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对联
结婚大门对联大全,结婚对联大门用联有哪些?

结婚大门对联大全,结婚对联大门用联有哪些?

红莲开并蒂 /彩凤乐双飞 红莺鸣绿树 /对燕舞繁花万里长征欣比翼 / 百年好合喜同心 一世良缘同地久 / 百年佳偶共天长 映日红莲开并蒂 / 同心伴侣喜双飞 日丽风和桃李笑 / 珠联璧合凤凰飞 三千珠履光门户 / 一对青年结风俦 大驾光临门第耀 / 良辰聚会主宾欢 蓬门且喜来珠履 / 侣伴从今到白头 连理枝喜结大地 / 比翼鸟欢翔长天 碰杯邀客开宏量 / 举箸筵宾表至诚 天喜地喜催得红梅放 / 主欢宾欢迎将新人来 席上愧无鱼贵客来临弹铗唱 / 门中能引凤愚男正喜弄箫吹

资讯百科 2022-03-25
对联左右贴法,贴春联不分左右怎么办呢?

对联左右贴法,贴春联不分左右怎么办呢?

我们拿到对联对联左右贴法,粗看确实难分左右,或者说上下联。两联字数一样,念上去都是朗朗上口,要如何区分呢? 其实对联是有规矩的,大致了解对联规则,就很容易区分上下联。 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看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上联,都是以仄声收尾,也就是我们普通话中三四声收尾,仄声急、重,用在上联尾其实就是告诉你我话还没说完呢,只是个断句,后面还有下联。而平声,普通话中的一二声,发声悠扬向上,一般用来结句,表明话已说完,这在格律诗中间也是这样。出句仄声收尾,对句平声收尾。 而且对联不止要求每个字词的词性相对,也要求平仄相对的,这个也符合格律诗规则。所以每副对联的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然是上联仄声尾,下联平声尾,没有例外。比如:“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云开。”照为四声,所以这句为上联。 那么我们根据这个区分出了上下联,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左右怎么贴? 按照古制,我们写东西是竖着书写,从右到左。所以古时候的对联是以右边为上联,左边帖下联。但是时代在进步,咱们现在的读写习惯是从左往右,我们到一个地方,抬头看一副对联,从小养成的教育习惯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从左边读起。所以现在很多对联左边贴上联。 这个时候就要看横批了。横批是对上下联的总结或者补充,贴在门顶上的,一般为四个字。比如:“上联:平安辞旧岁 下联:吉祥庆新春。 横批:万事如意。 ”那我们拿到这副对联三张纸,就看横批的书写顺序了。“万事如意”呢?还是“意如事万”呢?如果横批从左往右写的,那么左边贴上联,右边下联,遵从新的阅读习惯。如果是“意如事万”,那肯定是遵从古制了,上联(仄声收尾联)贴在右边。 其实很简单,大家清楚了吗?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请点关注,谢谢。

资讯百科 2022-03-20
关于牛的对联,你见过的最牛的对联是什么?

关于牛的对联,你见过的最牛的对联是什么?

这道题倒是有趣,给朋友们讲一个真实故事,以图一乐关于牛的对联。 100多年前,我老家一位姓葛的莽汉,酒量特别大,每日喝酒三顿,每顿烧酒三斤,脸不红,气不喘。曾自制一担酒桶隔三差五去县城沽酒,一家老小因他酒量通海而穷得叮当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并且此翁胆大包天,为了筹措酒资无所不用其极,一次冒充强人拦路抢劫,不巧遭遇一群兵痞要枪崩他,而他居然临危不惧,并急中生智理直气壮声称自己是李鸿章的小舅子(之前李鸿章曾于当涂马军寨驻军三年),因而蒙混过关。从此乡亲们赠送他一个“葛大胆”的雅号。 葛大胆不识之无,每年春节都要请我爷爷给他写春联。我爷爷恨他懵懂贪酒,致使全家受累,但又碍于其乃乡里长辈,只能旁敲侧击,同时也羡慕他的胆大镇定,于是特地给他赠联一副: 心宽喝干海水, 胆大捅破苍天。 故事真实,不信可考。谢谢!

资讯百科 2022-03-06
现代对联怎么贴左右,春节贴对联怎么样区分左右联?

现代对联怎么贴左右,春节贴对联怎么样区分左右联?

关于怎样区分对联的上下这个问题,我曾经作过两次回答现代对联怎么贴左右。由于刚开始答题是觉得好玩,对这个问题回答的不够完善,今天我就把这个问题详细的解答一下,以供大家参考! 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上一副或几副对联。要说把对联贴反了的却实不少,我们经常见到。要分别上下联,其实很简单,无论对联的字数是多少,上联末尾的字是仄声,下联末尾的字是平声。以普通话为标准,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我们分别了上下联,还要懂得怎么去张贴,要知道哪为上边,哪为下边。一般来说是左上右下,究竞哪是右边,哪是右边呢!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人站在大门外边,面对大门,左手边贴上联,右手这边贴下联,这是通过国家部门——《文字改革委员会》决定的。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文字格式是右起左落的竖式,而世界各国的文字几乎都是左起右落的横式,文字改革是与时(世)俱进。何况我们书写左右结构的汉字时,都是先左后右。为什么要提到这一点呢?因为一副对联必须有横批,而横批是左起右落,横批又是上下联意的总结,上联又必须在横批第一个字这边。所以,这种格式是最合理的! 对联是不是都要从右往左贴呢? 你好,所谓对联就是成双成对的,而且还有横批,有的地方叫“对子”。春节的前一天贴在门和两边,现代的对联一般是先读左边的后读右边的,只有在古代和近代时期先右后左。如果还是分不清怎么贴,怎么读,可根据横批的方向来读。 如果横批是从左至右,那么对联应该从左至右读,也就是说先贴左边,后贴右边。 如果横批是从右至左,那么对联就从右往左读,即先读右边的,后读左边的。 至于从哪往哪贴对联都无所谓,关键是你怎么读,还是分不清,就是去看横批,来辨别!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我是燕辉,更多文化知识,书法知识,了解更多,请关注我,谢谢! 对联贴的时候如何区分门的左右? 贴对联的正确顺序 对联分上下联,还有横批。在张贴时是有讲究的,不能贴反,否则会弄出笑话。 (一)张贴时先看横批,如果横批是从左到右念。那么左边就是上联。如果是从右到左念,则右边是上联。传统的来讲,是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二)接下来要区分对联的上下联,可根据内容来区分,关键还有一个窍门,就是看左右联的最后一个字,如果是仄声的,就是上联,而是平声的就是下联,当然还需再结合联对内容来定,一般对联是要求仄起平收! (三)这样我们确定了上下联,再确定了张贴方位。进行张贴时先把横批贴在门顶,下来贴左右联对。当然心中有数的话,不管先贴哪个都不会错!只是要注意比例对称就好了。 说说对联的顺序和贴法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贴对联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风俗。过年贴对联,祝寿贴对联,开张庆典也要贴对联;办喜事贴对联,办丧事也要贴对联。对联一贴一挂,确实能渲染一种气氛,同时它又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正因为如此,这一习俗才流传千年而方兴未艾。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对联的的贴法不统一,横批的顺序也混乱。这常常让人上下联读反,横批读倒,降低了对联的作用,有时还让人啼笑皆非。 造成这种现象,首先是书写工具和文字习惯发生了变化导致的。 古人用毛笔写字,以竖写为习,又以从右往左为方便,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书写顺序就为从右往左了,即使是横写,也是如此。我们到名胜古迹看到的楹联都是这样的。例如杭州岳王庙岳王殿的横批就是“山河我还”,要从左往右读就不成句了。 硬笔出现以后,笔端不会流墨,怎么写都不会玷污纸张,于是人们发现横写的时候从左往右更适合人的意识,因而就改从右往左为从左往右,但竖写还保留着从右往左的习惯。这就使对联的横批和正联不相协调,写法也混乱。 笔者认为,既然横写的习惯已成定律,对联的横批是横写,就要从左往右写。例如上面说到岳王殿的横批今天再写就应写成“还我山河”了。至于写竖格的信纸和信封,还应保留从右往左的习惯。而对联正联是竖写,当然是右联为上,左联为下了。 还应看到,对联贴倒,也是对联知识不普及的结果。 对联也叫对子、对仗。它是从律诗的对仗句演化而来的,所以是讲究韵律和平仄的。古人写律诗一般押平声韵,所以对联也以平声收(就是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当然仄声收的那一联就是上联了。由于许多人不懂格律,导致上下联收尾字或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这实际上是上下联不分。 至于平仄,古今是有变化的。古代有五声,现代为四声(通常称为新四声)。今人写对子给今人看,所以就要以现代汉语规定的新四声为准。一声和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 对子的平仄不仅体现在收尾字,也体现在句中的音节上,凡在音节处,上下联是要平仄相对的。例如“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这幅对子,每句都有三个音节,在音节处平仄正好相对(也叫相反)。 对联写好了还要贴好。贴对联的时候,仄声收尾的联固然是上联了。比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幅对子,一看最后一个字就知道那个是上联了,把它贴到右面就对了。对联贴好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清晰,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写对子贴对联也应有个统一规定。这个规定应该由文化部门统一制定,在中小学教材中体现,这样普及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资讯百科 2022-02-27
七言对联大全带横批,手写七字对联带横批的简单点的?

七言对联大全带横批,手写七字对联带横批的简单点的?

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 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上联: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 下联: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横批:春满人间 上联:惠通邻里,门迎春夏秋冬福 下联:诚待世贤,户纳东南西北财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内外平安好运来 下联: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年年顺景则源广 下联: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 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下联: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上联: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下联: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上联: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下联: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上联:春联对歌民安国泰 下联:喜字成双花好月圆 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下联: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 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 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资讯百科 2022-02-24
结婚对联横批,夫妻新婚对联大全带横批?

结婚对联横批,夫妻新婚对联大全带横批?

答:★结婚对联带横批小全,让您自个参考自个挑。上联:娶贤妻嫁郎君不忘父母养育恩;下联:结良缘立家业常念兄弟(姊妹)手足情。横批:琴瑟和谐结婚对联横批!上联:柳暗花明春正伴;下联:珠联璧合喜成双。横批:家业兴旺!上联:花开并蒂姻缘美;下联:鸟飞比翼恩爱长。横批:鸾风和鸣!上联;燕尔新婚恭迎亲人聚;下联:良缘喜结诚欢朋友来。横批:喜结良缘!上联:高朋满座庆新婚;下联:美酒佳馔谢客宾!横批:喜庆新婚!上联:饭店办婚礼喜气荡漾;下联:高朋品美酒色昧飘香。横批:婚姻美满!上联;四海驰骋千里结姻缘;下联:五洲飞跃故乡娶新人。横批:珠联璧合!上联:门前结彩迎淑女;下联:户内鸣笛引凤凰。横批:爱情永铸!上联:张灯结彩办婚事;下联:龙飞风舞喜迎门。横批:鸾风和鸣!上联:贺客满门庆新婚;下联:红烛高照结姻缘。横批;百年好合!上联:荷红莲开并蒂花;下联:朝阳彩凤喜迎门。横批:婚姻美满!上联:青山秀水育儿郎;下联:欢天喜地迎淑女。横批:新媳临门!上联:合卺双行夫妻礼;下联:调琴喜弹凤凰音。横批:春宵一刻!上联;鸳枕合欢莲开并蒂;下联:洞房细语婚结同心。横批:恩爱夫妻!上联:相亲相爱携手并肩齐走幸福路;下联:同心同德重彩浓墨共描婚礼图。横批:恩爱永恒!上联:文明办嘉礼;下联:同结今生缘。横批:喜庆新婚!上联:众星捧月架金桥;下联:共渡良缘碧双辉。横批:喜结良缘!上联:英男靓女成双对;下联:风采丽姿展芳容。横批;喜结伉俪!上联:聚东南西北才子共办集体婚礼;下联;合天地人间佳人同庆美满姻缘。横批:喜事新办!上联:提倡晚婚破旧俗;下联:计划生育立新风。横批:晚婚晚育!上联:男愿意女愿意俩人都愿意;下联:爹欢心娘欢心全家皆欢心。横批:恩爱夫妻!上联:鸾凤和鸣万里云天看比翼;下联:夫妻恩爱百年好合结同心。横批:婚姻美满! 嫁女儿结婚对联带横批大全?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家过小康欢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壮丽山河多异彩 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大地歌唤彩云 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色满园 盛世千家乐 新春百家兴 横批:欢度佳节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共享锦绣年华 相伴健康天使 横批:福如东海 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占天时地利人和 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高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天地和顺家添财 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春归大地人间暖 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内外平安好运来 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日日财源顺意来 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创大业千秋昌盛 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精耕细作丰收岁 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发愤图强兴大业 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迎新春事事如意 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万事如意展宏图 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和顺门第增百福 合家欢乐纳千祥 横批:欢度春节 冬去山川齐秀丽 喜来桃里共芬芳 横批:新年大吉 作者:222。 140。220。* 2006-1-31 14:10 回复此发言 ——————————————————————————–。

资讯百科 2022-01-31
春节为什么要贴对联,过年了为什么门上贴对联?

春节为什么要贴对联,过年了为什么门上贴对联?

首先我们要说一下贴对联的正确方式春节为什么要贴对联,对联的粘贴一般是遵照古人的阅读习惯从右至左的。 横批一般都是贴在门上正中,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贴对联是求个喜庆,里面包含了吉祥、团圆、年年有余、福到了、财源广进、日子顺心、和谐、平安等好意头。 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五代十国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在五代以前,最初的寓意是驱鬼压邪,所以用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到名字做成桃符。五代以后才正式成为对联,到了明清时代是鼎盛时期,出现了不少优质的对联。 我们现在学习对联,尤其是长联,基本上首先参考的都是清联,清联对于对联的启蒙可以说是必不可少,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学校、还是网络名校的教学,是教材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学会对联不仅仅提高个人的修养,也是对业余生活的娱乐,尤其在过年的时候,更是大显身手、津津乐道,自己写副对联贴在门上,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而且这种成就感会一直延续到第364天

资讯百科 2022-01-31
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和福?

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和福?

“过年”即春节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犹春季。古以立春为春节。《后汉书》五四.《杨振传》上.疏:“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燋心,而心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徵也。”今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那么,过(春节)年为啥要贴对联与福字呢? 这还得从“春帖子”说起。“春帖子,亦称“春端帖子”、“春端帖”,也就是俗称的“春帖”。宋制:翰林书春词,以立春日剪贴於宫中门帐,谓之春端帖子。文字以工丽为尚,体近宫词,多用绝句;大都粉饰太平,或寓规谏之意。如拟:“春帖分裁閤分多,宫娥争馈缬绡罗。”对句。这种源于“翰林聊述”的帖子,也就是后来的对(春)联初始。 “春联”之名,传说起于明代初期。旧俗除夕以红纸书吉语为对联,贴於门上,谓之春联,源于古时的桃符。书写春联,如楹帖文皆对偶,大多祥和喜庆、企盼美好之句,所以又称对联、对子,简称对。 而“福”字,古称富贵寿考等为福。《书》.《洪范》释,“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过年贴福(字),亦降福,“万福临门;保佑,“寿富康(宁)德至老终。”也就是岁年初始为了祈福美满的喻意(门贴)。 谢邀!再会。 过春节为什么要贴对联和门画? 春节贴春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道的民族文学形式之一,是与书法揉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它利用汉语的特殊性能来造句、修辞、状景叙事,抒情寓意,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既意深含蓄,又有诗境韵味,又对偶工整,平仄交替,铿锵上口,因而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春联是由我国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的。据《淮南子》记载;桃符是用两块长约七八寸,宽一寸余的桃木做成,上面写除祸祈福的吉祥话,或写“神荼”郁垒”两个神名,悬挂门旁用来避鬼驱邪镇宅,名为”题桃符“”。这就是春联的雏形。公元九六四年,五代后蜀主孟昶叫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题词,嫌他写得不工稳,就自己动手写了一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从此,“题桃符”便正式演变成写春联了。据说孟昶写的这个对联,是我国最早的对联》又据《宋代楹联辑要》载,孟昶花园中百花潭,孟昶的兵部尚书王瑶题下两句:“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这恐怕也可算是我国最早的园林题景对联了。春节不但贴春联,和它配套的还有门画,门画又叫门神,门神画的是威武雄壮的尉迟恭和秦叔宝或神荼郁垒。门旁的大红春联表达了主人对来年的美好企盼,而门上贴的门画则镇宅避邪,保佑一家平安吉祥。如果春节没有贴春联和门画,节日的味道就淡了。 为什么过年要贴福和对联? 过大年过春节贴福字贴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份。一是大红的福字与对联增加了节日的喜庆。二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盼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生活的美好幸福。三是写福字写对联也是弘扬中国书法与才子们的文化修养的传统形式。中国人不但过年过春节要贴福字贴对联,而且结婚,贺寿,祭祀,结社等都会贴对联,这形成了一种传统习惯。那圆润饱满的大红福字,那笔力刚劲的揩书或龙飞凤舞的狂草对联,与它所书内容变化万千,无不展现出书法人的深厚功底与修为,以使中华文化久盛不衰。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给乌老寿星拜寿,在众人兴致的助推下写下三多,福,子,寿来考夫君赵明诚,诗词讲的是平仄对仗,而且不能超出字数。只见赵明诚挥毫写下,四书,风,雅,颂,对仗天依无缝,亦不超字。可能其中有人不明白,其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合称一个雅也合规矩。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在于人民的热爱与传奇传承。

资讯百科 2022-01-16
贴对联的由来,春节贴对联的典故是什么?

贴对联的由来,春节贴对联的典故是什么?

北宋名相王安石有一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贴对联的由来。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写的是大年初一家家户户贴春联,已经流传千家,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中小学生都会背诵。 春联起源于桃符。秦汉以降,民间有一习俗,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每年辞旧迎新之际挂在大门上,祛蠹驱邪,是为桃符。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隋唐,到了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除夕这天突发奇想,别出心裁要在桃符上题词。 毕竟这是破天荒的创举,学士幸夤逊(后人误为幸寅逊)绞尽脑汁,憋出了两句文辞,献给君主。孟昶一看不满意,干脆自己来吧。于是,孟昶大笔一挥,中国的第一副春联诞生了:“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 后来,宋初的张唐英和清代的梁章钜,都把孟昶的这幅对联视为“中国第一联”。后人对孟昶的这副春联评价相当高,字面喜庆,语意吉祥,特别是对仗工整,成为后世春联的固定格式。不论字数多少,春联必须对仗。现在,没人怀疑孟昶首创春联的地位,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幅春联背后的故事。 孟昶写春联那一年,也是后蜀灭亡之年。写过春联之后的正月十三,还没过元宵节,孟昶就打开城门,向赵匡胤的北宋军队投降了。特别奇巧的是,赵匡胤的生日正是“长春节”这一天,而他派到后蜀的首任长官名叫吕馀庆。这不正是:后蜀的新年“纳”了吕“馀庆”,蜀地从此“嘉节”要贺“长春”了吗? 可以肯定,因为赵匡胤灭后蜀与孟昶写春联的巧合,才让后人记住了“中国第一联”! 春节贴对联的由来50字?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资讯百科 2022-01-15
有哪些对联,有什么绝妙的对联分享吗?

有哪些对联,有什么绝妙的对联分享吗?

具传说以前有一青年善对对子。远近闻名。上学时老师批评了他有哪些对联,他就以对子回怼。上联是:先生先死,说的是人,年长者先死。下联是:先死先生。又讲的是天地轮回。老师看完后,虽有气,但看到对子对的工整,还表扬了他。 他的邻居是卖豆芽的,要请他写副对联。他思考一下,就写了一副。上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横批是:长长长长。邻居一看,这是写的啥呀?青年就读给邻居听。长:Chang=口,长:Zhαng=O上联是:口O口O口口O,下联是:O口O口OO口。横批是:口OO口。邻居一听,感觉实在是高。 我也见到过对阵工整的对子,如: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资讯百科 2022-01-07
对联怎么贴?对联怎么分上下联

对联怎么贴?对联怎么分上下联

大部分人都知道读对联的顺序,但是在贴对联的时候却分不出上下联。当人们面向对联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 对联怎么贴?对联怎么分上下联 对联怎么贴 大年三十或年二十九贴对联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贴对联寓意着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愿望。一般来说,对联的贴法要看对联的类别。 正确的贴法是,面向大门,上联贴在大门的右边,下联贴在大门的左边,横批贴挂于楹间(又泛称为楹联)。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 大部分人都知道读对联的顺序,但是在贴对联的时候却分不出上下联。当人们面向对联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 按字调平仄分。 判断对联的上下联要从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的。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即汉语发音的第三、四声),下联为平声(一般指第一、二声)。 语言习惯区分 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些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语言顺序。再如,“福寿双全”,但没有“寿福双全”的说法。 按场面范围分。 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一城花雨山河壮,满院春风日月辉”。从时间上来说,年比月大,从空间上来说,城比院大,也就是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校 按时序先后分。 一般来说,时间在前的对联贴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对联为下联。又或者说先要办的事为上联,后办的事为下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小院栽花香四季,大门结彩乐全家”。 按左右方位分。 这是最简单的分上下联的方法。一般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这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风俗习惯 2015-03-31 00:00:21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春节对联的正确贴法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春节对联的正确贴法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春联的正确贴法 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至今在民间尤其是农村中保存最广的习俗当是帖春联和贴门神。那么,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春联起源于什么? 春联(The Couplet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读作chūnlián,也叫“春贴”、“对联”等。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 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一些春联还注意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因此,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的途径。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有时过年在农村或者小县城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别颜色纸张写的春联风俗: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帖红春联,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也有的地方头年贴黄对联,次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绿对联。也有的地方干脆三年都不贴对联以寄托哀思,故春节贴对联是有必要的。 春节普天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为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对了,还有神仙的对联:“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为灶神上天后向玉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下凡回来时多降吉祥,俗称送灶神。“土地爷”的春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意为只要辛勤劳动,就能在土地中得到收获。“天地爷”的春联是: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短短10个字,把天地间的一切全都包罗了进去。院子里的大树需贴上“树大根深”、院子里的墙面需贴上“春光明媚”、家里靠炕的墙上需贴上“幸福健康”、厨房里需贴上“勤俭节约”等,到处是一片红红的春联。 春联的正确贴法 通常春联有两幅直联一副横联,直联的每幅最后一字有平、上、去、入等声韵(接近现在的国音四声法,但有出入)。 春联的正确贴法:上声、去声及入声字为上联,平声为下联。也有例外,如毛泽东截王勃句创作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 大红春联表达了自己对新的一年的希望,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是用民间艺术形式表达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贴春联也有很多讲究,若是贴得不当,就会被人笑话。 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是常用的贴法。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若是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就不太文明。 如果从秦汉开始计算,中国贴春联的历史已有两千年,那么为什么中国百姓对贴春联一直情有独钟呢?这就涉及到中国百姓传统的思维观念问题。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个乐观的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春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他们借助于春联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欢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厚望。在他们的传统的观念里,一年中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节就通过贴春联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同时中国人民过春节很讲究喜庆、吉利、热闹,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亲访友等都是喜庆心理的反映,而贴春联恰恰是强化人们的喜庆心理和渲染气氛的一种外在的手段。 春联既是根据中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但只有在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具体要求如下: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也有另类的现象。在1916年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手舞足蹈。四川有一位文人,声言要去北京为袁世凯送挽联。乡人听后,惊愕不解,打开他撰写好的对联一看,写着:“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人们看后,不禁哑然失笑。文人故意问道:“笑什么?”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子说:“上联的‘袁世凯 ’三字,怎么能对得住下联的‘中国人民’四个字呢?”这个文人听了“哧”的一声笑了起来,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这个故事虽然说的是“挽联”的事,而“挽联”也属于对联的一种,这就说明无论春联还是其他的对联,都必须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如不相等,那只能是极个别的另类。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就是说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上下联的词性,就是说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如刚才列举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 和“高”都是形容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相传纪晓岚一次南行来到杭州,一位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宾主之间联句对答。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友人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晓岚则不以为然地说:“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起?”友人道:“前几年我曾到北方去,带去一个上联,竟然没有人对得上来。”晓岚半信半疑,问道:“老兄你出了什么句子,竟让对方对不出来?”他的友人就顺口念出了上联: 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这样简单的出句,是他们觉得不屑于回答,才表示不会对的!”这位友人不解地问:“那么,下联应该怎么对呢?”纪晓岚脱口而出道: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这位友人听了,不仅寻得了下联,还十分佩服纪晓岚的才智超群。这副“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的对联就做到了平仄相调,达到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的艺术效果。 切忌合掌 所谓“合掌”,语义重复,浪费笔墨。譬如旧时商家常用的春联,有一副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副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且与爆竹声中“恭喜发财”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语义重复,对联的术语就叫“合掌”。七言联一共才十四个字,其中六个字表达的是三个字的内容,这就导致语义重复。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发祥光”对“腾瑞气”,也都是语义重复,都属于“驴唇不对马嘴”的毛病。 选好对联的横批 横披,又叫横批,横额,横联。横披除挽联、寿联之外,大部分都要用。横披与对联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横披,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换句话说,一句横披,就是一副对联的内容的升华,是对联的主题,更是点睛之笔。横披在写作手法上,常见的可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对联写意,横披题名,如“欢度春节”、“新春大吉”等,直接点名贴春联的目的。 二是对联写意,横额点睛,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的横是批“吉星高照”,则是揭示出实现对联内容的关键所在就是“吉星高照”,属于点睛之笔。 三是联披互补、相辅相成,如,“减负恤民,浩浩东风常送暖;扶贫解困,潇潇春雨总关情”的横批是“前程似锦”,则是与对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对党中央“常送暖”和“总关情”的无比感激之情,也赞颂了党前程远大,辉煌灿烂。横披多为四字,过去写横披是从右往左横写,现今多从左往右写,从右自左写当属正式写法。贴横披应贴在门楣的正中间,其字体应与上下联风格一致,上下呼应,这样才能更能体现出我国的文化。

风俗习惯 2013-12-12 12:38:16  
<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