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种人不适合吃蜂蜜,别人的补药可能是你的毒药?

有三种人不适合吃蜂蜜,别人的补药可能是你的毒药?

蜂蜜历来是养生家们最为推崇的食物之一,但是不管多好的食物,都有两面——“别人的补药可能是你的毒药”。蜂蜜是人类最为熟悉的蜂产品,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蜂蜜内服可治疗心、肝、脾、肾、肺、肠等器官疾病,外用可治疗烫伤、冻伤以及滋润皮肤。 目前认为有三种人不适合吃蜂蜜 (1)未满一岁的婴儿: 蜂蜜营养丰富,是大众饮食佳品。许多新妈妈都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1岁以内的婴儿不适合食用蜂蜜。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此外,专家还提醒,1岁以上的幼儿吃蜂蜜也要慎重,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 (2)糖尿病人: 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葡萄糖和果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3)肝硬化患者: 一般来说,乙肝患者非常适宜吃蜂蜜,因为蜂蜜提供的单糖不需要肝脏分解合成,可以降低肝脏的负担,但是肝硬化患者却不能吃蜂蜜,因为会加重肝脏的纤维化。

蜂蜜知识 2024-01-18
野菊花蜂蜜的功效与作用?

野菊花蜂蜜的功效与作用?

野菊花蜂蜜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泄火化痰。野菊花蜂蜜中是有野菊花蜜,还有黄连蜜,五味仔蜜,野枣蜜,这些都是以九月开的野菊花最多,所以叫做野菊花,它主要有清热解毒效果,有黄连的消炎,还有治菌的效果,泄火化痰的效果,有野枣花的是头晕目眩,还有记忆力减退的功效,它主要的成分就是野菊花、山菊花,主要的功效就是利尿护肝,清肺化痰。 对于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的扁桃体炎都是具有辅助作用的,还具有止渴生津、清热降火、祛风解毒、平肝明目,对于暗疮还有一定的疗效。 野菊花清热去火,我们都喝过菊花茶,很容易把野菊花的功效转嫁到这种野菊花蜂蜜头上,从而发生购买行为,殊不知,这时您可能已经上当了,下面我们探讨一下有没有野菊花蜂蜜。 现在市场上的蜂蜜,都是以意蜂蜜为主,那么意蜂蜜有没有野菊花蜂蜜呢? 要看一种蜂蜜是否存在,先要看这种蜂蜜对应的蜜源植物有没有花蜜,如果没有花蜜,那么这种蜂蜜自然也是不存在的。 野菊花有没有花蜜呢?这个我实在是不大清楚,可能得去问植物学家了。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先假设野菊花有花蜜,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蜜蜂会不会采这些野菊花的花蜜。大家一定要知道,蜜蜂在温度降低以后,活动量会减小,直至冬眠。而野菊花开花的时间正是温度较低的秋季,蜜蜂会采蜜吗? 昨天我问了我们村里的一个蜂农,我问蜜蜂是不是已经冬眠了。他说没有,但是活动量已经很小,并且蜜蜂过冬需要储存的蔗糖已经全部喂给蜜蜂了,也就是说,今年不可能再从蜂箱中摇蜜了,即便野菊花有花蜜,蜜蜂也能采,也不会有蜂农会从中取蜂蜜的。 况且上面的两项我们都是假设,如果野菊花蜜源很大,蜂农怎么会放弃这一资源呢?退一步讲,即使不能卖钱,能做蜜蜂的过冬粮也行啊,最起码不用买糖喂蜜蜂了。由此可见市售的野菊花蜂蜜纯碎是炒作概念,这种蜂蜜或许存在,但作为商品出现的几率是非常小的。 在这里提醒广大的消费者,发现这样的稀缺蜂蜜品种的时候,不要只图新鲜,多问几个为什么,要不就搜索一下,就会避免上当。

蜂蜜知识 2024-01-18
我国主要单花蜜有哪些品种?

我国主要单花蜜有哪些品种?

我国单花蜜主要有:紫云英蜜、刺槐蜜、野桂蜜、柑橘蜜、椴树蜜、荆条蜜、荔枝蜜、龙眼蜜、苕子蜜、向日葵蜜、油菜蜜、枣花蜜、芝麻蜜、棉花蜜、乌桕蜜、桉树蜜、荞麦蜜、草木樨蜜、野坝子蜜、白刺花蜜、毛水苏蜜、老瓜头蜜、党参蜜、橡胶蜜等30多种。

蜂蜜知识 2024-01-18
蜂蜜结晶的实质是什么?蜂蜜为什么会结晶?

蜂蜜结晶的实质是什么?蜂蜜为什么会结晶?

新鲜蜂蜜是黏稠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液体,一般在较低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朦胧而混浊,逐渐结成固体,这就是蜂蜜的自然结晶,是一种正常的物理现象。 蜂蜜结晶的实质是葡萄糖的结晶,因为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质,而蜂蜜又是葡萄糖的过饱和溶液。影响蜂蜜结晶有很多因素:首先是结晶核的数量,含有结晶核越多,结晶速度就越快,反之结晶速度就会减慢。其次,贮藏温度也影响蜂蜜的结晶速度,蜂蜜结晶最适宜的温度为13~14度,温度低于5度时,结晶速度反而迟缓。把蜂蜜贮存在很低的温度下(-18度或以下),能大幅度推迟结晶。高于27度时,蜂蜜就不容易结晶,已结晶的蜂蜜加热到40度以上,又还原成液体。再次,含水量与蜂蜜结晶速度也有关。含水量低的蜂蜜,溶液的过饱和程度高,比较容易结晶;含水量高的蜂蜜,结晶过程变慢,不成熟的含水量高的蜂蜜不易结晶或不能全部结晶。不同花种的蜂蜜,其化学成分不同,在结晶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正常情况下含葡萄糖、松三糖和蔗糖较多的蜂蜜容易结晶,而含果糖、糊精和胶状物质(多糖类)较多的蜂蜜则不易结晶。

蜂蜜知识 2024-01-18
洋槐蜜是什么蜜

洋槐蜜是什么蜜

洋槐蜜是什么蜜?前面蜂蜜的种类讲过洋槐蜜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蜂蜜品种,好多朋友还不了解洋槐蜜。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什么是洋槐蜜。 洋槐蜜简单来说就是蜜蜂从洋槐树花上面采集花蜜酿造出来的蜂蜜。洋槐蜜也叫刺槐蜜、槐花蜜,是蜂蜜的一种,属于单花蜜。洋槐蜜色泽呈透明水白色微黄,有淡淡的槐花香味,洋槐蜜味道甘甜、绵软细腻。 洋槐蜜一般不易结晶,但是在长期低温存储或13-15度的环境下也会结晶,结晶后的洋槐蜜色泽洁白如脂,非常好看,结晶颗粒非常细腻。因洋槐蜜色泽和口感很好,所以也被列为“中国四大名蜜之一”,属于一等蜜。 洋槐蜜主要分部在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洋槐花的花期一般在4-6月份,长江以南大概在四月中下旬开花,长江以北大概五月中旬开花。开花期较短,只有十天左右。洋槐花是属于大宗蜜源植物,洋槐蜜也是我国产量最多的蜂蜜之一,基本上占全年蜂蜜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但是近年来大部分优质的洋槐蜜都出口到国外了,市场上高品质的洋槐蜜不多。 洋槐蜜可以有效抗菌、防腐和止咳,洋槐蜜性凉有将血压、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管硬化等功效。晚上睡觉前适量服用洋槐蜜能起到催眠的作用,经常饮用洋槐蜜能改善人的情绪,有宁心安神的效果。 洋槐蜜的色泽也分好几种,有琥铂色、淡琥铂色、水白色等,主要原因是槐花花期较短,蜜蜂在采集洋槐花蜜时也混入的有其他花蜜,就会造成颜色上的区别,在这些不同颜色的洋槐蜜中以水白色蜜最好,洋槐蜜颜色越浅纯度越高质量越好。所以朋友们在购买洋槐蜜的时候也要注意观察洋槐蜜的色泽。

蜂蜜知识 2024-01-18
超市卖的蜂蜜为什么不结晶?

超市卖的蜂蜜为什么不结晶?

大家在超市看到货架上的蜂蜜一年四季都不会结晶,所以就疑惑超市卖的蜂蜜为什么不结晶?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大家要知道蜂蜜为什么会结晶: 蜂蜜结晶是因为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蜂蜜中存在着大量的葡萄糖晶核,当温度较低时(一般在11-15度左右),蜂蜜中的葡萄糖晶核就会析出,出现结晶。 因此,结晶是蜂蜜固有的一种物理特性,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同品种的蜂蜜结晶核不同,有的结晶很严重,有的结晶则很轻微,浓度高的蜂蜜比浓度低的蜂蜜容易结晶。 那为什么超市蜂蜜不结晶呢?常见的超市蜂蜜多数是从蜂农手中收集的1天蜂蜜,又叫"水蜜",看名字就知道了,指的是水份较大的蜂蜜,收集这些蜂蜜后,用巴氏高温处理,产生浓缩蜂蜜,这种蜂蜜因为高温而损失了蜂蜜的味道,葡萄糖因为高温也发生了变化。 在超市销售的蜂蜜,由于结晶了会影响销售,商家采用技术手段来防止结晶。一般有这几种方法: 高温破坏结晶 在加工过程中采用高温来破除蜂蜜当中的晶核,来防止结晶。但是高温破晶核的同时也相应的会破坏蜂蜜当中的一些活性物质。 改变果糖比,人为的在加工过程中改变天然蜂蜜的果葡比,提高果糖的比例来延缓结晶的时间。 超市的货架上可以看到国产的蜂蜜基本都是没有结晶,而进口的蜂蜜在冬天的时候基本都出现了结晶的情况。因为国产蜂蜜在出现了结晶的情况之后都选择了下架从厂家换新生产的蜂蜜重新上架,而已结晶的蜂蜜退回工厂。

蜂蜜知识 2024-01-18
什么是原蜜?

什么是原蜜?

原蜜的叫法,是相对于超市蜜来说的。实际上就是纯天然的蜂蜜。目前,国内的蜂蜜主要由中华土蜂和意大利蜂两种蜜蜂采集。只要是天然,未经过人为加热浓缩,都可以称为原蜜。 原蜜可以直接食用。 超市的蜜基本上没有原蜜,因为受原蜜的特性问题,非常影响卖相又极其容易给消费者带来误会,比如原蜜的结晶、涨瓶、白沫等等,所以基本上都有加工过,原蜜一年四季不断变化,只有加工蜜才会一成不变。 原蜜又分水蜜和自然成熟蜜。 自然成熟蜂蜜是指蜜蜂采花蜜后,将其唾腺分泌物装到巢房中,经过酿造、脱水,使含水量降至20%以下,并使双糖充分转化为单糖,葡萄糖和果糖总的含量达70%以上,自然成熟的蜂蜜,具有真正意义上蜂蜜应具备的营养成分,可以直接食用;而未成熟蜜是采回不久的花蜜未经充分酿造,大多是1-2天取蜜,虽然也可以直接食用但许多营养物质不全面,不充足,不稳定,这种蜜价格便宜,加工厂收购后经过机械脱水浓缩成人为控制的高度数蜜,这种蜜一般称之为浓缩蜜,加工蜜,因为加工破坏了蜂蜜营养,其并不具备蜂蜜应有的营养价值。 成熟蜂蜜的酿造需要多天,蜜蜂中的采集蜂采集花蜜,将其吸入蜜囊中在蜂体分泌转化酶的作用下开始加工,返巢后再把蜜汁吐给内勤蜂或分散至几个巢房内,由内勤蜂继续反复吞吐加工,在这期间内勤蜂又将其分泌多种转化酶混入花蜜中,使蜜中的蔗糖尽可能的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同时箱内一些蜂则加强扇风、蒸发蜂蜜中的自然水分,最后将蜜汁贮存在巢房中,通过不断的分泌转化酶和扇风工作(这些多种酶类物质的注入可以促进人体消化吸收,是蜂蜜营养价值的体现),当蜜成熟贮满巢房时,蜜蜂再用蜡将蜜房封上盖,隔离空气防止蜂蜜变质,这就完成了从花蜜到天然成熟蜂蜜的整个过程。蜂农在采集成熟蜂蜜时,要用刀割去蜜房上面的蜂蜡,将成熟了的蜂蜜摇出。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比如超市的加工蜜度数都是极高且极其浓稠的,这个是在非成熟蜜的基础上,用机器把非成熟蜜浓缩脱水,提高度数,人为形成的,不是蜜蜂辛苦劳作酿造的成熟蜜,这一点一定要区分。

蜂蜜知识 2024-01-18
蜂蜜出现分层现象,正常吗?

蜂蜜出现分层现象,正常吗?

天气转暖,结晶的蜂蜜开始出现融化,装瓶有分层现象,很多人不是很了解,甚至对此有误会,认为蜂蜜分层了就是假的,这个其实是天然蜜无法避免一个的变化,并无质量影响。 首先给大家解释下什么是蜂蜜分层,常见的蜂蜜分层一般有两种: 一是蜂蜜结晶,但还没完全结好上下层,这不影响食用; 二是开春后随着气温慢慢回升结晶开始融化,分上下层,上层液体下层固态,一层结晶一层没结晶,如没有发酵酸味,也不影响食用。 蜂蜜的结晶形态为未结晶、开始结晶、半结晶、完全结晶,在蜂蜜半结晶和开始结晶时装瓶就会是分层现象,上面是液体下面是固体。 需要说明的是尤其是在蜂蜜在处于半结晶和底部结晶时,特别是底部只有一点结晶,一些不易结晶的蜜,比如洋槐蜜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时候就特别容易给消费者带来误会,很多消费者第一想法就把这种底部结晶当成了白糖,殊不知这个是正常的蜂蜜结晶状态,稍微理智点就能想到谁会这么傻把白糖直接装蜂蜜瓶里呢?而且即使是真正的白糖也不会这样结晶呀,用心尝下也是可以直接区分的。 在气温慢慢升高时全结晶的蜂蜜上部会出现融化的现象,融化了的口感喝起来偏稀,这个也是蜂蜜遇热变稀的一个特性,另外蜂蜜自身度数高的话融化的并不多,分层现象是天然蜜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只要是没有发酵变酸的味道,都不会影响食用。 不过,还有一种比较少的情况:蜂蜜没有结晶,都是液态,但是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两层液体,颜色也不大一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表明蜂蜜中添加了其他物质,掺假一开始的时候,混合不会出现分层,但是由于蜂蜜和添加物的比重不完全一样,静置一段时间,也许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就不要购买了,以免上当受骗。

蜂蜜知识 2024-01-18
蜂蜜那么甜,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

蜂蜜那么甜,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

蜂蜜与其他甜味剂有什么不同 蜂蜜是一种甜味剂。在食物包装袋的成分表内,蜂蜜被列为“添加糖”,因为蜂蜜不是食物本身含有的成分,而是人们将其添加进食物,使之变甜。 蜂蜜除含有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还含有维生素(尤其是维C)、钾、钙、锌等矿物质以及抗氧化物。但这些物质含量并不高,所以不能把蜂蜜当作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 蜂蜜与白糖或蔗糖不同,后者不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蜂蜜对血糖的影响 蜂蜜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 两者含量合计约占70%~80%,天然蜂蜜中蔗糖极少,不超过5%,所以蜂蜜的甜主要是甜度达到180的果糖造成的。 大家知道,果糖像葡萄糖一样,也是单糖,很容易消化吸收,但吸收以后,并不会直接成为血糖。 一部分果糖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之后,才会使血糖升高。故而果糖升高血糖的速度很慢,纯果糖的升糖指数仅为23.0,远低于绵白糖(83),蜂蜜(73)。 糖尿病如果选择摄入蜂蜜,一定要控制摄入量。 如果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规律,摄入少量的糖没有问题。但如果你需要注射胰岛素,计算每天的碳水化合物(包括蜂蜜)摄入量很重要,能帮助你确定胰岛素的剂量。 牢记碳水化合物及膳食纤维的最大摄入量,可以避免血糖水平大幅升高。即便可以注射胰岛素进行缓解,长此以往,高血糖也会对你的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控制蜂蜜的摄入量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一般每天可以摄入5克,约1小勺。

蜂蜜知识 2024-01-18
一瓶蜂蜜,如果没有变化那就该扔!

一瓶蜂蜜,如果没有变化那就该扔!

很多卖家经常被问:怎么和你买的蜂蜜,和我之前的不一样?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对于纯蜂蜜来说,这很难用一句话来回答! 其实,天然好蜂蜜真的很容易闹出很多误会,因为真正的好蜜就像拥有鲜活的生命一般,特性多、变化多,一年四季在不断的变化。   天热有泡沫,天冷有结晶 天然好蜜,天热容易起泡,天冷容易结晶。 蜂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酶,以及一些蛋白质的胶体物质,都是容易促成蜂蜜表层有一层泡沫存在的,也称作蜜沙,这和蜂蜜的发酵是有差别的,而且天气热的时候更明显一点。 蜂蜜结晶,在自身形态上会由液体转化为固态。天热了原本结晶的蜂蜜开始软化出现融化,变成上面是液态,下面是结晶的分层现象。 每种蜂蜜结晶的颜色也不一样,有白有黄有暗红色,这就是一种天然性,而不是人工机器去干涉。纯天然蜂蜜的结晶毫无规律,结晶特性各异,有结晶如小雪花状,颗粒状,有硬有软,有细有粗! 天热显的稀,天冷显的稠 另外需要说明的就是蜂蜜的浓稠度,蜂蜜的浓稠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蜂蜜的天然性在此表现的非常明显,就是遇热变稀,遇冷变稠。同一种蜂蜜,夏天喝和冬天喝是有区别的,夏天喝稀,冬天喝却很稠。 纯天然蜂蜜,因为天气的原因,蜜蜂在不同的时间采集的花蜜不一样,不同的蜂群的蜜蜂采集的蜜源也不一样,或者蜂巢内自身留有底蜜,会导致不同批次的蜂蜜存在颜色、浓度、香味、乃至口感等方面的差异。 天热有泡沫,天冷有结晶 天然好蜜,天热容易起泡,天冷容易结晶。 蜂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酶,以及一些蛋白质的胶体物质,都是容易促成蜂蜜表层有一层泡沫存在的,也称作蜜沙,这和蜂蜜的发酵是有差别的,而且天气热的时候更明显一点。 蜂蜜结晶,在自身形态上会由液体转化为固态。天热了原本结晶的蜂蜜开始软化出现融化,变成上面是液态,下面是结晶的分层现象。 每种蜂蜜结晶的颜色也不一样,有白有黄有暗红色,这就是一种天然性,而不是人工机器去干涉。纯天然蜂蜜的结晶毫无规律,结晶特性各异,有结晶如小雪花状,颗粒状,有硬有软,有细有粗! 天热显的稀,天冷显的稠 另外需要说明的就是蜂蜜的浓稠度,蜂蜜的浓稠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蜂蜜的天然性在此表现的非常明显,就是遇热变稀,遇冷变稠。同一种蜂蜜,夏天喝和冬天喝是有区别的,夏天喝稀,冬天喝却很稠。 纯天然蜂蜜,因为天气的原因,蜜蜂在不同的时间采集的花蜜不一样,不同的蜂群的蜜蜂采集的蜜源也不一样,或者蜂巢内自身留有底蜜,会导致不同批次的蜂蜜存在颜色、浓度、香味、乃至口感等方面的差异。 蜂蜜颜色差异也很大 在颜色上,要从两点讲起: 不同的蜂蜜:每种蜂蜜都有其特定的颜色,从白色到深琥珀色不等,而且大宗蜜种有几十种之多,颜色真的是千差万别,并非很多人说的,蜂蜜就要深色的好。 同一种蜂蜜:蜂蜜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方,即使蜜蜂采集的是同一种花,蜂蜜的颜色口感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更需要留意的是不同年份,比如去年的蜂蜜,和今年的蜂蜜即使是在同一个场地采的蜂蜜的颜色都可能有些差异。 因为蜂蜜自身的颜色也会随着时间转变,深色的蜂蜜看起来不是特别明显,一般深色的蜂蜜时间长了,颜色会变得更深。浅色的蜂蜜颜色也会逐渐转黄转偏深的颜色。蜂蜜结晶后的颜色和液态时的颜色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蜂蜜知识 2024-01-18
蜂王胎是什么东西?

蜂王胎是什么东西?

  一、来源论述 蜂王胎是蜂王发育到幼虫阶段的虫体,从来源上看蜂王胎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王台中尚未封盖化蛹的蜂王幼虫,其二是工蜂房中三日龄内的工蜂小幼虫,事实上不管是蜂王还是工蜂都是受精卵发育成的,若工蜂从幼虫期就始终以蜂王浆为食也能发育成蜂王。     二、生产方式 蜂王胎最初只是生产蜂王浆时的副产品,现已发展成比蜂王浆更具营养价值的高级滋补品,事实上蜂王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一种新的蜂产品,在养蜂生产中移虫后60~70小时可取蜂王浆并可将幼虫集中挑出,一般每生产5千克蜂王浆便可收获1千克蜂王胎。     三、营养价值 蜂王胎是比蜂王浆更高级的滋补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尚含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乙酰胆碱及酶类等活性物质,研究表明蜂王胎中含有人体所的需营养物质种类超过50种,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钙、锌、铁、铜等矿物质。     四、禁忌人群 1、过敏体质:过敏体质不适合吃蜂王胎,原因是蜂王胎中富含异性蛋白(非人体组成的外源蛋白)等过敏原,少数过敏体质人群食用后可能引发程度不同的过敏反应。 2、孕妇:孕妇不适合吃蜂王胎,原因是孕妇吃蜂王胎易破坏体内的激素平衡,激素失衡轻者影响胎儿正常发育,严重时甚至可能刺激子宫并因宫缩过于剧烈而流产。 3、低血糖:低血糖人群不适合吃蜂王胎,原因是蜂王胎中富含的“多肽-P”有类似胰岛素样的作用,若低血糖人群食用蜂王胎易出现出汗、饥饿、心慌等低血糖症。

蜂蜜知识 2024-01-18
哪三类女性不宜喝蜂王浆?

哪三类女性不宜喝蜂王浆?

  一、过敏体质者 对蜂王浆过敏的女性不宜喝蜂王浆,原因是蜂王浆中富含蛋白质和酶类等过敏原,少数过敏体质人群喝蜂王浆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轻者可能出现口舌发麻、皮肤瘙痒等不适,严者可能发生皮肤肿胀、喉头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因此喝蜂王浆之前一定要确保不对蜂王浆过敏。     二、孕妇 孕妇不宜喝蜂王浆,原因是蜂王浆中含有一定量的激素或类激素成分,例如蜂王浆中的某些有机酸就有类激素样作用,若孕妇食用易破坏体内本身就极为脆弱的激素平衡,轻者可能刺激子宫而引起宫缩,严重时甚至可能因宫缩过于剧烈而引起流产,因此孕妇不建议喝蜂王浆。     三、子宫肌瘤者 患子宫肌瘤的女性不宜喝蜂王浆,原因是蜂王浆中含有一定量的激素成分,加之蜂王浆中还有大量类激素物质,而雌激素水平过高恰恰又是促使子宫肌瘤生长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雌激素水平越高则子宫肌瘤生长得相对越快,因此患子宫肌瘤的女性喝蜂王浆可能会加重病情。     四、适宜人群 1、蜂王浆特别适合免疫低下者食用,原因是蜂王浆中富含的营养物质能强化人体免疫功能,免疫低下者适量食用些蜂王浆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2、蜂王浆特别适合高血糖人群食用,原因是蜂王浆中富含的胰岛素样肽类物质能显著的降糖效果,高血糖人群适量食用蜂王浆能有效的控制血糖。 3、蜂王浆特别适合更年期女性食用,原因是蜂王浆中富含的泛酸等能调节和平衡人体代谢功能,更年期女性适量食用蜂王浆能减轻更年期综合症。

蜂蜜知识 2024-01-18
哪些人不适合吃蜂胶?

哪些人不适合吃蜂胶?

一、过敏体质者 蜂胶的成分复杂且含少量的致过敏成分,研究表明有0.3‰的人对蜂胶有过敏反应,内服时可能出现粘膜充血水肿、哮喘等症状,而外用则多为局部发痒、灼痛、皮疹等,另外蜂胶过敏可能有一定的潜伏期,有些人食用后要5~7天甚至1个月才出现过敏,因此在食用蜂胶之前一要进行过敏测试,若已发生过敏在停用后可自行恢复。   二、孕妇 蜂胶中含有一定量的激素或类激素成分,例如蜂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便具有雌激素的双重调节作用,孕期孕妇体内的激素处于微妙的动态平衡状态,若服用蜂胶则会打破体内的激素平衡,进而会刺激子宫而引起宫缩的情况,轻者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重者甚至可能会导致流产,另外孕妇吃蜂胶对腹中的胎儿也极为不利。 三、哺乳期女性 母乳是新生儿降生初期最主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例如母乳中富含的脂肪可以为婴儿提供能量,又如母乳中富含的钙和磷可以促进婴儿骨骼的生长,再如母乳中富含的免疫球蛋白可以为婴儿提供基础的免疫能力,但在哺乳期是不能吃蜂胶的,原因是蜂胶中的某些物质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从而可能影响婴儿自身免疫功能的完善。     四、婴幼儿 蜂胶能调节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免疫系统完善的成年人而言服用蜂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但免疫功能尚不完善的婴儿服用蜂胶则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另外蜂胶中含有一定量的激素或类激素成分,婴幼儿服用后可能出现早熟或发育过快的情况,因此婴幼儿在服用蜂胶之前一定要向医生咨询清楚。 总结:蜂胶虽然是功效独特且全面的保健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有些人吃蜂胶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甚至可能反而会给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在服用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适不适合吃。

蜂蜜知识 2024-01-18
蜂王胎和蜂王浆哪个好?

蜂王胎和蜂王浆哪个好?

一、活性物质 蜂王胎和蜂王浆中都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事实上活性物质也是蜂王胎和蜂王浆中最具代表性的营养物质,但蜂王胎中含有更丰富的酪氨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等,因此从活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上看蜂王胎比蜂王浆更有优势。 二、维生素 蜂王胎和蜂王浆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蜂王浆中含量最高维生素是B族维生素,其次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和少量其他维生素族物质,而蜂王胎中则以维生素D的含量最丰富,因此从维生素含量上看蜂王胎和蜂王浆是不相上下的。 三、糖类物质 蜂王胎和蜂王浆中都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其中蜂王浆中糖类物质约占蜂王浆干物质的20~30%,主要有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龙胆二糖等,而蜂王胎中糖类物质的含量则仅仅只占7~8%,因此从糖类物质含量上看蜂王胎比蜂王浆可能略好一些。 四、甲壳素 蜂王胎的体壁含有约60%的甲壳素(几丁质),甲壳素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抑制癌细胞转移等作用,尤其适合糖尿病、肝肾病、高血压等人群食用,而蜂王浆中则几乎不含甲壳素,因此从甲壳素含量上看蜂王胎比蜂王浆可能要略胜一筹。

蜂蜜知识 2024-01-18
男人吃蜂胶会影响性功能吗?

男人吃蜂胶会影响性功能吗?

一、营养价值 蜂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活性,目前从蜂胶中已分离出超过400种化学成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物质是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芦丁等,尚含丰富的氨基酸如组氨酸、甘氨酸等,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等,有机酸如苯甲酸、阿魏酸、咖啡酸等,矿物质成分如钙、镁、磷、钾等。   二、功效论述 男人吃蜂胶对性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原因是蜂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能增强体质并能间接增强性功能,但蜂胶对性功能的促进作用是极为有限的,事实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性功能,而蜂胶对人体这些系统只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三、正确吃法 蜂胶因加工工艺不同有原胶、蜂胶液、蜂胶软胶囊三种,其中原胶因含有重金属等杂质不能直接食用,蜂胶液可直接服用或加在牛奶、咖啡或蜂蜜中食用,而蜂胶软胶囊则是最常见的蜂胶制品,食用时只需像其他胶囊药剂一样用温水吞服即可,另外长期过量服用蜂胶对健康反而是有害无益的。   四、禁忌人群 1、过敏体质:过敏体质人群不能服用蜂胶,原因是蜂胶中富含过敏原,少数过敏体质人群服用后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 2、孕妇:孕妇不能服用蜂胶,原因是蜂胶中含有激素或类激素物质,若孕妇服用可能导致体内激素失衡甚至引起宫缩。 3、婴幼儿:婴幼儿不能服用蜂胶,原因是蜂胶会影响婴幼儿免疫系统的完善,加之蜂胶中的激素物质对婴幼儿也不利。

蜂蜜知识 2024-01-18
蜂胶在蜂巢的什么地方?

蜂胶在蜂巢的什么地方?

一、蜂胶来源 胶源植物是指能分泌树脂且能被蜜蜂采集加工成蜂胶的植物,例如桦树、杨柳树、松树、柏树、漆树、桃树、李树、杏树等都是胶源植物,蜜蜂从胶源植物上采集树胶后装在后足的花粉筐中带回蜂巢,回巢后混入上颚腺、蜡腺等腺体分泌物并反复咀嚼加工成的胶状物就是蜂胶。 二、蜂巢位置 蜂胶是蜂群正常生存所必须的珍贵物质,事实上蜂胶在蜂巢中几乎是随处可见的,例如蜂巢表面及蜂房内壁上都有大量的蜂胶,而养蜂人一般多从蜂箱覆盖、覆布及箱体内壁上采集蜂胶,值得注意的是蜂胶基本上都是意蜂生产的,而中蜂因具有不采集树胶的习性而不生产蜂胶。 三、蜂群用途 蜂群加工蜂胶的用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蜂群需要蜂胶来修补蜂巢并需要蜂胶来增加巢础的韧性和硬度,其二是蜂胶是维持整个蜂群健康的有效物质,原因是蜂巢内部环境在适宜蜂群生存的同时也适宜微生物生存,而蜂胶的天然抗菌作用则可使蜂群免收微生物的侵害。 四、采集提纯 1、采胶:蜂胶虽然在整个蜂巢中普遍都有分布,但往往只有蜂箱副盖、覆布及蜂箱内壁等位置适合采集,养蜂人从这些位置将蜂胶收集起来就是原始蜂胶。 2、提纯:蜂胶必须经过萃取和提纯后才能食用,目前应用得比较广泛的提纯方法有乙醇石油醚双相溶剂萃取法、氢氧化钠溶剂提取法、乙醇溶液浸渍法等。

蜂蜜知识 2024-01-18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