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汤水水补身体元气 早喝水午喝汤睡前喝蜜

汤汤水水补身体元气 早喝水午喝汤睡前喝蜜

  汤、粥、羹、汁等作为中医药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受到养生学家的重视。它们制作简便、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特别适合幼儿、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人。如果注意“按时、按点”,在最佳时间选用最合适的汤水,还能锦上添花,化日常饮食为“养生药膳”。   早起喝水  中医有句古话,“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早上起床后喝杯白开水或淡盐水,可补充夜间身体流失的水分,帮助“唤醒”身体。此外,人们一般上午脑力劳动比较多,早饭时可以喝一杯牛奶, 增强肠蠕动,满足人体的钙和蛋白质等营养需要。对消化不好的老人来说,清淡的粥类也是不错的选择。  中午喝汤  中午饭前喝一些汤,不仅能起到保健作用,还可使胃内食物充分贴近胃壁,滋养胃部,并增强饱腹感,避免进食过多,这对肥胖或希望减肥的人来说很有益处。萝卜汤、冬瓜汤、番茄汤、海带汤、紫菜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晚饭喝粥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一书中称赞粥“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中医认为,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晚上喝粥,既能补充一天耗损的元气,又容易消化吸收。煮粥时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适当加入山药、百合、芝麻、赤小豆、核桃等食材,增加保健功效。  睡前喝蜜  蜂蜜味甘、性平,自古就是滋补强身、排毒美容的佳品,其中的葡萄糖和果糖易于被人体吸收,对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排毒养颜功效显著。睡前用温开水调服10~20毫升蜂蜜,给忙碌一天一个“甜蜜的结尾”,还有助于和胃润肠,提高睡眠质量。  这样喝汤会伤身!  汤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喝汤是一种养生好习惯。然而有的人喝汤常常陷入误区,结果不仅不养生,反倒伤身又惹病。下面这些喝汤的误区,你有没有?  喝汤不吃渣  煲2个小时以上的汤中,95%的营养成分留在“肉渣”中。因此,只喝汤不吃肉,只是满足了口感而已,而大量的营养成分还是在肉渣里。其实,经过长时间烧煮的汤,其“渣”口感虽不是最好,但其中的肽类、氨基酸更利于被人体消化吸收。  煲汤时间久  经过长时间的煲煮,老汤中许多营养素遭到破坏,煲的时间越长,老汤仅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溶出物、糖分和矿物质,就比白开水多一点营养。因此煲汤时间一般以2小时以内为宜。  最后才喝汤  中国饮食习惯是把汤放在用餐最后。此时多已吃饱,再喝汤容易导致营养过剩,造成肥胖;且汤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餐前喝汤健康又减重。  爱喝滚烫汤  人体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忍受的温度,在摄氏60度左右,超过此温度容易造成黏膜损伤。爱喝热汤会增加罹患食道癌风险,因此等汤稍凉再喝汤,较健康。  一喝好几碗 //   如果高热量、高盐份的汤,则不能多饮,尤其是患有痛风、肾脏病及高血压的人,应避免喝这些汤。一般吃饭可缓慢少量喝汤,以胃部舒适为原则。  用汤泡饭吃  用汤泡饭,由于米饭泡软易吞,往往懒得咀嚼就快速吞咽,增加胃的消化负担,长此将引发胃病。所以,吃汤泡饭不利健康。

饮食文化 2021-08-13
晚上到底能不能吃姜

晚上到底能不能吃姜

  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意思是清早下床时吃点生姜,晚上上床时吃点萝卜,有益于健康。为什么姜和萝卜要在一天之内不同的时间进食呢?这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姜,味辛辣,性温,人在清晨之时,胃中之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腾。到夜间人身之气应该是阳气收敛、阴气外盛,这时吃姜就违反生理规律。与生姜相反,萝卜性凉,败火清热,下气消食,劳累一天,吃点萝卜,润喉消食,清虚燥之热,有利于休息。民间为什么有“晚上吃姜如吃砒霜”的说法?古人云:“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意思很明显,早上吃姜有益,晚上吃姜有害。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人称之为 “呕家圣药”。姜炙法就是取生姜的这些特性,用姜汁这一辅料对药物进行炮制,来增强药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并降低其毒副作用。如竹茹生用于清热化痰,姜炙后可增强其降逆止呕的功效;厚朴其味辛辣,对咽喉有刺激性,通过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并能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黄连姜炙后可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并善治胃热呕吐。   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民间还有“上床萝卜下床姜”和“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说明姜可吃,但不可多吃,秋天和冬天慎食。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

饮食文化 2021-08-13
每天吃坚果别超一两

每天吃坚果别超一两

  坚果是零食里的营养冠军,但其脂肪含量高,也不是一种可以多吃的美食,最好每天吃的量别超过一两。   通常来说,一两开心果的数量约为54~56个,杏仁为23~27个,山核桃为10~11个,榛子为20~23个,腰果为18~20个,核桃为5~8个,夏威夷果为11~13个,花生为25~35个。 //   坚果多通过烘焙、翻炒等方法制作,并会添加大量盐等调料。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吃这类坚果更易引起口腔和咽喉干燥等上火症状。消费者应尽量购买没有处理过的坚果,如盐焗杏仁就不是好的选择。

饮食文化 2021-08-13
凉菜要现做现吃 防细菌繁殖

凉菜要现做现吃 防细菌繁殖

  天气寒冷,不少人因为温燥油腻的食物吃得过多而“上火”。这时吃点凉拌菜成了烹调的首选。很多人拌凉菜时,经常会多拌一些,吃不完就放进冰箱,但这习惯并不好。   凉拌菜不具有杀菌的效果,且吃过的凉菜中都会带入细菌,长时间的存储更会给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足够时间,导致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急剧增加。众所周知,长期摄入大量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癌的风险。同时细菌也可能在凉菜中大量繁殖,储存不当容易引起腹泻等食品安全问题。最后,放了一段时间的凉拌菜,口感和色泽也都有所下降。 //   因此,做凉拌菜尤其是蔬菜最好现做现吃,做凉菜时可以加醋、姜和蒜泥,不仅使其口味更好,一定程度上还能抑制细菌,提高安全性。

饮食文化 2021-08-13
注意!盘点三种常见错误进食顺序

注意!盘点三种常见错误进食顺序

  一:先吃饭菜再吃水果是错误的进食顺序   如果进餐时先吃饭菜、再吃水果,消化较慢的淀粉、蛋白质就会阻塞着消化较快的水果;多种食物一起搅和在胃里,将使人体正常的消化过程受阻,而水果在体内摄氏三十六七摄氏度高温下,很容易腐烂并产生毒素,从而导致人体产生多种疾病。假若吃进肚里的水果不能被人体快速消化,其危害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放下碗筷就急着吃水果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二:饭后吃甜点是错误的进食顺序 //   饭后吃甜点,其最大的害处是会中断、阻碍体内的消化过程,胃内食物容易腐烂,被细菌分解成酒精及醋一类的东西,产生胃气,并导致各种肠胃疾病。  三:饭后喝汤是错误的进食顺序  饭后喝汤,会冲淡食物消化所需要的胃酸,阻碍人体正常的消化过程。那么汤究竟该在什么时候喝呢?许多人都知道,在吃西餐时,第一个被端上桌面的便是汤,并且量也不太大,仅仅一小碗而已。这种餐前 先喝汤的吃法符合养生原则。餐前先喝适量的汤,既有暖胃的作用,又能使被饿坏也肚子的人不至于狼吞虎咽吃得太急,以免肚子被一下子胀得太满。

饮食文化 2021-08-13
降低胆固醇 怎么吃花生能长寿?

降低胆固醇 怎么吃花生能长寿?

  揭秘花生的养生功效:    1、降低胆固醇:   花生性味甘、平,可健脾和胃、润肺化痰、益气止血,用于脾虚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痰、产后乳汁不足等症。花生中的脂肪可使肝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 酸,促进排泄,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用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花生的营养价值 经常食用补气润肺促排泄   2、花生可以暖胃:   花生对付霜降后高发的胃痛,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暖胃食物,如花生、南瓜、红薯、胡萝卜、甘蓝等,便可以达到养胃暖胃的目的。   3、缓衰老:   花生中高含量的蛋白及氨基酸还可提高记忆力,延缓衰老。它所含的VE可延缓组织老化,并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4、促进儿童骨骼发育:   花生含钙量丰富,可以促进儿童骨骼发育   5、预防肿瘤:   花生、花生油中含有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而富含白藜芦醇的花生、花生油等相关花生制品将会对饮食与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6、凝血止血:   花生衣中含有油脂和多种维生素,并含有使凝血时间缩短的物质,能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有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的功能,对多种出血性疾病,不但有止血的作用,而且对原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人体造血功能有益。   7、提高智力:   花生蛋白中含十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可使儿童提高智力,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可促使细胞发育和增强大脑的记忆能力。  怎么吃长寿果才能更长寿呢?   1、花生不宜生吃:   花生含脂肪较多,人体对其消化吸收缓慢,大量生吃可以引起消化不良。另外,花生在泥土里生长,常被寄生虫卵污染,生吃容易引起寄生虫病。同时,花生常被鼠类污染,易传播自然疫源性疾病,特别是流行性出血热。因此,花生不宜生吃,最好是煮熟后食用。   2、水煮花生营养高:   有些人习惯吃炒花仁或用油炸后吃,这样会使花生红衣中所合甘油脂和塞醇酯成分被大量破坏,因此花生仁连红衣一起煮着吃营养价值更高。另外,花生容易感染黄曲霉菌毒素,水煮后,花生所污染的黄曲霉菌毒素基本上能溶到水里去,这样吃更安全。   3、醋泡花生“天仙配”:   花生米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但毕竟脂类含量高、热量大、有油腻感。而醋中的多种有机酸恰是解腻又生香的,因此用醋浸泡花生米一周以上,每晚吃10粒,连吃一周为一个疗程,可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的堆积。   但是这些一种食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它,某一类人群吃花生可能会给生命带来危害性的,所以,有这么一些人群是需要注意了,他们不适合吃花生的。那么,哪些人群不可以吃花生呢?   1、痛风患者: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症。由于高脂饮食会减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花生,痛风缓解期也只能适量进食。   2、胆囊切除者: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人吃饭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利消化吸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对胆囊刺激最强,使胆汁大量排放。胆囊切除后,胆汁无法储存,势必影响对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脂肪的消化。   3、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患者:此类患者多有慢性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状,饮食上宜少量多餐、清淡少油。花生属坚果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过高,很难消化吸收,此类患者应禁食。   4、想减肥的人:花生的热量和脂肪含量都很高,吃二两炒花生仁,就吃进了581千卡的能量,相当于吃了五两半的馒头,所以想减肥的人应远离花生。 //    5、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人需控制每日摄入的总能量,因此,每天使用炒菜油不能超过三汤匙(30g)。但18粒花生就相当于一勺油(10g),能够产生90千卡的热量。   6、高脂蛋白血症患者: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高脂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因此饮食治疗的原则是限制热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花生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只能加重病情,导致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及生命。   7、跌打淤肿者:花生含有一种促凝血因子。跌打损伤、血脉淤滞者食用花生后,可能会使血淤不散,加重肿痛症状。

饮食文化 2021-08-13
早晨空腹喝水究竟是对是错?

早晨空腹喝水究竟是对是错?

  一、早上空腹喝水是对是错   近日在网络及微信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早起空腹喝凉开水,时间长了会让人身体困乏、胸闷气短、记忆力减退,还可能出现一些生育功能问题。其解释为,早上需要阳气运行气血,空腹喝凉开水,会克火抑阳,损坏体质,即使是喝温开水也不行。”  事实上,这种说法不够准确。水对气血的运行很重要,适量、适时地饮用不会影响气血运行。至于“空腹喝凉开水,会克火抑阳,损坏体质”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早上是阳气升发的开始,此时空腹喝水可刺激蠕动、防止便秘,但如果喝凉水,对脏腑的阳气会产生一种不良刺激,时间久了不利健康。建议早起后喝温开水,即烧开的水自然冷却至30℃~35℃,一般喝着不烫嘴,肠胃不感觉刺激即可。与凉白开相比,温开水接近体温,容易被人体吸收。需要提醒的是,早晨空腹喝水不宜多饮,一杯足以达到保健效果,否则会加重胃肠负担,妨碍食物的消化。  二、清晨第一杯水应该怎么喝  1.白开水是最没负担的水  我个人还是建议喝白开水。有人主张早晨起来喝一杯淡盐水,我认为没多大意义。现代人本身摄取的钠就过多,在身体不缺少盐的情况下再喝淡盐水,会增加无价值盐的摄入。研究表明,白开水中含有的钙、镁等矿物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很有帮助,比较适合中老年人。还有人主张早晨喝一杯蜂蜜水,认为有利于缓解便秘。蜂蜜中的果糖对便秘的人有一定润肠、滑肠的作用,但对于大多数人,白开水就够了,白开水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都不存在,是最没有负担的水。清晨喝一杯白开水,在人体代谢过程中,既补充了细胞的水分,也降低了血液黏稠度,有利于尿液的排出。此外,白开水没有任何热量,不用消化就能被人体吸收,使血液迅速得到稀释,促进血液循环,让人更快地清醒过来。  2.温凉因人而异  晨起喝水,喝与室温相同的开水最佳,天冷时可喝温开水,以尽量减少对胃肠的刺激。有研究表明,当水温在25°左右时,水分子与人体的细胞亲和性最佳,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所以早晨喝一杯温白开水是最佳选择。对于年轻人、体质好的人来说,喝凉白开也是容易接受的,但对于年老、体弱、怕凉、胃寒的人来说,清晨一杯温开水,是上佳的选择。总之,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水温。  3.150-200毫升为宜 //   对大多数人来说,早晨喝150-200毫升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饮水量。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和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特别注意饮水量。高血压病人本身血容量就高,而早晨又是一天中血压的一个高峰时段,此时如果过量饮水,反而会增加血容量,使血压变得更高。而肾病患者过量饮水会增加肾小球的压力。  4.喝水时机:刷牙后早饭前  清晨喝水必须是空腹喝,也就是在刷牙后、早餐前。刷牙前喝水,容易将口腔中的细菌一起冲刷到体内,不利于健康。而饭后喝水得不到促进血液循环、冲刷肠胃等效果。此外,最好小口小口地喝水,饮水过快对身体非常不利,可能引起血压降低和脑水肿,导致头痛、恶心、呕吐。

饮食文化 2021-08-13
揭五谷杂粮的养生绝活

揭五谷杂粮的养生绝活

  燕麦降血脂。燕麦最受推崇的保健成分是β葡聚糖,它是一种水溶性纤维,能给燕麦带来黏稠的口感。研究表明,燕麦中的β葡聚糖具有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的效果,同时又不会影响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的水平。因此,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欧洲许多国家的相关机构都公布,只要食物中含有足量的β葡聚糖,就可以声称其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或“降低胆固醇”等功能。此外,燕麦的血糖指数较低,有助控制血糖。燕麦同时还具有预防便秘和肠癌的功效。   需要提醒的是,燕麦中的β葡聚糖只有溶解出来才能发挥作用,并且越黏的燕麦保健作用越强。因此,建议燕麦尽可能煮着吃。比如燕麦米可以和大米一起煮饭,也可以煮燕麦粥。燕麦片最好煮3~5分钟后食用,比冲泡的效果更好。  荞麦降血糖。荞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黄酮类物质,特别是我国特产的苦荞中,黄酮和芦丁的含量非常高。而芦丁是防治糖尿病、控制餐后血糖上升药物中的主要成分,因此,荞麦和苦荞特别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现在的荞麦食品主要是荞麦面条,但很多荞麦挂面中的荞麦含量很低(可能只有百分之几),因此,糖尿病人在选择时需要认真看食品配料表,尽量选择荞麦含量高的产品。糖尿病人最好选择荞麦速食面,其颜色较深,有光泽,像冷面一样,需要较长时间浸泡后食用。苦荞食品现在较常见的有苦荞茶和苦荞冲调粉,糖尿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薏仁米防癌。薏仁米中的薏仁脂被发现有良好的控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是理想的防癌食品。薏仁米还有美白养颜的作用,因此是高档化妆品中常见的成分之一。薏仁米较硬,建议浸泡后煮粥食用。 //   小米护胃。小米的营养比较均衡,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种类较多,含量也相对较高。小米最大的特点是容易消化吸收,所以不会给胃带来很大负担,因此,有小米护胃的说法。小米不但可以用来煮粥,还可以和大米一起煮成“二米饭”。  紫米、黑米护眼。紫米和黑米等紫黑色的杂粮一般都富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预防脂肪氧化和维护眼部血管健康。紫米和黑米还含有较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但其质地较硬,吸水慢,因此在烹调前需要长时间浸泡,最好能达到12小时。紫米和黑米用来煮粥,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绿豆清热解毒。从中医的角度讲,绿豆性寒凉,因此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绿豆的保健作用来自于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如类黄酮、单宁、皂甙等,它们有清热解毒功效。绿豆既可以做汤、煮粥,也可以浸泡后加到大米中做成绿豆米饭。

饮食文化 2021-08-13
能吃水果就不榨汁 吃水果必知8件事

能吃水果就不榨汁 吃水果必知8件事

  1.每日1~2个水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低钠高钾,是适合现代人的好食物。不过,水果含有大量的糖分,吃太多也不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00~400克水果。按常见水果,比如苹果、梨、橘子等,普通的个头的每天吃1~2个就可以了。   2.可放在两餐之间吃。饭前吃水果,还是饭后吃水果好?总的来说,饭前吃水果有助于在正餐时减少食量,控制体重,但如果肠胃比较虚弱的人,空腹吃水果可能会引起不适。而饭后吃水果,可能会造成能量过剩,阻碍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吸收,加重肠胃负担。因此,最保险的方法,是在餐后1小时后再吃水果。  3.能吃水果就不要榨果汁喝。将水果制成果汁需要滤去渣子,而这些渣子中却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比如膳食纤维,其对于增强饱腹感、减少胆固醇吸收等都有好处。另外,在榨汁的过程中,因为水果的细胞壁破碎,其中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果汁营养不如水果,鲜榨果汁一定要现榨现喝。  4.不可用水果代替蔬菜。整体上讲,水果的营养价值比不上蔬菜。除了枣、猕猴桃、柑橘、草莓、山楂等少数几种,多数水果的维生素含量较低。若说起胡萝卜素来,水果与蔬菜的差别更大,除芒果、柑橘和黄杏几种外,其他水果中胡萝卜素含量极少。钙、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水果与绿色蔬菜根本就无法相提并论。另外,蔬菜的含糖量通常很低,热量也低,多吃不会影响热量摄入。而吃水果太多,就有糖分摄入过多的担忧。  5.水果不分伯仲,变换种类吃即可。人们总是对什么“水果之王”、“水果皇后”感兴趣,其实,同样是水果,营养价值都各有千秋。吃水果也要各种品种、各种颜色,搭配着吃。不要迷信哪一种营养高,就只吃那一两种水果。  6.不能单吃水果做正餐。水果虽然富含糖分、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但也缺乏脂肪、蛋白质和脂溶性维生素。单靠水果来解决一餐,是远远达不到营养膳食的标准的。 //   7.单靠水果减肥不科学。吃水果不能减肥。一来如前所述,水果的营养不均衡,二来许多水果的热量并不低。单靠水果减肥,不仅很难成功,就算成功了也可能让人面色黯淡,体力下降。  8.糖尿病人在血糖平稳情况下可适量吃低糖水果。糖尿病人可以吃水果吗?答案是肯定的。前提是要保证血糖平稳,并且注意控制好水果的数量。糖尿病人可以多选择对血糖影响较小的水果,比如柚子、橙子、草莓、樱桃等。

饮食文化 2021-08-13
每口饭菜咀嚼30~50次 让你更长寿

每口饭菜咀嚼30~50次 让你更长寿

  从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做起,可以延缓衰老的到来,最近,日本《日刊现代》杂志采访了东京练马光丘医院后藤真大夫,给出了几个有用的建议。   晒太阳不要过度  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令皮肤发炎,导致面斑、皱纹等各种皮肤问题。后藤真建议,出门最好涂上具防紫外线功能的护肤霜或戴太阳眼镜。最好不要在烈日下跑步锻炼,会加速人体老化。  减少加热烹饪  烧鱼烧肉时,鱼肉变得香喷喷时表皮也会泛褐色,这种反应是由于鱼肉所含的蛋白质、糖分、脂肪遇热氧化,产生AGE(糖化终产物)所致。AGE会引发炎症,导致动脉硬化等。后藤真建议,虽然无法百分百避免加热烹饪,但可以尽量多吃非加热食品,如蔬菜色拉等等。  多咀嚼  后藤真表示,每口饭菜咀嚼30~50次可以延缓食物吸收时的血糖值上升,而血糖值上升太快会损伤血管并增加AGE的产生,会加速人体老化。 //   睡前喝水  人体的重量60%~80%由水分构成,失水会引起细胞发炎,血液黏稠,血流不畅,从而伤及血管。后藤真表示,1天要补充2升水,尤其睡前喝点水很重要,因为睡眠中人体会因汗水蒸发丢失近1升的水分,从而在天亮醒来后口干舌燥,会加大发作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老年人尤其应该睡前补充点水分。

饮食文化 2021-08-13
补充营养 早餐吃勺芝麻酱

补充营养 早餐吃勺芝麻酱

  生活中,虽然很多人有吃早餐的习惯,但仅仅能填饱肚子的吃法没有考虑到营养状况,严格意义上是不合格的早餐。要改善这一状况,建议早餐时吃勺芝麻酱,黑芝麻酱尤其值得推荐。   首先,黑芝麻皮上富含的花青素不仅能抵抗衰老,还有益心血管健康。其次,芝麻酱是特别好的补钙食品,含钙量不逊色于牛奶和奶酪。芝麻本身有硬壳,但经过磨制成芝麻酱,消化率大大改善。再次,芝麻酱还能提供十分丰富的钾、镁、铁、锌等矿物质,以及大量的维生素E、尼克酸。最后,芝麻酱还是蛋白质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良好来源。因此,吃勺芝麻酱能大大改善早餐的营养状况。 //   早餐吃黑芝麻酱的方法有很多,如抹在切片面包,夹在馒头里,或用来拌黄瓜、甘蓝、油麦菜等,还可用来做面条的调味汁。

饮食文化 2021-08-13
适量食用膳食纤维有助腹部减肥

适量食用膳食纤维有助腹部减肥

  专家指出,腹部减肥的方法可以通过外部产品或节食来减肥。当然,有一点,通过节食减肥后,容易反弹。但这种减肥相对是最健康的,也是最安全的。如食用含“魔力减肥之星”——魔芋的产品,可以达到腹部减肥的效果。魔芋的热量极低,且具有吸水性强、黏度大、膨胀率高的特点,进入胃中吸收胃液后可膨胀20~100倍,产生饱腹感,在充分满足人们的饮食快感的同时不会增肥,无须刻意节食,便能达到均衡饮食,从而实现理想减肥的效果。   大豆肽,也称是“绿色塑身之星”。大豆肽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激活交感神经,阻止脂肪吸收和促进脂质代谢,使人体脂肪有效的减少。同时因为优质植物蛋白的补充,还能够保证减肥者的体质,保持骨骼肌肉不变。目前,国内富含魔芋、大豆肽的产品并不多。仅有山货吧独家销售,由科技部院所专项基金成果、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研制的多纤果蔬谷肽粉等产品。 //   现代医学证明,缺乏膳食纤维可以导致营养过剩、肥胖。每日摄入膳食纤维不仅对控制热量的摄取十分有益,还可以防止热量摄入过多,预防肥胖,减腰收腹,排毒养颜。因此,适量食用膳食纤维,可以加快减肥进程,有效帮助快速减肥。  另外,专家指出,现在市场流行的左旋肉碱也可以达到腹部减肥的效果。不过,由于市场左旋肉碱品牌比较多杂,因此消费者选择要谨慎。目前,官方指定的由高纯度“纤魅源”左旋肉碱网上口碑比较好的,使用者反馈效果不错,消费者可以参考使用。

饮食文化 2021-08-13
揭秘喝蜂蜜水最有效的5个时间点

揭秘喝蜂蜜水最有效的5个时间点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便于人体吸收,而且有提高免疫力,滋润养颜的等多种功效。如今,很多女性都有喝蜂蜜水的习惯,但你知道吗?   早晨一杯蜂蜜水清肠排毒  经常早晨喝蜂蜜水的朋友会发现,基本每天都会厕所便便一次,非常规律,会形成一种习惯,这样每天排毒非常及时。清晨起来一杯蜂蜜水,有利于清理肠胃,有助于排除体内垃圾。  蜂蜜所产生的能量比牛奶高约5倍,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补充给人体能量,消除人体疲劳和饥饿。早晨喝蜂蜜,可以快速补充体能,让一天有充足的精神。  做法:每天早晨起来后,空腹喝一杯凉开水或一点温的开水冲泡一勺即可。  健康提示:空腹喝蜂蜜水容易使体内酸性增加,本身肠胃不好的人最好是用30度的水泡着喝,否则容易引起腹泻、肠胃炎等。  午后一杯蜂蜜水补充能量  每天下午3、4点,正值午餐与晚餐之间,也是能量消耗最大最疲劳的时候,此时机体处于“饥饿”状态,及时补充一杯温热的蜂蜜水,既让混沌的大脑在芬芳香味中有所清醒,还能够补充一些糖分和能量,为接下来两三个小时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活力基础。  同时,蜂蜜水还可以与酸奶、果蔬汁等混合食用,使机体补充更多营养物质。  做法:下午茶时间,为自己准备一杯蜂蜜牛奶或者蜂蜜茶饮。  睡前一杯蜂蜜水安神助眠  中医有句话:“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说的意思是:每天早起空腹喝淡盐水,每天晚上睡前喝蜂蜜水。  蜂蜜中的葡萄糖、维生素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神经紧张,促进睡眠,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睡前一杯蜂蜜水,可以帮你舒缓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做法:睡觉前喝一勺蜂蜜即可,用凉开水冲泡更好。  餐后一杯蜂蜜水消食助消化  蜂蜜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进食后,尤其是饱食后,胃部消化功能易下降,大肠蠕动变弱。  而蜂蜜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以促使胃酸正常分泌,可显著缩短排便时间,消除大餐后的积食。  做法:餐后1—2小时后,食用一杯蜂蜜水。  饭前一杯蜂蜜水抑制胃酸 //   蜂蜜对胃酸分泌有重要的影响影响,胃酸分泌过多或过少时,蜂蜜可起到调节作用,使胃酸分泌活动正常化。  如在饭前1个半小时食用蜂蜜,它可抑制胃酸的分泌,从而减少食物对胃粘膜的刺激。  做法:进食前0.5—1小时的时候,食用半杯蜂蜜水。

饮食文化 2021-08-13
茶叶冲泡几次才健康

茶叶冲泡几次才健康

  沈阳读者李先生问:听说喝茶能刮油,我最近每天都坚持喝。我发现喝完茶之后,肚子饿得挺快的,这是起到减肥的作用了吗?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答:喝茶者很容易感受到茶对胃肠的作用:饿得更快。这是因为茶叶含有咖啡因、茶碱和可可碱等复杂成分,能显著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胃动力。胃酸分泌增加(和胃肠蠕动加快)有助食物消化,使人产生消脂解腻或饿得更快的感觉。  但千万不要以为“消脂解腻”或“饿”是减肥,因为喝茶改变的只是消化的过程和感受,而不是消化的结果。你一日三餐吃下的能量,不论是糖类、蛋白质还是脂肪,都不会因为喝茶而跑掉。很显然,喝茶没有改变你的食物摄入,也没有改变你的粪便组成,它改变的只是从食物到粪便的消化过程,这怎么可能减肥呢?  普洱茶和红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比绿茶更强,因此喝普洱茶更容易饿。我见过有人忍着胃痛(与胃酸分泌增加,损害胃黏膜有关)喝普洱减肥。还有人试图用咖啡因的兴奋作用来推理茶的减肥作用。咖啡因使人兴奋,基础代谢能量消耗增加,从而能减肥。咖啡因的确会使人精神头更足,运动能力增强,但它对基础代谢的影响很小。所以茶、咖啡、含咖啡因饮料等都不足以实现减肥的目的。  没喝完的茶最易形成茶垢  科学研究表明,饮用水中含有矿物质和微量有害重金属离子,如镉、汞、砷等。当水加热时,随着水温的升高,某些钙、镁离子溶解度下降,难溶盐浓度不断加大,当水被浓缩到一定程度时沉淀析出。这些析出物可随水冲泡茶而进入茶杯中,没有被喝完或放的时间较长的茶水暴露在空气中,茶叶中的茶多酚与茶锈中的金属元素就会发生氧化,生出褐色茶锈,俗称茶垢,附着在杯子内壁,茶锈中就含有了镉、铅、汞、砷等多种有害金属,是危害人体健康的罪魁祸首。  天津药物研究院副教授李红珠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茶垢中含有镉、铅、汞、砷等有毒物质以及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这些物质会附着在光滑的茶杯表面。随着饮茶进入身体进入人们的消化系统,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等相结合,生成难溶的沉淀,不仅阻碍了人体对这些营养素的吸收和消化,还会使肠胃等器官受到损害。另外,经常不清洗的茶杯,还留有更多水垢,其中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对健康极为不利。”同时,这些氧化物进入身体还会引起神经、消化、泌尿造血系统病变和功能紊乱,甚至引起早衰,尤其是砷、镉可致癌,引起胎儿畸形,危害健康。  茶垢越厚,越难清理,因此日常的清洁和定期清理同等重要。专家建议个人每次喝完茶后,即使茶具上没有留下明显的茶渍,也应认真清洗,以免积少成多。  (1)茶垢沉积已久不好清洗,用加热过的米醋或用小苏打浸泡一昼夜,再用牙刷刷洗就可轻松清洗干净。需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的是紫砂壶,就不需这样清洗。紫砂壶本身有气孔,茶垢中的矿物质能够被这些气孔吸收,对壶能起到养护作用,也不会导致有害物质“跑”到茶水中被人体吸收。  (2)茶杯、茶壶内放入一小勺桔子粉或桔子汁等果汁,装满清水后放置2-3小时,这样茶垢与茶具失去了粘合力,就容易除去。  (3)茶壶或茶杯里加水,放入土豆皮,加热煮沸,冷却后冲洗,很容易就能清洗干净。  (4)使用金属制的茶隔时,会因茶垢而变得乌黑,如用中型清洁剂也洗不掉的,可用醋浸泡,或用漂白剂浸泡后可轻易去垢。  (5)在内侧涂上食用盐,特别是有茶垢的地方。然后用牙刷用力地刷洗茶杯,最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专家特别提醒,清除茶垢时最好不要用钢丝球或清洁球等比较粗糙的清洗工具来刷洗,因为这些刷洗工具容易伤害茶具内壁的釉质,使之变得越来越薄,以后生成的茶垢会很容易渗入到茶具深层,极难彻底清除。个人宜采用软毛小刷子或牙刷、轻柔的清洁布等来清洗。  袋装茶最好只冲泡1次 散装茶则别超过3次  除了茶垢不清楚有害健康,茶叶冲泡几次才最有营养,最健康?很多人也并不清楚。  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将茶叶反复冲泡,直到喝不出味道为止。有些人则冲泡一两次就赶紧换茶叶。这两种做法哪种正确,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比较好?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君峰说,有些人喜欢喝淡茶,有些人喜欢喝浓茶,虽然茶叶冲泡的次数和不同人的口味有很大关系,但从营养吸收上来说,袋装茶最好只冲泡1次,散装茶则别超过3次。  他解释,茶叶中含有具有抑癌作用的茶多酚、可以降血糖的茶多糖、使中枢神经兴奋的咖啡碱,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析出多少,和冲泡的次数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外形颗粒越大的茶叶,营养物质析出的速度越慢;颗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  与散装茶叶相比,袋装茶的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颗粒形状比较小,茶叶中的营养物质经过3-5分钟的第一次浸泡,就会有80%-90%析出,第二次冲泡以后,剩余10%左右的营养物质也差不多全部析出了。因此,尹君峰建议,袋装茶最好冲泡一次,不仅在营养的吸收上没什么损失,也不会影响口感和滋味。散装茶由于颗粒比较大,第一次冲泡的时间最好长一点,应在5分钟左右,其中的营养物质会有60%-80%析出;经过第二次冲泡,会有80%-90%的营养物质析出第三次冲泡后,营养物质的浸出率将超过95%,再冲泡下去,已经没什么营养作用了。  至于有专家指出,茶叶经多次冲泡,会使其中的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浸出。尹君峰说,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必过分担心。目前我国茶叶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大多水溶解度极低,按每人每天饮茶10克计算,即使冲泡1毫克/千克残留的茶叶,摄入的农药只有0.0001毫克,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天允许摄入量的几千分之一。茶叶中的重金属铅的浸出率也比较低,只要购买正规厂家的茶叶,其含量就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   每天12克最适合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和源建议,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日饮茶12克左右,分3~ 4次冲泡是适宜的。吃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孕妇和儿童、神经衰弱者、心动过速者,饮茶量应适当减少。韩驰则提醒,随着功夫茶的流行,人们喝茶“越来越烫了”,这是非常不对的。“人们喝茶本为保健,但喝烫茶会增加食道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得不偿失。饮茶最佳的温度应该是60℃左右,不要超过70℃。”  此外,一天之中可在不同时间饮不同的茶:清晨喝一杯淡淡的绿茶,醒脑清心;上午喝茉莉花茶,芬芳怡人,可提高工作效率;午后喝杯红茶,解困提神;晚上与朋友或家人团聚,泡上一壶乌龙或普洱,别有一番情趣,也不至于影响睡眠。

饮食文化 2021-08-13
“来自星星的你”别让炸鸡啤酒伤身体

“来自星星的你”别让炸鸡啤酒伤身体

  “来自星星的你”别让炸鸡啤酒伤身体   最近,一部名为《来自星星的你》的韩剧火了,顺带着让因H7N9卷土重来而萎靡不堪的禽肉市场也跟着火了起来。一句“下雪的时候一定要吃炸鸡和啤酒才行啊”的台词,不但让女主角深谙此道,更让不少喜欢这部剧的粉丝们争相效仿。眼见雨水节气来了,骤降的温度也带来了纷飞的大雪,想必不少人也会趁着这样的“天时”约着朋友,也来享受“下雪的时候吃炸鸡和啤酒”的愉悦。可火归火,炸鸡和啤酒可不是什么好搭配。  下雪吃炸鸡+啤酒虽然有道理但不推荐  乍一看,下雪的时候吃炸鸡与啤酒的台词显得颇有些无厘头,但实际上,从取暖的角度来说,这句台词颇有些道理,但从健康角度来看,实际并不可取。在中医中,鸡肉性温,特别适合于温补,因此也适合于容易手脚冰凉、体寒的人食用,经过油炸之后,鸡肉性热,对于在寒冷的冬季里增加热量驱散寒冷有一定帮助;同时,饮用啤酒过后能够让人的身体在短暂时间内因酒精的作用而发热,驱散寒冷。因此,剧中所说“下雪时一定要吃炸鸡和啤酒才行啊”的观点,从驱寒的角度来说,有一定的道理。  然而,炸鸡与啤酒并非健康的驱寒保暖的食疗方法,因此并不予推荐。这是因为鸡的营养物质大部分为蛋白质和脂肪,尤其是鸡皮中含有许多的脂肪,因此,并不推荐将鸡肉进行油炸、烧烤等烹饪,以免油上加油,令人摄入过多油脂,导致能量的过量摄入。同时,鸡肉在同一锅滚油中反复煎炸,油在高温下会产生不少致癌物质,炸鸡无论如何不能谈得上是健康食品。如果要问“如何才能健康地吃炸鸡”,只能说,并没有能够“健康吃炸鸡”的办法,因为炸鸡本身并不健康,想要健康,最好就是少吃炸鸡,甚至不吃。  电影《东邪西毒》里有句台词“水越喝越冷,酒越喝越暖”,似乎喝酒可以取暖已被许多人认可,所以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会选择喝酒来暖身,其实,这样做并不科学。人在饮酒后之所以会感到发热,这是因为在酒精的作用下,血管会膨胀,血液循环会加快,而这时人的散热反而加快,体温反而会有所下降,如果在这时感到暖和脱衣服,就会容易因着凉而感冒。因此,饮酒取暖并不可取。同时,饮酒本身毁肝,也与不少癌症的发病风险成正相关,饮酒本身并不值得推崇。如果一定要喝酒,需铭记“适量”二字,冬季每天的饮酒量最好在50克以下,白酒的话最好控制在30克左右,啤酒不能超过2罐或1瓶。  也因此,下雪时吃炸鸡加啤酒虽然在剧中看着格外具有某种童话气质,从健康角度来说却完全不值得推崇。粉丝们偶尔尝试这样的方式来“爽一把”无可厚非,常以炸鸡搭配啤酒却不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应当尽快改正。 //   下雪天寒冷到底吃啥才好?  下雪天冷,化雪天更冷,倒春寒的日子里总让人不太好过,这时候,温补驱寒的食物就发挥其作用了。在中医中,春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在这时候更要多吃一些温补、补阳的食物来帮助人生发阳气,储存阳气,以抵御阴寒。多吃一些味辛性温的食物,如韭、蒜、葱、芫荽等,因为温能助阳,辛能发散,有助于郁热发散。尤其在初春乍暖还寒时节,辛温的食物能发散体内的风寒邪气,更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葱里含有的葱辣素具有较强的杀菌、抑菌作用,经常食用可以预防感冒;大蒜中也含有一种杀菌力很强的大蒜素,能杀灭多种病菌,提高免疫力;韭菜更是冬春换季时“养阳”的佳肴,不仅有调味、杀菌的功效,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钙、磷等,营养非常丰富。此外,冬季大家爱吃的羊肉等温补肾阳的食物换季时也可以继续食用。  与此相对,黄瓜、冬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要少吃,以防止阻碍体内阳气生发。需要提醒的是,常被咽喉干燥、口臭、便秘等“内热”症状困扰的人,不宜过多食用温性食物,可适当吃点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莲藕、百合、萝卜等。韭、蒜、葱、芫荽类辛温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较大,患消化道溃疡的人也要少吃些。

饮食文化 2021-08-13
清洁肠道几把“扫帚”

清洁肠道几把“扫帚”

  1.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异硫氰酸酯,不但有助于清除肠道垃圾,还能抗癌。为了最大化地保留营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副教授冯翔建议,这类蔬菜最好不要长时间烹饪,西兰花可以清炒,或焯一下凉拌。   2.洋葱。肠道中益生菌和致病菌共存,当致病菌打败益生菌时,肠道菌群的平衡就被打破,可能导致便秘、腹泻等多种问题。为了给肠道内的益生菌补充养分,刺激其增长,要多吃富含低聚糖的食物,洋葱则是优质选择之一。此外,吃洋葱还可以预防癌症、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弹性。研究发现,生吃洋葱保健效果最好,可以凉拌或加入沙拉中,吃牛羊肉等味重油腻的食物时,搭配生洋葱能解油腻。  3.大蒜。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是一种强大的抗菌物质,能活化细胞,加快肠胃蠕动,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疲劳。为了保证大蒜的保健功能,最好遵循“吃生不吃熟,吃碎不吃整”的原则,用生蒜拌凉菜、调制蒜泥等都是很健康的吃法。 //   4.豆类。豆类中含有大量非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减少食物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预防便秘,降低结肠癌风险。黄豆、黑豆等豆类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它是分解油脂的“高手”,能促进脂肪代谢。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宋新建议,谷类和大豆混着吃,其蛋白质利用率可提高到73%,与肉相当,比单吃一种蛋白质利用率要高。  5.海带、黑木耳等菌藻类食物。它们含有大量植物胶原成分,能有效促进体内废物排出,减少便秘,清洁肠道,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好帮手。海带不论煮汤、炒或凉拌,味道都不错,烹调时放几滴醋,不但可以调味,还有益于钙的吸收。  6.全谷食物。冯翔说,燕麦、糙米等全谷食物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清洁肠胃、调节血糖,还能帮助肠道代谢一些致癌物质。另外,这类食物加工少,营养也更丰富,但口感却一般,因此搭配很重要。宋新建议,蒸米饭时可以加点糙米,煮大米粥、打豆浆时加一把燕麦,既能让营养升级,口感也更好。

饮食文化 2021-08-13
< 44 45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