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坤
刘坤简介

刘坤简介

刘坤(1985年—2011年10月27日),特技演员,来自陕西清涧,2011年10月27日在保加利亚好莱坞大片《敢死队2》拍摄中做李连杰替身,发生爆炸,身亡,年仅26岁。2011年10月27日晚,由史泰龙、布鲁斯·威利斯等好莱坞硬汉及中国影星李连杰、余男加盟的影片《敢死队2》在保加利亚拍摄时发生意外,事故导致1名中国籍特技演员和1名美籍华人受伤,两人被送往医院后,这名中国籍男子被确认死亡。经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领事部确认,死亡男子就是26岁的陕西人刘坤。 目录 1基本资料 2拍摄场景3亲属回应4演员关注5相关回应6家属索赔7法院判决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刘坤国籍:中国出生地:陕西清涧出生日期:1985年逝世日期:2011年10月27日职业:特技演员代表作品:敢死队2 拍摄场景2 当时剧组在距离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约15公里的一个水库拍摄,在拍摄一组橡皮艇在湖面爆炸的镜头引爆时发生意外。受伤的中国籍男演员和美籍华人随后被送往当地医院。 亲属回应3 刘坤的父亲刘宗玉表示,家里出了这样不幸的事,家人会尽快抵达保加利亚处理后事。他和儿子的舅舅、堂哥和姑父已经确定要去。刘爸爸介绍:“我得到的消息说,当时剧组正在拍摄一组橡皮艇在湖面爆炸的镜头,船上当时有6个人,爆炸戏应该是人先跳下去,再按下爆炸控制。可当时的状况是,提前爆炸了。”而事件的结果造成了刘坤的死亡、一人受重伤,4人轻伤。刘宗玉称,如今家人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3个孩子中,儿子刘坤排行老小,从小喜欢武术,18岁,刘坤正式加入到北漂的大军……。2011年忽然有一天,刘坤在北京的朋友通知了刘坤,有一个加盟《敢死队2》的机会,需要到保加利亚拍戏,于是刘坤一行6人在8月底赶到保加利亚向剧组报到。“他甚至电话里告诉我,这次拍摄《敢死队2》的机会有多么难得,他仿佛感觉到自己离成功更加近了,而且还有两周他就能回家了,谁知这一通电话竟然成为与家人的诀别。”刘宗玉说。 演员关注4 在微博上,不少演员悼念刘坤,包括陈坤、释小龙等,也曾与其合作过,陈坤更在微博写道:“刘坤兄弟,望你一路走好!哥哥为你念经!感谢所有的武行兄弟……”刘坤老乡石鹏飞在微博里确认说:“刘坤是李连杰的替身”,不过李连杰的微博没有更新。 相关回应5 《敢死队2》片方怒族影业/千年影业公司就此事故已发表声明:深表遗憾,并会配合当地警方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美国公司已经答应负责死者父母及哥哥赴保加利亚的交通费用和在当地的开销,死者家人将马上赶往保加利亚处理后事和赔偿问题。 家属索赔6 2012年7月媒体报道,因拍摄《敢死队2》爆炸戏而意外死亡的李连杰替身、华人特技刘坤家人日前在洛杉矶高级法院,控告影片监制、电影公司及特级统筹索赔,他们指责有关方面没有做好安全措施,设备安排不合理,沟通不畅缺乏锻炼,最终导致26岁的刘坤死亡,法院判决赔偿25000美金(折合人民币约16万)。 法院判决7 2015年4月媒体报道,法院判决出炉,判处电影公司须支付2万5000美金(约78万台币,15万人民币)赔偿死者家属。

人物百科 2021-11-06
刘坤一简介

刘坤一简介

刘坤一(1830年1月21日-1902年10月6日),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宿将。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1855年参加湘军楚勇与太平军作战。累擢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1862年,升广西布政使。1864年升江西巡抚。1874年,调署两江总督。1875年9月,授两广总督,次年兼南洋通商大臣。1891年受命“帮办海军事务”,并任两江总督。中日甲午战争时,支持对日作战,并任湘军统帅指挥湘军出关与日军交战。1895年强学会成立,他表示支持。维新运动起,他攻击康、梁变法,但又反对废黜光绪帝。1901年与张之洞连上三疏,请求变法,提出兴学育才、整顿朝政、兼采西法等主张,称“江楚三折”,多为清廷采纳。1902年提出兴学“应从师范学堂入手”的主张。尽管由于当年10月即不幸病逝,刘坤一的这一设想未能进一步细化,然而他的倡议仍然产生了影响。他的接任者张之洞等循着这一思路精心设计,筚路蓝缕,终于创建了三江师范学堂。有《刘坤一集》传世。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思想4其他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刘坤一别名:刘岘庄国籍:中国清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新宁出生日期:1830年1月21日逝世日期:1902年10月6日职业: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主要成就:后期洋务运动的主导者代表作品:《刘坤一集》谥号:忠诚追赠:追封一等男爵,赠太傅 人物生平2 刘坤一的出仕过程和当时很多其他汉族督抚曾国藩、李鸿章等类似,都是身作儒生不满太平天国之乱而参与地方乡勇,进而因战功而被擢升为地方大员的典型例子。在1855年,刘坤一在太平天国动乱期间参加乡勇团练,加入江忠源系湘军征讨太平军,其后因带领湘军立下战功,而由廪生逐级升为教谕、知县、知州、知府、广东按察使及广西布政使,并于1865年起晋升为江西巡抚,任内作风保守,认为社会之富强源于典章制度的优良,抄袭西方技术不如“自力更生”,对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理念不予认同,这种思想可反映在他的讲话之中:“为政之道,要在正本清源。欲挽末流,徒废心力。国朝良法美意,均有成规,因其旧而新之,循其名而实之,正不必求之高远,侈言更张。大乱既平,人心将静,有志上理者,其在斯时乎!”在1875年,刘坤一署任两江总督,又在翌年晋升为两广总督直到1879年,之后在1880年开始担任了两年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从这时期开始, 思想3 刘坤一从信奉儒家经典的封建士大夫发展成为晚清著名的洋务外交活动家,其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转变阶段:1865—1874年(同治四年到同治十三年)为第一阶段,这是思想保守时期;1874—1881年(同治十三年至光绪七年)为第二阶段,对洋务新政的态度由排斥转为间或支持的时期;1890—1902年(光绪十六年至光绪二十八年)是第三阶段,是其洋务思想的成熟时期。从1855年从军到1865年任江西巡抚这十年,刘坤一主要涉足军旅,一则因忙于攻城守地,一则因地位低微,其思想特征尚未完全显露出来。及至1865年出任江西巡抚,且一任九年。赣抚时期,是刘坤一政治事业的初创时期,也是他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由于客观上僻居内地,且忙于军务,地方兴利除弊成为头等政治目标,故他无暇接触新思想、新事物。主观上,由于他成长于闭塞而又民风强悍的湘西邵阳,不怕死、不畏难、不服输的“宝古佬”气概染之全身;加之饱读儒家经典,具有十分强烈 其他4 刘坤一并不是一个职业外交家,只是在总督地方过程中,通过与西洋各国的接触以及对时局的综合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外交主张:(一)坚待开放,反对闭关,力求主动,讲究实效。刘坤一,在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时代蜕变中,难能可贵地认识到了闭关锁国已经不可能了,故而极力主张中西通好。刘坤一所主张的这种通好,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以中外和约为基础的。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他也主张中外友好往来,希望待之以诚,以此归化洋人。从这样一种观念出发,他对晚清洋务外交中的拖延作法是极为不满的。认为“中外交涉之件,应办便办,不可推辞;可行即行,不宜迟误”,“有格碍者,无妨直告以所难,词尚和平,意须斩截。洋人性虽狡执,往往肯听吾言;纵使未必遽从,亦当持之坚忍,彼无非以兵事恐我,以总署压我,不为所动,彼亦其奈我何?待之以诚,哲之以理,有时机权之用则在操纵合宜;最忌躲闪游移,含糊了事,一以诿之朝延。”(二)恪守和约,以和约为凭,注重维护国家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