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库里·恩铭(1845年—1907年7月6日),字新甫,于库里氏,汉姓白,世居长白山,后迁至锦州城东百官屯。恩铭少年时家境清贫,得锦州名士文格资助,进学读书。1873年(同治十二年)中举后,以知县职衔赴山东邦办治理黄河。1878年实任知县。1886年升宿州同知,初治理黄河,后整顿盐务,处理刑事案件,赈济灾民。因堵筑黄河决口而受光绪皇帝赏识,于1890年(光绪十六年)升知府。又因黄河合龙有功记事于军机处,升为道员。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恩铭出任太原知府,后升按察使。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反帝斗争兴起,杀教士、焚教堂。恩铭一方面派人暗护山西教士出境,防守教堂,一方面派兵镇压义和团。同年7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光绪帝离京出走,经太原,恩铭在光绪面前极力攻击义和团,以迎合光绪帝意。不久升归绥道,时义和团在口外七厅杀教士、教民2000余,恩铭前往,发帑金仓票赈济教民。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调直隶口北道防义和团,成为清政府镇压农民起义的干将。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恩铭升安徽巡抚,此时,红莲教入安徽,焚烧教堂,恩铭派兵镇压。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廷推行新政,举办学堂,但恩铭仍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崇正学,重伦常”。同年5月26日,恩铭到巡警学堂检阅,被革命党人光复会员徐锡麟刺杀。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于库里·人物生平3于库里·个人贡献 基本资料1 本名:于库里·恩铭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满族出生日期:1845年逝世日期:1907年7月6日主要成就:推行新政字号:字新甫官职:安徽巡抚旗籍:满洲镶白旗 于库里·人物生平2 恩铭在同治年间中举人。后以举人身份捐资为知县。1895年升任太原知府,后晋任山西按察使。同年补授归绥道。在义和团运动期间,袒护洋教,压制拳众,严禁人民的反洋教斗争。1902年调任直隶口北道,后改任浙江盐运使。翌年晋迁江苏按察使。1905年任江宁布政使。1906年,他奉命前往安徽担任安徽巡抚,大力推行新政,并大胆采用严复等新人。政绩里面,尤其于教育方面最为显著,例如创立安徽陆军测绘学堂、安徽讲武堂、安徽绿营警察学堂,安徽将校研究所,另外,也导入西式军事训练于办马队弁目、炮队弁目、步兵弁目、工辎弁目等。同年他残酷镇压建德红莲会和霍山人民的反洋教斗争。1907年奉旨推行“新政”,整顿巡警学堂,开办警察处。1907年,恩铭在安庆主持巡警学堂毕业典礼时遭革命党人徐锡麟行刺身亡,安庆起义失败,安徽新政亦遭停顿。安庆起义失败后,徐锡麟胞弟徐伟供词牵连秋瑾,徐锡麟事件发生后约十日,秋瑾在绍兴古轩亭口处斩。 于库里·个人贡献3 谈到安庆一中的历史人物,镶白旗人恩铭不能不提,尽管他最终倒在徐锡麟的枪口之下,但他对安徽近代教育的变革,仍功不可没。光绪三十二年(1906),恩铭南下出任安徽巡抚时,抱有一番雄心大志。在安徽短短一年,也确有不少政绩。教育方面,除安徽陆军小学堂、安徽高等巡警学堂外,他还督促创办有安徽陆军测绘学堂(1906-1911,堂址北门外)、安徽讲武堂(1907-1911,址御碑亭)、安徽绿营警察学堂(1907-1909),安徽将校研究所(1906-1907),并分别创办马队弁目(1906)、炮队弁目(1906)、步兵弁目(1906)、工辎弁目(1907)等训练所。对于安徽师范学堂,他更费尽了心思。“方今振兴教育,以小学为基础,而教员亟须养成,故师范尤要……”在向朝廷报送的奏折中,他这样大声疾呼。具体落实过程中,他事无巨细,皆躬身过问,甚至将细节考虑到“每年筹拨银四万二千两作为常年经费”等。
邓恩铭(1901-1931),又名恩明,字仲尧,男,贵州荔波人,水族。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中共党组织的创始人。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1921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2月8日,组织领导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1928年12月,邓恩铭在济南被捕,1931年4月于纬八路刑场就义。2009年9月,邓恩铭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作品4人物成就5社会评价6后世纪念7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邓恩铭别名:又名恩明,字仲尧国籍:中国民族:水族出生地:贵州省荔波县出生日期:1901年逝世日期:1931年4月5日职业:无产阶级革命家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中共一大代表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 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 人物生平2 邓恩铭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生长在贵州少数民族山乡,幼年靠亲友资助求学。6岁上私塾,10岁进入到荔泉书院读书。1917年秋毕业后,他走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贫寒区域,到了有外国租界的山东半岛,投奔过继给黄家当县官的二叔黄泽沛(曾在益都、淄川、沂水等地做官)。并由二叔资助于1918年进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后,在“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下,他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并在斗争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积极参加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报,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在共同的斗争中,他同省立第一师范学生王尽美结成了亲密战友。他与王尽美组织学生抵制日货,反对卖国条约,积极参加宣传、演讲、罢课、游行等活动,成为学生界有影响的人物之一。1920年加入共产主义小组,11月21日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邓恩铭被选为学会领导 主要作品3 著有《灾民的我见》《济南女校概况》《青岛劳动概况》等。相关诗词:在狱中,邓恩铭同志写下《诀别》诗: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决心:“读书济世闻鸡舞,革命决心放胆尝。为国牺牲殇是福,在山樗栎寿嫌长。”这首诗写于邓恩铭代表山东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之后。 人物成就4 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少数民族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山东中共党组织的创始人,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建立青岛第一个党支部,担任中共直属青岛支部书记;建立淄博矿区第一个党支部——洪山矿区党支部。受过列宁接见的中共一大代表。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参加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组织学生抵制日货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1925年,组织领导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成为“五卅运动”的先导。1927年,邓恩铭赴武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毛泽东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介绍山东工运、农运情况。 社会评价5 毛泽东在延安曾说:“王尽美和邓恩铭是山东支部的创始人。”董必武同志1961年8月21日在纪念王尽美的一首诗中写道:“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后人有诗赞之曰:能歌且善吟,烈士邓恩铭。对敌斗争很,反腐不容情。临难不苟免,憾望南雁行。水家山川秀,奋斗育诗人。2009年9月14日,邓恩铭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后世纪念6 为了纪念邓恩铭烈士,修建了邓恩铭故居陈列室,供广大游人敬仰、参观。江泽民、陈云和乔石、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为邓恩铭烈士故居题词,乔石、胡锦涛亲临参观。邓恩铭烈士故居为一栋四排三间土木结构的普通居民瓦房,坐西朝东,当街而立。1979年批准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在陈列室举办有“邓恩铭烈士生平事迹展”。故居重点陈列邓恩铭学习工作及生活用具28余件,遗物遗作23件,制作各种图片80张。邓恩铭祖居老屋仍保存,由村民邓九(邓国璋之孙)使用。被中组部、中宣部、省人民政府授予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国家邮政局《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一)》纪念邮票5枚。其中一枚是“邓恩铭”。 影视形象7 2010《建党伟业》张一山饰;2011《少年邓恩铭》张一山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