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艺的文化价值有哪些?纸艺的制作方法

纸艺的文化价值有哪些?纸艺的制作方法

纸艺的文化价值有哪些?纸艺的制作方法 纸艺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纸艺艺术来源于生活,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和几千年来历史积淀的产物,是我国大地上以人为本,口传身授的活态文化传统。 纸艺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对纸艺艺术的传承不仅是要学会民间的剪刻技法,而应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纸艺艺术具有强烈而鲜活的生命力,展现出一种“生命的形式”。当代人对民间文化的了解程度不深,追求时尚,疏远本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正被人们所遗弃,民间文化传承受到严重脱节,因此,要充分融入民族本土文化。纸艺艺术承担了文化传播的载体和社会教科书的重要角色,形成厚重的民间文化,才是对传统民间艺术最好的保护。 纸艺艺术能够给人以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间,让思维天马行空,丰富文化艺术的内容。通过对纸艺艺术的精神性、形式特征及象征意蕴等进行深层次的梳理,有利于更好的传承纸艺艺术的层次结构,在实践中感知民间纸艺的原汁原味;可从民间聘请纸艺艺人,学习纸艺的造型、色彩、花纹等技巧,寻求创作灵感,拓展视野以提高审美情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带动大家有意识的去探寻民风民俗,增加思维深度。 纸艺的制作方法 纸艺品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工艺品,其市场空间大、投资少、无风险、高回报的项目。不管是作为创业还是休闲,都是一个极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你可以在创业中锻炼自己,也可以在休闲中提高自我。下面介绍几款纸艺的制作方法: 字母图案花瓶 用完的糖浆瓶或者番茄酱瓶子可拿来制作成花瓶,你将完全看不出它本来的摸样,甚至还可以为它装饰上字母图案的组合。 步骤: 1、掉塑料瓶的顶部,附上一层用胶水浸泡过的报纸条,晾干胶水。 2、绘制或使用现成的模板剪出一个字母图案,粘贴在塑料瓶的中央,再附上一层蘸过胶水的报纸条,拿刻刀抚平字母的表面,晾干。 3、花瓶喷涂工艺漆,颜色自定,喷涂颜色的时候注意要让花瓶的表面拥有天然石头般的效果。 清雅白玫瑰 富有新意的纸制玫瑰花,除了装饰灯罩底边,还可以用同样的做法,点缀在任何你需要的地方。 步骤: 1、先在绘画纸上打好底稿,画出一个漩涡图案,然后剪下来,纸卷呈带状。 2、纸卷的最外端开始紧紧地往里卷,再松开纸卷,保持住花朵的造型粘住底部。 纸浆小碗 1、酿纸浆需要将撕成小片的报纸入沸水锅煮,待一个小时后过滤,把纸撕得更碎,再用手指挤压出糊状的纸浆。添入按比例配好的胶水混合物。 2、小碗上喷涂一层不粘的明胶,再往上贴纸浆,晾干。 3、轻地将晾干的纸浆小碗从模具上分离,涂刷想要的颜色,或者效仿天然石头、木头的色泽。

民间工艺 2016-04-13 14:56:57  
油纸伞的制作过程和清洁方法

油纸伞的制作过程和清洁方法

油纸伞的制作过程和清洁方法 油纸伞的历史 1、伞相传由鲁班之妻云氏发明。据传,早在春秋末年,我国古代著名木工师傅鲁班常在野外作业,若遇下雨,常被淋湿。鲁班妻子云氏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象“亭子”,收拢如棍,张开如盖。实际上,这就是后来的桑“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但初期的伞多以羽毛、丝绸等物料制作。发明纸后,丝由纸代替,制成纸桑宋时称绿油纸桑以后历代均有改进,油纸伞,油散蝙式伞,最后形成今天的大众用品。 2、油纸伞实际出现的时间不明,约于唐朝传至日本、朝鲜。明朝开始于民间普及,《天工开物》提到:“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沈括《梦溪笔谈》也提到:“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江南地区由于气候潮湿多雨,当时制伞业十分蓬勃。在一些文学作品如《白蛇传》等也可以看到油纸伞的踪影。油纸伞后来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泰国、老挝等地。油纸伞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喜娘会用红色油纸伞遮著新娘以作避邪。日本传统婚礼上,新娘也会被红色油纸伞遮著,老人喜好像徵长寿的紫色伞,送葬时则要用白色桑日本传统舞蹈也会以油纸伞作道具,茶道表演时用的要用“番杀。 油纸伞的制作过程 1、号竹:即选竹。 2、做骨架:削伞骨,并进行水浸、日光晾晒等必要的技术处理,然后钻孔、拼架、穿线、串联伞柄伞头制成骨架。 3、上伞面:把裁好的纸黏上骨架,修边、定型,曝晒。 4、绘花:于伞面绘上图案,晒干。 5、上油:最后在伞面刷上熟桐油,待完全干后就可以使用了。 油纸伞的清洁 1、雨天使用后需要晾干在收起来,避免发霉。 2、定期清洁,即用纸巾或者抹布轻轻擦拭干净即可,注意纸巾跟抹布不要太湿。 油纸伞的保养 1、纯手工原生态油纸伞,具有晴雨两用的实用功能,晴天使用过后,直接收拢放好就行;雨天使用后,需将油纸伞半撑开,晾干再收拢。可连续使用3年以上,无需特别护理。 2、定期用湿纸巾或者抹布轻轻擦拭,把灰尘清去即可。

民间工艺 2016-04-13 14:49:03  
油纸伞要怎么搭配最好?

油纸伞要怎么搭配最好?

油纸伞要怎么搭配最好? 油纸伞要怎么搭配最好? 中国的油纸伞图案以传统国画常见题材为主,如花鸟、山水等,也有以古典文学名著内容如《红楼梦》、《西厢记》的情节为题材,伞柄和伞骨均保留素材原来的颜色,带有古朴的韵味。主要用于收藏纪念、文化礼品、装饰装修、伞舞道具等方面。油纸伞因其历史悠久,古典怀旧,内涵丰富,寓意吉祥,深受各类人们的热爱,中国油纸伞文化主要表现在: 1、代表多子、多福 油纸与“有子”音近;伞架为“人”字形(由几十个人字形状组成);伞字繁体是“杀,从繁体字角度看,是人字头下面四个邪人”字,自古寓意为五子登科。 2、寓意美满、团圆、平安 伞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平安。 3、寓意节节高升 伞骨为竹,代表长寿,寓意节节高升。 4、寓意大红大贵。 红色是我国的传统色调,寓意大红大贵,这正是大红伞流传百年不衰的重要原因。 5、代表恩爱百年。 自古油纸伞下演绎了多少经典爱情:《白蛇传》中,许仙与白蛇在西湖断桥以红伞为媒,结下千古奇缘的佳话;“才子+佳人”是中国自古的美满爱情的象征。 6、代表怀旧与浪漫 油纸伞,是怀旧文化的代表。戴望舒《雨巷》,描绘了“古镇+雨巷+油纸伞+美女”美好浪漫的景象,直到今天这一画景依然是年轻人心中美好浪漫的经典印象。 7、消灾辟邪、平安吉祥。 在中国民间,传说红色与桐油可以消灾、辟邪、驱鬼,有红色的桐油的纸伞放在家中,当然可以平安吉祥了。 8、祭祀祖辈先灵 在很多地方,有用油纸伞祭祀祖辈先灵的习俗。习俗来源于中国古代皇帝打着黄盖伞,表示至尊无上。用油纸伞祭祀祖辈或亡灵,显示其在是阴间地位显赫,不受苦受难,可早日投胎转世。 9、预祝金榜题名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习俗,就是赴京赶考或做官上任,背上行囊里除书本外,一定会带一把红油纸伞,预祝路途平安、高中状元。现在很多地方,亲朋、家长、同学买一把油纸伞,预祝高考成功。 10、高贵典雅。 油纸伞本身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气息浓厚。用油纸伞装饰装修,在灯光照射下,古典浪漫、高贵典雅。汉服+油纸伞,更是中国古典高雅美的标志。 11、喜庆 红色油纸伞代表着喜庆,现在我国家很多地方,做寿、结婚、生子、乔迁、高升等依然保持送油纸伞的习俗。

民间工艺 2016-04-13 14:47:17  
微雕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微雕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微雕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微雕的制作方法: 1、微雕特别讲究选材,其石材质地要求绝对精纯,容不得有半点砂格和半丝裂纹,因为半个砂点就可能破坏了一个精细画面或10多个汉字。 2、微雕的刀具也是特殊的细刀,既要尖细,又得锋利。 3、要有特别精熟的书法和国画功底,雕刻的时候才可进行“意雕”、““意刻”。 4、临场要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厘千钧,一气呵成。 5、运刀要稳、准、狠,微雕的刀即是笔,功力不足,因微失控,刀不达意。在微雕作品上配微刻题款一定要讲究书法效果,那些见大显丑,字之歪斜,行之不齐,画之失准,配之失调,都是创作者应避免的。 6、应把握刀具与石材所产生的线条变化的艺术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书法和刀法笔意达到完美的统一。 微雕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只有体现各种刀法的金石型微雕才有比较高的价值。在分辨材质真伪、工艺类型的前提下,再从作品的章法、色彩、技法上判断品位的高低,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 微雕讲究选材,其石材质地要求绝对精纯,容不得有半点砂格和半丝裂纹,因为半个砂点就可能刻10多个汉字。第二、微雕的刀具也是特殊的细刀,既要尖细,又得锋利。第三、要有特别精熟的书法和国画功底,雕刻的时候才可进行“意刻”。第四、临场要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厘千钧,一气呵成。第五,运刀要稳、准、狠,只有这样,才能使书法和刀法笔意达到完美的统一。20世纪90年代,开辟了“案头摩崖石刻”的寿山石书法微刻新品种。寿山石的案头摩崖本来就小巧玲珑、千姿百态,再配以微刻书法艺术,就更具有欣赏价值,因而人见人爱。

民间工艺 2016-04-13 14:24:39  
桃木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桃木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桃木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桃木工艺品的简介 桃木工艺品,造型艺术之一。是用桃木作为一种载体,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有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需求性。从中国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厌,读作ya,是避邪析福的饰物)之具的风俗。 以桃木作桃人、桃英桃板、桃符等用来祈求神明保佑、消灾辟邪,是最早的桃木工艺品,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如南方人喜欢桃木剑,北方人偏好桃木斧头。还有贵州的桃木傩面具,陕西的桃木马勺脸谱等等,但都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古代悠久的历史传承。 “居不可无桃”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表达了人们对人生的吉祥、平安、长寿的向往和追求。国人对它情有独钟,是相信桃木能制鬼避邪的一个作用。 桃木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桃木工艺品不同于一般工艺品的价值,桃木具有辟邪、镇宅、纳福、招财、保平它的能力。桃木为五木之精亦称仙木,故能压伏邪气。 桃木辟邪早在《山海经》中即有记载。古代先民用桃枝、桃人、桃符,桃汤等来驱邪怯鬼,例如,王安石曾诗云:“千门万户瞳瞳目,总把新桃换旧符。”可以,桃木辟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是一种广为流传的民间习俗。桃木与法律除恶扬善的精神相契合。尤其是桃木剑,是道教的一种传统法器,也是钟馗铲除邪恶的武器。人有了这种法器的护持,更有能量替天行道,战胜邪恶,匡扶正义。 桃木剑即能化解小人,改善人际关系,还能积聚正能量。桃木剑、桃木如意、桃木佛珠等桃木工艺品的辟邪功能各有侧重,摆放位置及适用对象亦有不同注意事项。

民间工艺 2016-04-13 11:44:36  
桃木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桃木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桃木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桃木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材料处理 1、将选好的桃木坯料完全浸泡在水中泡透。 2、将浸泡透的桃木放在加有火碱的水中大火煮沸,然后继续在沸水中煮四至五小时,煮完捞出后立即浸泡在清水中,直至桃木不再吸水。 3、将煮好的桃木坯料取出放在阴凉无风处排好,自然凉除部分水分,使其基本定形,然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自然干燥。 4、再将干燥的桃木坯加固束缚成捆进行烘干,经过处理后的桃木色泽美观,不开裂、不变形、不虫蛀。 传统工艺 手工雕刻首先,要有一张好的画稿,一张好的画稿决定了一件桃木工艺品未来的命运。在有经验丰富的雕刻师进行精心的雕刻。其次,经过打胚、粗雕、细雕,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整体感强,从下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层地推进。刀法圆熟流畅,要有充分的表现力。 修光 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要求刀迹清楚细密,或圆滑、或板直、或粗犷,力求把作品意图准确地表现出来。 打磨 根据作品需要,将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要顺着木的纤维方向打磨,直至理想效果。 着色上光 用硬毛刷、小硬毛笔、调色缸。着色的颜料一般是指水溶性的,如水粉、水彩或皮鞋油。它们的特点是覆盖性小,有较强的渗透性。 保护 上漆或打蜡。

民间工艺 2016-04-13 11:38:41  
丝带绣的制作方法 丝带绣的文化价值

丝带绣的制作方法 丝带绣的文化价值

丝带绣的制作方法 丝带绣的文化价值 丝带绣的制作方法 丝带绣感觉入手难的问题,两者绣法不同,十字绣绣法比较简单明快,就那几种绣法,所以,大多数绣亲们,认为十字绣好学易上手,而丝带绣绣法有二十多种绣法,尽管每个产品里都单独配备了绣法技法详细图解,但在初绣的绣亲们看来还是很麻烦的,其实,这是个误解,因为,一般刚接触丝带绣的绣亲们,都是挑选比较小的比较简单的产品开始的,这样的产品里,涉及的绣法,一般仅仅三两种技法,最多五六种技法,更重要的是,在你购买成品时,有不懂的地方,绣亲们,可以直接请教丝带绣店的店员现场指导,同时用店里已备的丝带、绣布现场操作明白,再回家绣制即可。 再一个,即使刚开始绣制中,有不明白的地方不少绣亲家里都有电脑,到网上搜索丝带绣针法视频,会出现很多品牌的针法视频详解,立马可以观看学习。据了解绣亲们绣过一个以后,就再也没有说丝带绣难的了。 丝带绣,不但以其立体逼真、层次分明图案鲜艳的特点,吸引人的眼球,更关键的是其绣制时间,大为缩短,一幅长一米五高八十公分的相同图案的丝带绣产品,用时大约仅仅为十字绣的数分之一,在普遍高节奏高压力的城市生活的今天,这个显著特点,无疑是丝带绣一经兴起,就很快风靡江南的重要原因。 丝带绣的文化价值 丝带绣是用色彩丰富,质感细腻的缎带为原材料,在棉麻布上,配用一些简单的针法,绣出的立体绣品。是继十字绣之后一种更具有创意的新兴手工DIY刺绣项目。 在早些时期,法国的宫廷妇人,偶然间发现,用传统只是用来做服饰修饰的丝带,随意设计成的鲜花图案,绣在布上。它的效果,有着令人震惊般的漂亮和华贵。因为绣出的绣品不但有着色彩绚丽的华彩,更同时具备丝绸般的高贵细腻。实实令人为之着迷。一时间,丝带绣像一阵风一样,传遍了法国宫廷。欧洲当时的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也无不以纷纷穿上配有丝带绣图案的服饰为荣。 随着DIY产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丝带绣做为一种新兴的手工工艺,也悄然的登陆到中国。其立体逼真的刺绣效果和耗工极短的特点,一面世就赢得无数绣友的青睐和喝彩。目前国内的生产厂家也慢慢林立,并且实力强劲的厂家也主要是集中在浙江及中原一块。

民间工艺 2016-04-13 11:33:45  
水晶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水晶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水晶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水晶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据《本草纲目》记载:水晶“辛寒无毒”,主治“惊悸心热”,还能治疗“肺痈吐脓,咳逆上气”,可“安心明目、去赤眼、熨热肿”,亦可“益毛发、悦颜色”。水晶是大自然神奇力量造就的宝物,与翡翠玉石等收藏投资领域相比,水晶工艺品入为收藏者带来很多精神上的享受,并且只要藏品精良,也可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现代水晶工艺品品类繁多,由无色水晶、各类俏色水晶、发晶等雕刻而成,或为花草动物,或为人物故事雕刻件、水晶球等,也包括各类佩饰。 收藏现代水晶工艺品一要看质地。好的水晶工艺品,材料质地要纯净、光润、晶莹。在杂质方面则不可一概而论,有些杂质本身已经成为为水晶增色的包容物,即使真是瑕疵也可能通过巧雕而“化腐朽为神奇”。二要看加工工艺。好的水晶工艺品应考究精细,不仅要充分展现水晶制品的外在美,还要最大限度的挖掘其内在美。当然,一般来说质地好的水晶制品加工不会太差,反过来制作精良的水晶质地应该也不错。水晶原材料的鉴别就目前来说并不太困难,因此收藏现代水晶工艺品的水准主要取决于收藏者的艺术鉴赏能力。 水晶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水晶玻璃工艺品是中国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说其水晶工艺品的制作,多数人都持未知的看法。以下是其制作方法的介绍: 首先将有机玻璃单体盛于搪瓷容器内,按配比将有机玻璃板溶解在单体中搅拌均匀,再加入苯二甲酸二丁酯、偶氮二异丁腈,并搅拌混合均匀,排除搅拌时产生的气泡后,再将调好的浆料灌注入模型中进行聚合,开模后即得透明有机玻璃成品,如果要制作各种带工模的仿琥珀工艺品,要事先将所选择的各种小型模型、生物标本、钱币、玩具等(简称工模)在浆料灌注进行到一半后略停放至模具中间,再灌满模具型腔。如果要使透明产品略带各种颜色,可在配料中加入少量有机颜料,混合后制出产品就得到五颜六色的效果。也可先放入工模再进行一次性浇注。 工艺流程为:制模-浇铸成型两大步骤。模具的作用是使加工的原材料利于成型,便于批量生产。尽管各种仿水晶胶料配比不同,但制作工艺是一致的。配方(以质量比计算):有机玻璃单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液)100份,有机玻璃板(成型3~5mm厚)<6份,苯二甲酸二丁酯溶液4~6份,偶氮二异丁腈白色晶体(有毒,操作时应注意安全,戴防护手套及用品)0~1份。模具一般用平面玻璃板制成,如各种简单方形、圆形模具,可用玻璃刀将硅玻璃(平板玻璃)裁成所需要几何形状及围墙边条,然后用玻璃胶将边条粘在底板玻璃上,粘接时玻璃胶应粘在模具外面,如边条刀口不平应用砂轮磨平。 需要注意的是追求精度高的工艺品则需用硅橡胶或金属制作立体模具,模具内的平滑程度与成型后产品表面光洁度成正比关系。

民间工艺 2016-04-13 11:29:02  
双丝伞的搭配知识和保养方法

双丝伞的搭配知识和保养方法

双丝伞的搭配知识和保养方法 双丝伞的搭配知识 1、双丝伞是民间工艺品的一种。双丝伞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式样美观。以云华、古永等地出产的毛竹和当地的木料为伞柄、伞骨,伞面用界头买来的构皮纸蒙上、涂上坝子油或桐油,称为“绿衣子”,工序包括削伞骨、绕线、裱纸、上柿子水、收散晒散绘画、装伞柄、上熟桐油、钉布头、缠柄、穿内线等,平均制作一把伞约需半天时间。 2、以传统古法制造双丝伞,70多道工序全手工操作,从削竹到描绘图案都是全手工,没有使用机器。材质也固守传统,比如伞托,必须是从大山里砍伐下来的通木。制作工具也历史悠久,质量控制严格,要求“四沟”平整不露接头、“牙子”不露口,“胚子”、“托子”不露“猪鼻孔”,涂桐油也要求均匀。图案也很讲究,切合不同喜庆场合。婚聘的油纸伞,图案是“龙凤呈祥”、“牛郎织女”、“天仙配”等;恭贺孩子新生的,是“二龙抢宝”、“宝莲灯”、“喜鹊闹梅”、“仙女散花”等;生日馈赠则是“百鸟朝凤”“不老松”、“八仙过海”、“彭祖老仙”等。 双丝伞的清洁 1、清洗时不能用普通的洗衣粉或洗衣液,因其中的化学成份会使蚕丝蛋白脆化,影响丝绸的品质,要用丝毛洗涤剂。 2、清洗的时候要用温水,轻轻擦拭,最后要彻底用清水漂清残留的洗涤剂。 3、洗后不可曝晒,阴凉处凉干,以防蛋白变性或织物褪色。 双丝伞的保养 1、洗涤时最好用软水,温度在35-40摄氏度效果最佳。 2、碱对丝纤维有破坏作用,宜用中性洗涤剂或丝毛洗涤剂。 3、清洗时不宜用力,应轻轻擦洗。 4、清洗后,悬挂于阴凉通风处,晾干,不宜曝晒,以免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导致褪色。 5、收藏时放置用纸包起来的樟脑丸,以免虫蛀。

民间工艺 2016-04-13 11:24:12  
双面绣的制作方法和文化价值

双面绣的制作方法和文化价值

双面绣的制作方法和文化价值 双面绣的制作方法 一、绣时将线尾剪齐,从上刺下,再在离针二三丝处起针,将线抽剩少许线尾,下针时将线尾压住,连线几次短针,将线尾藏没,使正反两面都不露线头。 二、绣时把针垂直,不刺破反面的绣线。 三、掌握住排针:按次序非常均匀地排列针脚,不能疏密不当,才可使两面相等。 四、藏头,是将线尾隐藏在最后的针脚中,不能露出线头。 双面三异绣是在双面异色的基础上发明而成的,同时又是对双面异色绣的发展。其特点是:绣品正反两面异样、异针、异色。即正反两面对应部位图样不同,针法不同,色彩不同。它能使观赏者能在一幅绣品上欣赏到不同图案、不同针法、不同色彩的刺绣艺术形象。这种绣品,在苏绣和中国刺绣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双面绣的文化价值 在中国苏绣艺术中,双面绣是它皇冠上的一颗明珠,集中体现了苏绣的技艺水平。如今的双面绣已发展为双面异色、异形、异针的“三异绣”,把双异绣技术发展到神奇莫测的境界。绣制“双面异色绣”和“双面三异绣”,技艺的难度就更高了,除了双面绣的一般要求外,还要照顾到双面针脚、丝缕,做到两面色彩互不影响,针迹点滴不露,使两面异色分明,天衣无缝。 吴县苏绣艺人制作有酷似雕塑的双面异色的立体绣,其代表作《云龙腾飞》,用含金和银的金线、银线与真丝花线,一面绣成腾飞的金龙,另一面则为银龙。蒸腾的云霞,闪闪的群星,火红的宝珠,都突兀在绣面上。既是绣品,又似雕塑,双面绣高超绝伦的技艺,令人赞叹不已。 双面绣是苏州最鲜活的象征,细密的针脚、完美的构图,温婉动人的苏州呈现的是粉墙黛瓦之外的绚丽五色。更重要的是,精致灵巧的苏州人巧穿时空用活脱脱的双面绣展现出苏州的前世今生,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或者,一面是经济,一面是文化。而如同双面绣的风景幽隐,小巷园林和昆曲评弹的风雅之地,现代苏州凝聚着做大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厚重期待。

民间工艺 2016-04-13 11:22:12  
树脂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树脂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树脂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树脂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树脂工艺品是指既实用又艺术化的物品,是以树脂为主要原料,通过模具浇注成型,制成各种造型美观形象逼真的人物、动物、昆鸟、山水等等,并可制成各种仿真效果。如:仿仿金、仿银、仿水晶、仿玛瑙、仿汉白玉、仿红木等。树脂工艺品色彩艳丽,造型仿真得不错,立体感非常强,用于家居装修比较适合。 树脂工艺品的工艺品种主要是动物、人物、卡通、宗教、风景、节日、花园流水造型、功能性、喷泉、仿真等几大类。树脂工艺品在原材料上依照树脂品牌、含树脂比例依照配比的。小型的树脂工艺品一般的原材料是:固定树脂,石粉或其他任何仿古原料,如仿大理石产品,可用树脂品牌、大理石粉。大型的树脂工艺品一般的原材料是:树脂、石粉、色膏。中空可以填充树脂废料,大型树脂产品一般为树脂废料填充。 树脂工艺品的价格比往年有所上涨,国外的客商订货也较多。 树脂工艺品不只是可以用来久居装饰,还可以作为礼品赠送给客户,一般的企业认为印上公司的logo才算的是礼品,其实不然,工艺品不能与其他的产品相比,工艺品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是适合送给注重生活品味的人的,如果在工艺品也印上公司的logo,不仅不能起到宣传的作用,反而降低了工艺品本身的价值。 树脂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在树脂工艺品的生产过程中,有的制品表面下会出现很多细小的孔,用针刺破它,就会有一些液体流出,这样就叫做油孔,如果在制品的表面下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很细小的孔,其中也有一些液体,这样就叫做针孔。 针孔和油孔都是在化学稀疏剂产生的,这些原料融合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就会出现油孔。如果油和稀疏剂比较少,没有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针孔了。这个问题一般会发生在下半年季节,在浆料搅和完后,就会出现分层的现象,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有以下几种方法: 1、在领浆生产之前要控制油类的涉入量,然后均匀搅和后使用。 2、在生产的过程中,用一些浓度比较高的树脂原料,为了减少在石粉加入的时候减轻浆水的分层。 3、在石粉填充的时候要注意潮湿度,因为水分太多就会导致分层。 4、一定要严格的控制油类涉入量,在不影响喷浆的环境下,要少入油类,油类的涉入量不要超过千分之五,而且要做到越少越好。

民间工艺 2016-04-13 11:20:42  
瓯绣的文化价值有哪些?瓯绣的制作方法

瓯绣的文化价值有哪些?瓯绣的制作方法

瓯绣的文化价值有哪些?瓯绣的制作方法 瓯绣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1979年,温州匝绣厂职工用彩色丝线100多种,针法20多种,绣成高1米、宽4米巨幅绣品《红楼梦·十二金钗图》,造型生动,堪称瓯绣代表作。在香港展出时,观众踊跃。在这幅长2米、宽1米的巨幅作品中,四季花卉同时开放,“十二金钗”集于一图,画面上十六个人物的脸型、发髻、首饰、神态各不雷同。绣面绚丽多彩、光彩夺目。 1998年一幅长3.5米、宽1.4米的巨型瓯绣精品《鹤鹿同春》,再次轰动海内外。这幅作品汇集了瓯绣所有的传统技法,采用了100多种绣线颜色,是历史上第一件汇集人物、花鸟、山水、走兽为一体的瓯绣作品。 瓯绣精品无不取材于古而适之于今,集传统技法之大成而加以创新,充分显示了瓯绣的包容性、创新性,说明瓯绣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工艺品种。瓯绣以构图精巧,绣法严谨,运针纤巧,色彩鲜明而著称。不少佳作被选为国家级礼品,多次参展国际艺术博览会。2001年瓯绣被浙江省列为重点保护艺种。 瓯绣的制作方法 瓯绣的制作由毛竹抽丝编织制成,用彩线在上面绘出花鸟、山水或人物,所以也称作“画帘”。瓯绣制品针法繁多,做工精细,以刺绣人物为绝招,具有色彩鲜艳夺目、绣面光亮生动、绣画巧妙结合、针法匀称灵活、针脚齐平、构图简练、主题突出等特点。 刺绣之所以存在差别主要是由于针法的运用的结果,瓯绣经过多个阶段发展和多维的整合的结果已经有:齐针、切针、套针、接针、施针、滚针、蔬针、掺针、断针、侧针、包针、缠针、网针、盘针、游针、长短针、打子针、人字针、八字针、排排高、匹匹咬等二十几种针法。所以,瓯绣所绣制出来的绣品构图精巧、造型准确;画绣结合、以虚衬实;针法严谨、绣理分明;运针灵活、修面生动;色彩鲜明、明亮悦目。

民间工艺 2016-04-13 11:11:22  
年画是怎样的?年画的制作方法

年画是怎样的?年画的制作方法

年画是怎样的?年画的制作方法 年画是怎样的?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其名称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在宋代曾被称为“纸画”,明代则称为“画贴”,清代称作“画片”、“画张”、“卫画”等,直到清道光29年(1849年),李光庭的《乡言解颐》一书中始见“年画”一词。 年画的制作方法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年画的制作方法大致有人工绘制、木英水印套色、半印半画、石英胶印等。一般说来,套色木版年画有四道工序: 1、画师起稿,将定稿用白描法画在毛边或薄绵纸上; 2、刻工将画稿的反面,用粉糊粘在刨平的木版上,刻出墨线版,先印出几幅墨线画样; 3、在画样上点出颜色,刻工再按点出的不同颜色,分别刻制出几种颜色的套印版(一般不超过5块); 4、将墨线和套色版准备齐全后,将白纸数百张固定在刷印图案的位置上,再将画版仰放在纸的左边,将纸覆在涂匀颜料的画版上,再用棕刷平刷画版上的纸。如此刷完,再换另一颜色版,依样刷印,直到全部画版刷完。

民间工艺 2016-04-13 10:28:25  
年画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年画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年画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年画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其名称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在宋代曾被称为“纸画”,明代则称为“画贴”,清代称作“画片”、“画张”、“卫画”等,直到清道光29年(1849年),李光庭的《乡言解颐》一书中始见“年画”一词。 年画的文化价值有: 1、吉祥的主题是中国各地年画创作的共同观念。中国民间年画从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到表现手法,均以表示吉祥如意、纳福驱邪为其最基本功能,使年画成为具有无限生命力和最受人们欢迎、拥有最多用户与观众的画种。中国年画的题材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年画的造型来源于中国古老文化千百年的积淀,来源于中国农村特定的社会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来源于民间艺术家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有的年画的造型非常的相似,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隐藏在其背后悠久的传统痕迹。 3、想象力在年画艺术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形象的创造。民间艺人对形的表现,完全是凭着记忆和想象,从“意”到形,形随心变,在形的塑造中融进了自己强烈的主观臆想。在极富想象力的年画艺术中,自然中的一切都具有人的灵性,现实与理想、客观与主观融为一体。年画艺术的形象率直、稚拙、富于想象,贴近人的本性特征,而远离物象的表面特征,不求肖似,极尽夸张。 4、各地年画工艺都有固定的传承方式和工艺流程传统。各地制作年画时的要求和操作工艺反映着各产地不同的文化取舍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年画的传承方式—家传、招徒、办学—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民族标识、社会的组织力以及其中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物化传播是年画的主要传承手段。 中国民间年画几乎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图解。因为它不单具有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大量的自然和人文信息。

民间工艺 2016-04-13 10:26:50  
泥塑的文化价值和制作方法

泥塑的文化价值和制作方法

泥塑的文化价值和制作方法 泥塑的文化价值 中国泥塑艺术,早在原始社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最新出土的一尊年代久远、形体完整的彩塑泥兽,据专家考证为春秋早期的珍贵文物。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约在公元前四七五年以后,秦汉雕塑出现了浑厚、朴拙、流动的风格—像秦《秦始皇兵马俑》和汉《霍去病墓》,它们表现了大气磅礴、朴拙含蓄的艺术造形。 两汉以后由于佛教的传入,人们因响往乐土而大兴寺院、石窟,于是出现了大同云冈、洛阳龙门、敦煌、麦积山等佛崖。公元七至九世纪的隋唐时代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敦煌、麦积山的泥塑大佛,唐十八陵石刻,洛阳龙门石佛都体现了精美的艺术造型。 从五代十国一直到清末,随著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逐渐走向世俗化。盛唐时期的雕塑和绘画已不多见那些大的菩萨像。「经变」题材的雕塑和绘画日见增多。 泥塑的制作方法 泥塑的基本用料 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蜂蜜等。 泥塑的模制 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 脱胎 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民间工艺 2016-04-13 10:24:50  
面人的文化价值有哪些?面人的制作方法

面人的文化价值有哪些?面人的制作方法

面人的文化价值有哪些?面人的制作方法 面人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山西寒食节之本质内容已由古代原始的禁火俗转化变异为纪念晋国贤臣介子推。民间广泛制作的昭示春天来临的百样寒燕面食,也被易名为“子推燕”。事实上按山西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春燕凌空正是万物新生的季节,于是乡村巧妇感自然之变而为之,借柔软的面团、籍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一个个鲜灵活物,一片片盎然生机,展示出一个美妙神奇的民间艺术世界。特别是山西代县一带所作的寒燕天飞地走,水生土长、目中所见、心中所想自然万物无一不在塑造之列。这些面塑精巧别致,方不盈寸。 所塑动物如虎、狮、马、牛、猫、龙、猴、羊等,着重夸大头部比例,增强尾部动感,刻画四肢的灵活,使人感到神似而形美。飞禽类如鸡、鸭、孔雀、凤凰、喜鹊及各种小鸟,则夸张表现其尾羽的动感,夸大其嘴部、眼部,使其具有拟人的效果,与观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每个民俗节日的形成,都有它特定的含义,这含义又都有它的文化指向与表达方式。七月十五家家做面羊,上坟祭祖,馈赠亲友,是山西民情风俗的一大特点。从传统风俗讲,七月十五称为“鬼节”,源于佛教“目连救母”的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弟子目连之母生前不做善事,死后灵魂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既化为烈火,其苦难忍,目连求于佛,佛祖告他于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会,置五味百果,靠众佛僧之善德以超度亡魂,拯救其母。此说又与中国道教中“地官赦罪”之说相融合,深深地影响到民众生活,于是形成了每年七月十五百姓都蒸做面羊贡祭祖上坟的风俗。 面人的制作方法 面人的制作方法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源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扩、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面塑艺术的特点是“一英二捏、三镶、四滚”(泥塑的步骤),还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 面塑实际上是馍,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主要出现在嫁娶礼品、殡葬供品中,也用于寿辰生日、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等方面。农家把已蒸好的各种面塑花摆在诸神前,其中猪头形面塑俗称“大供”,另外还有花模、花果模、礼模、馍玩具等。制面馍的工具十分简单:白面、剪刀、菜刀、梳子、红枣、花椒等物,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进行捏制,那么一个鲜活的面模形象就会脱颖而出。”

民间工艺 2016-04-13 10:23:05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