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翠苹简介

姜翠苹简介

姜翠苹是《杨家将》中的人物,杨七郎次子杨宗英之妻,萧太后的义女,辽国元帅姜飞雄之妹。 目录 1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姜翠苹性别:女登场作品:《杨家将》身份:杨宗英妻,萧太后义女,姜飞雄妹

人物百科 2021-11-06
杨金花简介

杨金花简介

杨金花是杨宗保与穆桂英之女。曾因夺帅印而误伤狄青之子,引起狄、杨两家结仇,侬智高起兵,狄青被围,杨文广挂帅救援,杨金花冒进失利,杨文广重责杨金花八十军棍以严肃军纪,杨金花后痛改前非,开始谨慎用兵,最后协助杨文广平定了侬智高。而狄、杨两家虽共同为国平叛,但仇恨一直到狄青孙子狄难抚时代才算解开。杨金花和杨文广兄妹二人并肩作战,屡建战功,其本人的结局却存在不同说法。苗族有些地区传说其为了救助兄长而死,该节日被苗族定为姑娘节,也叫乌饭节。而有些苗族地区则传说此日是为了纪念杨文广的生日。杨金花并未在此战中身亡。 目录 1基本资料 2文本渊源3人物事迹4家族成员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杨金花性别:女登场作品:《杨家将》 文本渊源2 在最早《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中杨文广有一个叫杨宣娘的姐姐,主要事迹为“宣娘化兵截路”、“定计擒鬼王”等,最后因朝廷不容,在侄子杨怀玉的配合下,使用仙法把病重的杨文广带到太行山隐居,不再为朝廷出力。该演义情节因仙法神力过多,形象单薄,故此后世戏曲、评书不传杨宣娘其事。清代后期,杨家故事出现变化——杨金花这一形象开始出现,最早见于《五虎平南》第三十九回,该章节叙述广西南王侬智高谋反,杨金花和丫鬟杨龙女曾经南下救助被围困的狄家军的故事,由此演变出了不同版本的、有关杨金花的故事。 人物事迹3 宋真宗时,辽将白天祖统领马步三军十万余众镇守洪州,伺机南犯,宋真宗派穆桂英挂帅出征,白天祖自幼得异人传授,背后葫芦中藏有柳叶飞刀,战场上穆桂英催马直追,白天祖放出飞刀,穆桂英一躲,掉离雕鞍,在这紧急关头,穆桂英腹痛难忍,于草丛中生下了女儿杨金花,白天祖的飞刀也化为飞灰。穆桂英立即将女儿包裹好,上马杀向菜河以北,一举打破洪州,白天祖狼狈逃回辽国。辽国萧天佑侵宋,朝中比武选贤,佘太君派遣杨文广、杨金花兄妹前往打探消息,杨文广在杨金花怂恿下,私下比武场,比武夺魁。经寇准保荐,宋皇请穆桂英挂帅,收复瓦桥三关。杨金花助兄夺印时,有金花三箭的美誉。头一只箭:凤凰垒窝,箭射金钱眼,正好担在金钱眼。二只箭:凤凰争窝,二支箭射头只箭的尾巴,把第一支箭顶出金钱眼二支箭担在金钱眼。三支箭:金钱不落地,天下太平,雕翎箭箭射笼绳,拍马向前,金钱落地前蹬里藏身正好捉住金钱,同时高喊:“天下太平!”西夏犯境,杨宗保战死沙 家族成员4 曾祖父:杨业曾祖母:佘太君祖父:杨延昭祖母:柴郡主父亲:杨宗保母亲:穆桂英兄弟:杨文广

人物百科 2021-11-06
焦月娘简介

焦月娘简介

焦月娘,小说及评书演义作品《杨家将》系列里的角色,杨门女将之一。 目录 1基本资料 2资料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焦月娘登场作品:杨家将系列性别:女身份:杨门女将 资料2 中文名:焦月娘国籍:中国-北宋民族:汉族性别:女父:杨六郎副将焦赞配偶:杨六郎次子杨宗勉职业:杨门女将主要成就:抗辽破夏

人物百科 2021-11-06
杨延昭简介

杨延昭简介

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杨延昭自幼随父亲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时年二十九岁的延昭为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杨延昭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小说中为杨业六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轶事典故4艺术形象5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本名:杨延昭别名:杨延朗、杨六郎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并州太原出生日期:958年逝世日期:1014年主要成就:镇守边庭,多次打败辽兵进攻官职:保州防御使、高阳关副都部署民族:汉族职业:将领 人物生平2 杨延昭幼时沉默寡言,儿童时喜欢多做军阵之类的游戏。杨业曾经说:“这个儿子像我。”杨业每次出征,一定让他跟随军中。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3年),杨延昭被补选为供奉官。杨业领兵进攻应、朔二州时,杨延昭担任该军的先锋,奋战于朔州城下,被乱箭射穿手臂,却越战越勇。朝廷派他以崇仪副使职外任景州知州。当时长江、淮河一带受灾歉收,朝廷任命他为江、淮南都巡检使。又改任崇仪使,知定远军,调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委以重任如同京师的使者。咸平二年(999年)冬,辽军骚扰边疆,杨延昭当时在遂城。城小而无准备,辽军攻城又很急,合围攻城数日。辽圣宗的母亲萧太后督促指挥作战,宋军人人自危很害怕,杨延昭召集城中的所有丁壮登上城上的矮墙,给予兵甲器械使之守护城墙。正好天气十分寒冷,取水泼洒城墙,天明,水全结成了冰,坚硬光滑,敌人不能爬上来。辽军于是瓦解退去,宋军缴获敌人丢下的兵器很多。杨延昭以战功升任莫州刺史。当时宋真宗 轶事典故3 有说法是,唐宋时期流行行第称呼,或按同一祖父,或按同一曾祖内,同辈中按年龄排行。例如范纯粹为范仲淹第四子,但排行第五,所谓人称“范五丈(丈:唐宋士大夫尊称)”。所以,杨延昭虽为杨业长子,但在大排行中降为第六。又有学者据《大象列星图》中关于星象的解释推论出,南斗六星固主兵机,为大将之象,而作为大将之象的北斗第六星更主燕,杨延昭长期对付燕地辽军,辽军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将星下凡,因此称他为杨六郎。相传,南皮县凤翔乡万牛张村为杨六郎摆牦牛阵之处。北宋时期,辽兵屡犯边境,杨六郎奉旨抵御。为巧妙消灭来犯之敌,杨六郎密遣人收买牦牛万余头,以草人腹装饲料,穿戴辽兵服装,诱牛以角所绑之刀挑开草人腹部吃料。如此训练百余日,众牛见穿北兵服装者便猛用角挑,如是(此)习之如故。杨六郎见训练成熟,便下令将牛饿三天三夜。派人去辽营挑战,待辽兵追来,将万牛放出,牦牛冲入敌阵,见人就挑,辽兵死伤无数。宋军大获全胜。从此,此地得 艺术形象4 在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原籍麟州(今陕西神木)人,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六子,故称杨六郎,又称杨景。七子中齐备父兄的智勇,六郎的武器为素缨蘸金枪。在铜台关救驾,官封保灵侯、殿前司左右金枪班都指挥使,娶妻柴郡主。在金沙滩一役中,与其它兄弟到金沙滩谈判。在谈判中,天庆王识破大郎延平假扮的宋太宗后,下令开战。杨业冷静地分三路应对,左路由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安率领,中路由其父杨业和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率领,右路则是四郎延辉、五郎延德率领。各路杨家军奋战杀敌,辽兵急剧增加,杨家军各三路都被冲散,首尾不能相顾。唯独是六郎,杀出重围,独自返国。出战前便有七子去,六子回的偈语。回朝廷后状告潘仁美,但却因为皇帝爱妃是潘仁美的女儿缘故,没有状告成功。最后请寇准来帮忙,寇准便利用鬼神之说,哄出潘仁美说出真相。最后因皇后为潘仁美苦苦哀求,而没有被斩首,却让潘仁美充军发配。杨六郎不服结果,在寇准的帮助下,最后 人物评价5 杨延昭智勇善战,他把所得的赏赐都用来慰劳军队,未尝问及家事。他进出的排场像小军官一样,他号令严明,能与士卒同甘共苦,遇到敌人必定身先士卒,作战获胜报捷,把功劳归于部下,所以人人愿意为他效力。他在边防二十余年,辽军畏怕他,称他为杨六郎(虽然他是长子)。到他去世时,宋真宗叹息、悼念他,派宦官护送灵柩回他的家乡,河朔一带人看到他的灵柩大都痛哭。朝廷录用他的三个儿子为官。对他的亲随、门客也都量材选择录用。

人物百科 2021-11-06
杨延定简介

杨延定简介

杨永,字延定(或“延广”),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人物;金刀老令公杨业的次子,故称“杨二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设定3人际关系4人物经历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杨延定别名:字延定、延广,杨二郎饰演:忠烈杨家将杨二郎延定(于波)登场作品:小说《杨家将》及戏曲、民间传说父亲:杨业(金刀老令公)母亲:佘太君(老令婆)哥哥:大郎延平 人物设定2 杨永,字延定(或“延广”),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人物;金刀老令公杨业的次子,故称“杨二郎”。 人际关系3 父——杨业(金刀老令公)母——佘太君(老令婆)兄——大郎延平弟——三郎延安;四郎延辉;五郎延德;六郎延昭;七郎延嗣妹——八妹延琪;九妹延瑛妻——耿金花子——宗魁(刘版杨家将中的人物,《金枪传》作“杨宗孝”。)2006年电视剧《少年杨家将》:宋洋饰演杨延定 人物经历4 血染金沙滩杨业识破诡计,因长子杨延平长得与皇帝相象,便向太宗建议由延平穿上皇袍,假装皇帝与辽国萧太后谈判。奸臣潘仁美却极力劝阻,说有损国体。最后在杨业的力谏下,太宗同意由杨延平代替自己,率军远赴金沙滩。而萧太后也命天庆王代替自己,率领辽国精兵赴金沙滩,积极备战。金沙滩上,宋辽两军对峙,杀机四伏。谈判过程中,天庆王看出皇帝是杨延平假扮的,计策已被杨业识破,逐下令开战。杨业沉着应战,命杨家军分成三路杀进。左路由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安率领;中路由杨业、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率领;右路由四郎延辉、五郎延德率领。杨家军奋力抗敌,从已时战到巳时,突然辽军剧增,将杨家将三路人马分而围之,使其左右前后不得相顾。杨业发现敌情有变,于是发令左右两路向外突围,同时派七郎冲出重围,找主帅潘仁美,搬救兵求援。中路军在激战中被辽兵冲散,杨业且战且退,战至午时。当退至两狼山时,余部只剩下百十人,可叹老令公英雄一世,此时

人物百科 2021-11-06
杨延德简介

杨延德简介

杨春,字延德,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人物,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五子,故称“杨五郎”。官封宣威将军、殿前司马、步军都指挥使。金沙滩一战中只剩下自己单独应战,最后寡不敌众,削发假装僧人逃过追兵,但其后往五台山为僧。 目录 1基本资料 2家谱3生平经历4评论5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本名:杨延德别称:杨春,杨五郎字号:延德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职业:宣威将军、殿前司马妻子:马赛英武器:独角皂金枪、八卦棍、车轮斧绝学:五郎八卦棍 家谱2 父——杨业(金刀老令公)母——佘太君(老令婆)兄——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安(延庆);四郎延辉(延朗)、弟——六郎延昭;七郎延嗣;八郎延顺妻——马赛英(五娘)子——宗槐(刘版杨家将) 生平经历3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亲征辽国,下令三大主力军——杨家军(主帅杨业)、潘家军(主帅潘仁美)、呼家军(主帅呼延赞)随驾出征。杨家军为前部先锋,潘家军为中军保驾,呼家军在后接应、供应粮草。到了五台山,杨业率七子上山拜佛,以求平安。方丈智聪禅师得道高深,见杨业以天下为已任,极为感动,不忍杨家遭受灭顶之灾,却又不敢道破天机,便劝杨业解甲归田。老令公叹道:“杨业并非贪功好战之人,只因辽兵屡犯边疆,不单我大宋子民,就是辽国百姓也是深受其害。杨业唯有以战止战,逼迫辽国退兵,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若宋辽两国平息干戈,友好往来,我杨业定解甲归隐,不问功名利禄。”智聪禅师道:“我有一言,留给将军——金沙滩双龙会;七子去六子回,”老令公以为会有个儿子回不来,便请智聪禅师解说,禅师摇头不答,老令公也不勉强,逐率七子下山出征。杨家军作为主力先锋,所向披靡,辽兵节节败退。辽国萧太后为鼓励士气,亲临幽州前线,与 评论4 虽然史书对杨五郎的事迹介绍很少,但是,杨五郎对杨家的贡献是最大的。杨五郎是一位最神秘的人物,也是最具有争义的人物,有人说:他怕死当和尚。这是没有根据的,在幽州为救宋太宗他冒着雨点般的疾箭,拼死把宋太宗救了出来,并一气背了二十里。他难到说怕死吗?宋真宗生性爱游玩打猎,到雁门关外打猎时被萧太后包围,差点掉性命,是杨五郎带几百僧兵拼死相救,才得以保住性命返回汴梁。宋真宗为此感激不尽,几次犒赏都被五郎以出家人的身份回绝,宋真宗为答谢救命之恩颇费了一番心事。无奈,在杨五郎归天后,朔了一尊镏金铜像以示再造金身,才了结了心愿。正是因为杨五郎在史书的记载很少,才使的五郎的传说越传越神,家谱里也说五郎“削发为僧成仙”。杨五郎的确在出家后很少活动,因为,他肩负着保护杨家后代的重任。在山东的云梯关守将杨茂就是杨五郎的后代。当地的地方志就有记载。 影视形象5 备注版本孙飞鹏内地电视剧1985年黄日华   《杨家将》香港电视剧1991年万荣山(前期),赵箭(后期)《杨家将》内地电视剧2001年吴樾《杨门女将》内地电视剧2004年保剑锋《杨门虎将》内地电视剧2006年陈龙《少年杨家将》内地电视剧2011不详《穆桂英挂帅》内地电视剧2013年林峯《忠烈杨家将》香港电影年份饰演者影视剧名1983年《杨家将》

人物百科 2021-11-06
杨延嗣简介

杨延嗣简介

小说《杨家将》中金刀老令公杨业的第七子,名杨希,字延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人称“杨七郎”。善使一杆虎头乌金枪;在铜台关箭射辽将救驾,官封敏烈侯、殿前司东西招箭班指挥使,娶妻呼延赤金;幽州一战横勇无敌。因在争帅印擂上打死太师潘仁美(原名潘洪,字仁美,原字美)之子潘豹,被潘仁美用酒灌醉后绑在百尺高杆上用箭射死,共射一百零三箭,其中七十二箭箭穿前胸,后六郎杨延昭将潘仁美在黑松林除掉。在“金沙滩战役”之前,杨门七子中,大郎延平(封忠孝侯、保驾大将军)、二郎延定(封义勇侯)、三郎延光(封忠武将)、四郎延辉、五郎延德(杨家军副帅)五兄弟因战功显著,都被皇帝封为殿前大将军;而六郎延昭、七郎延嗣因年纪较小,又无战功,杨继业便把他们安排在杨家军中做帐前校尉。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家族成员4人物评价5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杨延嗣别名:杨希、杨七郎国籍:宋朝民族:汉族职业:将军出生地: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信仰:爱国 爱家父亲:杨继业人物出处:《杨家将》主要故事:力劈潘豹、血战两狼山武器:虎头乌金枪(虎头凿金枪) 人物生平2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3年),宋太宗亲征辽国,下令三大主力军——杨家军(主帅杨业)、潘家军(主帅潘仁美)、呼家军(主帅呼延赞)随驾出征。杨家军为前部先锋,潘家军为中军保驾,呼家军在后接应、供应粮草。征至幽州,不料中计被困城内,不得已请铁鞭王呼延赞搬请杨家将。杨延嗣单枪匹马首个到达幽州城外,力杀四门,与辽军交战数百回合,令辽军元帅韩延寿胆颤心惊。后来,辽国萧太后为鼓励士气,亲临幽州前线,与宋军对峙。萧太后见杨家军作战勇猛,辽兵屡次攻打北宋都为其所败,杨家众将更是各个武艺高强,辽国上将萧天佐、萧天佑、韩延寿、耶律休哥、耶律斜珍等都不是杨业的对手。于是萧太后想出“以退为进”的计策,借口谈判,请宋帝赴金沙滩商议,想诱出宋帝与杨家军,布下天罗地网,准备一举擒下宋帝与杨家将。杨业识破诡计,因长子杨延平长得与皇帝相象,便向太宗建议由延平穿上皇袍,假装皇帝与辽国萧太后谈判。奸臣潘仁美却极力劝阻,说有损国体。 家族成员3 父亲:杨业(金刀老令公)母亲:佘太君(老令婆)兄: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光;四郎延辉;五郎延德;六郎延昭;八妹延琪;九妹延瑛;八郎延顺;杨七郎正妻:呼延赤金(为原北汉降将楼烦关白袍令公呼延平之女)次妻杜金娥(或“杜玉娥”).子:宗英 人物评价4 年约十八、九,性格活跃可爱没心机,富冒险精神,总是探求新鲜刺激的事物,处事少理后果,时常为众兄弟添上不少麻烦,但同时亦添上不少欢乐。在杨家最受宠。在刘兰芳评书《杨家将》中杨延嗣是八尺身高,黑脸环眼捎带点暴躁情绪的少年英雄,使丈八蛇矛枪,勇猛过人。一日因路见不平前去打擂,力劈擂主潘豹(丞相潘仁美之子),不慎失手将其打死。潘仁美本就与老令公杨业格格不入、势同水火,七郎打死其子,更令他痛恨杨家,于是上书宋帝,言“杨家依仗军功,肆意行凶”,要求严惩杨家、将七郎斩首示众。幸有铁鞭王呼延赞力保,方才逃过一难,以发配为名随父杨业驻守代州。 影视形象5 《杨家将》中,由梁朝伟饰演《杨门虎将》中,由严昆饰演《少年杨家将》中,由彭于晏饰演《忠烈杨家将》中,由付辛博饰演年约十八、九,性格活跳可爱没心机,富冒险精神,总是探求新鲜刺激的事物。杨家管家之女,也是和他们一同长大的杨楚楚喜欢上了他,而他对楚楚也有隐藏在心中的好感,而七郎为了成全三郎,却不得已与楚楚划清界线。但最终他们互表心声,但因潘豹的插足,让他们遇上许多困难。

人物百科 2021-11-06
杨延顺简介

杨延顺简介

杨八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其为杨业认的干儿子,并非亲生儿子。《洪羊洞》里杨延昭的唱词:“老娘亲所生我兄弟七个”说的很清楚,佘太君一共生养了7个男孩。《李陵碑》里杨继业:“四八郎失番邦无有下梢”里说的杨八郎,叫杨延顺。八郎原名王英,是杨继业的老朋友王子明的儿子。王子明当年和杨继业、王怀、杜天之并称北汉“四大令公”。王子明临终前,把唯一的儿子王英托付给了杨继业,改名杨延顺。这就才有了后来的“七郎八虎”,他们八个的名字很好记,按照“平定光辉,德昭嗣顺”排列。 目录 1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1 本名:杨延顺别名:杨八郎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义父:杨业性别:男

人物百科 2021-11-06
宋英宗简介

宋英宗简介

宋英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嘉祐八年(1063年),赵曙即帝位。赵曙为帝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治平三年(1066年),赵曙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治平四年(1067年),赵曙因病驾崩于宫中福宁殿,享年三十五岁,在位4年,谥号为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永厚陵(今河南巩义孝义堡)。元丰六年(1083年)十一月,加谥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目录 1基本资料 2赵曙人物生平3赵曙为政举措4赵曙历史评价5赵曙轶事典故6赵曙家庭成员7赵曙史料索引 基本资料1 本名:赵曙别名:赵宗实、宋英宗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东京(开封府)出生日期:1032年2月16日逝世日期:1067年1月25日主要成就:命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在位时间: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庙号:英宗陵墓:永厚陵年号:治平(1064年)谥号:宪文肃武宣孝帝性别:男 赵曙人物生平2 赵曙人物生平赵曙身世背景赵曙幼年过继赵曙立为储君赵曙继位为帝赵曙两宫失和赵曙病愈亲政赵曙因病去世赵曙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重孙,宋真宗赵恒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宋仁宗赵祯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母亲为仙游县君任氏。最初,江宁节度使赵允让(“濮安懿王”的称号是仁宗后来加封的)梦见两条龙与太阳一起坠落,就用衣服接着。到明道元年(1032年)正月三日,赵曙在宣平坊宅第出生的时候,红光照遍居室,有人看见黄龙在红光中游动。因宋仁宗赵祯早年无子,于是在景祐二年(1035年),幼年的赵曙被宋仁宗接入皇宫,赐名为赵宗实,交给曹皇后(后来的曹太后)抚养。赵宗实(后来的宋英宗赵曙)天性极为孝顺,喜好读书,不做嬉游玩乐的事情,穿的用的节俭朴素得像一个儒者。常穿着朝服见他的老师,说:“你是我的老师,不敢不以礼相见。”当时吴王宫教授吴充进呈《宗室六箴》,仁宗把它交给宗正,赵宗实把内容写在屏风上来约束自己。景祐三年(1 赵曙为政举措3 赵曙继续任用仁宗时的改革派重臣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鉴于仁宗以来的弊政,赵曙向执政宰辅们提出了裁救积弊的问题,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还下诏将各品级官员的转迁年限加以延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冗官”现象给朝廷财政造成的压力。为广纳人才、为国选贤,赵曙命宰执大臣推荐才行之士以充馆职。赵曙执政时,封桩库、左藏库等国库空虚。以治平二年(1065年)为例,这一年宋朝岁入虽达一亿一千六百一十三万银两,官费、军费等支出却达一亿二千零三十四万银两,入不敷出。赵曙还非常重视读书和书籍的编写整理。治平元年(1064年),司马光写成了一部《历年图》进呈给赵曙,赵曙对此大加赞赏。治平三年(1066年),赵曙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赵曙同意司马光选聘助手成立书局编写历代君臣事迹的请求,批示将书局设在崇文院内,特允许其借调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的书籍。不仅如此,赵曙还批准提供皇帝专用的笔墨、缯帛 赵曙历史评价4 司马光:臣闻陛下昔在藩邸事濮王,承顺颜色,备尽孝道。凡宫中之事,濮王皆委陛下干之,无不平允。王称:英宗皇帝之在潜藩也,允蹈恭俭,力行礼义,而天资明叡,物望攸属。仁宗皇帝雅知其贤,授以重器。在位五载,尽循父道。虽以忧勤损寿,然甚盛之德,固已度越前王,宪章后嗣矣!脱脱:昔人有言,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信哉!英宗以明哲之资,膺继统之命,执心固让,若将终身,而卒践帝位,岂非天命乎?及其临政,臣下有奏,必问朝廷故事与古治所宜,每有裁决,皆出群臣意表。虽以疾疹不克大有所为,然使百世之下,钦仰高风,咏叹至德,何其盛也!彼隋晋王广、唐魏王泰窥觎神器,矫揉夺嫡,遂启祸原,诚何心哉!诚何心哉!王夫之:然而英宗有难处者于此:君子之守道也,不昧其初。濮王之薨,英宗尝执三年之丧矣。未为天子而父之,已为天子而不父,则始末不相应。而前之哀戚,以大位而改其素,安能不耿耿焉。此则仁宗之过也。 赵曙轶事典故5 宋仁宗暴亡,医官应当负有责任,主要的两名医官便被赵曙逐出皇宫,送边远州县编管。其他一些医官,唯恐也遭贬谪,便在赵曙面前求情,说:“先皇起初吃这两人开的药还是很有效的,不幸去世,乃是天命,非医官所能及。”赵曙正色道:“我听说这两个人都是由两府推荐的?”左右道:“正是。”赵曙便道:“如这样,我就不管了,都交给两府去裁决吧。”众医官一听,都吓得魂飞魄散,暗暗惊叹新皇帝的精明与果断。赵曙在未即位前便听说过苏轼,十分仰慕。继位后,赵曙本想按照唐朝的惯例将苏轼召入翰林院,授予他知制诰职务。但宰相韩琦却说:“苏轼是能成大器的,今后必然会被皇上所重用,只要朝廷好好栽培他,那么全国的文入学士都会为皇上效劳。那时,人心所向,也就不敢有人对此有异议了。倘若现在突然重用苏轼,天下士大夫恐怕会怀疑他的能力,这对苏轼是极为不利的。”赵曙又问韩琦:“让苏轼修起居注怎么样?”韩琦说:“修起居注与知制诰官职性质相同,官品接近 赵曙家庭成员6 曾祖父:宋太宗赵光义祖父:商恭靖王赵元份父亲:濮安懿王赵允让母亲:仙游县君任氏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生宋神宗赵顼、吴荣王赵颢、润王赵颜、益端献王赵頵、舒国公主、德宁公主、宝安公主、寿康公主。修容张氏。昭仪鲍氏,初封永嘉郡君,元丰八年四月为才人,元符三年正月进美人,崇宁元年十一月卒,赠昭仪。贵仪张氏,初封仁寿郡君,元丰八年四月为才人,元符三年正月进婕妤,大观二年二月进修容,政和元年十月卒,赠贵仪。儿子长子:宋神宗赵顼次子:吴荣王赵颢三子:润王赵颜四子:益端献王赵頵女儿长女:舒国公主次女:德宁公主三女:宝安公主四女:寿康公主 赵曙史料索引7 《东都事略·卷七·本纪七》《宋史·卷十三·本纪第十三》《宋史全文·卷十》

人物百科 2021-11-06
昭宪太后简介

昭宪太后简介

昭宪太后(902年~961年9月17日),杜氏,定州安喜县(今河北省新乐市杜固镇杜固村)人。北宋时期皇后(追封),宋宣祖赵弘殷的妻子,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之母,赠太师杜爽长女,母为范氏。十五岁时,嫁给赵弘殷,生下五子二女。凭借儿子赵匡胤,受到尊崇,受封南阳太夫人。治家严毅,颇通礼法。宋太祖赵匡胤继位,尊为皇太后。建隆二年(961年),去世,享年六十岁,陪葬于安陵,追谥昭宪太后。[8-9]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轶事典故4家庭成员5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本名:杜氏别名:杜太后所处时代:五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定州安喜出生日期:902年逝世日期:961年9月17日主要成就:生下赵匡胤兄弟谥号:明宪太后→昭宪太后陵墓:安陵 人物生平2 杜氏约在十五岁时,嫁给赵弘殷为妻。杜氏婚后,治家严谨果毅,很有礼法。先后共生育五子二女:曹王赵匡济、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秦王赵廷美、夔王赵光赞、秦国大长公主和陈国长公主。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儿子赵匡胤担任定国军节度使,杜氏得到朝廷的命妇身份,受封为南阳郡太夫人。显德七年(960年),时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天下,建立北宋政权,是为宋太祖。宋太祖回到京都时,有人跑来报告杜氏说:“点检已经做了皇帝。”杜氏说:“我儿一向胸怀大志,果然如此。”建隆元年(960年)二月初五日,宋太祖尊母亲杜氏为皇太后。宋太祖在朝堂上礼拜太后杜氏,大臣们都向杜氏表示恭贺。杜氏郁郁不乐,有个文臣劝她说:“臣听说过‘母以子贵’,您的儿子做了皇帝,您为什么不高兴呢?”杜氏说:“我听说‘为君难’,皇帝位在亿万兆民之上,如果治国有方,则皇位可尊;一旦国家失去驾驭,即使想当匹夫也不可能,这是我所忧 轶事典故3 金匮之盟杜氏病情加重时,召丞相赵普来听取遗命。杜氏问宋太祖说:“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吗?”宋太祖悲泣不能回答。杜氏再次问他,宋太祖说:“我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父母积德所致!”杜氏说:“不对,只是由于后周世宗柴荣让小孩子主宰天下之故!如果周氏有年长德高的皇帝,天下难道会成为你的吗?你去世后应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天下太大,头绪太多。如能立长者为君,真是国家的福气!”宋太祖叩头悲泣说:”我不敢不听你的教导。”杜氏对宰相赵普说:“你一起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命赵普在床榻前写下誓书,赵普在纸尾写上“臣普书”。把它藏在金匣里,命令宫人谨慎小心掌管。 家庭成员4 父亲:杜爽,追赠太师。母亲:范氏宋宣祖赵弘殷长子:曹王赵匡济次子:宋太祖赵匡胤三子:宋太宗赵光义四子:魏王赵廷美五子:岐王赵光赞长女:秦国大长公主次女:陈国长公主 影视形象5 1988年电视剧《兵权》南红饰杜氏1996年电视剧《情剑山河》郑毓芝饰杜太后1996年电视剧《大宋王朝赵匡胤》王岩饰杜太后2015年电视剧《大宋传奇之赵匡胤》田玲饰杜太后

人物百科 2021-11-06
孝章皇后简介

孝章皇后简介

孝章皇后宋氏(952年-995年),宋太祖赵匡胤第三任皇后,生于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崩于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四月。 目录 1基本资料 2宋皇后人物生平3宋皇后史书记载4宋皇后轶事典故 基本资料1 本名:宋皇后别名:孝章皇后所处时代:宋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河南洛阳出生日期:952年逝世日期:995年主要成就:宋太祖皇后 宋皇后人物生平2 宋太祖孝章皇后宋氏,河南洛阳人,左卫上将军、忠武军节度使宋偓(926年-989年)之长女,生母为后汉永宁公主(后汉太祖刘知远之女)。宋偓是后唐庄宗外孙,其生母为后唐义宁公主。宋家可谓三朝国戚,《宋史·宋偓传》称其“近代贵盛,鲜有其比”。出生于显贵之家的宋氏自幼出入宫廷,因而见多识广,进退有度。幼时随母入见,即为后周太祖郭威所喜爱,赐以冠帔(以郭威殁年计算,其时宋氏当在三岁以下)。其时宋偓在华州节度使任上,宋氏随母归镇。后乾德五年(967年),复随母来贺长春节,又蒙宋太祖垂青,再次赐以冠帔。孝明王皇后(942年-963年)死后,中宫虚位,开宝元年(968年)二月,宋氏被纳入宫为皇后,时年十七,成为宋太祖继孝惠贺皇后(929年-958年)、孝明王皇后之后的第三位皇后。太祖比宋皇后大二十五岁,甚至其元配所生长子赵德昭(951-979年)也比宋后要年长一岁,然而夫妻恩爱无比。宋皇后性情柔顺好礼,史称 宋皇后史书记载3 宋史列传第一后妃上孝章宋皇后,河南洛阳人,左卫上将军偓之长女也。母汉永宁公主。后幼时随母入见,周太祖赐冠帔。乾德五年,太祖召见,复赐冠帔。时偓任华州节度,后随母归镇。孝明后崩,复随母来贺长春节。开宝元年二月,遂纳入宫为皇后,年十七。性柔顺好礼,每帝视朝退,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馔。太祖崩,号开宝皇后。太平兴国二年,居西宫。雍熙四年,移居东宫。至道元年四月崩,年四十四。有司上谥,权殡普济佛舍。三年正月,祔葬永昌陵北。命吏部侍郎李至撰哀册文,神主享于别庙。神宗时,升祔太庙。 宋皇后轶事典故4 据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王继恩之误)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又遇医官贾德玄(程德玄之误),「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遂与王雪下步行至宫门,呼而入。继隆使王且止其直庐,曰:『王且待于此,继隆当先入言之。』德玄曰:『便应直前,何待之有?』遂与俱进至寝殿。」下面这一段描述很有戏剧性:「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司马光上距太祖太宗不到百年,其人又是谨严的历史学家,除去时值太宗子孙当朝,司马光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对太宗或有辩护开脱(此段文字暗示太祖崩时唯有宋后在旁,太宗不在宫中,自不可能如僧

人物百科 2021-11-06
淑德皇后简介

淑德皇后简介

淑德皇后尹氏,宋太宗赵光义第一任妻子,(生卒不详)相州邺人,滁州刺史廷勋之女,兄尹崇珂,保信军节度。 目录 1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尹氏别称:尹皇后,淑德皇后籍贯:相州邺时代:宋

人物百科 2021-11-06
懿德皇后简介

懿德皇后简介

懿德皇后符氏(942年-975年),宋太宗第二任妻子。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魏王符彦卿第六女。姐姐为大符皇后和小符皇后,弟弟符昭愿、符昭寿。后周显德年间,符氏嫁与赵光义,建隆初年封为汝南郡夫人,后再进封楚国夫人。后来,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赵光义封为晋王,符氏亦改封越国夫人。开宝八年(975年)逝世,年三十四。葬安陵西北。宋太宗即位后,追符氏为皇后,谥号懿德,神主奉于别庙。宋太宗驾崩后,在至道三年十一月,懿德符皇后才和太宗祔庙。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简介3史料记载4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本名:符氏别名:懿德皇后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出生日期:942年逝世日期:975年父亲:符彦卿丈夫:宋太宗赵光义 人物简介2 懿德皇后(942年—975年)符氏,后周显德中,嫁给赵匡义为继室。建隆初,封汝南郡夫人,进封楚国夫人。赵匡义封晋王,改越国。开宝八年逝世,年三十四。葬安陵西北。帝即位,追册为皇后,谥懿德,享于别庙。至道三年十一月,诏有司议太宗配,宰相请以后配,诏从之。奉神主升祔太庙,后的姐姐,为周世宗后也,淳化四年殂。 史料记载3 《宋史列传第一后妃上》懿德符皇后,陈州宛丘人。魏王彦卿第六女也。周显德中,归太宗。建隆初,封汝南郡夫人,进封楚国夫人。太宗封晋王,改越国。开宝八年薨,年三十四。葬安陵西北。帝即位,追册为皇后,谥懿德,享于别庙。至道三年十一月,诏有司议太宗配,宰相请以后配,诏从之。奉神主升祔太庙,后姊,周世宗后也,淳化四年殂。 影视形象4 年份影视版本演员剧中名1996《大宋王朝赵匡胤》赵红符丽珠2015《大宋传奇之赵匡胤》李雯雯符蓉

人物百科 2021-11-06
明德皇后简介

明德皇后简介

明德皇后(公元39年-公元79年),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汉明帝刘庄的皇后。公元52年(建武二十八年),马皇后被选入太子宫时只有十三岁。马皇后生性谦恭和顺,对太子的母亲阴皇后服侍体贴,对其她妃嫔诚挚热情,宫中无人不对她称赞,太子对她也是宠爱有加。公元57年(中元二年),光武帝病逝,刘庄即位,谓汉明帝。马氏即被封为贵人。公元60年(永平三年)春,马氏被立为皇后。马皇后一生以俭朴自奉、不信巫祝、待人和善、约束外家著称。公元79年(建初四年),马皇后去世,终年四十余岁,谥号明德,与汉明帝合葬于显节陵。明德马皇后是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著有《显宗起居注》一书,开创了“起居注”这一史书体例之先声。概述内图片来源: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成就4轶事典故5人物评价6史书记载 基本资料1 本名:马氏别称:马皇后所处时代:东汉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出生时间:39年去世时间:79年主要作品:《显宗起居注》谥号:明德皇后陵墓:显节陵 人物生平2 明德皇后,马氏,名字失载,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少年时父母都逝世。其兄马客卿聪明颖惠而早夭,他的母亲蔺夫人因悲痛伤心而引发疾病,神志恍惚。马氏当时只有十岁,料理家事,管理教育仆人,内外之事咨询禀报,她处理起来如同成人一样。起初,马氏的父亲马援领兵攻打五溪蛮人,死在军中,虎贲中郎将梁松、黄门侍郎窦固等人趁机诬陷马援,由此马家日益衰落,又多次被权贵们所欺侮。马氏堂兄马严十分忧心愤怒,禀告蔺夫人断绝与窦氏的婚约,请求将马氏进纳掖庭。于是便上书说:“我的叔父马援先逝去辜负皇恩未报,而妻子和孩子受到特殊恩惠得以保全,对陛下爱戴尊仰,像对待上天对待父亲一样。人之常情既然得以不死,就想追求祥福。我听说太子、诸王的妃子匹配尚未齐备,马援有三个女儿,长女十五岁,次女十四岁,幼女的十三岁,她们的仪容身材头发皮肤,在女子中都属上中以上的人才。而且都孝顺小心,文静温柔有礼教。希望派相工下来察看,从中选拔合格的人。如 主要成就3 东汉明德马皇后为东汉皇帝显宗所编撰的《显宗起居注》是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的著作,也为后世开创了“起居注”这一新的史书体例。自此后世便有专人从事该编撰工作。明德马皇后开始写史比班昭补写《汉书》早了约二十多年,因此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女史家。 轶事典故4 车水马龙这则成语从马太后诏书中的话简化而来,它形客车马往来繁华热闹的场景。公元77年(建初二年)的夏天,发生了大旱灾。一些大臣又一上奏说,所以大旱,是因为不封外戚的缘故。他们再次要求分封马氏舅父。马太后还是不同意,并且为此专门发了诏书,诏书上说:“凡是提出要对外戚封爵的人,都是想献媚于我,都是要从中取得好处。天大旱跟封爵有什么关系?要记住前朝的教训,宠贵外戚会招来倾覆的大祸。先帝不让外戚担任重要的职务,防备的就是这个。今后,怎能再让马氏走者路呢?”诏书接着说:“马家的舅父,个个都很富贵。我身为太后,还是食不求甘,穿着简朴。左右宫妃也尽量俭朴。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下边做个样子,让外亲见了好反省自己。可是,他们不反躬自责,反而笑话我太俭省。前几天我路过娘家住地濯龙园的门前,见从外面到舅舅家拜候、请安的,车子像流水那样不停地驶去,马匹往来不绝,好像一条游龙,招摇得很。他们家的佣人,穿得整整齐齐,衣 人物评价5 明德皇后的一生谦逊朴实、知书识礼、明理达义。由于她的行为举措,对明帝、章帝两朝的政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后人敬仰不已。马皇后不但创下了皇后着布衣的范例,还留下了成语“车水马龙”,是历代皇后娘娘学习的表率。《续列女传》称赞她“在家则可为众女师范,在国则可为母后表仪”。马严:“孝顺小心,婉静有礼。”傅玄:“明德马后,执贞履素。光崇六行,动遵礼度。作后作母,帝谘厥谋,国赖内训,家应显祚。”范晔《后汉书》:“①故马、窦二后惧称德焉。”“②坤惟厚载,阴正乎内《诗》美好逑,《易》称归妹。祁祁皇孋,言观贞淑。媚兹良哲,承我天禄。班政兰闺,宣礼椒屋。既云德升,亦曰幸进。身当隆极,族渐河润。视景争晖,方山并峻。乘刚多阻,行地必顺。咎集骄满,福协贞信。庆延自己,祸成谁衅。”王夫之:“称母后之贤,至明德马后而古今无毕词,读其诏,若将使人涕下者,后盖好名而巧于言者也。建初二年大旱,言者以为不封外戚之故,奸人 史书记载6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第十上》

人物百科 2021-11-06
元德皇后简介

元德皇后简介

元德皇后李氏(944年—977年),镇州真定(今河北正定市)人。宋太宗赵光义嫔妃、中山王李英之女、宋真宗赵恒生母。少有容德,嫁给晋王赵光义,封为陇西郡君。宋太宗即位后,封为夫人,生下楚王赵元佐和寿王赵恒。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去世,时年三十四岁。宋真宗即位后,追封元德皇后,袝葬永熙陵,配享太庙。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亲属成员 基本资料1 本名:李氏别名:元德皇后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镇州真定出生日期:944年逝世日期:977年 人物生平2 宋太祖听说李氏有容德,推荐给太宗。太宗即位后,晋封李氏为夫人,生皇女二人,皆早亡,其后生楚王赵元佐和赵恒。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薨,年三十四。真宗即位后,追封母亲为贤妃,号为皇太后,有司上谥曰元德。咸平三年(1000年),祔葬于永熙陵。以中书侍郎、平章事的李沆为园陵使。车驾诣普安院攒宫,素服行礼,拜伏呜咽。命驾部郎中、知制诰梁周翰撰写哀册文,神主祔别庙。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赠国丈李英为检校太尉、安国军节度、常山郡王,母亲为魏国太夫人。大中祥符三年,礼官赵湘请以李后袝太宗庙室。宋真宗说:“此重事也,俟令礼官议之。”六年秋,宰相王旦与群臣表请后,尊号中去“太”字,升祔太庙,位于明德李皇后之次。 亲属成员3 父亲:李英、乾州防御使,追赠检校太尉、安国军节度使、常山王母亲:魏国太夫人丈夫:宋太宗赵炅儿子:楚王赵元佐、宋真宗赵恒孙子:宋仁宗赵祯孙女:惠国公主、升国大长公主

人物百科 2021-11-06
章怀皇后简介

章怀皇后简介

章怀皇后(968年-989年),潘氏,宋真宗赵恒第一任妻子,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人,北宋名将、忠武军节度潘美的女儿。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史书记载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潘氏别名:莒国夫人,庄怀皇后,章怀皇后国籍:北宋民族:汉族逝世日期:端拱二年(989年)五月出生地: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父亲:潘美夫君:宋真宗赵恒坟墓:永定陵之侧保泰陵 人物生平2 章怀皇后(968年-989年)潘氏,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人,忠武节度使潘美的女儿,宋真宗赵恒第一位皇后。潘氏16岁时(公元983年),宋太宗赵光义将潘氏赐婚给韩王赵恒,封为莒国夫人。六年后,端拱二年(989年)五月,潘氏逝世,享年仅二十三岁,未留下任何子女。宋真宗赵恒即位后,于至道三年六月,追封潘氏为庄怀皇后,葬永定陵之侧保泰陵。神主享于别庙,旧制皇后谥冠以帝谥。庆历中,礼官言,“孝”字连太祖谥,“德”字连太宗谥。宋仁宗遂改谥为章怀皇后,以连真宗谥。 史书记载3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真宗章怀潘皇后,大名人,忠武军节度美的女儿。真宗在韩邸,太宗为聘之,封莒国夫人。端拱二年五月薨,年二十二。真宗即位,追册为皇后,谥壮怀,葬永昌陵之侧,陵名保泰。神主享于别庙,旧制后谥冠以帝谥。庆历中,礼官言,"孝"字连太祖谥,"德"字连太宗谥。遂改"壮"为"章",以连真宗谥云。《宋会要辑稿·后妃》(一之三)记载:“真宗章怀皇后,潘氏忠武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美之女,雍熈二年闰九月归襄邸……”。宋代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集·潘武惠公美传》记载:“雍熈二年太宗为真宗娶美次女为夫人……将成礼召美还都数月归屯所”。

人物百科 2021-11-06
< 23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