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作者刘慈欣获奖认证,科幻生存游戏《星球:重启》16日在全平台公测上线!支持iOS、Android,PC多端互通! 从测试开始,《星球:重启》就一直想在这个“小破球”上构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未来世界,给玩家带来最纯粹的快乐,这也是团队的初衷。但是这条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生存游戏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幸运的是,《星球:重启》得到了很多玩家的支持,项目组积极听取了玩家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打破同行套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如何生存取决于玩家自己】。 因此,《星球:重启》提出了“活着就好”的口号,让生存游戏更自由,让生存游戏更有新意: 活着不再是打丧尸。摒弃老式的“僵尸末日”模式和独特的科幻生存设定,让你面对巨大的外星异种、叛逆的智能机械和未知的变异环境;为了呈现真正的科幻小说,我们邀请了包括科幻四天王韩松、何夕、王晋康在内的各个领域的专业咖啡馆,打造高质量的剧情。机甲设计大师河森正治定制专属盔甲,马岩松设计未来建筑,格莱美提名者写想象音乐。 活着不再只是AK47。改写前辈花钱抽武器的模式,所有高科技武器都是免费制作的;丰富的武器系统设置,可以利用黑科技赋能武器的源代码来构建火/电/冰/酸元素,改装不同的战斗特征,属于个人流派。当然,没有必要制造子弹。毕竟科目%
刘慈欣,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参加工作,山西阳泉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阳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包括7部长篇小说,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评论文章。作品蝉联1999年—2006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2010年赵树理文学奖,2011年《当代》年度长篇小说五佳第三名,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2010、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作家奖,2012年人民文学柔石奖短篇小说金奖,2013年首届西湖类型文学奖金奖、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4年11月,出任电影《三体》的监制。2015年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2015年10月18日,凭借《三体》获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并被授予特级华语科幻星云勋章,同时担任了由游族网络开发的三体游戏的云端架构师。2015年11月入选“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候选人。2017年6月25日,凭借《三体3:死神永生》获得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创作特点4人物影响5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刘慈欣外文名:Cixin Liu别名:刘电工国籍:中国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63年6月23日职业:工程师,作家毕业院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主要成就:《三体III》获2011年度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 《三体III》获《当代》长篇小说2011年度五佳 《三体》获2013届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金奖 《三体III》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科幻文学门类) 《三体》获2015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 代表作品:山西省作协、阳泉市作协副主席职务: 人物经历2 1963年6月出生于北京,祖籍信阳市罗山,山西阳泉长大。1985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电工程系。1985年10月参加工作,后于山西娘子关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1989年创作科幻小说《超新星纪元》首版和《中国2185》,但未发表。20世纪90年代开始向《科幻世界》杂志社投稿。1999年6月,在《科幻世界》首次发表两篇作品《鲸歌》和《微观尽头》,同年首次凭借《带上她的眼睛》获得1999年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2000年发表短篇小说《地火》《流浪地球》,凭借《流浪地球》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2001年发表短篇小说《乡村教师》《微纪元》《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凭借《全频带阻塞干扰》和《乡村教师》首度同时获得银河奖两项奖项。2002年至2005年间,刘慈欣凭借一系列中短篇小说连续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期间的主要作品有《朝闻道》《思想者》《地球大炮》《诗云》《镜子》《赡养人类》等 创作特点3 刘慈欣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并且在看似平实拙朴的语言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刘慈欣擅长将工业化过程和科学技术塑造成某种强大的力量,作品中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情怀。例如小说《流浪地球》,该作品综合了自然灾害、技术进步和人类生存的宇宙困境等宏大的主题,地球因为太阳的毁灭而必须进行逃离太阳系的悲壮远征。刘慈欣还擅长使用“密集叙事”和“时间跳跃”的手法,在作品中无限加快叙事的步伐,使读者的思维无法赶超作者的思维,并在叙事过程中留下大量的时间空缺,将未来发展呈现到读者面前的机会,产生一种独特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历史感。如在《地火》《吞噬者》和《梦之海》等小说中,密集化的叙事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还增加读者对大自然瞬息万变的感受,增加了读者对科学技术应付危机的信心。刘慈欣的小说继承了古典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塑造规律,即无论是技术专家还是普通人,他们一定要在社会的变革 人物影响4 刘慈欣已发表作品约400万字,并荣获国内多个文学大奖。他的代表作《三体》三部曲,即《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不仅备受读者与媒体的赞誉、获得了众多奖项的肯定,其超过100万册的国内销量也表明它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2013年,刘慈欣以37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第一次登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这也是国内科幻作家零的突破。作为新中国输出到美国的第一篇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英文版在美国的出版发行令刘慈欣声名鹊起,并成为首部入围“星云奖”和“雨果奖”两项国际科幻大奖的作家,刘慈欣也因此被许多科幻迷和文学评论家冠以“中国科幻第一人”的美誉。 人物评价5 刘慈欣是一个冷漠的宇宙观察者,冷酷的道德评判者,再加上一个冷静的思想者。(科幻作家何夕评)刘慈欣用旺盛的精力建成了一个光年尺度上的展览馆,里面藏满了宇宙文明史中科学与技术创造出来的超越常人想象的神迹。进入刘慈欣的世界,你立刻会感受到如粒子风暴般扑面而来的澎湃的激情——对科学,对技术的激情。正是这种激情,使他的世界灿烂银河之心。这激情不仅体现在他建构宏大场景的行为上,也体现在他笔下人物的命运抉择中。那些被宏大世界反衬得孤独而弱小的生命的这种抉择从另一个角度给人震撼,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科幻世界》副主编姚海军评)刘慈欣的世界,涵盖了从奇点到宇宙边际的所有尺度,跨越了从白垩纪到未来千年的漫长时光,其思想的速度和广度,早已超越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传统境界。但是刘慈欣的意义,远不限于想象的宏大瑰丽。在飞翔和超越之际,刘慈欣从来没有停止关注现实问题,人类的困境和人性的极限。在读过刘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