用。由于油粕施入田间后能产生一批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腥黑穗菌有拮抗关系,因而抑制了腥黑穗菌的萌发侵染,并分离出具有对病原有较高拮抗作用的多种微生物。其中以B8、A3两种抗菌力最
朱凤美在50年代进行麦病研究的同时,还开展水稻病害的防治研究。首先以稻瘟病为对象,其后逐步向白叶枯病和稻纹枯病发展,按水稻3大病害的发生特点,制订了不同的解决途径,取得卓有成效的结果。
50年代开始至60年代,朱凤美先后主持华东与全国稻瘟病的防治协作研究,决定以品种和栽培技术为主攻方向。在品种方面,他鉴定了全国各地保存和新选育的品种达10461个,选出了一批抗稻瘟病而又高产的品种,直接投入生产使用。栽培方面,从总结劳模陈永康的“三黄”、“三黑”的丰产经验着手,探索运用水稻高产肥水管理技术,统一多肥足水与稻瘟病和水稻高产之间的矛盾,研究控制稻瘟病发生危害的措施。他还注意品种与施肥之间的工作关系,根据品种的特性施肥,以提高和稳定品种的抗性,发挥品种抗性与高产的潜力。他的《运用水稻高产肥水管理技术防治稻瘟病的实效观察》一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水稻营养生长规律与稻瘟病侵染为害之间的规律性。这是一篇既具实用价值而又有理论指导意义的文献。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来访者亦极赞赏。
水稻白叶枯病是农民长期以来视为水稻的不治之症。在60年代初,对水稻白叶枯病的传病规律尚不清楚,且无可用的高产抗病的品种和有效的药剂进行防治,形势非常严峻。他毅然接受这一研究任务,在总结种子带病研究取得进展的基础上;他们深入常发病区调查研究,同时开展室内试验工作,经过5年集体努力,终于探明病区的病稻草是白叶枯病的主要菌源,水是传病的媒介,秧田期是初次侵染的关键时期。由此提出以“杜绝菌源为中心”(管理病稻草)“秧田期防治为重点”(严防灌溉水淹苗)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在病区进行大面积示范防治,经过反复验证表明,这一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白叶枯病的发生与发展,从而突破僵局,为后来继续深入开展白叶枯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创造了条件。
随着水稻早栽、多肥、密植的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纹枯病发生日益加重,并逐渐成为影响水稻持续高产的重要因素。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他经过详细调查后,决定以化学保护为主,组织人力,探测有效药剂及有关施用技术,先后测定化学杀菌剂80余种,终于明确有机砷剂是防治稻纹枯病的特效药剂,并制订出有机砷剂在水稻上的安全施药期和有效剂量。70年代中期以后,药剂防治纹枯病普遍推行,并逐渐由砷制剂发展到应用抗生素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
1963年,浙江东部稻区水稻新病害突然爆发,上海市郊县亦相继发病,朱凤美率先响应华东科学技术委员会号召,会同王鸣岐、陈鸿逵两教授商讨开展现场调查及组织协作问题。他深入浙江重病区余姚一带调查研究,认为这一病害与当时日本最新报道的黑条矮缩病相似。他提请科委组织江、浙、沪有关科学家分工协作研究,终于在不长的时间内,证实这种病就是水稻黑条矮缩病。其传毒介体为灰稻虱。华东科委为了有效地控制这一病害的蔓延,在浙江义乌县召开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现场防治讨论会;随后又在上海市召开了包括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60余人的水稻病毒病防治研究讲习班。协作组所召开的这两次会议,朱凤美在会内、会外做了很多工作与细心安排。在此期间,有关稻、麦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他的忘我劳动是分不开的。这种对事业认真负责的精神是大家永远不会忘记的。
重视菌类分类与病害诊断研究,为植物病害防治研究奠定基础
朱凤美早在30年代,在教学之余即致力于采集植物标本3000余份,进行分类研究。在日本学习期间,曾将在国内采集到的241种植物病害整理成论文——《中国的植物寄生菌》,并在日本植物病理学年会上进行交流。在浙江昆虫局工作时,他对植物的菌核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1932年用英文发表了《中国的菌核病》及《SclerotiniaMiyabeanus于我国境内的发现及其与S.Arachidis之比较研究》等,对我国菌核病的研究与防治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对于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鉴定仍极为重视,每到一地都亲自动手采集植物病害材料,制成干标本或浸渍标本,江苏省农科院标本室保存的3000余份标本莫不贯注着他的心血。他还极度重视全国新的植物检疫性病害的鉴定,如云南水稻的一柱香,安徽大小麦的麦角病,山东的甘薯线虫病等,并收集大量文献写成专
朱凤美的一生,治学不倦,经常日以继夜地工作,数十年如一日。他在研制线虫汰除器时,曾连续工作7昼夜,直至完工。他以全部精力贯注于植物病理学和植物病害防治学的研究之中。
他选择课题,不从个人兴趣和专长出发,更不从文献资料中寻找。他早年研究的重点是真菌分类,在浙江昆虫局时曾对菌核病类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到南京工作后,即根据生产需要安排研究课题,先后研究了麦类黑穗病、小麦线虫病、赤霉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影响粮食生产的严重病害,并领导和指导棉病、柑桔病害和植物病毒病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放在病害防治上,为农作物的高产、稳产服务。
朱凤美从不局限于传统植物病理学进行室内研究所通常采用的微生物学方法和化学方法,而是把生产现场调查、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结合起来应用于病害防治研究。如稻瘟病的研究,即在通过田间调查取得病害发生为害规律的大量数据之后,再研究运用劳模陈永康的高产栽培经验
贺国丰,黄土民谣创始人。曾用艺名“苍郎”,陕北绥德县人。93年参军到新疆库车,成为部队文艺兵。部队复员后成为职业陕北民歌手,是近年来涌现出的最优秀的陕北民歌演唱者。因为在演唱过程中重新思考了陕北民歌与陕北人的生活与文化传承关系,音乐更加动人并且赋予了强烈的生命意识,被称为具有强烈宿命感的黄河流域民歌诠释者。鉴于对陕北民歌演唱技法的贡献,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2007年“首届陕西音乐奖”原..
何君诚,(英文名:Ho Kwan Shing,Quinn ) , 1983年8月27日出生,身高5尺11寸,来自番禺。2008年参选香港先生,落选后加 入无线电视成为艺员,现为无线电视经理人合约艺员。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 基本资料1 中..
梁乃鹏,GBS,OBE,JP,广东东莞人,1940年生于上海市,祖籍东莞市万江区金泰村。现任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0511-HK)(TVB)行政主席兼执行董事、无线卫星电视台(TVBS)董事长、载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062-HK)副主席、永隆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银系有限公司主席、新鸿基物流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卓意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主席、香港商用航空中心有限公司主席、机场空运中心..
黄伟文(Wyman),1969年5月21日出生于中国香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香港著名填词人、时尚评论人,与林夕合称香港词坛的“两个伟文”。1993年开始歌词创作,至今累计作品过千首,由其作词、具有较高传唱度的歌曲包括陈奕迅《浮夸》、容祖儿《我的骄傲》、杨千嬅《可惜我是水瓶座》、卢巧音《好心分手》、Twins《下一站天后》、谢安琪《喜帖街》等,被称为后港乐时代的标志性填词人之..
王虎城,1943年7月3日出生于山东青岛,国家一级演员,就职于青岛话剧院,其代表作有《中国刑侦1号案》、《母亲》、《天地民心》等,另外他著有《虎城文影》一书。 目录 1基本资料 2演艺经历3主要作品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王虎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
黄俊英,男,1936年生,祖籍广东省罗定。著名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省曲协副主席、广东音乐曲艺团艺术指导,相声方言化的拓荒者之一,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广东省第五届鲁迅文艺奖和被评为广东最受欢迎笑星。16岁开始从事表演,并师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学习粤剧表演艺术6年;1958年黄俊英到北京参加中国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并接触到北方的相声艺术,因被相声艺术深深..
李华楠,男,汉族,1959年6月生,安徽太和人,1977年1月参加工作,198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安徽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广东省深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社工委主任。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履历3人物事件 ..
陈玉兰,中国女性常用姓名,在中国文化里玉兰花代表着报恩,玉兰因花朵美丽、花色清新、花香雅致、花姿可人,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顾中国人喜欢为女儿取此名字。青岛即发集团董事长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主要事迹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陈玉兰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
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大庆市政协委员。1971年6月考入大庆政治部文工团。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演出家协会会员、大庆市舞蹈家协会主席。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简介3个人作品4成就荣誉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袁凯别名:山..
高登,1986年3月20日出生于江苏睢宁,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专业,内地歌手、演员。2006年7月29日发行了第一张个人单曲碟《约定》正式出道。2010年在首届“华语音乐流行榜颁奖典礼”中,凭借歌曲《九门提督》一举夺得“最佳男歌手”。2012年正式发行首张个人专辑《有没有搞错》,并凭借该专辑荣获”华语音乐流行榜”最佳单曲奖。2014,推出专辑《勇敢的心》,专辑里面涵盖了摇滚中国风R..
王美雪(Mishelle Wang),1967年11月17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模特。1987年3月开始广告拍摄生涯。1988年受林青霞的邀请,主演电影《隔壁班的男生》,她在影片中饰演女学生。1995年主演连续剧《凤子龙孙》,获得第30届台湾金钟奖影后。1999年凭借电视剧《深情-孤女的愿望》入围第4届新加坡亚洲电视奖最佳女主角。2006年主演内地情感剧《情锁》,..
马文龙,1982年2月8日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9年,因穿越剧《神话》中的扶苏公子而被观众所熟知。同年,在民国爱情剧《大丫鬟》里饰演萧鸿羽。2010年,在宫廷剧《宫锁心玉》中饰演九阿哥胤禟一角受到关注。同年,在古装历史探险剧《怒海雄心》饰演凌非凡。2011年,在古装爱情剧《美人如画》中饰演宁王。2012年,与余少群、何杜娟联袂主演国内首部地..
高会军(1976.1- )男,1976年1月10日生,汉族,黑龙江省集贤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工大理学院院长,哈工大智能控制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哈工大校人事处副处长,2014年世界最具影响力科学家之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IEEE Fellow。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人..
李立山,男,汉族,1949年10月出生于中国天津宝坻,中国男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中国曲协快板艺术委员会副会长。 目录 1基本资料 2演艺经历3个人经历4个人作品5社会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李立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天津宝..
吕培俭, 1928年8月生,江苏洪泽人。194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大专学历。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履历3担任职务4关心税改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吕培俭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地:江苏洪泽出生日期:1928年8..
李秀明,1954年12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祖籍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中国内地女演员。1972年初中毕业后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学员班,1973年结业后留剧院任演员。1976年起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曾主演《甜蜜的事业》、《今夜星光灿烂 》、《孔雀公主》等影片。1981年因在影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扮演四姑娘获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
郭亦平,男,1965年11月19日出生于河南商水县,著名学者、时评人、房地产评论专家,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三赢图书工作室主编。2010年12月,被30万网民公推为与戴旭、郎咸平、张宏良、于建嵘、易宪容、时寒冰、曹建海等人并列的“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之一。郭亦平与郎咸平并称为“两平”,其时评文章在整个华人世界也具有较大影响力,他被广大网民称为“中国真正的专家”“有良心的学者”。 ..
王凯琪,1993年5月26日出生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中国内地女歌手,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流行歌舞系。2014年,参加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的比赛,获得汪峰组亚军、全国八强。2015年,加入“九光组合”,并推出组合首支单曲《不说再见》;同年,受邀前往新加坡参加“欣光·霓城新加坡演唱会”。 目录 1基本资料 2早年经..
金毓岚(1948年12月- ),溥任之子,溥仪之侄,生于北京,1967年赴河南新乡插队,后在当地中学任教。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生介绍3祖籍介绍4人物事迹5现状情况6人物爱好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金毓岚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满族出生地:北京..
陈洁,出生于江苏徐州,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内地女演员。2000年参演话剧《霸王别姬》;2001年出演话剧《无常女吊》中“子君”一角;2003年开始出演影视作品,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2》饰演“肖清白”;2004年出演电视剧《长河东流》中“夏良璞”一角;2005年在情感电视剧《拒绝成熟》中饰演“韩雨莲”;2006年参演的电视剧《封神榜之凤鸣岐山》正式播出;2010月主演红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