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工
蚕丝被可以重新加工吗

蚕丝被可以重新加工吗

蚕丝被可以重新加工,但是重新加工过的蚕丝被肯定在保暖效果或者是皮肤触感方面都是没有原来的蚕丝被那么好,“蚕丝被”又称“丝绵被”,是指含有50%以上桑蚕丝用作填料的被褥类床上用品。 蚕丝被可以重新加工吗 蚕丝被按照填充料类型的不同分类,其中百分之百纯蚕丝的称作“纯丝被”,而低于此标准,但高于50%的叫做“混合型”。 蚕丝被按照制作加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手工”和“机制”两种,按照原料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桑蚕丝”和“柞蚕丝”。 桑蚕丝纤维韧长、手感好,柞蚕丝粗糙、纤维短且容易断。再加之桑蚕为人工在室内养殖,成本较高,柞蚕是野生或放养,成本较低,所以市场上桑蚕丝比柞蚕丝价格要高很多。

生活妙招 2021-11-08
金刚石加工成钻石是什么变化

金刚石加工成钻石是什么变化

是物理变化,将粗糙的金刚石打磨成具有工艺价值的钻石,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改变的只是外观,故属于物理变化。金刚石,俗称金刚钻,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钻石也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金刚石加工成钻石是什么变化 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是常见的钻石的原石,经过琢磨即可以成为钻石。 金刚石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天然矿物,是石墨的同素异形体,化学式为C。 钻石较为稀有,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代表着永恒不变的爱情。

生活妙招 2021-11-06
巧克力太苦了怎么加工好吃

巧克力太苦了怎么加工好吃

可以掰一小块泡在热水中,再加点白砂糖,做成一杯类似热可可的饮料,也可以添加鲜奶油、牛奶、鸡蛋、白砂糖等做成巧克力牛奶布丁,还可以做成巧克力蛋糕。 巧克力太苦了怎么加工好吃 也可以做成巧克力牛奶,将巧克力加入牛奶中并煮至融化,加入适量的砂糖调味即可。 巧克力蛋糕的原料包括:巧克力、黄油、鸡蛋、低筋面粉、细砂糖、朗姆酒等。 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液块、可可脂、白砂糖、磷脂等,热量较高,不要过量食用。

生活妙招 2021-11-06
无证臭豆腐加工现场 上面是鸡笼旁边是粪池

无证臭豆腐加工现场 上面是鸡笼旁边是粪池

  日前,清远市工商部门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对位于清城区东城街道笔架中路的一处民宅进行突击检查,查获一间专门制售牛杂、臭豆腐的地下加工点。   这个地下加工点面积不大,在几平方米的卫生间内,摆放着两个塑料桶,桶内装着颜色怪异的不明液体,并浸泡着不少白豆腐。被泡的豆腐不时发出阵阵恶臭,令人作呕。在两个塑料桶的上方,还放着一个关着鸡的鸡笼,旁边则是一个粪池。据该场所老板罗某夫妇交代,上述材料在家加工成成品和半成品后,就用平板车拉到路边或流动到附近的居民区和附近小学的门口销售。 //   在加工点内执法人员发现了平板车1台,四方桌6张,小方凳19张,存储材料的卧式冰柜1台,内置冷冻牛肉丸、牛杂串、豆腐约7斤,“三无”番薯粉丝7袋,已开封使用的蒜蓉辣椒酱4罐、酱油2桶,类似棕油的不明凝固物体半桶,发霉的虾丸1袋,1个沾满污垢的铝煲内装满发生霉变的辣椒酱。用于制作、存储臭豆腐的工具、原材料、配料随地放置。检查过程中,当事人无法现场提供任何证照。执法人员依法暂扣了相关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制售工具。 (责任编辑:徐晓宇)

健康饮食 2021-09-09
记者卧底绿茵阁揭黑幕 剩菜加工后再出售

记者卧底绿茵阁揭黑幕 剩菜加工后再出售

  餐馆“黑幕重重”   端给顾客的食物偷工减料,而且坐地起价,甚至将顾客吃剩的食物,再进行加工又卖给顾客。前日晚,昆明有媒体曝出了餐饮名店——绿茵阁西餐厅的惊人内幕。   昨日上午,晚报记者来到绿茵阁西餐厅实地查看,并采访了昆明绿茵阁餐饮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该负责人表态:“确实在管理上存在问题,对顾客深表歉意的同时,一定加强管理,整改问题,做良心企业,也欢迎顾客监督我们。”   顾客投诉 记者卧底一探究竟   绿茵阁西餐厅是中国最大的西餐连锁企业之一,始创于1989年,总部位于广州,曾一度被授予“中华餐饮名店”、“中华餐饮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2005年登陆昆明,至今在昆明主城已有7家分店。   就是这样一家知名西餐连锁企业却遭到顾客投诉。近日,一篇名为《投诉昆明绿茵阁餐厅》的文章出现在各大网站,投诉人杨女士称自己和爱人在绿茵阁西餐厅青年路店点了一份“特级肥牛扒”,食用后,感觉气味、口感异常,随之出现胃部不适,后经餐厅人员检查证实牛肉已经变质。而杨女士所投诉的青年路店,就是绿茵阁西餐厅在昆明的第一家分店。   于是昆明电视台《风雷说法》栏目派出记者,以打工者的身份应聘到绿茵阁,在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正式进入绿茵阁西餐厅上班,通过密拍和调查揭开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揭开黑幕 剩菜再加工卖给顾客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绿茵阁不仅坐地起价,甚至偷工减料,最恶心的是将顾客吃剩的食物,再进行加工又卖给顾客。   第一幕:坐地起价   情人节是餐厅一年中生意最好的一天,所以绿茵阁每年在这个时候都会推出一系列套餐,但这套餐的价格往往比平时要贵得多。   菜单显示,平时免费送的汤,居然在情人节这天要收钱,价格是15元,而餐厅最贵的皇家霜降牛扒,则从139元涨到了169元。其他菜品,也有10多元不等的涨幅。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餐厅的生意。11点刚过,前来用餐的顾客突然多了起来,尤其是扒炉,一下子积攒了几十个单,里里外外忙得不可开交。   第二幕:偷工减料   当天就餐的顾客远远超出了之前的预计,刚过中午,牛扒的供应就已经告急,餐厅主管就想了对应的招数:将原来的一份牛扒分成两份,以同样的价格售出,大一点的牛扒甚至分成三份、四份。   因为顾客多,绿茵阁西餐厅的招牌菜皇家霜降牛扒也到了无菜可配的地步。于是一盘皇家霜降牛扒,平时的配菜都得装满半个盘子,但是当天就只有一块花菜、三个豌豆外加一块西红柿。   第三幕:徒手拌食   扒炉的厨师,直接用手将牛扒抓到扒炉上开始烤。检验牛扒是否烤熟,用的还是手指,发现不熟于是又放下继续烤。这还不算完,牛扒出炉后,这位厨师再次用手指在上面掐一掐,才装盘出堂。   第四幕:偷吃盘中餐   端给客人的牛扒,在上桌前被偷吃。一位厨师在上菜之前撕下一块牛扒,放在嘴中慢慢品尝着。而一位传菜员,跑了一天,也许口渴了,从架子上拿下一个汤碗,打了一勺汤,凑在嘴边喝了个精光。 //   第五幕:偷梁换柱   一份披萨饼上有黑色污渍,被顾客退了回来。于是,厨师把另一份烤好的披萨换给投诉的顾客,而退回的那份披萨饼重新加工后又端给了其他顾客。   另外,顾客在牛扒中发现一个木夹子,于是要求重新做一份。原来,固定小票的木夹子,按照要求只能夹在盘子边沿,但是厨师嫌麻烦,直接把小票和夹子丢在牛扒上,疏忽中浇上汁就把牛扒端到了顾客的面前。

健康饮食 2021-09-09
工业盐猪血追踪 佛山三水又一加工厂违规

工业盐猪血追踪 佛山三水又一加工厂违规

  昨日下午,市经信局等8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堵住工业盐漏洞的举措。据悉,陈某承包的猪血中每天约有百斤可能流入市场,是否使用工业盐待查。   上门检查工业盐全被换成食盐   昨日上午9时许,禅城安监局、公安局等部门根据南都暗访的情况来到佛山肉联厂检查。   然而,相关部门并未在现场查到工业盐。在猪血运输车的位置,南都记者暗访时放的是3包“白鹅牌高级精制盐”,净含量50kg,由湖北七二八盐化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标准号为GB/T5462-2003,正是工业盐。而现场已换成3包“粤盐日晒盐”,净重50kg,产品标准号GB5461-2000,都是食用盐。屠宰车间和装配车间交界处的血池旁,记者暗访时发现的工业三聚磷酸钠也换为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   面对媒体,佛山肉联厂厂长周学东表示,直到看报纸才知道工业盐不能用于饲料,在“威极酱油门”事件发生前确实没有监管的意识,“我们厂里也没处罚权,只能要求他们全部用食用盐。”   8部门会议猪血用盐将由肉联厂采购   昨日下午4时,佛山市8个部门联动召开紧急会议,汇报总结调查情况,商讨堵住工业盐漏洞举措。这8个部门分别是经信、工商、公安、质监、药监、盐务六个局与三打办、食安办二办。   来自禅城警方的消息,涉事承包商陈某昨日已被传唤调查。陈某向警方交代,其除了在佛山肉联厂有收购业务外,还在三水国宏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收购猪血。他承认将工业盐添加至制造饲料的猪红中,这部分占总制品量的九成以上。“另一部分更重要,就是可能流向市场的猪红制品,虽然仅占5%的比例,约100多斤/天,但如果被人食用,可能引发中毒,监管部门对此非常重视。陈某目前称没有向这部分猪红添加工业盐,具体情况还待调查。同时,公安也在积极追查这批猪红的流向。”市经信局酒类和牲畜屠宰管理办公室主任万赛芳介绍。   市经信局表示,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政府负有监管责任,肉联厂也负有一定的主体责任,监管部门将在事件调查完成后对佛山肉联厂依法进行处理。“市经信部门已开会要求,全市四区(除顺德)内所有肉联厂猪血制品中所用的盐,今后要由肉联厂采购后,再向承包商提供。一般来说,1000斤猪红需要用3斤的食用盐。”万赛芳称。   昨晚来自禅城警方的最新消息,经初步调查,陈某在三水有一间猪血加工厂,已在该厂里查出工业盐。昨日晚8时许,禅城警方将案件、涉案人员移交给三水公安分局侦查。   追问   市盐务局:违规使用工业盐超20吨将追刑责   对于工业盐的流向,南都记者昨日采访佛山市盐务局。该局相关负责人称,市盐务局日常均有对辖区工业盐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发现有违规会依法查处,“发现1克工业盐的购入与流出不符合,监管部门都会对经营户进行查处。如果经营者被查出超20吨或是2次10吨以上的工业盐流向不明或是用于不当用途,经营户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走访   三水国宏肉联厂:血池边堆放着食盐   涉事承包商陈某与三水国宏肉类加工有限公司也有猪血承包合同。该公司位于西南同福路北,昨日下午2点多,记者来到其屠宰车间,发现不锈钢槽内依然残留着猪的血迹,血池旁,堆放着两袋净含量为50千克的日晒盐,包装袋上标注着“粤盐、食盐定点生产”字样,其中一袋已开封,部分已使用。而另一袋内,则装着数小包加碘的海水自然晶盐,同样标注着粤盐字样。   “我们不允许他们使用工业盐,操作过程中,我们都有人监看”,该公司总经理蔡先生说,“一年平均下来,每天凝固后的猪血为1吨多。陈某都是一次性把猪血凝固运走,并没有分类。”   蔡先生称,当时签订合同时,曾问过陈某收购猪血的用途,被告知一是用于加工动物饲料,二是用于油漆色素。至于猪血的流向,蔡先生只听说陈某在三水有一家猪血加工厂。   而三水市场安监局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三水的肉类加工厂不存在使用工业盐的情况,工业盐猪血曝光后,该局昨日并未特意去场内检查,“我们平时检查,看到都是使用食用盐。”   华安市场档口:猪血销量减少一半 //   工业盐猪血曝光后,不少市民对猪血望而生畏。市民李姨平时爱到菜市场买猪血,看到报道后,她表情惊讶“啊?以后都不敢吃了。”   昨天上午10时,记者分别走访市区多家菜市场,均有猪血在售。燎原路华安市场有两个猪肉档口在售猪血,售价3元/斤。一名档主说,他的猪血是从佛山肉联厂进货而来,他在现场看着杀猪,然后把猪血装好洒上食用盐再拿回来卖,“工业盐猪血事件曝光后,肯定会给猪血生意带来一定影响,今天的猪血就比往日少卖了一半。”而在普君市场,只有1个菜档在卖猪血,在一个红色大盆里,一块块猪血浸泡水中,颜色暗淡,售价只需1元/斤。记者上前询问,老板显得很不耐烦,他称平时买猪血的市民并不多。 (责任编辑:徐晓宇)

健康饮食 2021-09-06
海南黑心椰果加工点苍蝇乱飞 随意放添加剂

海南黑心椰果加工点苍蝇乱飞 随意放添加剂

  调查动机   提起“果冻、奶茶和酸奶”等食品中晶莹透明、柔软和脆化的果粒,相信人们都很熟悉,它就是椰纤果(简称“椰果”),在海南岛通过微生物发酵由椰子水转化而成的。早在2004年,就有媒体曝光了海南省的黑椰果加工点,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掀起了查处风暴。然而,最近又有读者反映,海南省有些小椰果厂生产环境让人触目惊心,监管检测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产品包装后直接销售,行业标准规定的出厂检验环节都成了“一纸空文”。  特别调查  椰果,厂卫生状况极其糟糕、产品生产包装检测环节缺乏监管。在投诉反映后,当地工商、质监部门都以厂家证照齐全又称为椰子凝胶,是一种天然食品原料和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在生产果冻、饮料、乳制品等行业中。作为一种特色食品产业,海南省各市县都有不少椰果生产厂。然而,近日,有读者反映,海南省一些小椰果为由,走马观花了事。  椰果车间苍蝇乱飞  工人随意放添加剂  在接到投诉反映后,近日,记者来到这家澄迈大丰北海椰果厂时看到,椰果厂隐藏在一排破旧的厂房内,周边是发臭的污水池,门前是一个很大的塑料桶,里面盛满发臭的脏水,还有大量的苍蝇在上面飞来飞去。厂房内有一中年男子叼着香烟,光着膀子在一排排发酵的椰果盘间来回走动。  随后,记者扮作购买椰果的顾客进入生产车间,只见几名工人正对清洗过的椰果分割和包装。在这个100多平方米的包装车间内,有3个盛满椰果凝胶的大清洗池,池子里泡满了发酵成的椰果片,上面漂着很多淡黄色的泡沫,散发着发霉的酸臭味。池子里还爬着蠕动的蟑螂和小虫子,房间里很多苍蝇飞来飞去。在清洗池旁还有一名工人正往里面添加消毒剂,并不断用棍子搅拌着。池子旁还有一个光着膀子穿着内裤的男子,他嘴里叼着香烟,满头大汗把椰果放在案板上进行切割。一名女工人用勺子挖柠檬酸食品添加剂,放入印有QS标志的包装的塑料袋内,另一男子称重后把塑料袋直接封口包装,这样就可以直接出厂销售了。  记者注意到,这些工人都不戴卫生手套,也没有佩戴健康证,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还不时用手擦汗水。  “这些添加剂的放入量有没有规定?”面对记者的询问,女工人表示,按要求是每150公斤放入一两柠檬酸添加剂,主要是为了椰果的保鲜和储存。但实际上,天气太热,为了保存久一些,他们就用勺子多挖一些,从不按剂量要求添加的。过几天有海南定安和广东的客户来收购,销售到广东、福建等地的果冻厂、饮料厂和罐头厂。  随后,记者又来到海口市灵山镇海榆路天鹏西游记游乐城附近以及云龙镇上5家椰果厂调查,发现这些椰果厂均存在原料椰子水池苍蝇蟑螂乱飞,车间工人光膀子切割椰果、用脚踩拌块状椰果,且不经检测就装到印有QS标志包装袋出厂的情况。  产品安全检测存空白  工商质检皆称难监管  根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负责起草,由国家农业部发布的《椰纤果(椰果)行业标准》中规定:椰果就是以椰子水或椰子汁(乳)为主要原料,经木醋杆菌发酵制成的一种纤维素凝胶物质,商品名为椰果、椰子纳塔、高纤椰果。对原料的要求:椰子水应具有正常的色泽,无异物,PH值应保持在4.5以下,具有正常发酵产酸的气味,无霉变浮膜,无异味。椰子汁(乳)应具有新鲜椰子汁(乳)的气味和滋味,无腐败变质,无不良气味和异味,无异物。发酵菌种木醋杆菌,使用新筛选的菌种,在投入生产前必须经过菌种鉴定和安全性评价。  对于原料椰子水的来源,澄迈大丰北海椰果厂等6家老板均称是从海南椰树集团购买,但均无法提供进货清单和检验合格的报告,且发生霉变有浮膜的椰子水依然使用,连PH值都不知是何物,更无法做检测。 //   关于椰果培养成型的另一关键因素——酵菌种木醋杆菌的筛选,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厂家所用菌种都是从饮料瓶中倒出来的。工人称为节省成本都是从前一批椰子凝胶中保留下来的,循环使用一两年。倘若按要求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等处购买新菌种需要花费不少钱。对于这些菌种的鉴定和安全性评价,这些厂根本不关心,只要是能再次发酵长出椰子凝胶就继续使用。  针对澄迈大丰北海椰果厂的生产状况,赶到现场的澄迈县质监局的执法人员表示,经查该厂能提供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等证件,属于证照齐全的企业,这是上级部门海南省质监局组织相关专家来考察后,给颁发的证件,只要不是无证企业他们也无法查处,只能要求其对卫生情况进行整改。工商部门也仅负责检查是否办有工商营业执照。  负责海口灵山镇辖区椰果监管的美兰区质监局的执法人员称,这些椰果厂办有证照,而且椰果产业在海南属于农产品类型,这些小厂法律意识淡薄,进货渠道多样很少记录,让他们提供椰子水等原料进货清单和检验报告比较难。目前对椰果产品出厂的监管只有感官指标(色泽、外形、气味、杂质)和净含量指标(商品质量)。其实,对于椰果食品安全最关键的两个指标是微生物含量和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但由于这两方面的设备极为缺乏,无法日常每批次都监管。这些厂家只好抽取一些样品送往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可因为该质监所人员有限,检验周期很长,无法及时出具检验报告,就导致这两项安全监管指标处于高风险状态,包装袋上QS认证也只是个幌子。

健康饮食 2021-09-04
豆芽菜还能放心吃吗?

豆芽菜还能放心吃吗?

  优质豆芽菜怎么生产出来   正规企业严格规程,生产出好豆芽  记者近日走访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市场的蔬菜摊时发现,几乎每个卖豆芽菜的菜摊上,都竖着一个写有“放心豆芽”的质量安全牌,上面标明了质量负责人、联系电话、生产厂家。记者仔细闻闻豆芽,一股豆类的清香味儿。“这豆芽,你就放心吃吧。”摊主不忘打趣。  在各大超市,相关标示也完全一样。  “目前,沈阳的豆芽基本来自同一个企业,生产标准完全一样。”沈阳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王长钟介绍。  2011年4月,沈阳警方曾查获数十吨有害豆芽。“从那之后,针对芽菜生产、销售领域存在的小作坊多、乱用添加剂、生产规模小等现象,沈阳引导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豆芽,规范生产过程,为全市提供安全可靠的芽菜。”沈阳市农委副主任李春禄说。2011年12月,沈阳建起了专门生产豆芽的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全程不加任何添加剂,价格和原来小作坊生产的豆芽价格基本一致,产品不但能满足沈阳市民需求,还销往周边城市。  “有害豆芽冒出来后,沈阳首先厘清了多年来芽类蔬菜存在的监管部门不明确、部门之间职能划分不细的问题,明确由农委监管。”李春禄介绍,“一方面是警方加大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从源头上提高准入门槛。起草了芽菜类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意见,加速食品小作坊退出市场,推动食品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规定了‘设计日产能力低于50吨的企业和个人,不允许从事芽菜类蔬菜培植’的审批前置条件。”  在位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德胜工业园区的某食品公司,记者走进新建的标准化钢结构厂房,经过消毒室,来到豆芽生产线参观走廊,20座独立的2米高、1.5米宽的豆芽菜培养箱连成一排,每个培养箱都有单独的门,顶部和后部有特制的通风窗。  据工厂经理徐保萍介绍,工厂采用统一定制的豆芽筐培育豆芽,筐子底下有窟窿眼,透气、漏水,一般一个筐子放5到10斤豆子。培养箱上方有喷淋设施,背后、顶上有窗口,保证了空气循环。  装置区的中部是自动控制仪,保证温度、湿度都处于最佳状态,利用豆粒的营养使豆芽自然生长,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和有毒有害物质。  厂房的另一侧是豆芽筛选、脱皮、清洗、包装的不锈钢生产线。“我们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都严格按照银川市豆芽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徐保萍说。  警惕少数黑作坊产的豆芽  一些作坊生产环境恶劣,生产过程违规使用各种添加剂  不久前,记者参加了由银川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牵头,农牧局、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等部门共同开展的豆芽菜专项整治联合执法。  一处平房院落隐匿在西夏区园林场附近,院子北侧散落几间低矮的平房,不足10米处便是猪圈。  走进屋内,一股湿霉味扑鼻而入,地面污水横流,苍蝇乱飞。近20平方米的房间,靠近入口处砌着一座3米见方、1米多高的水泥池子,旁边躺着一个白色塑料大盆。据执法人员介绍,这是黑作坊用来给豆芽去皮的装置。  角落的桌凳上堆放着七八个盛着三五克小包装粉末和塑料针剂的袋子。“这些都是黑作坊生产豆芽菜使用的违法添加物。”银川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一大队马立钧说。  记者在一包塑料袋上看到了“高效豆芽消毒粉剂说明书”,就是俗称的豆芽防腐粉,上面写着“每袋10克装,可用干豆30斤,每3克加水10斤,在烂芽初期浇水淋浇。”旁边,印着“无根豆芽素”字样的塑料针剂约5公分长,里面是透明的液体。  “制造贩卖者对于这些粉剂的危害十分清楚,但是为了追求豆芽速生、品相好,不惜铤而走险。”银川市农牧局农产品监管处科姜忠良科长说。  据了解,此次执法行动端掉了3个豆芽生产黑作坊,查获去根粉、无根豆芽素等违法添加物6种,销毁不合格豆芽菜3.2吨。  滥用违法添加剂为哪般?  可缩短豆芽生长过程,品相变得水灵、好看,但有害健康  沈阳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郝立志曾对记者介绍,生产豆芽过程中是不允许使用添加剂的。而一些黑加工点、小作坊使用的添加剂主要有:激素类的无根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让豆芽不出根须和叶片,保证口感和美观;抗生素类,杀灭细菌;漂白剂,去掉豆芽斑点和器皿锈色;保鲜剂,延长豆芽的鲜艳时间;助长剂,即尿素、化肥类,可使豆芽长得又粗又长,增加发芽率,大幅提高产量。  “有些添加剂,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使用,比如植物生长调节剂,但豆芽是直接入口的食品,不可以使用。”沈阳市农委原副巡视员张清彬介绍。  为了使豆芽变得水灵和好看,延长保存时间,有些黑作坊会在发豆芽的过程中使用“保险粉”,即连二亚硫酸钠。连二亚硫酸钠对人的眼睛、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其燃烧后生成的大部分是有毒气体。据了解,连二亚硫酸钠是国家允许添加、限量使用的食用防腐剂,属于盐类,常用于罐头等食品,但豆芽菜不在允许范围内。  一些商家在豆芽制作过程中加入豆芽速长剂、必克斑一号、新型保鲜增白粉、尿素等,使豆芽在生长过程中不会腐烂,且又嫩、又粗、又长。  “从外观、味道,健康豆芽是可以看得出来的。”一位摊主介绍:“正常情况,豆芽也就是七八公分长,根须尖细,颜色略微泛黄,不是那种非常白嫩的颜色,闻起来有清甜味儿。有害豆芽上了尿素,一般有尿臊味儿。”  相关规定有待出台  作坊式生产,监管是盲点  “豆芽菜在食品里面是一个很小的品种,但是北方人爱吃豆芽菜,尤其是冬季需求量特别大,银川市日均需求量在50吨左右,在冬季元旦春节期间可达到七八十吨。但是,不像肉制品、奶制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分得比较细,目前我国在豆芽菜生产上没有出台标准,可以说监管是个盲点。”银川市农牧局局长刘西存说。  2011年银川市明确豆芽菜的生产由农牧部门监管。确定了管理机构,出台了生产标准,指定授权两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生产。年底,银川市农牧局起草了《银川市豆芽菜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豆芽菜工厂化生产的环境、设备、清洁消毒、生产技术、产品采收、检验、运输、从业人员、生产记录等十余项重要环节。 //   据刘西存介绍,在银川市出台标准之前,全国只有几个省市有标准。  豆芽是否必须使用添加剂?什么情况下、什么剂量长期使用对人体有害?业内人士认为,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尽快出台豆芽菜生产标准,以利于监管。  此外,有关专家表示,豆芽生产主要以小作坊生产为主,生产程序规范化较差,隐蔽性强,监管是个难点。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协调机构,加大食品安全监督力度。

健康饮食 2021-08-30
超加工食品真的像科学家说的那样十恶不赦么?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考虑!

超加工食品真的像科学家说的那样十恶不赦么?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考虑!

  超加工食品是巴西一位儿科医生在研究中创造的一个标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一直被视为对社会的一种威胁,主要是由环保人士和健康专业人士提出的。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加工食品和超加工食品的区别在于个人的看法。许多消费者认识到,超加工食品含有添加剂和人工成分,但加工过程却令人困惑,因为所有经过加工的食品都是相关的。  很少有人敢于反驳超加工食品对我们有害的观点,反对超加工食品的大规模运动明显影响了世界各地的公共政策。例如,在国内,加拿大的食品指南建议远离超加工食品。  然而,劝阻消费者购买和消费这些产品的社会经济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在反对加工食品的争论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工资是如何跟不上我们的生活节奏的,无薪劳动分工中的性别差距,以及女性面临的压力,她们必须跟上不现实和理想化的母性观念。  近10年前,加工食品的价值突然受到了严格审查。消费者不仅开始质疑加工食品的价值,他们还担心这些食品会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甚至癌症。人们普遍认为,加工食品至少导致了不健康的饮食模式。  然而,在过去的40年里,进入或重返职场的女性也呈指数级增长--加拿大近70%的家庭都是双职工家庭,这使得家庭专注于家庭烹饪的时间大大减少。与此同时,工资却停滞不前,无法跟上生活成本的增长步伐,给家庭带来了财务上的压力。女性对家庭经济和时间负担的感受更为强烈,68.6%的女性认为她们每天没有足够的时间,但无偿劳动的分工并没有跟上劳动力市场性别平衡的步伐。  降低成本,节省时间  加工食品可以让消费者节省时间和金钱。获得这些产品意味着在厨房的时间更少。收入较低的家庭通常空闲时间较少,因为他们工作时间较长,薪水较低,或者为了维持收支平衡而从事多种工作。  几十年前,一个四口之家一天三顿饭需要几个小时的烹饪时间,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女性负责的。加工食品让同一个家庭在指数级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同样的任务。换句话说,认为超加工食品应该被取缔的说法完全忽视了食品科学一个多世纪以来所做出的贡献。  建议家庭花更多的时间准备家常菜,而不考虑对已经负担过重的妇女的影响,这也是性别歧视,因为大多数家庭的大部分烹饪仍然是由妇女来做的。  媒体也对女性施加了过多的压力,要求她们成为完美的母亲,即使她们中有很多人全职工作,导致压力和倦怠。事实上,在保持家庭环保意识和幸福氛围的同时,还要吃得"干净"、拥有一间完美的房子,这种压力既不现实,也荒谬可笑。  加工食品对我们的食品系统做出了不可否认的重要贡献。而且它还有其他一些几乎被遗忘的好处--它保护我们免受收获后的损失,并确保全年都有粮食供应。  大多数消费者可能不知道加工减少了浪费,并使乳制品和小麦等食品可以食用和可口。这些食品可以提高食品质量,清除潜在的天然毒素,提高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最重要的是,加工增加了营养,并为改善公众健康的人口提供食物。  不断上升的肥胖率  研究表明,肥胖率的上升与加工食品或超加工食品的消费有关。虽然这些观察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但除了合理的怀疑之外,大多数都没有证明这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超加工食品可能是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不能被认为是主要因素。事实上,在美国,肥胖率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比肥胖率和超加工食品之间的关系更紧密。过度简化的分析可能导致破坏性的结论,其中获取营养信息、食品不安全程度和食品消费的文化方法都有助于消费者做出食品选择。  食品加工企业当然也在销售糟糕的产品,包括水解人造黄油、无糖汽水和钠含量高的现成产品,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但他们现在更能适应当前的市场趋势。许多新的、健康的产品,如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海洋蔬菜和植物蛋白产品。这一趋势表明,食品加工商正在倾听消费者的心声。  吃得好需要我们回到最基本的:选择更少的分量,吃水果和蔬菜,吃全谷物,帮助自己平衡蛋白质的组合,有时享受一个甜甜圈--偶尔,但不是每天。 //   近年来,关于超加工食品的对话使许多食品蒙上了污名,并给整个食品行业打上了不好的烙印。但许多加工食品,从奶酪到谷类食品和罐头食品,都是健康的,并为急需时间和金钱的消费者提供急需的营养。  加工食品是改善营养状况和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种可行方法,食品加工企业在过去几年在确保高质量营养产品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因此,让我们停止对超加工食品的歧视,让那些出于时间、方便和价格负担能力的原因而转向超加工食品的人放松警惕。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健康饮食 2021-08-27
加工肉及红肉与结肠癌有什么关联?

加工肉及红肉与结肠癌有什么关联?

  红肉是人类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蛋白质对于支持生命生长的首要营养素,其功能对于支持机体新陈代谢,维持免疫功能,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既然这么红肉好,为啥又说它"不好"呢?  红肉更容易让人长胖吗?  红肉富含蛋白质,含量16%-20%左右,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成接近,营养价值较高。  此外,红肉富含矿物质,如铁、锌等元素,及多种B族维生素,如B1、B2、B12磷等。红肉中的铁是血红素铁,较植物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大大提高,非常有利于预防及治疗缺铁性贫血。  另外一方面,红肉的特点是肌肉纤维粗硬、脂肪含量较高,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白肉。其中猪肉的脂肪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即使是瘦肉中,脂肪依然有相当含量,例如猪瘦肉的脂肪含量为6.2%,羊瘦肉为3.9%,牛瘦肉为2.3%。  但是,能量摄入过多与肥胖,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与血胆固醇升高明显相关,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红肉的营养价值不可忽视,但是也要注意适可而止。  加工肉及红肉与结肠癌有什么关联?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组织来自10个国家的22名专家分析了大约800份有关肉类饮食与癌症之间关联的研究报告,结果发现,经常食用红肉及加工肉制品(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及香肠、火腿、肉干、罐头肉等)的人群,与很少吃或不吃的人群相比,结肠癌的风险明显增加,且风险随摄入量增加而升高。因此,红肉及加工肉是结直肠癌的病因之一证据是充分的。  专家也分析了红肉及加工肉致癌的可能机制,动物实验显示:  1、红肉中的血红素铁能够诱导结肠细胞过度增殖,导致细胞癌变风险增加,红肉中的游离铁能诱导自由基生成;  2、加工肉为了延长保存时间,可能会加入亚硝酸盐,导致体内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增加; //   3、许多肉经过高温烹调导致多环芳烃等致癌物增加。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项目的最新估计,全世界每年约3.4万例癌症死亡归因与饮食中摄入大量加工肉制品有关。鉴于大量摄入红肉及加工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WHO最终评估的结果就是:将红肉归结为"对人类致癌可能性较高"(动物实验中证据充分,对人体理论上有致癌作用,但是实际作用尚不明确的物质)级别,而加工肉制品被列为"人类致癌物"(指已经有研究确定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物质)级别。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疾病调理 2021-08-27
隐形盐无处不在 常吃加工食品盐摄入超标

隐形盐无处不在 常吃加工食品盐摄入超标

  盐分摄入过多会诱发高血压,并增加心脏病、脑梗塞风险,因此,世界各国均开展限盐、减盐活动。据报道,英国在2003-2004年展开了大规模的减盐活动,然而,伦敦大学圣乔治校区的NaomiM.Marrero在针对居住于伦敦南部5-17岁青少年展开调查时发现,尽管国家开展了减盐行动,孩子的盐摄入量依然有超标倾向。该研究结果于3月10日发表于美国医学杂志《高血压》(电子版)上,盐摄入超标原因与多食面包、加工食品等有密切关系。   13-17岁孩子盐摄入量超过成人推荐量  Marrero从2007年10月到2010年6月针对居住于伦敦南部的儿童共计1807人开展研究,收集他们24小时里的小便样本,检测尿液中的盐分含量,并推测儿童的盐分摄入量。同时,通过拍摄照片记录孩子们的饮食内容(包括饮品),通过此分析孩子摄入盐分的主要食物。该次研究为针对英国儿童开展的最大的盐分摄取量调查。  研究中收集到340份尿液样品(女童162人,男童178人)。经过分析发现,按照平均每天的盐分摄入量来计算,5-6岁儿童盐分摄入量为3.75克,8-9岁儿童为4.72克,13-17岁为7.55克。由此可见,13-17岁青少年平均每天的摄入量已经超过了英国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最大值(6克),而每个年龄段的盐摄入量都超过了推荐量70%。另外,男孩比女孩的盐摄入量更大,尤其是13-17岁及5-6岁两个年龄区间更加明显(13-17岁盐摄入量男女差约2.5克,5-6岁差约1克)。  基本食盐的饮食来源多为谷物制品如面包、早餐麦片(占全体比例36%,仅面包就占15%),肉类加工食物占19%,牛奶·乳制品等占11%。  限制加工食品中的盐分很重要  英国食品标准厅(FSA)出台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标准推荐量为每天不超过6克,但实际上成人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达到8.6克;而日本厚生劳动省推荐男性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10克,女性不超过8克,而实际的量为11-12克。  根据过去的研究,食盐摄入量多的孩子比摄入少的孩子患高血压的风险高40%。Marrero表示,在欧美国家,孩子摄入更多的加工食品,因此,需要更严格地限制孩子的加工食品摄入量,另外,针对快餐、加工食品的含盐量,各国也应当出台相应政策加以限制。  这些加工食品中藏着大量隐形盐  说到高盐食品,多数人想到的是炒菜时加的盐,或者是咸菜、腌制品。其实,日常生活中,一些食品的生产工艺必须要加入含钠的辅料,比如饼干就要加盐,膨松剂泡打粉里的主料是碳酸氢钠,饮料、切面、肉肠等食品中的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用来保护果蔬产品色泽的亚硫酸钠,用来防腐的苯甲酸钠,这些含钠的食品添加剂都会给食物带来大量的盐,而这些盐因为不怎么尝得出咸味,往往被人们忽视甚至无视。 //   常见的“藏盐大户”:味精、番茄酱、蚝油、酱油、甜面酱、浓汤宝、奶酪、蛋糕、面包、点心、冰激凌、薯条、汉堡、比萨、方便面、香肠、鸡腿、午餐肉等。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饮食文化 2021-08-12
保证厨房安全 切记十大准则

保证厨房安全 切记十大准则

  厨房安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看好,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应该要注意什么吧!   1、食品一旦煮好应立即吃掉。食物冷却至室温后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在常温下已存放四五小时的煮过的食物最危险,而且食物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2、食品特别是家禽、肉类和牛奶等,必须彻底煮熟才能食用。所谓彻底煮熟是指使食物的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  3、应选择已加工处理过的食品,例如,选择已加工消毒的牛奶而不是生牛奶。  4、食物煮好后常常难以一次全部吃完。如果需要把食物存放4、5个小时,应在高温(接近或高于60℃)或低温(接近或低于10℃)的条件下保存。儿童食品不宜存放。常见的错误是:把大量的、尚未冷却的食物放在冰箱里,因为食物来不及很快降温、散热。  5、存放过的熟食必须重新加热(不低于70℃)后才能食用。  6、不要让未煮过的食品与煮熟的食品互相接触。两者直接接触可能会造成污染,例如,用同一把刀先后切生肉和熟肉,可能造成污染。  7、保持厨房清洁。烹饪用具、刀叉餐具等都应用干净的布抹干擦净。每块抹布的使用时间不应超过一天,下次使用前把抹布放在沸水中煮一下。不应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滋生细菌的地方;接触食物的衣物应该定期更换,在下次使用前应高温消毒。 //   8、经常洗手。做饭前要把手洗干净,每次做饭间歇的时候都要重新洗手;做饭时,转而做另外一种食品时要洗手,例如,做完了鱼开始做肉的时候,一定要洗手;宠物也可能是传染源。  9、不要让昆虫、鼠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动物通常都带有致病的微生物。最好的办法是用封闭的容器装食物。  10、饮用水及准备做食品时用的水应纯洁干净。如果对水质有所怀疑,最好把水烧开,然后在饮用或制成冰块。

厨房窍门 2021-08-09
萝卜的挑选及加工方

萝卜的挑选及加工方

  萝卜又名萝白、菜菔、萝贝等。萝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C及钙、磷、钾、铁等矿物质,营养丰富;萝卜还有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的作用,对于治疗消化不良、胃脘胀满、咳嗽多痰、胸闷气喘、伤风感冒有一定的疗效。   1、如何挑选萝卜: 萝卜的形状有长、圆、扁圆、卵圆、纺锤、圆锥等,皮色有红、绿、白、紫等。在挑选使应挑选个体大小均匀,无病变,无损伤的鲜萝卜;萝卜皮细嫩光滑,用手指背弹碰其腰部,声音沉重、结实者不糠心,如声音混浊则多为糠心。   2、怎样分段吃萝卜:萝卜的不同部分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吃法以便能最大的吸收萝卜所含的营养:   从萝卜的顶部至3-5公分处为第一段,此段维生素C含量最多,但质地有些硬,宜于切丝、条,快速烹调,也可切丝煮汤,用于配羊肉做馅,味道极佳; //   萝卜中段,含糖量较多,质地较脆嫩,可切丁做沙拉,可切丝用糖、醋拌凉菜,炒煮也很可口;   萝卜从中段到尾段,有较多的淀粉酶和芥子油一类的物质,有些辛辣味,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可用来腌拌;若削皮生吃,是糖尿病患者用以代替水果的上选;做菜可炖块、炒丝、做汤。 (实习编辑:朱燕梅)

食材选购 2021-08-07
研究显示常吃加工肉更易患癌

研究显示常吃加工肉更易患癌

  据瑞典癌症基金会最新研究显示,常食用加工肉产品可能导致患胰腺癌几率上升。与不吃加工肉的人群相比,每天吃50克加工肉,例如一根香肠,患胰腺癌的几率将上升19%。先前研究也显示,食用过多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会使人体患肠癌的风险增加。英国政府去年曾建议民众每天食用的“红肉”量不要超过70克。 // (责任编辑:王健淇)

健康饮食 2021-08-05
加工肉可能吃出胰腺癌

加工肉可能吃出胰腺癌

  胰腺癌发病率与饮食密切相关。《英国癌症杂志》刊登瑞典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每天吃1根香肠或者2片咸肉会导致胰腺癌危险增加20%。科学家发现,即使相对较少量的加工肉食也会增加胰腺癌的致命风险。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科学家对11项有关研究结果展开了深入的梳理分析,这些研究涉及6000名胰腺癌患者。分析结果发现,如果每天吃50克加工肉食,那么胰腺癌危险会增加19%。这相当于,每天吃几片火腿或意大利香肠;1个热狗或香肠;或者2片咸肉。每天摄入100克加工肉食(相当于1个小汉堡)会导致胰腺癌危险增加38%。而每天摄入150克加工肉食,胰腺癌危险就会增加57%。 //   新研究负责人苏珊娜·拉尔森教授表示,研究还发现,排骨和牛排等普通红肉会增加男性癌症危险,但是不会增加女性癌症危险。英国政府也曾发表健康指南,建议大众每周红肉和加工肉食摄入量限制在500克以下。

健康饮食 2021-08-03
吃加工食品显老5岁

吃加工食品显老5岁

  医学界最新研究发现,糖、蛋白质和脂肪在高温下较长时间加工会产生一种有毒化合物——“晚期糖化终产物”,简称AGE。该物质毒性较强,会加速机体老化,甚至会加大罹患认知障碍症和糖尿病的风险。   近日,日本AGE测定推进协会的研究发现,AGE的产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不良饮食生活习惯会增加AGE的产量,加速人体老化,拉大体内年龄和实际年龄的差距,让你比同龄人更显老。 //   该协会调查结果显示,积极吃新鲜蔬菜的人,身体年龄比实际年龄平均年轻5岁,而少吃新鲜蔬菜的人的身体年龄比实际年龄平均衰老6岁。经常吃快餐、熟食、饼干等加工食品的人,会比实际年龄要老5岁;不吃上述加工食品的人则恰恰相反,要年轻5岁。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的体内年龄差距是8岁。研究发现饮酒与AGE产量没多大关系,但专家建议,饮酒也要适可而止。

健康饮食 2021-07-31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