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之光
陈之光简介

陈之光简介

陈之光,1930年1月生于四川古蔺。曾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1949年毕业于泸州师范学校美术系。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于2016年1月11日晚8点50分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86岁。陈之光著有《李累·之光报告文学集》、《从水牢里活出来的人们》、《没有名字的烧盐工人》、《就错这一回》等。作品三度获四川省文学优秀作品奖。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作品4创作特点5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陈之光别名:之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古蔺出生日期:1930年1月逝世日期:2016年1月11日职业: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毕业院校:泸州师范学校美术系主要成就:作品三度获四川省文学优秀作品奖代表作品:《从水牢里活出来的人们》,《就错这一回》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性别:男 人物生平2 1930年1月,陈之光出生于四川古蔺,少年时入乡村私塾读书,“背四书,填红模”;后在古蔺县中学年初中,不久,陈之光的父亲去世,县里组织全县学生作文比赛,陈之光得了第一名,他的作文还被抄写贴到大街上,县长在民众大集会上,亲自给陈之光颁发奖旗。后来陈之光投考到“吃饭不要钱”的川南师范学校(泸州师范学校),在学校图书馆,读鲁迅的《呐喊》、巴金的《家》,艾青的诗和俄罗斯文学。1949年,毕业于泸州师范学校美术系。1949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从事地下党学生工作。1951年,陈之光开始发表作品。他在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诗词、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领域,均有所涉猎。1952年秋天,陈之光被调到四川省文联工作,从此在文联度过半个多世纪的春秋。二十世纪50年代年,陈之光历任泸州市学联主席,川南区学联副主席,团市委学生部副部长,中共川南区党委宣传部干事,四川省文联创作委员会秘书及《四川文艺》编辑部领导成员、书记 主要作品3 陈之光创作了众多文学作品在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诗词、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领域,均有所涉猎,成果丰硕。他曾发表报告文学、散文、诗歌、话剧、电影剧本等百万余字。文集《乡情集》诗词、楹联:《川西坝乡场即景》《川南腊月赶场天》《高山劲松》《鱼塘月》《在鸡鸣三省的地方》《就错这一回》《在沙汀墓前》《悼克芹》《邛州雨夜听高腔》《故乡过年》《布后街的人》《邻居情》《小店春暖》等报告文学:《没有名字的烧盐工人》、《蜡烛在风雨中燃烧》、《花是怎么红的》、《白发红心》、《从水牢里活出来的人们——大邑县地主庄园陈列馆调查记》(与李累合著)电影文学剧本:《东山女炮排》 创作特点4 陈之光先生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巧妙结合,以民风民俗的情真意切,以一腔乡情、两重环境(即生长的故乡和工作的故地)作为他抒写乡情、乡恋、乡音的深厚底蕴和不尽源泉。走进《乡情集》的浓浓乡风诗韵之中,犹如醉饮郎酒方知古蔺,其乡情浓浓,其文情美美——之光先生的《乡情集》以文学诠释了他的人文精神。在作者的散文、小说中,处处都散发着乡风,时时都能窥见家乡的绿树、清泉、小路、山影。《在鸡鸣三省的地方》中,作者写的是故地,是异乡;是当今,是儿时。也许是儿时一个梦,被鸡鸣惊醒,“那鸡声又像从地底升起,一声紧接一声,由远而近,由细而宏,东呼西应,似从贵州唱到云南,又像从云南唱到四川,在这三省相连的万山丛中交相鸣唱,我们听得满有情趣,睡意完全消失了。”在《无名小庙》、《灶房说书》、《缺嘴师兄和玩灯人》、《闹花灯》、《三边古渡》、《渔塘月》诸篇散文里,川南风韵像一幅幅古朴的水墨画,像一曲曲逗心的民歌调,浓墨重彩,抑 人物评价5 陈之光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同志、好战友,是文学事业的一大损失。四川文学界深表哀悼。(四川省作家协会讣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陈老师作为四川省的文学官员,在他组织的多种文学活动中,对像我这样的青年作者,特别关心、爱护。完全没有官员架子,也没有前辈作家的傲娇,人非常随和、亲切、正直,人很真诚。”(诗人何小竹评)

人物百科 2021-11-06
钱之光简介

钱之光简介

钱之光(1900.11—1994.2),浙江诸暨牌头王家宅人。新中国纺织工业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参与建立了新中国的纺织机械制造业体系,适时满足了大规模建设的需要,使我国棉、毛、麻、丝等纺织业得到全面发展。为了克服粮、棉争地的矛盾,解决人口的穿衣问题。他提出了发展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并举的方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设了上海金山、辽宁辽阳、天津、四川长寿和江苏仪征等大型化纤生产基地,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化纤工业大国之一。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历史评价4后世纪念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钱之光国籍:中国出生地:浙江诸暨牌头王家宅出生日期:1900年(庚子年)11月逝世日期:1994年(甲戌年)2月5日职业:新中国纺织工业主要领导人之一 人物生平2 1915年,进同文书院读书,开始接触进步思想,结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的张秋人、宣中华等,在他们的影响下,立志投身革命。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共杭州地委秘书处工作。8月,任中共两浙盐运使署支部书记。1929年1月,奉命到上海筹建绸厂,作为党中央的联络点。不久,到天津协助毛泽民筹建党中央的秘密印刷厂。1933年夏,离开上海赴江西中央苏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委员会委员兼对外贸易总局局长,后创办商业大学,任校长。领导各贸易分局做好对白区的贸易工作,保证了苏区党政机关和军需的需要。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任中央没收征发委员会组长,为解决长征红军给养问题日夜操劳。1935年10月,到陕北,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对外贸易总局局长。1936年2月,随李克农赴洛川与张学良、王以哲会谈,达成苏区与西北军互通贸易等协议。1937年春,到太原筹办 历史评价3 钱之光历任轻工业部部长、纺织工业部部长、国务院顾问,中共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奠基人。 后世纪念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吴邦国说,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极其复杂危险的斗争环境,钱之光同志怀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矢志不渝,历经艰辛,出生入死,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后,钱之光同志在领导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以他的远见卓识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率领纺织行业广大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开辟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主持纺织工业部工作的32年中,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期内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他说,钱之光同志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忠于党,忠于人民。他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以律己、廉洁奉公,起到了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的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熏陶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祖国的纺织事业,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吴邦国说,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

人物百科 2021-11-06
谢之光简介

谢之光简介

谢之光(1900—1976),初名廷川,署东山后裔,后易名之光,室名栩栩,1899年2月25日出生于浙江余姚。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 。曾任南洋烟草广告公司美术员,九福公司美术主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上海分会理事、上海画院画师、上海市文联(二届)委员会委员、民主同盟盟员。早年擅月份牌年画。作品有《铁水奔流》、《洛神》等。谢之光的后半生全身心创作国画,成为上海著名国画家之一。他青年时代在月份牌广告上的成就是上海广告美术史上相当精彩的一页。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家庭4个人作品5晚年穷困潦倒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谢之光别名:廷川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馀姚出生日期:1899年2月25日逝世日期:1976年职业:美术家,画家毕业院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主要成就: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民主同盟盟员代表作品:《铁水奔流》《洛神》 人物生平2 谢之光家境贫寒。后居上海,14岁时师从周慕桥学习国画、油画,继后又师从于张聿光、刘海粟。擅长人物、鸟兽、花卉等,尤擅仕女画,笔法采中西之长,别具一格。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以舞台美术、商业美术设计为业,曾在上海福州路的天禅大舞台画背景,后来画月份牌、香烟广告,不久即成为闻名上海的广告画家。1922年,他年方23岁,便出版了第一张月份牌《西湖游船》。构思与技法非同凡响,取得成功。以后几幅作品引起工商美术界的注意。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捷足先登,把他请入公司的广告美术部门。华成烟草公司为与其他烟草公司竞争,急需美术人才,也看准了这位新秀,出高薪请他担任公司广告部主任。当时谢之光一张广告画价值500大洋,他的兄弟姐妹全靠他供养。他开设画室,招收学生,学生一次性交学费500大洋,拜师时还要办酒席。 人物家庭3 谢之光有一子一女,夫人叫潘锦云,娘家是开银楼的,人很开放,喜好跳舞、赌钱。在旧上海,许多商业谈判在“堂子”(妓院)里进行,一个当时与玉堂春齐名的妓女叫芳慧珍,谢之光后期的作品大部分是她当的模特。据谢之光女儿谢碧月介绍:后来谢夫人发现了谢之光与芳慧珍的关系,但她未与谢之光争吵,只理智地提出离婚,1930年的除夕之夜,谢之光下跪祈求:“还有两个孩子怎么办,别离婚”但潘锦云心意已绝,离家去了澳门,后嫁给了澳门一家糖厂的老板。1930年谢之光和芳慧珍正式结婚,婚后芳慧珍仍和年轻时一样很少出门,而且她对谢之光的两个孩子很好。据谢碧月讲,她与继母很亲近。谢之光晚年非常不幸,23岁刚大学毕业的儿子患了“血吸虫”病不治身亡,面对儿子的死亡,谢之光异常地坦然,甚至没有落泪,他说:“别怕,每个人都要去世的,我也会来陪你。”潘锦云每次回上海都会询问谢之光的身体状况,她与谢之光的妹妹相处得很好,每回上海都住在她家, 个人作品4 作画要有新意,发掘新题材是常取的途径。谢之光感觉上海滩上不少人喜欢搓麻将,于是灵机一动,画了《洪武豪赌图》,把朱元璋、沈万三等人在豪赌时的表情、性格及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该画印成于1935年,它的巨大发行量引出了不少跟风者与仿效者。即使是老题材,谢之光也能画得与众不同。《村童闹学》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40年代,上海一些画片社见月份牌发行量剧减,便开辟了画片市场,这些作品为商品的画片,上面不画商品,也不标明商业单位名称。它们像月份牌那样受到市民的欢迎。谢之光的仕女画便成了这些画片社的重头戏,且销路很好。1947、1948年,他还创作了大批报纸广告,特别是红金香烟系列报纸广告。1949年后谢之光任中国画院画师。在作画上他从有法到无法,狂放不羁。他以纸团、竹筷、调羹当画具,随意泼洒,略加点划成画,所画天趣盎然,为人所宝。人们向他求画,他随画随送不取报酬,故自号“白弄山人”,以为自嘲。没有钱了, 晚年穷困潦倒5 谢之光在解放前有吸大烟癖好,解放后他以坚强的毅力戒掉了大烟。谢之光老年时候,是在生活中不会花钱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很穷,73岁时他从橱窗里面看见蛋糕,很想吃,却没有钱,年轻时每月曾赚几千大洋的他却连8毛钱的蛋糕买不起,为了生存,他甚至每幅画只取20元钱。谢之光晚年患肺癌,在生病期间,刘海粟等画家都去看望。临去世前一个月他仍在作画,画得特别多,人们排队索取,子女们劝他,他说,我没病,一定要画,实际他已经知道病情了。1976年9月12日晨,谢之光逝世。由于毛泽东主席刚去世才三天,尸体要过一个星期才能火化。1976年10月4日,芳慧珍去世。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