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汤显祖
汤显祖和魏良辅简介,生平是什么样的?

汤显祖和魏良辅简介,生平是什么样的?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的沉淀与发展,孕育出了无数杰出的艺术家。汤显祖与魏良辅,两位戏曲史上的巨擘,各自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为戏曲艺术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将带您了解这两位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感受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无尽热情。  一、汤显祖:明代戏曲巨匠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东篱,江西临川人。他是明代戏曲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被誉为“南戏之祖”。汤显祖的戏剧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牡丹亭》、《紫钗记》等,都是昆曲艺术的瑰宝。  1. 《牡丹亭》:这是一部描绘杜丽娘与柳梦梅爱情故事的戏剧作品,通过优美的唱腔和感人的表演,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爱情画卷。作品中的音乐元素丰富多样,既有高亢激昂的唱腔,又有柔美婉转的曲调,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2. 《紫钗记》:这是一部以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戏剧作品,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唐代皇家宫廷的生活场景。作品中的音乐元素丰富多样,既有高亢激昂的唱腔,又有柔美婉转的曲调,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二、魏良辅:清代戏曲改革家  魏良辅(1899-1962),字子敬,号梦鹤,江苏无锡人。他是清代戏曲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被誉为“昆曲的改革家”。魏良辅在昆曲艺术的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改革措施和成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 革新表演形式:魏良辅认为,昆曲要想吸引现代观众,必须进行表演形式的创新。他尝试将昆曲与现代戏剧元素相结合,如话剧、歌剧等,使昆曲表演更加接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他还引入了一些西方戏剧手法,如舞台布景、灯光效果等,使昆曲表演更具观赏性。  2. 强化音乐元素:魏良辅非常重视音乐在昆曲中的地位,他认为音乐是昆曲的灵魂。因此,他在改革中加大了对音乐元素的挖掘和运用,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唱腔和旋律,使昆曲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3. 培养新人:为了让昆曲艺术得以传承,魏良辅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昆曲演员。他创办了上海昆剧团,选拔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演员,为昆曲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结:汤显祖与魏良辅,两位戏曲史上的巨擘,各自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为戏曲艺术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艺术成就丰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他们的艺术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国戏曲史的内涵,更为世界戏曲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向这两位杰出艺术家致敬,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的美好艺术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8-16
汤显祖是昆曲家吗?有什么贡献存在?

汤显祖是昆曲家吗?有什么贡献存在?

  汤显祖,一个让人敬仰的名字,他是明代戏曲界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南戏之祖”。然而,许多人可能会疑惑,汤显祖究竟是昆曲家吗?本文将带您了解汤显祖的生平事迹,揭开他与昆曲之间的不解之缘。  一、汤显祖的生平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东篱,江西临川人。他是明代戏曲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被誉为“南戏之祖”。汤显祖的戏剧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牡丹亭》、《紫钗记》等,都是昆曲艺术的瑰宝。  二、汤显祖与昆曲的关系  1. 汤显祖是昆曲家吗?  答案是肯定的。汤显祖是昆曲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戏剧作品深受昆曲艺术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昆曲音乐元素的运用,如优美的唱腔、柔美婉转的曲调等。同时,汤显祖还对昆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2. 汤显祖对昆曲的贡献  汤显祖对昆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革新表演形式:汤显祖尝试将昆曲与现代戏剧元素相结合,如话剧、歌剧等,使昆曲表演更加接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2)强化音乐元素:汤显祖非常重视音乐在昆曲中的地位,他认为音乐是昆曲的灵魂。因此,他在改革中加大了对音乐元素的挖掘和运用,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唱腔和旋律,使昆曲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3)培养新人:为了让昆曲艺术得以传承,汤显祖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昆曲演员。他创办了上海昆剧团,选拔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演员,为昆曲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结:汤显祖是昆曲的璀璨明珠,他的戏剧作品深受昆曲艺术的影响,同时他也为昆曲的改革和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一生都在为昆曲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而努力,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致敬,感谢他为我们带来的美好艺术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8-16
汤显祖身居官场却至情至性,曾放囚犯回家过年

汤显祖身居官场却至情至性,曾放囚犯回家过年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他被誉为“中国戏圣”和“东方莎士比亚”。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话说,“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有一个人身居官场却至情至性,至善至美。他目无下尘,范言直谏,触怒皇帝而被贬官。到了地方,他仍然不和政客们同流合污,虽然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做官期间,他还干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那就是放监狱里的囚犯回家过年。最后他辞官,回归故里,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这个人就是汤显祖。  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34岁中进士,走上仕途。汤显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  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 太常寺博士 、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因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不得升迁、重用。  汤显祖之所以不能升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是性情中人,  汤显祖在浙江省遂昌县担任知县期间,他发现牢房里塞满了人。汤显祖对牢里的犯人仔细甄别,发现很多百姓的本性其实不坏,而是迫于生计才犯法的。于是汤显祖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措施,罪大恶极的,严惩;本性不坏的,批评教育;表现好的,减刑。  有一年的除夕,汤显祖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把关在牢里的犯人放回家过年。  这件事掀起了轩然大波,如果将犯人放虎归山,就糟了。因此许多人反对。可是汤显祖一意孤行,他亲自点了一批犯人,强调只要犯人的家属来签字认领就可以让犯人回家过年。大年初四,犯人再回到牢房继续服刑。  犯人都回家和亲人团聚,一起过团圆年了。  汤显祖这样,无异于飞鸟入林,惊蛇入草。大家都忐忑不安,犯人还能回来吗?  年后,那些被放走的犯人一个不落地都回来了。  有了犯人回家过年的先例,汤显祖又做出一个惊人之举。让犯人出去赏花灯。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是最热闹的节日,男女老幼纷纷走上街头,赏花灯、看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表演。还可以猜灯谜、放烟花。  汤显祖让牢里的犯人收拾干净,走出监牢,出去过个热闹的元宵节。  元宵节后,被放出去的犯人,又主动回到了监狱。  经过这两件事情之后,遂昌县的治安更好了,政通人和。  汤显祖出政绩了,应该升官了,可是他不仅没有升官,反而被同僚排挤,被上司打压,被地方豪绅列强挤兑。  慈不当官,汤显祖对犯人都一副慈悲心肠,自然是不能在官场上生杀予夺了。  像汤显祖这样至情至性者,必有异于常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被世人误解,歪曲,打压。同僚和上司对他万目眦睚,众人皆谤。《红楼梦》中,贾雨村评价过这类人。“ 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  汤显祖不适合当官,他主动辞官不做,回到故乡。  汤显祖至情至性,每触物而神弛,一花落而惜春,一叶残而警醒;所感天地之间,心系万物之精灵,情为之发,愁为之纷。他潜心于文学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留下了 《 紫箫记 》、《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和《南柯记》。其中《牡丹亭》家喻户晓。  他的作品,写出了生离死别之吞声,痴男怨女之愁恨。写出了情之寂寞,自是穿透千古的悲凉与刻骨铭心;写出来真性情,一寸柔肠,千缕情;一寸芳心,千古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2-16
汤显祖简介

汤显祖简介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明万历十九年(1591)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汤显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其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目录 1基本资料 2生平事略3主要成就4轶事典故5历史影响6历代评价7亲属成员8后世纪念9艺术形象 基本资料1 本名:汤显祖所处时代:明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临川汤家山出生日期:1550年9月24日逝世日期:1616年7月29日主要作品:《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主要成就:戏曲创作字号: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 生平事略2 明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四日(1550年9月24日),汤显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原居临川文昌里(今临川文昌桥东太平街汤家山),后移居沙井巷,建“玉茗堂”(内有揽秀楼、清远楼、毓霭池、金柅阁等),故又自号清远道人。其祖上四代均有文名,多满腹经纶的学者;母亲也自幼熟读诗书。祖辈的认真求学的态度,在汤显祖幼小的心灵中打下深刻的烙印。汤显祖天资聪慧,从小受家庭熏陶,勤奋好学。5岁时进家塾读书,12岁能诗,13岁从徐良傅学古文词,14岁便补了县诸生。21岁中了举人。按他的才学,在仕途上本可望拾青紫如草芥。但是,当时跟随整个明代社会一起堕落的科举制度已经腐败,考试成了上层统治集团营私舞弊的幕后交易,成为确定贵族子弟世袭地位的骗局,而不以才学论人。万历五年(1577)、万历八年(1580)两次会试,当朝首辅张居正要安排他的几个儿子取中进士,为遮掩世人耳目,又想找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作陪衬。他打听到海内最有名望的 主要成就3 汤显祖虽然也创作过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还是传奇。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及《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这四部戏都与“梦”有关,都以“爱情”为主题,所以被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这四部戏除《紫钗记》写作时代可确考外,其余“三梦”都不易确定写作时间,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牡丹亭》写一个女孩因情而死,又因情而复生的故事。在《牡丹亭》之前,中国最具影响的爱情题材戏剧作品是《西厢记》。而“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语)。汤显祖少年时受学于罗汝芳,罗是泰州学派王艮的三传弟子,这一学派承继了王守仁哲学思想中的有积极意义的部分,加以发展,又称“左派王学”。这个学派抨击程朱理学,怀疑封建教条,反对束缚个性。万历年间左派王学的最突出代表人物是李贽。在 轶事典故4 《牡丹亭》已经上演了四百余年,汤显祖娓娓描述的爱情故事,征服了无数观众,尤其是那些情窦初开的青年。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数俞二娘(俞二姑)。用眼下的流行语来说,她是一位“超级粉丝”,与当今的追星族相比毫不逊色。有一条为昆曲研究者奉若至宝的史料,记录在明人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里:“娄江女子俞二娘,秀慧能文词,未有所适。酷嗜《牡丹亭》传奇,蝇头细字,批注其侧。幽思苦韵,有痛于本词者……”俞二娘在读了《牡丹亭》以后,用蝇头小楷在剧本间作了许多批注,深感自己不如意的命运也像杜丽娘一样,终日郁郁寡欢,最后“断肠而死”。临终前从松开的纤手中滑落的,正是《牡丹亭》的初版戏本,而且“饱研丹砂,密圈旁注,往往自写所见,出人意表”。汤显祖得知消息后,挥笔写下《哭娄江女子二首》:“画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何自为情死,悲伤必有神。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汤显祖逝世150年后,与他同为江西人 历史影响5 汤显祖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即使是认为他用韵任意,不讲究曲律的评论家,也几乎无一不称赞《牡丹亭》。由于汤显祖的影响,明末出现了一些刻意学习汤显祖、追求文采的剧作家,如阮大铖和孟称舜等,后人因之有玉茗堂派或临川派之说,实际上并不恰切。《牡丹亭》中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影响更为深远,从清代的《红楼梦》中也可看出这种影响。汤显祖生前就有《玉茗堂文集》刊行。逝世后5年,韩敬编印《玉茗堂集》。他的作品于明清两代均有刊本,比较通行的是1964年由钱南扬、徐朔方合编的《汤显祖集》,包括诗文和戏曲。 历代评价6 明代沈德符:“才情自足不朽。”明代吕天成:“绝代奇才”,“千秋之词匠”。明代王骥德:“可令前无作者,后鲜来哲,二百年来,一人而已。”清代张廷玉等《明史》:“意气慷剀”,“蹭澄穷老”。1946年,赵景深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提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五个相同点:一是生卒年几乎相同(前者1550—1616年,后者1564—1616年),二是同在戏曲界占有最高的地位,三是创作内容都善于取材他人著作,四是不守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五是剧作最能哀怨动人。1959年,田汉到江西临川拜访“汤家玉茗堂碑”,作诗:“杜丽如何朱丽叶,情深真已到梅根。何当丽句锁池馆,不让莎翁在故村。”1964年,徐朔方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指出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时代相同,但具体的戏剧创作传统不同,前者依谱按律填写诗句曲词,后者则以话剧的开放形式施展生花妙笔,认为汤显祖的创作空间与难度更大。1986年到1987年,徐朔方两次钻研了汤显 亲属成员7 祖父:汤懋昭(精黄老学说,善诗文,被学者推为“词坛名将”);祖母:魏氏。父亲:汤尚贤(老庄学者、养生学家、藏书家,重视家族教育,为弘扬儒学,在临川城唐公庙创建“汤氏家塾”);母亲:吴氏。兄:汤寅祖、汤会祖、汤儒祖;弟:汤凤祖、汤良祖。妻:吴氏、赵氏、傅氏。子:汤士蘧、汤大耆、汤开远、汤开先。 后世纪念8 文集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对汤显祖的作品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搜集整理,出版了《汤显祖集》。纪念活动1982年10月,中央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省文化局和中国剧协江西分会在抚州玉茗堂影剧院联合举行了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大会。2006年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暨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中国汤显祖研究会正式落户遂昌。纪念邮票2015年4月4日中国发行《中国古代文学家》邮票,其中第一枚就是汤显祖。贵生书院贵生书院在徐闻县徐城镇旧城内。汤显祖于万历十九年(1591)贬任徐闻典史时,有感于当地士子轻生,因而倡建此书院。书院前有明代石道,全长732米,宽4.6米,东西走向,路面有牛车车轮辗成轨迹2道,深达13厘米。沿石道西走300米有学宫,建于明,仅存大成殿,清代经多次修建,1986年重修,现完好。书院和石道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纪念建筑为了纪念汤显祖,临川市修建了汤显祖墓园、玉茗堂影剧 艺术形象9 汤显祖曾作为一个人物形象出现在蒋士铨的传奇剧本《临川梦》中。《临川梦》汤显祖的主要事迹为题材,讲述汤显祖的故事。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