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春芳
王孙自可留上一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什么修辞?

王孙自可留上一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什么修辞?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运用了典故王孙自可留上一句。 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所用典故出自《楚辞·招隐士》。 诗的尾联,诗人大发感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草就随它衰败吧!如此清幽、恬静、淡远的秋景,自可以留住王孙去静静地欣赏品味,其实这是诗人借《楚辞·招隐士》反其意而用之,意在表明自己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资讯百科 2022-05-11
李春芳简介

李春芳简介

李春芳(1511年1月14日-1584年4月18日),字子实,号石麓。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今江苏兴化)人,祖籍句容。明朝名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李春芳以状元及第,授官翰林修撰。因善写青词而得明世宗赏识,历官翰林学士、太常少卿、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并加太子太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隆庆二年(1568年),升任内阁首辅,累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不为阁臣高拱、张居正等所容,故而屡疏请辞,终于隆庆五年(1571年)致仕归乡。万历十二年(1584年),李春芳去世,年七十五。获赠太师,谥号“文定”。李春芳为人恭谨平恕,被时人比作世宗朝名臣李时。史称其“当分宜(严嵩)专恣之后,一以忠诚镇静剂之”,能“上成君德,中协寮友,下辑庶司,寅恭匪懈,默赞升平之治”,被称为太平宰相。又与严讷、郭朴、袁炜同有“青词宰相”之称。著有《贻安堂集》十卷。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影响4历史评价5主要作品6轶事典故7亲属成员8人物争议9史料记载10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本名:李春芳别名:李文定、李石麓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出生日期:1511年1月14日逝世日期:1584年4月18日主要作品:《贻安堂集》主要成就:状元及第,内阁首辅字号:字子实官职: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少师兼太子太师追赠:太师谥号:文定称号:青词宰相祖籍:句容 人物生平2 李春芳生于明武宗正德五年(1511年1月14日)。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李春芳中举人。他中举后勤学不倦,先后拜欧阳德、湛若水等大儒为师,又“请益”于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受学于丁养晦。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李春芳擢进士第一,以鼎甲第一成丁未科状元,与张居正同科。状元及第后,李春芳任翰林院修撰,被挑选入西苑,为明世宗撰写青词,甚得世宗赏识。此后与翰林侍读严讷一同被破格提升为翰林学士,旋即升为太常少卿,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仍到西苑值班。后来佐理礼部事务,升任礼部左侍郎,转任吏部侍郎。又接替严讷出任礼部尚书,后加官太子太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李春芳兼任武英殿大学士,入阁理事,与严讷一同参预机密大事的处理。世宗很宠爱身边值勤的大臣们,他们的升迁任命都出自特旨任命。李春芳自任学士到执政,共六次升迁,未有一次是由大臣推举的。李春芳入阁时,内阁首辅为深得世宗倚重的徐阶。李春芳遇 主要影响3 李春芳为人恭敬、谨慎,从不气势凌人。在政府任职,论议平正,不说偏激的话,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嘉靖时期的名臣李时;他的才能不及李时,但廉洁则过之。又与严讷、郭朴、袁炜同有“青词宰相”之称。 历史评价4 王锡爵:予以史官事太师者五年,观其凝立微睇,于智勇争胜之中,唱而后应,其卒以功名终始。夫水决捩石,山静出云,大人之道,则元气乘之顾,岂在声色问哉?(《太师李文定公传》)张惟贤:春芳为人醇谨,阔大有声,词林典礼,佐铨建树,表表其入纶扉也。当分宜(严嵩)专恣之后,一以忠诚镇静剂之,而事先帝五年。代华亭(徐阶)秉政,同事为新郑(高拱)、江陵(张居正),而能上成君德,中恊寮友,下辑庶司,寅恭匪懈,默赞升平之治,称太平宰相云。(《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张廷玉:顾鼎臣等(顾鼎臣、严讷、袁炜、李春芳等)雍容庙堂,可谓极遭逢之盛。(《明史》) 主要作品5 李春芳曾著书严格规定有关宗室吉凶大礼及逢年过节的赏赐,获明世宗赐名为《宗藩条例》。今存《贻安堂集》10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行于世。《皇明经世文编》辑录有《李石麓文集》1卷,录其疏、序、记共9篇。 轶事典故6 万历年间的首辅王锡爵撰写了《太师李文定公传》,记载了李春芳退休生活的几个方面:一、奉亲养老。“公既归,则角巾私第,岁时伏腊,群诸子姓,绯衣蟒玉,奉觞尊人前寿。”归乡后,父母身体尚好,李春芳得以服侍将近十年,逢年过节或者父母生日,李春芳“率诸子姓次第上寿,二尊人顾而色喜”。隆庆皇帝颁给李春芳的《归田敕》里有一句“展至乐于家庭”,这一点李春芳做得很好。《明史》里也说:“春芳归,父母尚无恙,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二、交友论道。“从里中鸿生巨儒及诸后生讲论道艺”,与一些老朋友“欢续旧游”。李春芳的《贻安堂集》里有很多文章和诗歌反映出这样的交往,如《夏日同诸会丈燕集墀石刘丈草堂》等。刘墀石就是宗臣《报刘一丈书》中的刘一丈,宗臣的父亲宗周与李春芳是嘉靖二十六年的同年进士,交往也很多。此外,还有解宋、袁怀堂、陆西星等人,《贻安堂集》以及《兴化县新志》里都有提及。归乡后的十几年,李春芳还为兴化以及周边 亲属成员7 辈分关系姓名简介家世曾祖父李秀——祖父李旭——父亲李镗——子辈儿子李茂才——孙辈孙子李思诚官至礼部尚书。李春芳的后代繁衍成兴化望族,“子孙曾玄五世,男女数十百人,官至尚书、卿寺以及知府、知县者十数人,而布衣、诸生以诗文名于世者数人”表格参考资料: 人物争议8 近代学者胡适、鲁迅曾论证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淮安人吴承恩。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沈承庆遗作《话说吴承恩——〈西游记〉作者问题揭秘》,提出《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而是李春芳,史学界对此尚有争议。李春芳少时曾在江苏华阳洞读书,故又号“华阳洞主人”。《西游记》第95回有一首诗:“缤纷瑞霭满天香,一座荒山倏被祥;虹流千载清河海,电绕长春赛禹汤。草木沾恩添秀色,野花得润有余芳。古来长者留遗迹,今喜明君降宝堂。”沈承庆认为这首诗的第四、五、六、七四句,暗含“李春芳老人留迹”,与卷首“华阳洞天主人校”相一致。胡适与鲁迅主张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的根据是明天启年间成书的《淮安府志》。沈承庆考证后得出结论:吴承恩所写的是《西湖记》,而非《西游记》。 史料记载9 《太师李文定公传》《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五》《明史·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八十一》 影视形象10 2000年电视剧《海瑞罢官》:葛辉饰演李春芳;2010年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金阳饰演李春芳。

人物百科 2021-11-06
赵春芳简介

赵春芳简介

赵春芳,男,(1914年-2005年11月19日),沪剧生角。原姓萧,闵行镇人。逝世于2005年11月19日,农历乙酉年十月十八日。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赵春芳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闵行镇出生日期:1914年逝世日期:2005年11月19日职业:沪剧生角 人物经历2 赵春芳从艺70多年来在沪剧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1948年他与杨飞飞、赵云鸣等自建正艺沪剧团,解放后,又与杨飞飞、丁国斌、凌爱珍等合作成立勤艺沪剧团(后改名为宝山沪剧团)。2005年在上海静安中心医院因病去世,享年91岁。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