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这么可爱的头像怎么能错过呢,张张都是充满着可爱感的头像,那就换山去感受圣诞氛围呀。
王维,唐朝的著名诗人和画家,被誉为“诗佛”,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其中,《鹿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鹿柴》是王维在田园生活中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诗人以鹿为引子,通过对鹿的行为和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鹿的观察,引发了对人生和生活的深度思考。 在《鹿柴》中,王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和热爱。他以鹿为代表,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和谐宁静。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不仅体现在他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上,更体现在他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上。他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这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同时,王维在《鹿柴》中也表达了他的禅意思想。他认为,人生就像鹿在森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一样,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他反对过于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物质追求,主张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这种禅意思想,不仅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总的来说,王维的《鹿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它以鹿为引子,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和生活的深度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维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展现了他的禅意思想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冷兵器作战的古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绝对是猛将的佼佼者。项羽最有名的一战莫过于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项羽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 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为什么巨鹿之战中秦军主力(章邯军,王离军)会不敌项羽? 作为中国古代史上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巨鹿之战充满种种看似匪夷所思的奇迹,摔锅砸碗烧船,几万楚人打掉秦军几十万,如此不可思议,其实应了一句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再经典的战术要成功,心智手腕必须有,但硬实力才是根本。就像与“破釜沉舟”齐名的险招“背水一战”,韩信用了就能赢,但几百年后同为名将的三国徐晃也用,却被赵云黄忠打的满地找牙。徐晃尚且如此,其他人自不必说。 因此,这里就不得不说项羽个人的魅力和高明的战略眼光。 在巨鹿,项羽面对的是两支同时期秦国最精锐的军队,而自己则率领的杂牌军。 项羽要在巨鹿面对两支精锐的秦军,一支由王离率领,这支军队大约有二十万名战士,由当年的名将蒙恬一手打造,曾击败北方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另一支人数相当的队伍则由章邯带领,经历过多次围剿诸侯义军的战争,又屡屡得到支援,战斗力一直都处于不断提升之中。 而另一头,项羽这里的情况就很棘手了。当时,项羽手下的部队人员构成复杂,相当于一个杂牌军,军队战斗力参差不齐。一只杂牌军,军队派系多,战斗力参差不齐,而项羽又是第一次指挥他们,很难指挥的得心应手。 项军的粮草供应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宋义已经在路上虚耗了一个半月的储备,而后方却不可能有任何补给。再说外援,虽然各路诸侯都知道天下之势在此一举,但心态却很复杂,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态度。 到底是战神,项羽一眼就看出此战关键在于“绝甬道”! 相信大家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更为熟悉,官渡之战时,袁绍的兵力数倍于曹操,曹操率军烧掉袁绍的在乌巢的粮草,使袁绍军军心大乱,最终取得了胜利。这里的关键点是断粮草。同样400多年前的巨鹿之战能够以少胜多也是在于绝甬道,断粮草。 项羽先派了当阳君、薄将军率两万人过河袭击了秦军运粮的甬道,导致王离的军队缺少粮食。这时候,巨鹿城中的陈馀见时机成熟,再请项羽大军杀过来。 这里项羽的策略符合《孙子》的:“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此时合战诸侯已经都参加了战斗,局势瞬间逆转,项羽并不是像疯子一样直接冲上去打。他是经过战略试探,通过夹击确实使王离孤立,再进一步进行破釜沉舟的决战。 先断绝了敌方的粮道,后来才有的“破釜沉舟”,项羽绝非逞一时之勇。 这样的情况下项羽充分运用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把一只向心力不足的军队栓成一根绳,只有一起向前冲打败秦军才有活路。在项羽的手段下,楚兵的求战欲望高涨!后世研究者仅仅看到破釜沉舟后者的精神作用,而忽视了前者的重大意义。 另一方面,章邯放弃对于王离的掩护,可能一者担心楚军袭击他们的粮草集散地,这样整个秦军就非常被动了(参考曹操火烧乌巢),二者认为自己与王离的距离不过三天路程,楚军不至于能如此迅速歼灭掉其中任何一支部队。 三者他寄希望于王离能够突围,楚军与秦军刚经历过血战,如果它不能获取别的力量的增援,极难吃掉王离。 在经过激烈的抵抗之后,王离被俘,秦军大部投降。涉间不肯投降,但是也无路可走,只好自焚尽忠。王离的投降宣告了巨鹿之战的胜利,项羽一战成名,各路义军领袖认为只有在他的领导下才能推翻暴秦,从而被推举为义军的盟主。 从此处看来,项羽多高明!但,这也不禁让我们为项羽面对刘邦的惜败而感到惋惜。 穿透历史的风尘,历史的辩证法又一次放射出夺目的光华:“果断”和“时机”就好比是一对孪生姐妹,越果断的人,时机就会越多;反之,一个人如果缺少果断,时机也就难得垂青于他。在历史的关头,更是如此。 在众象纷纭中,在人生的各种转折中,果断地人敢于迅速决策,敢于对自己的决策负责,这样的人面临时机的概率自然要高于那些优柔寡断的人。 巨鹿之战包含着历史的必然!人生也是如此,每个关口都潜隐着命运的必然性。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9日讯(记者杨荣峰)“指南车发明于巨鹿之战,是不是搞错了?”近日,市民胡先生带着孩子在湖北省科技馆参观时,发现科技馆展厅中关于指南车的文字说明有误,将“涿鹿之战”错写成了“巨鹿之战”,希望改正并排查。 上周末,市民胡先生带着孩子前往湖北省科技馆游玩。游玩参观中,胡先生发现,科技馆中关于指南车的解说有误。 胡先生告诉记者,指南车位于湖北省科技馆三楼的科技瑰宝馆中,指南车展板的文字说明将相传发明指南车出现的“涿鹿之战”写成了“巨鹿之战”。 湖北科技馆三楼科技瑰宝馆内,指南车的文字说明中,“涿鹿之战”错写成“巨鹿之战”。 记者杨荣峰 摄 12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湖北省科技馆。在三楼的科技瑰宝馆内,记者找到了这个指南车模型。记者看到,指南车模型被一圈栏杆圈在里面,栏杆一侧安装了文字说明展板。 记者看到,展板上写着,“相传公元前2600年,黄帝的大将风后在巨鹿之战中发明了指南车,并用它确定方向在大风雨中击败了蚩尤部落”。 “黄帝与蚩尤战于项羽破秦的巨鹿之战?很离谱。”胡先生告诉记者,展板中的“巨鹿之战”,应该是“涿鹿之战”,出自西晋崔豹的《古今注》中“黄帝之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士皆迷路,故作指南车”。湖北省科技馆的指南车文字说明中误写的“巨鹿之战”,则是秦朝末年农民大起义中起义军同秦军主力章邯部在巨鹿地区的一场决战,此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大破秦军,成语“破釜沉舟”就出自于此。 记者注意到,湖北省科技馆官方公众号也就指南车发布过科普文章《古代出行导航——指南车,究竟“奇”在哪儿?》,文中关于指南车的起源,写的也是“涿鹿”而不是“巨鹿”。 “黄帝和蚩尤战于项羽的巨鹿之战,这种错误会误导小朋友。”市民胡先生对此很痛心,湖北省科技馆深受家长孩子们欢迎,出现这种错误,容易误导参观的小朋友。希望湖北省科技馆能将指南车的这处错误改正过来,并排查一下同类问题。 12月19日,记者将此处错误反映给了湖北省科技馆。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战,崇拜项羽的人会认为,巨鹿之战是项羽的神操作,项羽精心设计了巨鹿之战,创造性地搞出了破釜沉舟,他们还说,韩信的背水一战就是参照项羽的破釜沉舟搞出来的。 巨鹿之战到底是项羽的精心设计,还是歪打正着呢? 首先,项羽要打巨鹿之战,其实是很短视的行为。 项羽本是北上救赵的副将,上将军是宋义,宋义率楚军到达安阳镇时便停了下来,按照宋义的说法,之所以要停下来,是想看着秦军和赵军在巨鹿两败俱伤,如果秦军击败了赵军,宋义就率楚军北上,趁着秦军衰惫时对秦军迎头痛击,顺便占领赵地,如果秦军最终输给赵军,宋义就可以率楚军挺进武关,占领关中并据关中号令天下。 不夸张地说,宋义这一招数的确高明,但项羽当时见到楚军缺粮了,就慌了,就认为应该赶快去巨鹿解了赵国的围,只要解了赵国的围,楚军就可以吃巨鹿城内的粮食了,后来,项羽就把宋义给杀了,把宋义杀掉之后,项羽为了立威,急于到巨鹿跟秦军决战,只要能击败秦军,项羽的地位就能稳固,如果项羽不能击败秦军,项羽的地位就不稳固,项羽是权力动物,没有权力不如死,所以项羽一定要赌一把,反正楚军已经没什么粮了,索性来个破釜沉舟吧。 可以说,项羽就是短视、就是赌博。 其次,项羽打巨鹿之战,其实是歪打正着。 我前边已经讲了,项羽就是在赌,反正楚军也没粮了,项羽也不知道怎么解决楚军没粮的问题,项羽就回到之前的思路里了,项羽想当然地认为,巨鹿城内有粮食,只要解开巨鹿之围,赵军就能拿出巨鹿城内的粮食跟楚军共享,所以项羽在渡河之前只让士兵带三天粮,还砸了锅,渡过河之后还砸了船,反正后退也是没粮,没粮也得饿死,前进虽然可能会被秦军杀死,但只要杀掉了秦军,就能吃巨鹿城内的粮食了,楚军为了能活下来,各个以一顶十以一顶百,奋勇杀敌,而王离军围困巨鹿城很长时间了,非常疲倦,根本就顶不住楚军为了活下来的拼命,最终败给了项羽。 也就是说,项羽其实是歪打正着地赢了巨鹿之战,但项羽进了巨鹿城之后,才发现巨鹿城内也要断粮了,因为没粮,就不能和驻扎在棘原的章邯军硬耗,也不能再用破釜沉舟的方式来激发楚军的士气,因为破釜沉舟本质上就是望梅止渴嘛,可再一,不可再二再三,所以项羽只能跟章邯和谈。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史记·淮阴侯列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章邯(?―前205年),秦朝末年著名将领,秦二世时期任职九卿中的少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一战成名,但让项羽一战成名的巨鹿战场上,项羽仅仅是消灭了王离、苏角、涉间三名秦将所统领的秦军,并未消灭秦国最后一位名将章邯所统领的二十万秦军,然而不久,秦将章邯就向项羽投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结合《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的记载,项羽能在巨鹿战场中打胜,其实是有赌的成分,然后运气站在了项羽这一边,项羽赌赢了。 项羽之所以会率楚军渡河,到巨鹿城外与王离、苏角、涉间所率领的秦军作战,有两个原因。 一是项羽曾奉楚怀王的命令,以次将的身份和上将军宋义一起北上救赵,楚军行至安阳镇,停留了四十六天,项羽阴杀了宋义,取代宋义,成为上将军。如果项羽不北上救赵,便名不正言不顺,名不正言不顺便地位不稳。为了稳固地位,项羽只能硬着头皮,去和巨鹿城外的秦军作战,一旦项羽赢了,那就是赢家通吃,若是项羽输了,和没保住地位的结果,也没什么分别。 二是宋义和项羽所率领的楚军缺粮,日后的楚汉相争中也是如此,项羽率领的楚军总是面临粮草短缺的问题,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必须得搞定粮草,搞定粮草,才能稳住军心。为了解决粮草短缺的问题,项羽想到的办法是驰援巨鹿,早日解除巨鹿的威胁,就能让楚军到巨鹿城内去吃赵军的粮草。 最后,项羽赌赢了。 项羽虽然赌赢了,但项羽到达巨鹿城内,发现了一个坏消息,那便是巨鹿城内也没多少军粮了。要不然我们怎么说项羽头脑简单呢?如果项羽能好好动动脑,便能想到,巨鹿是一座孤城,被秦军围困数月,围得水泄不通,不缺粮草才怪呢。 巨鹿城内没有粮草,秦将章邯又率二十万秦军驻扎在棘原,项羽没法跟章邯硬碰硬,只要计赚章邯。项羽用陈馀计,一边派楚军先锋英布攻打章邯,一边利用章邯和秦二世、赵高之间的嫌隙游说章邯倒戈。章邯狐疑,拿不定主意,便不愿跟英布硬碰硬,章邯不跟英布硬碰硬,又被秦二世和赵高怀疑,章邯最终走投无路,只能跟项羽议和,向项羽投降。 参考资料:《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蹠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史记中“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鹿”究竟是指什么?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中的“鹿”喻指帝位,意为秦朝已经失去了统治地位,天下的群雄们都可以争夺它。当然,这句话也可以用“逐鹿中原”来代替。之所以逐鹿,是因为先秦时期盛行狩猎之风,如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史记》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而鹿又是当时最常见的一种猎物,秦始皇死后的秦朝就像一只无主的鹿一样诱人,谁能追到就可以享受利益。 不仅如此,《春秋•襄公十四年》还记载:“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也是通过描写捕鹿的场景来比喻权力之争。 那么为何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而不是秦失其虎、其熊、其狼呢?这要从商王武丁说起,武丁是商王盘庚之侄,商朝第二十二任君主,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使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后世史称“武丁盛世”。商王武丁非常喜欢猎鹿,而且在逐鹿之前还会进行占卜,占卜逐鹿当天的天气情况以及祸福。 另外,商王武丁还会派人侦查一下城外是否有鹿出没,有的话,就会立刻外出猎取。而且有时候为了逐鹿,可以一连数日奔走在中原大地之上,不理朝政。此外,在古时候,鹿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动物,鹿血、鹿茸、鹿骨都可以做药,再加上在道教神话中,南极仙翁的坐骑就是一只白鹿,所以只有一定级别的贵族才有资格参加逐鹿。要是哪位帝王失去了逐鹿的资格,就意味着失去了帝位。 最后,再给大家附上一首关于逐鹿中原的诗词,明代·尹耕《项羽墓》:四方争逐鹿,三户可亡秦。何事新安卒,同成马足尘。捐金行反间,撞斗失谋臣。今日留抔土,应惭负剑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 蜜薯提前蒸出来,红薯的品种很多,尽量选择味甜且质地不干不软的那种 2 剥掉薄薄的外皮,用勺子将红薯碾成泥备用 3 蛋糕材料准备好:蛋糕粉,蛋白用细砂糖,牛奶,玉米油,鸡蛋,可可粉 4 牛奶和玉米油同入盆中,用蛋抽搅拌均匀呈无油星状态 5 将蛋糕粉筛入玉米油牛奶融液中 6 用蛋抽搅拌均匀;将蛋清蛋黄分离,蛋清入无油无水的打蛋盆中,蛋黄直接入面糊中 7 用蛋抽将蛋黄打散,与面糊充分混合均匀,呈细腻流畅的蛋黄糊,放一旁备用;如果室温较干燥,可盖上盖子,防表面水分蒸发而结干皮 8 取2刮刀蛋黄糊,将3克可可粉倒入其中,充分混合均匀,这个用来做长颈鹿斑纹用;此时可预热烤箱160度 9 蛋清用电动打蛋器中速搅打,分3次加入细砂糖,分别是:打出粗泡看不到蛋清颜色时、打出细腻发泡时、打出细腻发泡且有稍明显的纹路时;第一次加糖后中速搅打1分钟,转低速搅打,这样可将蛋白糊打得非常细腻,而且稳定,不易消泡;提起打蛋器,蛋白糊呈大弯钩状 10 取一刮刀蛋白糊与可可面糊混合均匀 11 装入裱花袋中 12 在铺了油纸的烤盘上随意挤出不规则的花纹;然后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160度烤2分钟,2分钟后取出晾凉 13 烤斑纹时来混合蛋糊:取1/3蛋白糊入蛋黄糊中 14 将混合好的蛋黄糊倒回到蛋白糊中 15 用刮刀从下向下翻拌或者切拌均匀,呈细腻有光泽的蛋糕糊 16 将蛋糕糊倒入烤盘中,表面用刮板刮平,端起烤盘轻震几下 17 送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上下火160度,30分钟 18 出炉后轻震几下,将蛋糕拖出烤盘,放在晾架上,撕开四周的油纸散热 19 3分钟后翻面,将底面的油纸撕掉 20 将蛋糕片从下向上卷几圈,然后松开成蛋糕片,这样做的目的是趁热形成一个“记忆”,利于下一步更轻松卷卷 21 蛋糕卷温热时可在有斑纹的那面朝下,光滑面朝上,均匀铺抹红薯泥,靠近下方成为卷芯的部位可多放些红薯泥 22 从下向下卷成卷,蛋糕两端切不切掉都可以,用油纸包裹严实,两边用封口夹夹紧,可放在室温或者冰箱冷藏室固定30分钟左右再切块食用
1 牛奶和油充分乳化混合 2 在牛奶和油的混合物中加入粉类拌匀 3 在步骤2中加入4个蛋黄和一只全蛋拌匀 4 用电动打蛋器将蛋白打至粗泡,分次加入余下的幼沙糖 5 打发的蛋白先取1/3和蛋黄糊混合,再拌入所有蛋白 6 留有一点没有添加朱古力粉的蛋糕糊装在裱花袋里备用 7 将原色的蛋糕糊在烤盘里随意画上纹路 8 将已画纹路的烤盘放在烤箱里150度,烤两分钟取出 9 将拌好的朱古力蛋糕糊倒入已烤纹路的烤盘,轻轻震出气泡 10 蛋糕糊放在中层,150度,烤25分钟 11 烤好的蛋糕片在晾网上,放凉 12 淡奶油加糖打发,蛋糕片上铺上奶油,用面棍帮助卷起来蛋糕 13 蛋糕卷用保鲜膜包了放在冰箱冷藏1小时以上即可定型,吃的时候切块即可
1 蛋白蛋黄分开,分次将10g 细砂糖加入蛋白中并打发到湿性发泡 2 蛋黄加入5克细砂糖打散(不要打发),加入色拉油和鲜牛奶继续搅打均匀 3 过筛加入低粉并用刮刀切拌均匀致无粉块 4 取少量蛋黄糊以及打发蛋白搅拌均匀后装入裱花袋,前端开约5mm的口 5 烤盘铺油纸,上面用裱花袋中的面糊画出斑纹形状(随意发挥即可),入预热180度的烤箱中层烤制1分钟定型拿出 6 蛋黄糊中加入过筛可可粉并切拌均匀无粉粒 7 取三分之一打发蛋白倒入蛋黄糊中切拌均匀后,回倒入打发蛋白中继续切拌均匀成细腻的糊状 8 将搅拌均匀的蛋黄糊倒入烤盘并抹平 9 预热180度的烤箱中层烤制12分钟拿出,撕开油纸和蛋糕片粘结的边缘,并立即倒扣在冷却架上,撕掉油纸再盖回去 10 冷却后,取一张新油纸表面喷少许水,将蛋糕片反过来放在新油纸上(有斑纹的一面朝下) 11 淡奶油加糖粉打发,将其涂抹在蛋糕片表面 12 切去不规则的边缘,并在开始卷的一头用刀轻划两道,借助擀面杖将其卷起,并用油纸包住,两边拧紧,放入冰箱冷藏定型半个钟头,之后可切片食用
1 干腐竹切成段, 2 大葱切成段, 3 热锅凉油,放入腐竹, 4 炸至鼓皮捞出, 5 放入葱段,炸至变黄捞出, 6 将腐竹过热水煮软捞出, 7 热锅葱油,生抽炝锅, 8 加蚝油、适量水大火烧开, 9 加料酒、冰糖,煮至冰糖融化, 10 倒入腐竹煮5分钟,大火收汁, 11 出锅前两分钟,倒入葱段, 12 水淀粉勾芡, 13 熬制浓稠出锅摆盘即可
1 将鸡蛋的蛋白黃放入干净盆中 2 将可可粉和20克色拉油放入碗中搅拌均匀备用 3 搅拌均匀 4 把40克牛奶、20克色拉油和10克砂糖加入蛋黃中 5 搅拌均匀 6 低筋面粉过筛加入搅拌均匀 7 搅匀成糊状 8 将60克的砂糖加入蛋白中 9 用打蛋器低档搅拌成鸡尾状即可 10 将一小部分的蛋黃糊和蛋白霜放在另外的碗中搅拌均匀 11 用一次性的挤袋起 12 挤到烤盘中的油纸上, 13 然后将巧克力加入蛋黃糊中搅拌均匀 14 将三分之一的蛋白霜加入搅拌均匀 15 再搅拌均匀的巧克力面糊倒入蛋白霜中搅拌均匀 16 倒入烤盘中拌平,在台上敲几下 17 放入烤箱烘烤,上管130度,下管100度,时间23-25分钟 18 放晾 19 淡奶油100克、糖粉10克放入盆中搅拌 20 打到8.9成即可 21 将淡奶油蛋糕表面卷起 22 成品
1 8寸重油蛋糕胚、棉花糖(用来制作翻糖膏)、糖粉、白油、干佩斯、食用色素、翻糖专用铁丝、奶油霜 2 首先我们要制作一个8寸的重油蛋糕将软化的黄油打发备用、鸡蛋加细砂糖打散、分次加入之前打发的黄油中打匀、加入低粉翻动的方式搅拌均匀倒入模具、烤箱预热180°40分钟即可。最后用事先准备的奶油霜涂满蛋糕胚 3 接下来用棉花糖自制翻糖膏,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法,当然也可以买成品的翻糖膏。把320g棉花糖加入15ml的水然后隔水融化,也可以用微波炉但是注意要观察多次搅拌 4 加入200g糖粉搅拌均匀成形,也是分次加不要一次加太多会不好拌匀 5 把碗里拌匀的棉花糖倒在垫子上继续揉搓直到所有糖粉都加完,这里可以用白油沾手就不会粘手 6 把揉好的翻糖膏包好保鲜膜放到冰箱里静置12小时 7 从冰箱里拿出翻糖膏,加入食用色素调和你想要的颜色,试过香草味的棉花糖和草莓味的混合结果出来就变粉色了,所以尽量选择白色的棉花糖 8 将调色好的翻糖膏用擀面杖擀成厚约2-3mm,直径要大于蛋糕直径和高度的圆形糖皮,注意不要擀的太薄容易破掉宁可厚点也别薄了 9 把擀好的糖皮覆盖到蛋糕胚上,用抹板从顶面开始抹再围着蛋糕四周抹平,让糖皮完全覆盖蛋糕胚。鹿角是用翻糖专用铁丝做了个骨架然后用干佩斯把骨架覆盖造型 10 接下来就是手绘鹿头部分了,用食用色素代替颜料手绘,手绘的时候一点要轻一些一不小心就会把糖皮按个坑出来。鹿角金色部分用的是食用金粉,珠子部分用的就是糖果。最后用模具把干佩斯压出图案在贴在蛋糕周围,这里用的粘合剂就是之前的糖膏加水融化,当然也可以不用粘合剂因为翻糖本身也有一定的粘度 11 基本上到这里整个原鹿主体翻糖蛋糕就算差不多了,虽然文字上描述的可能比较简单,但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做翻糖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的制作,现在甚么都是快速的阅读是快速的食物是快速的,能静下来认真的做点甚么也是挺难得的 12 再制作了几个cupcake作为点缀 13 圣诞节当然当然少不了自制放入饼干了,怎么样美食君有没有想吃
1 准备所用材料 2 玉米油和牛奶混合搅拌至乳化 3 筛入金龙鱼甄选糕点用小麦粉。 4 筛入可可粉用手动打蛋器画“Z”字形搅拌均匀 5 加入蛋黄同样画“Z”字形搅拌均匀。 6 这个是蛋黄糊的状态。 7 蛋白加几滴白醋,分三次加入细砂糖打发至小弯钩的状态。 8 取三分之一蛋白糊加入到蛋黄糊中翻拌均匀。 9 再与剩下的三分之二蛋白糊混合翻拌均匀。 10 把蛋糕糊倒入阳晨12寸烤盘中(烤盘垫油纸,方便取出),震几下,把大气泡震出来。 11 烤箱180度预热10分钟后放入,烤箱内实际温度165度烤22分钟左右。 12 烤蛋糕的时候来做麋鹿的配件,巧克力加热融化后挤出眼睛和鹿角放冰箱冷冻备用。 13 蛋糕烤好出炉脱模,如果中间不夹奶油等馅料就可以直接卷起来了,如果中间夹奶油要等蛋糕卷凉透了再抹奶油。放凉的过程中要盖湿布防止干燥。 14 用油纸卷好,包住定形半个小时左右。 15 蛋糕卷平均切成四块,然后用巧克力和奶油进行装饰就OK了。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袁绍轻取冀州之战,是袁绍跃居中原首强的第一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191年,董卓携西凉兵入京师,把持朝政,自封为太师,位居人臣,汉献帝已经如同虚设,地方上则是群雄割据,韩馥据守冀州,刘虞把持幽州,刘表占据荆州,刘焉占益州,陶谦占徐州,公孙度镇辽东,袁术占南阳,曹操则占据东郡。此时,渤海太守袁绍看到韩馥无能、怕事、便先以小型军事行动来对韩馥造成形式压力,在以说客施加心理压力,内外兼攻,终于不战而取得了地广、人众、资源丰富的中原沃土冀州。 第一,三国第一“孬“韩馥。 在三国的时候,有最厉害的英雄,也有最懦弱的狗熊,而在三国的割据“势力”当中,最没出息,最孬的莫过于韩馥,韩馥,颍川郡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 《英雄记》:韩馥字文节,颍川人。为御史中丞。董卓举为冀州牧。于时冀州民人殷盛,兵粮优足。 韩馥的对手,既不是刘备,也不是曹操,仅仅只是一个袁绍,而且还只是一个没有转强的袁绍,当时的袁绍,还仅仅只是一个为了避难到韩馥处的一个渤海太守而已,论官位,韩馥是袁绍的顶头上司,论兵力和势力,韩馥更是绝对优势,但是结果是,袁绍不费一兵一卒,只是略施小计,玩弄了一下嘴皮子,韩馥就将整个冀州地区奉上,将城池献出后,还整天紧张兮兮的,最后竟然吓得自杀,韩馥把持冀州军政大权时有两件事情可以反映他懦弱,比较孬。没有主见。 其一,在帮袁绍讨伐董卓的事情上,小家子气:董卓之乱开始后,各地群雄都想起来讨伐董卓,袁绍当时正窝在渤海地区,便以渤海太守的身份,率领各地群雄,讨伐董卓,这个时候的袁绍虽然声望很高,但地盘却是很有限的,所以,粮食,物资都一直依赖于他的上司冀州牧韩馥的供给。然而韩馥这个人虽然表面支持袁绍讨伐董卓,但是看到袁绍得尽天下人心,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是就暗中抵制,对于袁绍的各种补给,不是大打折扣,就是拖延供给物资时间,企图以此来削弱袁绍的力量,这样一弄,一度使的袁绍在用兵的时候很是被动。 其二,韩馥内部压不住阵脚,实力得到削弱:韩馥作为一方的诸侯,不但对外面的局势看不清,搞不好,对自己的内部阵脚也压不住,管不了,正当他集中所有力量对外的时候,他的部将鞠义起兵造反,不但在正面战场击败韩馥,还转头和袁绍交好,鞠义这个人,是一个有谋略的将领,也能带好兵,他的反叛,不仅仅是削弱了韩馥的实力,而且还袁绍如虎添翼,实力就此增加了不少。 《后汉书》:明年,馥将麴义反叛,馥与战失利。绍既恨馥,乃与义相结。 第二,韩馥软柿子,袁绍趁机把他捏。 袁绍手下的谋士逢纪,分下当下的形式,对袁绍提出谏论,希望主公袁绍找一个州作为根据地,才能进行宏图大业,如果没有地盘,万事难成,渤海郡隶属于冀州境内,逢纪对袁绍说的所谓的占据一州就是冀州,袁绍当然心知肚明。但是因为袁绍只占据一郡,兵士少,又缺粮,而冀州兵力很强,粮草充足,因此没有必胜把握。 这个时候,逢纪看出了袁绍的担忧,就说道:“主公,韩馥不足为惧,只是一个窝囊废,我们可以私底下找寻公孙瓒让他出兵冀州,公孙瓒兵临城下的时候,韩馥必然害怕,这个时候,主公可派出一个说客,威逼利诱韩馥,韩馥必定就范,为求自保,让出冀州城。 听完了逢纪精彩的陈述后,袁绍动心了,便秘密写信给幽州的公孙瓒,公孙瓒立即率大军倾巢而出,对外宣称讨伐董卓,然则直接奔袭韩馥所在的冀州境内,这个时候的韩馥只能仓促率兵抵御,结果被公孙瓒大败,退回冀州境内。 绍客逢纪谓绍曰:“夫举大事,非据一州,无以自立。今冀部强实,而韩馥庸才,可密要公孙瓒将兵南下,馥闻必骇惧。并遣辩士为陈祸福,馥迫于仓卒,必可因据其位。”绍然之,益亲纪,即以书与瓒。瓒遂引兵而至,外托讨董卓,而阴谋袭馥。绍乃使外甥陈留高F8B5及颍川荀谌等说馥曰:“公孙瓒乘胜来南,而诸郡应之。《后汉书》 此时,袁绍看到计谋成行,随即派出高干以及辛评,郭图等人去韩馥处当说客。 第三,威逼利诱,韩馥就范,让出冀州 当荀谌等说客见到韩馥后,就开始威逼利诱韩馥,分别以“德行”,“能力”,“家世”,三方面拿袁绍与韩馥相比,如下: ——其一,从德行看:袁绍的宽大,仁爱,器量大而为天下所归心是强于韩馥的。——其二,从个人能力看:袁绍的奇谋决疑,智勇也是强于韩馥的。——其三,从个人家世看: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世世代代广布恩德,深的人心,这也是韩馥不能相比的这个时候,荀谌看到韩馥已经动摇了,就拿出最后的杀手锏“恐吓战术”,说道冀州是天下的物资重地,袁绍如果与公孙瓒联手,将军就会性命不保啊。如果将军能够把冀州和平让给袁绍,袁绍一定会念你这份情谊,重重报答你,如此,公孙瓒也会不战而退兵,这样一来,冀州之危,可解,将军也可以全身而退。 《后汉书》绍乃使外甥陈留高F8B5及颍川荀谌等说馥曰:“公孙瓒乘胜来南,而诸郡应之。袁车骑引军东向,其意未可量也。窃为将军危之。”馥惧,曰:“然则为之奈何?”谌曰:“君自料宽仁容众,为天下所附,孰与袁氏?”馥曰:“不如也。”“临危吐决,智勇迈于人,又孰与袁氏?”馥曰:“不如也。”“世布恩德,天下家受其惠,又孰与袁氏?”馥曰:“不如也。”谌曰:“勃海虽郡,其实州也。今将军资三不如之势,久处其上,袁氏一时之杰,必不为将军下也。且公孙提燕、代之卒,其锋不可当。夫冀州天下之重资,若两军并力,兵交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夫袁氏将军之旧,且为同盟。当今之计,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必厚德将军,公孙瓒不能复与之争矣。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于太山也。愿勿有疑。” 此时的韩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已经失去了冷静,一个鞠义,够他受了,公孙瓒又强兵压境,现在袁绍又来威逼利诱,如果这三个人联起手来,想着想着,就同意了,这下,袁绍不费一兵一卒取得了冀州。 第四,韩馥出局,自己吓死自己。 韩馥将冀州让了出去,袁绍至此入主冀州,成为新一代的东汉强人,而失去地盘的韩馥被夺了兵权,失去了势力,成了孤家寡人,唯一剩下的只有袁绍给他的一个“奋威将军”的空头封号而已,至此,韩馥从诸侯沦落为庶民。 韩馥看到袁绍没有兑现承诺,害怕会有杀身之祸,因此去投奔陈留太守张邈,结果有一天,袁绍派人到张邈处谈话,韩馥看到是袁绍的人马,因为是来谋他的性命来了,怕极了,因此在厕所里用书到了解了自己。 韩馥好歹也是一方霸主,最终确是这种死法,可悲,可叹! 结语:韩馥成为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出局的第一个州牧,袁绍则以冀州为根据地,后期击败公孙瓒,占据了公孙瓒的地盘,后期逐渐将青州,并州吞并,成为了前三国时期的强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午看了一眼某社交平台热搜,惊喜地发现有帅气的鹿晗消息:鹿晗唱《天上飞》。大部分读者或许还不知道这首歌,《天上飞》是近期最热的正能量歌曲之一,由著名组合凤凰传奇演唱的。 某平台热搜 相关“捧吹”报道 看到鹿晗的“热搜”笔者第一反应是点进去欣赏其“绝世美颜”,没想到鹿晗“金口”只唱了一句“呜~根本拦不住”!没错,只唱了这么一句歌词,鹿晗连同这首歌便一同上了“热搜”,令人不禁感慨:这就是顶级流量的力量! 鹿晗|图源网络 演唱《天上飞》的组合凤凰传奇经典曲目众多,笔者轻易可以想起《荷塘月色》、《月亮之上》、《最炫民族风》等等广为流传的歌曲。这些歌曲每一首都是跳广场舞阿姨颇为喜爱的作品,能够直接演唱的歌迷不计其数。 凤凰传奇演唱《天上飞》 凤凰传奇演唱《天上飞》 长期以来,尽管凤凰传奇为歌迷带来不少传唱度极高的歌曲,但仍被个别网友质疑为“农民重金属音乐”,这种质疑属于对于流行音乐的无知者论调。这首《天上飞》凤凰传奇带领消防员、警察、医生共同演唱,用年轻人喜爱的说唱形式宣传了防火、防疫、防诈骗等知识,属于正能量歌曲。 消防员演唱《天上飞》 医生演唱《天上飞》 警察演唱《天上飞》 鹿晗演唱这首歌仅仅一句词,完全不值得捧吹!应该要赞赏的是勇敢的警察、消防员、医生们。 无论任何流行艺术种类,要做到广为人知是具有非常高难度的,就像鹿晗、黄子韬等歌手,从韩国回到国内发展多年,依然没有任何有广泛知名度的代表作。 没有广泛知名度代表作的“顶流”们,能在演艺圈多久呢?或许他们会快速在几年内赚够想要的金钱,又或许等到他们四十岁不敢涂粉上脸的时候? 鹿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