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操刀鬼,开封人氏,出身屠户,在山东境内开酒店,曾协助鲁智深、杨志夺取二龙山。后与三山头领一同归顺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八十一位,上应地稽星,负责屠宰牲口。征方腊时战死于宣州,追封义节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曹正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绰号:操刀鬼登场回目:第十七回所处时代:北宋籍贯:开封府出身:屠户上山前身份:二龙山头领所用兵器:杆棒枪梁山位次:第八十一位对应星号:地稽星梁山职司:掌管屠宰头领 人物经历2 曹正是东京开封府人氏,世代屠户出身,屠宰牲口非常拿手,人称操刀鬼。他曾拜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师,后替财主到山东做生意,因赔光本钱回乡不得,便入赘一农家做赘婿,开了一家酒店。杨志在黄泥冈丢失生辰纲,欲投奔梁山,途中在曹正的酒店吃酒,却无钱付账,便想赖账离去。曹正追上,打斗二十余合,不敌落败,这才得知对方是青面兽杨志。他将杨志请回酒店,重新安排酒食。二人化敌为友。曹正得知杨志的遭遇后,建议他到二龙山落草。杨志投奔二龙山途中遇到花和尚鲁智深,得知二龙山寨主邓龙不肯收留外客,便一同折返曹正店中,商讨对策。曹正想出一条计策,假装捉到鲁智深,绑他去见邓龙,而后趁其不备突然发难,杀死邓龙。鲁智深与杨志成为山寨之主,而曹正则辞别二人,依旧回山下经营酒店。后来,曹正也到二龙山入伙,与金眼彪施恩、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一同担任小头领。双鞭呼延灼征讨梁山失利,败逃到青州,先后为慕容知府征剿桃花山、白虎山。桃花山 人物评价3 金圣叹:如此两个大汉(鲁智深、杨志),却是曹正一人正名定位,固知捉刀者真英雄也。余象斗:①曹正一见便以留住杨志,恐官捕捉以指路头与志安身,可见正真丈夫也。②杨志、智深杀死邓龙,入寨安身,非曹正之计焉能到此?李卓吾:鲁智深、杨志却是两员上将,只为当时无具眼者,使他流落不偶。若庙堂之上得有一曹正、张青其人者,亦何至此哉!袁无涯:曹正夺宝珠寺,与韩信木罂渡军何异。其以谋胜者,与青面兽、莽和尚以胆力佐之,自是千人辟易。今之共事疆场者,往往互相矛盾,读此可发一叹。王望如:杨志遇曹正,犹之鲁达遇张青;鲁达夺双珠不得,杨志夺双珠亦不得;倾盖投分,协力同谋,固也。妙有曹正苦肉计方快其心,旋落其首,所谓下下人具上上智。
穆春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小遮拦,江州人氏,原是揭阳镇富户,与哥哥穆弘同为当地一霸。后参与营救宋江,大闹江州,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八十位,上应地镇星,担任步军将校。征方腊后授武奕郎,后辞官返回揭阳镇。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出处考究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穆春绰号:小遮拦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登场回目:第三十六回所处时代:北宋籍贯:江州揭阳镇出身:富户上山前身份:豪强恶霸梁山位次:80对应星号:地镇星梁山职司:步军将校 人物经历2 穆春是江州揭阳镇人氏,出身富户,因其兄穆弘绰号没遮拦,故此人称小遮拦。江州揭阳一带有三霸,揭阳岭上以李俊、李立为一霸,浔阳江中以张横、张顺为一霸,而揭阳镇上则以穆春兄弟为一霸。穆春兄弟在镇上横行霸道,连官府都头都受其支配。二人曾规定,外地人若想在镇上谋生,必须先到穆家庄拜谒。宋江刺配江州时,在揭阳岭与李俊结拜,而后途经揭阳镇,恰巧遇到薛永在街头卖艺。穆春因薛永未来穆家庄拜谒,已吩咐镇上百姓不准打赏。宋江不明情况,赏了薛永五两银子,惹恼了穆春。穆春认为宋江有意灭揭阳镇威风,便欲出手教训宋江,却被薛永从背后撂倒。他怀恨离去,并让人吩咐镇上百姓,不许他们容留宋江。宋江与薛永分别后,在镇上找不到客店投宿,误投穆家庄,被穆太公收留。穆春率人赶到薛永居住的客店,将返回的薛永抓走痛打,打算次日将其沉江,而后返回家中,要寻穆弘一同去捉宋江。宋江得知真相,仓惶逃走。穆弘与穆春率庄客追赶,一直追到浔阳江边。宋江 出处考究3 穆春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应属于小说《水浒传》的创造。“小遮拦”之一绰号出自“没遮拦”,准确的称法应作“小没遮拦”,当系为拼凑七十二地煞星而杜撰。“小遮拦”的“小”并非是“大小”之小,而应作“肖”解,是相仿、相似的意思。 人物评价4 花盖膀双龙捧项,锦包肚二鬼争环。浔阳岸英雄豪杰,但到处便没遮拦。穆春在原著中出场不多,形象较为模糊,因此很少被历代名家及现代读者所点评。现代评点者多认为,穆春武艺低微,之所以能在龙蛇混杂、锋争激烈的揭阳镇耀武扬威,盘剥过往,完全是仰仗着哥哥穆弘的威风,是“典型的仗势欺人、狐假虎威”。而被不入流的薛永轻易放翻(严格来说薛永算是偷袭),更使他被列入“梁山十大庸才”。
汤隆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金钱豹子,出身铁匠,延安府知寨官之子。他在武冈镇打铁度日,后遇到李逵,便随其加入梁山。后举荐徐宁,打造钩镰枪,为梁山大破连环马立下大功。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八十八位,上应地孤星,负责监造军器铁甲。征方腊时战死于清溪县,追封义节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人物外貌4出处考证5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汤隆其他名称:金钱豹子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性别:男登场回目:第五十四回原有身份:铁匠武器:铁瓜锤、钩镰枪梁山位次:88对应星号:地孤星梁山职司:监造军器铁甲头领上山前身份:铁匠 人物经历2 汤隆祖辈以打造军器为生,父亲曾任延安府知寨官,但在父亲死后,因生性好赌,流落江湖,在武冈镇打铁度日。他好使枪棒,因浑身都是麻点,人称金钱豹子。高唐州之战时,戴宗与李逵前往蓟州请公孙胜下山,回程时路过武冈镇。李逵到镇上买枣糕,恰遇汤隆在路边耍锤。李逵见那锤有三十来斤,便拿起舞了一趟,而且面色不改,毫无气喘之态。汤隆大为叹服,拜问李逵姓名,并将他带回家中。李逵见他家中都是打铁器具,认为山寨正需铁匠,于是表明身份,招纳他到梁山入伙。汤隆便拜李逵为兄,抛弃家什,随他前往高唐州,而后正式加入梁山。呼延灼征讨梁山时,以连环甲马冲阵,令梁山军队陷入苦战。宋江、吴用商讨对策,却毫无良法。这时,汤隆提出钩镰枪可破连环马,并称自己的姑表哥哥徐宁会使钩镰枪。他还提到,徐宁有家传之宝雁翎圈金甲,可用宝甲将徐宁赚上山来。吴用便让时迁前去盗甲,并让汤隆打造钩镰枪样式。汤隆打造出样式后,便下山直奔东京,而这时时迁已将宝甲 人物外貌3 书中外貌描写:李逵看那大汉时,七尺以上身材,面皮有麻,鼻子上一条大路。 出处考证4 汤隆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而在这些作品中,也没有专门在梁山上负责打铁的好汉形象。汤隆这一角色,应属于小说《水浒传》的创造。豹子,即豹。“北方呼貉曰貉子,豹曰豹子。豹类不一……其黄毛黑文如钱,中五圈,左右各四者曰金钱豹,如艾叶者曰艾叶豹。”《本草》:“豹文如钱者曰‘金钱豹’。”豹纹如钱者,因其背有圆斑,毛色黄褐,所以称“金钱”。 人物评价5 铜筋铁骨身躯健,炉冶钳锤每用功。原是延安知寨后,金钱豹子是汤隆。余象斗:①汤隆献徐宁之功,使梁山众囗如虎添翼。②观汤隆用此计盗甲引徐宁上山,退复呼延灼,此功非小。李卓吾:汤隆也是个贼。金圣叹:上午街头弄锤,下午随人落草,实是出奇之事,不得不作一折。王望如:欲破连环马,须用钩镰枪,欲用钩镰枪,先偷雁翎甲。有知藏甲之汤隆,又有善偷甲之时迁,梁山泊人才如狄公之笼,参术挑李,无不辐揍。陈忱:传中邀诸任上山,无如汤隆之哄徐宁,破祝家庄装假太守捉李应、杜兴也,一毫形迹不露。汤隆在原著中出场较少,形象较淡薄。画家牛牧野曾有赞诗一首:“忠行义举,光照八极。敛锷淬锋,豹死留皮。”现在读者多认为,汤隆为了立功,主动将身为朝廷军官的表哥徐宁骗到梁山落草,还冒名劫财,绝其后路,乃是典型的小人行径。其卖兄求荣的行为,堪与陆谦出卖发小林冲相比,甚至更为恶劣。但也有观点认为,汤隆有精湛的打铁技艺,大大提高了梁山的装备水准
薛永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病大虫,河南洛阳人氏,在江湖使枪棒卖药为生。他在江州卖艺时结识宋江,后参与营救宋江,大闹江州,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八十四位,上应地幽星,担任步军将校。征方腊时战死于昱岭关,追封义节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出处考究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姓名:薛永绰号:病大虫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登场回目:第三十七回所处时代:北宋籍贯:河南洛阳出身:军官子弟上山前身份:江湖卖艺人梁山位次:84对应星号:地幽星梁山职司:步军将校 人物经历2 薛永是河南洛阳人氏。祖父曾是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官,但因得罪同僚,不得升迁。薛永因此流落江湖,靠使枪棒卖药度日,人称病大虫。他曾收裁缝侯健为徒,传授其武艺。江州揭阳镇有豪强穆弘、穆春,曾定下规矩,外地人若想在镇上谋生必须先到穆家庄拜谒。薛永不知这一规矩,未去穆家庄便在街头卖艺。穆家兄弟吩咐镇上百姓不准打赏。宋江刺配江州,正巧路过揭阳镇,不明情况下赏了薛永五两银子。穆春认为宋江有意要灭揭阳镇威风,便欲出手教训宋江,结果被薛永从背后一跤撂倒,怀恨离去。宋江又送薛永二十两银子,相辞而去。薛永返回客店,被穆春率人捉走。穆春将薛永痛打一顿,吊到都头家中,而后与穆弘一同率庄客追赶宋江。李俊及时出现,救下宋江。穆春兄弟与宋江化敌为友,并将薛永放还。薛永此后便一直留在穆家庄中。宋江醉酒题反诗,与戴宗被判处斩刑,却被李逵以及梁山泊十七位头领劫法场救出。薛永与穆弘、李俊等九人也驾船赶赴江州,要劫牢营救宋江,却在江 出处考究3 薛永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应属于小说《水浒传》的创造。“大虫”是老虎的别称,始见于晋代干宝的《搜神记》:“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虫,亦名大灵。”唐朝为避太祖李虎名讳,故均称老虎为“大虫”。五代两宋民间沿袭之,多有以“大虫”为绰号者。如南楚名将李琼、北宋名将姚内斌等,皆有“大虫”之绰号。至于“病大虫”的“病”字,一般有两种解释,一说是使动用法,就是超过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病”是“并”的通假字,是可比作、相当于的意思。《广韵》曾载:“并,比也;又比,并也,近也。”今江苏东台方言仍称“比”为“病”。也有观点认为,薛永出身军官子弟,一身武艺,却因祖父的原因家道中落,以致流落江湖,无法建功立业,犹如猛虎生病,难以发威,因此绰号“病大虫”。 人物评价4 薛永在原著中出场不多,形象较为单薄,因此很少被历代名家所点评。画家牛牧野曾有赞语一首:“如玉如莹,国不能用。惜哉痛哉,洛阳薛永。”现代读者多因薛永轻松放倒过穆春,便将他捧得很高,认为是梁山中被埋没的好汉。但也有观点认为,薛永放倒穆春,有背后偷袭之嫌疑,在梁山也属庸才之列。
邹渊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出林龙。原是登云山寨主,后与孙新等人劫牢,因此上了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九十位,上应地短星,职司为步军将校。征方腊时战死于清溪县,追封义节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邹渊别名:出林龙(百十五回本为出林虎)国籍:北宋民族:汉族出生地:莱州梁山座次:90对应星位:地短星出处:《水浒传》上山前身份:登云山寨主梁山职务:步军将校
邹润(金圣叹评点本中作“邹闰”),邹渊的侄儿,山东莱州人,为人慷慨忠良,有一身好武功,身材长大,长相奇异,脑后生有一个肉瘤,人唤“独角龙”。邹润和人争闹,一时性起,一头撞去,竟撞折了一棵松树。他与孙新熟知,为救解珍、解宝打入祝家庄。祝家庄被攻破后归顺梁山,为步军将校第十三名,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是梁山第九十一条好汉,上应地角星。受招安后,邹润被封为武奕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人物趣事4人物起源5人物评价6衍生形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邹润别名:独角龙、邹闰国籍:中国民族:汉职业:梁山好汉出生地:山东莱州星号:地角星梁山职务:游击营部军头领武器:金刚独龙角必杀技:龙角爆裂排名:91出处:《水浒传》出场回目:第49回上山回目:第49回 人物经历2 梁山的第四大派系是降将派系,主要是几次政府征讨梁山和梁山主动攻击政府军时被梁山收服的政府军军官组成。林冲秦明花荣等虽然也是前政府军军官出身,但是同梁山另有渊源,所以不算在降将派系中。这个派系比较松散,名义上的领袖是大刀关胜,是有三个小派系组成加上双枪将东平。三个小派系是呼延灼派系,关胜派系,和张清派系。呼延灼派系主要是梁山破高唐州后,第一次朝廷派出征讨军的军官,是呼延灼,韩滔,彭玘,凌振等4人。关胜派系是一个比较大的派系,主要是梁山大名府时,朝廷派出的两支征讨军的军官,共有关胜,宣赞,郝思文,单廷珪,魏定国,加上关胜收服的原大名府上校团长索超,共6人。张清派系是梁山打东昌府收服的东昌府政府军军官,张清,龚旺,丁得孙3人。这个松散的降将派系总共14人。但考虑到单个派系的人数都比较少,整体上的联系又不够紧密,所以无斋主人将其排在第四大派系。独角龙顾名思义,独角龙就是头上长有一只角的恐龙。它们生活 人物趣事3 邹润天生一等异相:脑后生着一个肉瘤,以此别人就叫他做“独角龙”。这肉瘤,本是一个累赘,一般人是掩饰之唯恐不及的,实在掩饰不了的话,就只有自卑自贱的份了。邹润却有与常人不一般的方式:“但凡和人争闹,性起来一头撞去,忽然一日,一头撞折了涧边一株松树,看的人都惊呆了”,由此赢得“厮打场中为首,呼卢队里称雄。天生忠直气如虹,武艺惊人出众”的称誉,硬是把一个本是累赘的东西弄成一种商标弄成一种无形资产。 人物起源4 《水浒传》第七十八回布疑阵叫反独角龙设奇谋大败栾廷玉(节选)话说梁山队中突然大乱,却是出林龙邹渊,独角龙邹润,青面兽杨志三员头领,率一千喽啰在阵前叫反。只听得邹渊高声叫喊:“宋江狂妄自大,不听苦劝,冤屈杀了孙提辖,俺们心不甘服,即行散伙去了,有志气的快跟俺们走!”花荣听得扰乱,连忙收转长枪,回马过去,径入自家队伍里,要紧保护宋江退走。栾廷玉不舍,纵马赶来,被花荣发出一箭,射落盔上红缨,吃了一吓,慌忙住马。官军乘乱掩杀,梁山人马大败,倒退数里。栾廷玉乘乱今日胜了一阵,收兵归寨,心中甚喜。不一回,忽报青面兽杨志在外搦战,指名要将军出马。栾廷玉重行披挂上马,出到营外,但见梁山泊人马尽行退却,只西南角上立一小寨,约莫有千名喽啰,居然列成阵势,擂鼓鸣金,摇旗呐喊。杨志一马对面冲来,破口便骂:「你这厮是小人下的小人,敢施诡计,害俺孙提辖性命,今日定须拚个死活!”说话刚毕,一枪兜心刺来,栾廷玉忙将长枪架过 人物评价5 家居山东莱芜州,取名独角是瘤头。身高力大功夫好,头触松躯首骨优。挚友孙新劫大狱,恩朋邹润破牢枢。协从保义克顽祝,官职山兵步旅酋。常听得一些人在指指点点:某某位子好,有油水;某某位子不好,没权力;等等,这种指点实际上只是看到表面现象,没有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如果仔细分析研究的话,你会发现:本是有油水有权力的位子,让一些不会弄事的人去干,这位子马上就会变成没油水没权力的位子,而那些原本没油水没权力的位子,让那些会弄事的人去弄一会,立马就变成有油水有权力的位子了。好和坏没有绝对标准,邹润头上的肉瘤,体现的就是辩证法。 衍生形象6 衍生戏剧邹润梁山好汉之一,因头上肉瘤闻名遐迩。其实邹润是个患者,还是那种比较严重的,肿瘤患者。邹润头上的瘤子放到今天医学上来解释是这样的。邹润的肉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肉)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多发生于皮肤、皮下、骨膜及长骨两端。如纤维肉瘤生长迅速,肿瘤晚期常有坏死、出血、切面灰红色、质均匀细如生鱼肉状。骨肉瘤以青年人为多,好发于四肢长骨之两端,尤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肱骨上端最多见。骨肉瘤发展迅速,病程短,开始在皮质内生长,可逐渐向骨髓腔发展,有时向外突破骨膜,侵入周围软组织,易引起病理性骨折。常见的还有平滑肌瘤、淋巴肉瘤、滑膜肉瘤等。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谁的身上长肿瘤也不好受,何况还是长在头上。本来邹润长得就挺影响市容的,这头上又多出个瘤子。所以邹润整天觅死觅活的。还不准别人说他头上张瘤子。谁说他头上有瘤子,就要和谁拼命。一天不知又是谁多了句嘴,叫啦声瘤子邹。还正好让邹
曹国舅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出现最晚,在宋代就被内丹道收编为吕洞宾弟子,但是关于他的故事却迟至元明时期才出现于有关记载之中。有关曹国舅的情况,叶慈氏、浦江清、赵景深、周晓薇、白化文、李鼎霞等人先后作了勾勒,班友书在考察黄梅戏《卖花记》的源流时,对曹国舅公案故事作了梳理,视角独到,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形象3人物经历4人物原型5人物传说6史籍记载7民间传说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曹国舅别名:曹佾、曹景休国籍:北宋民族:汉族职业:八仙之一信仰:道教皇封:济阳郡王法宝:云阳板升仙地:皇藏峪、雾猪泉师傅:吕洞宾 人物形象2 作为吕洞宾的弟子,曹国舅在宋金时期就出现于八仙队伍之中,且形象颇为固定。在金代古墓砖雕八仙像中,曹国舅均跻身其间。董明墓曹国舅砖雕形象为:“头挽双鬓,身著蓑衣,披蓑裙,赤臂跣足,满面堆笑,颔蓄长须,是一个笑容可掬的老者。其右臂挎着个篮子,双手持一把笊篱。”65H4M102墓曹国舅砖雕形象为:“散发束箍,袍服束带,面目慈祥,仪表端庄,手持笊篱。”曹国舅在两个砖雕画像中均携带着笊篱这一象征性标志(4)。在元明杂剧中,上述象征性标志始终伴随着曹国舅。《岳阳楼》(水仙子)云:“这一个曹国舅是宋朝的眷属。”《城南柳》(水仙子)云:这个是提笊篱不认椒房。”《铁拐李》(二煞)则谓“张四郎曹国舅神通大”。《南极登仙》、《蟠桃会》、《仙官庆会》中的曹国舅均手持“笊篱”;《神仙会》则谓曹国舅手持“千年竹罩”,也即“笊篱”;《长生会》、《群仙祝寿》还在笊篱之外加上了一个“金牌”或“金符”。最为奇特的是,《八仙庆寿 人物经历3 曹国舅有一弟自恃为帝室的亲戚,逞强行恶,抢夺百姓的田地据为己有,而且不法的小人多出自其门。国舅自始至终竭力规劝他,都不能使其改过自新,最后竟被其视为仇人。国舅说:“天下之理,积善者昌,积恶者亡,这是不可更改的。我家行善事,累积阴功,才有今日之富贵。如今我弟积恶至极,虽然明里他能逃脱刑典的制裁,但暗里却难逃天法。如果一旦祸起,家破身亡,到那时想牵只黄狗出东门,都是不可能的,我即感到耻辱又害怕真的会发生此事。”于是他散尽家财,周济贫苦之人。最后,他辞别家人和朋友,身着道服,隐迹于山岩,修心炼性。数年之后,他已达到心与道合、形随神化的境界。突然有一天,汉钟离和吕洞宾游至他修道之处,问他:“你闲居时修养什么。”国舅答:“其他的无所作为,只修道而已。”二仙问:“道在哪里?”国舅指着天。二仙问:“天又在哪里?”国舅指着心。钟离笑道:“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经洞悟道之真义了。”于是授他《还真秘旨》,令他精心 人物原型4 曹国舅是谁的国舅曹国舅是北宋宋仁宗的国舅。《宋史》称他为慈圣光献太后(邢台宁晋人)之长弟,故称国舅。官二代曹国舅但最后一位入主八仙社团的人——曹国舅,充满了争议。纵看前七仙,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标识:草根。他们都出身市井,从江湖游医(李)到戏子(蓝),从浪子(吕)到村姑(何),基本上长期置身于社会的最低层,体验过低层百姓经历的酸甜苦辣,这使八仙的社团很快就得到了底层百姓的拥戴。而八仙的最后一位,与前者风格迥异,是八仙中的另类。曹国舅本名曹景休,出身名将世家,其祖父是北宋开国名将曹彬,而其姐又是宋仁宗赵受益的皇后。出身名门,又是皇亲国戚,应该是辉武扬威,不可一世,但曹国舅的性格却相反。世人对他的评价是:胆小如鼠、爱财如命、寡过自保。这样的身份,这样的性格,按说当一辈子安乐国舅是不成什么问题的。然而曹国舅还是没能如愿当他的平安国舅。他的命门是他的弟弟。曹国舅从小父母死得早,姐弟三人相依为命长大,曹国 人物传说5 按照八仙故事演变的一般规律,内丹道收编八仙时一般会出现相应的故事,八仙形象的定型也与一定的故事相联系。可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未见宋金时代文献中出现过相关故事的记载。直至元明时期,内丹道营造的曹国舅故事才浮出历史的地表。第一个被记载下来的内丹道曹国舅故事出现在元代苗善时的《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中。苗善时在《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序》中指出:“仆不揣井观管量,于诸经集、唐宋史传,摭收实迹,削去浮华,绩成一百二十化,析为一百二十化。”据此可知,其中的“度曹国舅第十化”当出现在宋代。故事大略云:曹国舅本传,丞相曹彬之子,曹皇后之弟。美貌绀发,秀丽敏捷,本性安恬,天资纯善,不喜富贵,酷慕清虚。年十二三岁,三教经书,一览精通。自幼出入禁中,上及后妃皆爱敬之。上每与语,惟言清静自然,无为治政。上甚喜,尝锡衣黄袍红条,惟稽首谢而已。一日辞上及后,上问:“何往?”曰:“道人家信意十方,随心四海。”上与后阻挡数次, 史籍记载6 《读书纪数略》:清宫梦仁卷中指出“曹国舅,丞相彬子皇后弟,遇纯阳而得道。《新议录》:引《徐州府志》“宋曹国舅,绍圣四年(1097)蝉蜕于县东南五十里玉虚观,更名腾云寺。”《集说诠真》:引《江南通志徐州》“仙释”条也记载了此一内容。《山堂肆考》:卷18“雾猪山”条说的更具体:“雾猪山,在徐州萧县东南以下,有雾猪泉,故名。宋人曹国舅隐此山,因蝉骨于此。”《山堂肆考》:卷150却提出了另外一个成仙说法:“洞宾度张果老度何仙姑,果老又度曹国舅。” 民间传说7 内丹道对曹国舅的收编八仙中的曹国舅原型为宋代国舅曹佾,他在宋代就已经被内丹道收编,成为吕洞宾弟子,并在宋金元时期以固定的形象出现于八仙队伍之中。历史上的曹国舅曹佾是曹彬之孙而不是内丹道所说的曹彬之子,是一位“寡过善自保”的皇家勋戚。《宋史·曹彬传》指出:“曹佾,字公伯,韩王彬之孙,慈圣光宪皇后弟也。性和易,美仪度,通音律,善弈射,喜为诗。”“高丽国献玉带为秋芦白露,纹极精巧,诏后苑工以黄金仿其制为带,赐佾”,“坤成节献寿,特缀宰相班。”并指出他是一位“寡过善自保”者。《宋史·后妃·曹皇后传》载其姐于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被立为皇后,宋英宗即位后曹佾曾被封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年老时曾入宫亲侍太后疾。七十二岁而卒,追封沂王葬于饶阳大曹庄西南,小堤南约三里铁鼓寺遗址北六百米。有清朝宋凤池有诗为证:乐乡高冢应晴空,何代英雄侯王公,当年哥儿并舞女,红烛翠帐华堂中,一朝捐馆归泉壤,樵夫牧竖卧西风,人生
朱贵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旱地忽律,沂州沂水县人,朱富的哥哥,原是梁山四寨主。他是梁山的开山元老,但在晁盖、宋江掌政时期,地位不断下降。梁山大聚义时,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九十二位,上应地囚星,与杜兴一起经营梁山酒店。征方腊时病死于杭州,追封义节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角色设定3原文描述4别称来源5人物性格6出场回目7梁山功绩8相关词释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朱贵外文名:Zhu GUI别名:旱地忽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沂州沂水县信仰:四海之内皆兄弟重要事件:征讨方腊追封:义节郎星号:地囚星排位:92出处:《水浒传》 角色设定2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梁山泊开山头领。梁山职务:山寨四店打听消息,邀请来宾八头领之一死后追封:义节郎主要事迹:王伦旧部,支持林冲火并王伦并推晁盖为寨主。结局:征方腊时在杭州病死。出场回: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去世回:第九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百廿回本见第一百十九回) 原文描述3 林冲看那人时,头戴深檐暖帽,身穿貂鼠皮袄,脚着一双獐皮窄靿靴,身材长大,貌相魁宏,双拳骨脸,三叉黄须,只把头来摸着雪看。 别称来源4 朱贵的外号“旱地忽律”,这个绰号听起来好像有点外族人的意思,远不如“黑旋风”、“花和尚”等一目了然。它有两种含义:一,“忽律”即宋代契丹语里对鳄鱼的称呼。鳄鱼是水里的霸王,在陆地上还轮不到它。而朱贵就是这样,表面上看是个平常开酒店的老板,不是什么绿林好汉,就像是那没有呆在水里的鳄鱼,而实质上他可是梁山泊的耳目。这个绰号,和他弟弟朱富的绰号“笑面虎”异曲同工,真不愧是兄弟俩。二,“忽律”指一种有剧毒的四脚蛇,它生性喜食乌龟,将猎物吃剩一个空壳后钻入其中,冒充乌龟,有人不知捡起它后,便发出夺命一击,直接致人死命。不论何种解释,“忽律”是一种善于伪装的可怕动物,这和朱贵的工作性质很相像,这个绰号,相当贴切人物身份。 人物性格5 朱贵这人,虽然冒了凶猛动物的名,心地却相当善良。林冲上梁山,王伦不肯接纳,且看朱贵表现:王伦起身说道:“柴大官人举荐将教头来敝寨入伙,争奈小寨粮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恐日后误了足下,亦不好看。略有些薄礼,望乞笑留。寻个大寨安身歇马,切勿见怪。”林冲道:“三位头领容复:小人‘千里投名,万里投主’,凭托柴大官人面皮,径投大寨入伙。林冲虽然不才,望赐收录。当以一死向前,并无谄佞,实为平生之幸。不为银两赍发而来,乞头领照察。”王伦道:“我这里是个小去处,如何安着得你?休怪,休怪。”朱贵见了,便谏道:“哥哥在上,莫怪小弟多言。山寨中粮食虽少,近村远镇,可以去借。山场水泊木植广有,便要盖千间房屋,却也无妨。这位是柴大官人力举荐来的人,如何教他别处去?抑且柴大官人自来与山上有恩,日后得知不纳此人,须不好看。这位又是有本事的人,他必然来出气力。”杜迁道:“山寨中那争他一个!哥哥若不收留,柴大官人知道时 出场回目6 《水浒传》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朱贵始出现在书中。请看他对林冲的自我介绍:“小人是王头领手下耳目。小人姓朱名贵,原是沂州沂水县人氏,江湖上但叫小弟做旱地忽律。山寨里教小弟在此间开酒店为名,专一探听往来客商经过。但有财帛者,便去山寨里报知。但是孤单客人到此,无财帛的,放他过去。有财帛的来到这里,轻则蒙汗药麻翻,重则登时结果,将精肉片为子,肥肉煎油点灯。却才见兄长只顾问梁山泊路头,因此不敢下手。次后见写出大名来。曾有东京来的人,传说兄长的豪杰,不期今日得会。既有柴大官人书缄相荐,亦是兄长名震寰海,王头领必当重用。”其它回目:《水浒传》第十八回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水浒传》第五十一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梁山功绩7 老资格的梁山好汉,早在王伦时代就上了梁山,可以算是梁山草创之时的创帮元老之一。从梁山草创到梁山受招安,朱贵一直从事情报工作。其具体工作就是在梁山边上的李家道口开个酒店。这个酒店是梁山的一个窗口,一方面可以收集各类情报、以供梁山领导层决策,另一方面也是4方黑道人物投奔梁山的一个落脚点和中转站。表面上这个酒店从事正当的白道生意,但实际上是个幌子,暗地里实际上是梁山的一个情报站。有时碰上单身客人,这个酒店也会杀人劫财。朱贵这个酒店的重要性,在水浒中多处表露,林冲上梁山就是通过朱贵的酒店,晁盖一伙上梁山也是途径朱贵的酒店,而后清风寨、清风山的一大批人上梁山还是通过朱贵的酒店。晁盖一伙上梁山时,吴用曾有一段话揭示了朱贵这个酒店的重要性,“现今李家道口有那旱地忽律朱贵在那里开酒店,招接四方好汉。但要入伙的,须是先投奔他。我们如今安排了船只,把一应的物件装在船里,将些人情送与他引进。”可见这酒店基本上就是 相关词释8 投名状:林冲杀死差拨,陆虞候,富安等三人投奔柴进。为躲避官府追捕,柴进举荐林冲去水浒入伙,当山下的朱贵的把林冲带上山后,王伦嫉妒林冲才干,心中不乐意林冲入伙,故意刁难林冲去“把一个投名状来”。原文:林冲道:“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来投入伙,何故相疑?”王伦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个‘投名状’来。”林冲便道:“小人颇识几字,乞纸笔来便写。”朱贵笑道:“教头你错了。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他便无疑心,这个便谓之投名状。”林冲道:“这事也不难,林冲便下山去等,只怕没人过。”王伦道:“与你三日限。若三日内有投名状来,便容你入伙;若三日内没时,只得休怪。”林冲应承了,自回房中宿歇,闷闷不已。号箭:传递信号的响箭。《水浒传》第十一回:(朱贵)搭上那一枝响箭,向对港败芦折苇里面射去,林冲道:“此是何意?”朱贵道:“此是山寨里的号箭,少刻便有船来。”
朱富是小说《水浒传》中朱贵的弟弟,绰号笑面虎,李逵的同乡。最善使暗器。朱富在梁山负责监造、供应酒醋。一百零八将之一,排梁山第九十三条好汉,上应地藏星。征讨方腊时病死在路途中。朱富的主要事迹是营救李逵,迫使李云上梁山。 目录 1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朱富别名:笑面虎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沂水县星号:地藏星排位:93出处:《水浒传》出场回目:第43回上山回目:第43回
蔡福,《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之一,北京大名府人(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原为大名府两院押狱兼行刑刽子手,因杀人手段高强,人呼“铁臂膊”。梁山人马攻打大名府时,蔡福、蔡庆兄弟两个无路可走只好上了梁山,专管梁山杀人行刑的事情,一百零八将之一,排梁山泊好汉第九十四位,上应地平星。在征讨方腊时,蔡福阵亡。死后追封义节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蔡福别名:铁臂膊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职业:行刑刽子手星号:地平星排名:94出处:《水浒传》
蔡庆,北京大名府人(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水浒传》中的蔡庆是蔡福的弟弟,大名府专管牢狱的小押狱,是个有名的刽子手。他生来爱戴一枝花,人称“一枝花蔡庆”。投靠梁山以后,一百零八将之一,排名第九十五条好汉,上应地损星。在征方腊后返乡为民。押狱丛中称蔡庆,眉浓眼大性刚强。茜红衫上描正气,茶褐衣里绣木香。曲曲领沿深染皂,飘飘博带浅涂黄。金环灿烂头巾小,一朵花枝插鬓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简介3人物经历4主要事迹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蔡庆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主要成就:征讨方腊朝代:北宋绰号:一枝花星号:地损星排位:95出处:《水浒传》注音:ㄘㄞˋ ㄑㄧㄥˋ上山前身份:大名府专管牢狱的小押狱梁山职务:行刑部副头领 人物简介2 蔡庆排名:坐第95把交椅。籍贯: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绰号:一枝花。星号:地损星。上山前身份及职业:小押狱。上山原因:宋江为救卢俊义,用重金收买之,梁山军攻打大名府时帮助救出卢俊义并随同上山。梁山职务:行刑部副头领。征方腊后:义节郎 人物经历3 梁山设计借李固之手把卢俊义弄进死牢后,李固就找到了这位蔡监狱长,准备出50两黄金买卢俊义一条命。但蔡监狱长是什么人,李固的手段能瞒过梁中书、却瞒不过他老人家,所以就点明你李总监吞了整个卢氏集团,区区50两就想要我帮你擦屁股,没门!至少要来个10倍,500两黄金才行,李固说没问题,500两就500两。交易谈成,蔡福就让李固第二天来收卢俊义的尸体。看完这段描写,就能知道这条利用职权在监狱里帮人消灾的财路,蔡监狱长肯定用过不止一次。而且从谈交易的老练程度来看,蔡庆是个相当精明的人,在地方上也不是善种。蔡庆这个人同戴宗不同,场面上做事情还是非常上路的,比方说燕青想要给卢总送点饭,蔡福也不为难他。蔡庆对卢俊义应该还是同情的,但生意是生意,如果卢总这条命能给我们蔡监狱长带来500两黄金的收益,那么廉价的同情心就不值几个钱了。水浒中的监狱黑幕重重,当年戴宗戴监狱长就曾扬言过,弄死个把犯人不就像弄死个苍蝇一 主要事迹4 梁山第94位好汉蔡福之弟,与蔡福同称“追魂夺命二使”。上梁山后,专司行刑。蔡庆,北京大名府人(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是蔡福的弟弟,大名府专管牢狱的小押狱,有名的刽子手。他生来爱带一枝花,人称“一枝花蔡庆”。因与哥哥蔡福帮助过卢俊义,宋江率兵打败大名府后,兄弟俩归顺了梁山。在梁山,蔡庆重操旧业,做了梁山行刑刽子手,排梁山好汉第九十五位。征方腊后返乡为民。
焦挺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没面目,中山府人氏,出身相扑世家,后流落江湖。他因结识李逵,而到梁山入伙。梁山大聚义时,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九十八位,上应地恶星,担任步军将校。征方腊时战死于润州,追封义节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出处考究4原著赞诗5名人点评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焦挺别名:没面目饰演:魏峰1998版《水浒传》 寇军2011版《水浒传》 释行濠2013版《水浒传》性别:男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登场回目:第六十七回出身:相扑世家上山前身份:江湖流浪汉梁山位次:98对应星号:地恶星梁山职司:步军将校 人物经历2 焦挺是中山府人氏,祖传三代以相扑为生,因到处投人不着,平生最无面目,人称没面目。他虽有意到梁山泊入伙,但因没有门路,一直不敢前往。单廷珪、魏定国受命征讨梁山泊,李逵独自下山,欲到凌州斩杀二将,途中遇到正欲投奔枯树山的焦挺。焦挺不停地打量李逵,结果将其惹恼,二人厮打起来。焦挺施展家传相扑,连摔李逵两跤,当得知对方是梁山黑旋风时却纳头便拜。李逵招纳他到梁山入伙,焦挺欣然同意。后来,焦挺与李逵前往枯树山,请出丧门神鲍旭,一同夺取凌州。梁山排座次时,焦挺排第九十八位,星号地恶星,职司为步军将校。两赢童贯时,焦挺在九宫八卦阵中守护中军帅字旗。梁山受招安后,焦挺随宋江南征北战,颇有战功。征讨辽国时,焦挺随鲁智深攻破太乙混天象阵中的太阳阵。征讨田虎时,焦挺与杨雄等人攻入威胜城晋王宫,使得伪太子田定闻变自刎。征讨王庆时,焦挺参与南丰之战,斩杀淮西军先锋刘以敬、上官义。征讨方腊时,焦挺随宋江攻润州,在乱军中被 出处考究3 焦挺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应属于小说《水浒传》的创造。 原著赞诗4 相扑丛中人尽伏,拽拳飞脚如刀毒。劣性发时似山倒,焦挺从来没面目。 名人点评5 金圣叹:①《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②李逵遇焦挺,令人读之油油然有好善之心,有谦抑之心,有不欺人之心,有不自薄之心。
顾大嫂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母大虫,梁山仅有三位女好汉之一,登州人氏。她与丈夫孙新开酒店为生,后因搭救表弟解珍、解宝,劫狱反登州,上梁山入伙,并参与祝家庄卧底。梁山大聚义时,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一百零一位,上应地阴星,担任东山酒店掌店头领。征方腊后封东源县君,返回登州。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人物外貌4出处考究5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顾大嫂别名:母大虫饰演:女性别:《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登场作品:第四十九回登场回目:北宋所处时代:登州籍贯:101梁山位次:地阴星对应星号:东山酒店掌店头领梁山职司: 人物经历2 顾大嫂是登州人氏,性情彪悍,颇有武艺,人称母大虫。他与丈夫孙新居住在登州东门外十里牌,家中不但开张酒店,还杀牛放赌。孙新是驻防军官子弟,哥哥孙立官拜兵马提辖。顾大嫂的表弟解珍、解宝因猎虎遭到地主毛太公陷害,被其勾结官府打入死牢。小牢子乐和是孙立的妻弟,与解珍兄弟有姻亲,有意搭救二人,遂暗中将此事告知顾大嫂。顾大嫂忙与孙新商讨对策。孙新纠合登云山好汉邹渊、邹润叔侄,商议劫牢救人,并打算逼孙立一同参与。他们决定在事成后投奔梁山入伙。顾大嫂谎称病重,将孙立夫妇骗到家中,而后将实情告知孙立,对他晓以利害,甚至拔刀威胁。孙立只得同意一同劫牢。次日,顾大嫂身藏贴肉尖刀,扮做送饭妇人,进入狱中,与孙立里外夹攻,劫了死囚牢,将解珍兄弟救出。孙立让顾大嫂夫妇与乐和护送妻子乐大娘子先行,自己与解珍兄弟、邹渊叔侄去杀死毛太公满门,然后星夜投奔梁山。顾大嫂八人到达梁山后,得知宋江正率军攻打祝家庄,却两战不能破庄。孙 人物外貌3 书中外貌描写:乐和见酒店里一个妇人坐在柜上,用眼看时,但见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 出处考究4 顾大嫂其人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应属于《水浒传》小说的原创人物。顾大嫂属于有姓无名,“大嫂”乃是称谓,并非名字。“大虫”即老虎,“母大虫”就是“母老虎”的意思。以“大虫”喻虎,始见于晋代干宝的《搜神记》:“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虫,亦名大灵。”唐朝时为避太祖李虎名讳,均称“虎”为“大虫”。五代两宋民间沿袭。根据史传记载,五代两宋间多有以“大虫”为绰号者。 人物评价5 百回本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120回本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弄棒持枪当女工。余象斗:此段调拔劫牢,见顾大嫂胆志胜一丈夫。李卓吾:①不要说是个妇人,况且是姑舅姊妹,便肯如此出力;如今须眉丈夫,同胞兄弟,反有下石的,如何如何!②顾大嫂一妇人耳,能缓急人如此;如今竟有戴纱帽的,国家若有小小利害,便想抽身远害,不知可为大嫂作婢否也?金圣叹:①一篇写顾大嫂,全用不着窈窕淑女四字。②亦可号之为母旋风,意思实与李逵无二。③写顾大嫂活是黑旋风。④绝妙大嫂,佩服其言,可以愈疟。⑤绝妙大嫂,只先去二字,活是黑旋风意思。袁无涯:孙新救二解,止有劫牢一策,顾大嫂发猛向前,真是有胆。王望如:母大虫怂恿孙新,逼勒孙立,联络邹渊、邹闰,劫牢越狱,以解独龙山之围
孙二娘,女,汉族,绰号母夜叉,是施耐庵所著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孟州(今河南省焦作市)人,梁山仅有三位女好汉之一,人物性格为胆子大,武艺高强,有智慧。作者描写孙二娘“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武松被发配到孟州路过十字坡,险遭孙二娘的毒手。武松假装喝醉酒捉住了孙二娘,孙二娘求饶,武松遂与张青、孙二娘夫妇相识,武松后来二龙山头领率孙二娘夫妇等同归梁山,担任梁山驻西山酒店迎宾使兼消息头领,迎来送往,打探消息,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是梁山第一百零三条好汉,下应地壮星。随宋江征讨方腊时,孙二娘被杜微飞刀打中而死,后追封旌德郡君。 目录 1基本资料 2角色设定3相关影视4影视版本5绰号由来6人物生平7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孙二娘外文名:Sun Erniang别名:母夜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孟州(今河南省孟州市南)外号:母夜叉死因:被杜微的飞刀所杀梁山座次:103星号:地壮星武器:两口钢刀出处:《水浒传》丈夫:张青梁山职务:梁山驻西山酒店迎宾使兼消息头领 角色设定2 孙二娘原先是十字坡黑店老板娘:“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 相关影视3 电影《孙二娘与张青》北宋年间,孟州十字坡地处交通要道,坐落于此的十字坡客栈以包子鲜美闻名江湖。十字坡包子客栈孙老东家原是东京汴梁出了名的赌徒老孙头。数年前,老孙头因与“头陀”斗狠,妻子被“头陀”所杀。妻子死后,老孙头痛戒赌瘾,带着女儿行走江湖,遍寻头陀而不果。时光流逝,老孙头落脚于十字坡,开起了十字坡包子客栈,苦等仇人的出现,这一等就是十年。十年过去了。老孙头成了响当当的孙老东家,女儿孙二娘也长大成人,颇有乃父的秉性,人称“母夜叉”。一天,不速之客“菜园子”张青因误伤人命,在官府的缉拿下,闯进十字坡包子客栈。张青一头扎进客栈,在与孙二娘父女的冲突中被孙二娘制服。孙老东家见张青憨实可信,有意培养他当入赘女婿。对于他的好意,张青原本没有什么兴致。但无意间看到孙二娘的娇艳后,张青一改初衷,主动要求留下来。张青的改弦更张并没有获得孙二娘的好感。相反,此后的日子里,孙二娘没少拿张青开涮。负气离开的张青 影视版本4 1980年山东版《水浒传》邱建华饰孙二娘1998年央视版《水浒传》梁丽饰孙二娘2008年《水浒英雄谱之母夜叉孙二娘》周海媚饰孙二娘2009年《龙虎山客栈》与2010年新版《水浒传》何佳怡饰孙二娘2011年《水浒前传》杨净如饰孙二娘2013年《武松》蒋林静饰孙二娘2014年《水浒学院》常媛饰孙二娘 绰号由来5 母夜叉比喻凶悍,泼辣的妇女。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那人夫妻两个,亦是江湖上好汉有名的,都叫他做菜园子张青,其妻母夜叉孙二娘,甚是好义气。”歇后语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人物生平6 水浒传27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武松问了,自和两个公人一直奔到十字坡边看时,为头一株大树,四五个人抱不交,上面都是枯藤缠着。看看抹过大树边,早望见一个酒店,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说道:“客官,歇脚了去。本家有好酒、好肉。要点心时,好大馒头!”两个公人和武松入到里面,一副柏木桌凳座头上,两个公人倚了棍棒,解下那缠袋,上下肩坐了。武松先把脊背上包裹解下来放在桌子上,解了腰间搭膊,脱下布衫。两个公人道:“这里又没人看见,我们担些利害,且与你除了这枷,快活吃两碗酒。”便与武松揭了封皮,除下枷来,放在桌子底下,都脱了上半截衣裳,搭在一边窗槛上。只见那妇人笑容可掬道:“客官,打多少酒?”武松道: 人物评价7 孙二娘在中国民间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一员,提起她,就让人不得不想到她那一手做的香喷喷的人肉包子。孙二娘惯常做人肉包子,也算是另类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武松的话来说,“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拿走去填河”,真正做到了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准属于“吃人不吐骨头”类型!孙二娘和别的江湖人物一样,有着一身的义气,为了拜把子兄弟武松,她能舍弃自己的家业,带着老公就上山落草。她敢爱敢恨,风骚大胆的性格,堪称野蛮女友的典范。
王定六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因平生只好赴水使棒,走跳得快,绰号活闪婆,建康府人氏,在扬子江边开酒店为生。他非常倾慕梁山,后因结识张顺,便投梁山入伙。梁山大聚义时,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一百零四位,上应地劣星,担任北山酒店掌店头领。征方腊时战死于宣州,追封义节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出处考究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王定六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绰号:活闪婆登场回目:第六十五回所处时代:北宋籍贯:建康府上山前身份:酒店老板梁山位次:104对应星号:地劣星梁山职司:北山酒店掌店头领 人物经历2 王定六是建康府人氏,居住在扬子江边,因行走迅捷,人称活闪婆。他喜欢游泳、练武,虽多曾投师,但却未得真传,只得在江边开了一家酒店,与父亲卖酒度日。张顺到建康府请神医安道全为宋江治病,却在渡江时中了梢公张旺的暗算,被扔进扬子江,银两也被全部劫去。他仗着高超的水性,从江里逃脱,到了王定六的酒店中。王定六非常仰慕梁山,得知张顺身份,对他热情款待,还赠予盘缠。张顺请出安道全后,又在王定六的协助下杀死张旺,报了江中之仇。王定六便带着父亲,随张顺上了梁山。攻打东平府时,王定六与郁保四去劝降守将董平,却被董平各打二十讯棍,赶出城外。梁山排座次时,王定六排第一百零四位,星号地劣星,与催命判官李立一同掌管北山酒店。梁山受招安后,王定六随宋江南征北战,颇有战功。征讨辽国时,王定六曾随水军作战。后辅佐赵安抚,留守檀州。征讨田虎时,王定六随琼英诈取威胜城,并与郁保四等人将田豹、田彪解送到襄垣。征讨王庆时,王定六随军攻 出处考究3 王定六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应属于小说《水浒传》的创造。“活闪”即“霍闪”,在江淮一代是闪电的意思。翟灏《通俗编》云:“雷电霍闪,今人每连称之。……唐顾云诗:‘金蛇飞状霍闪过,白日倒挂金绳长。’”而在神话传说中,闪电之神为女性,故称“霍闪婆”,即“电母”。有研究者认为,“活闪婆”的“婆”指的是猪婆龙。猪婆龙是长江中下游沿岸对扬子鳄的别称,体型细小,动作敏捷。而王定六居住在扬子江边,身材瘦小,走跳得快,与扬子鳄的特征非常相符。也有人认为,“闪婆”是指可以和鬼神进行交流的女子。王定六绰号“活闪婆”是被比作通灵之人。 人物评价4 蚱蜢头尖光眼目,鹭鹚瘦腿全无肉。路遥行走疾如飞,扬子江边王定六。金圣叹:以一丈青配合王矮虎,王定六追随郁保四,一长一短,一肥一瘦,天地悬绝,具堪绝倒,文思之巧,乃至是哉!
郁保四是《水浒传》中的人物,身长一丈,腰阔数围,绰号险道神,原是青州强盗,曾劫夺梁山马匹,投奔曾头市。后又暗投梁山,到曾头市卧底,为扫平曾头市立下功劳。梁山大聚义时,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一百零五位,上应地健星,负责把捧帅字旗。征方腊时战死于清溪县,追封义节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出处考究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郁保四其他名称:险道神饰演:葛子《水浒传》 姚雨鑫《险道神郁保四》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性别:男登场回目:第六十八回所处时代:北宋籍贯:青州出身:强盗上山前身份:曾头市头目梁山位次:105对应星号:地健星梁山职司:把捧帅旗头领 人物经历2 郁保四是青州强盗,身长一丈,腰阔数围,人称险道神。他聚集二百余人,将梁山泊从北地购买的二百余匹战马全部劫去,解送往凌州西南的曾头市。梁山前任寨主晁盖此前征讨曾头市,被曾头市教师史文恭用毒箭射死。宋江继任寨主后,尚未给晁盖报仇,又听闻曾头市的人劫夺战马,便亲自率大军攻打曾头市。曾头市不敌梁山军,遣使求和。宋江假意应允,要求曾头市发还所夺马匹,并索要郁保四,后又派时迁等人到曾头市为质。曾长官只得将郁保四交出。宋江却劝降郁保四,折箭为誓,表示既往不咎。郁保四奉命回曾头市卧底,自称是私自逃回,并称宋江无心讲和,还提供了一些虚假情报。曾长官对此深信不疑,让史文恭率人前去劫寨。宋江则趁曾头市空虚,在郁保四、时迁等人的里应外合下,攻破曾头市。最终,曾长官自缢而死,史文恭等人全部被杀。攻打东平府时,郁保四因认识守将董平,与王定六一同前去劝降,却被董平各打二十讯棍,赶出城外。梁山排座次时,郁保四排第一百零五位 出处考究3 郁保四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在这些作品中,也没有专门在梁山上负责捧旗的好汉形象。郁保四这一角色,应属于小说《水浒传》的创造。险道神是传说中死者的开路神,一名阡陌将军。其神身长丈余,头广三尺,发赤面蓝,相貌凶恶。旧时丧礼,以纸札制成巨大的险道神形象,在灵柩前开路,被认为是《周礼·夏官》中方相氏的遗制。身材高大是险道神的突出特点,故元明歇后语中有“踩小板凳糊险道神——还差着一帽头子”的说法。 人物评价4 不好资财惟好义,貌似金刚离古寺。身长唤做险道神,此是青州郁保四。金圣叹:以一丈青配合王矮虎,王定六追随郁保四,一长一短,一肥一瘦,天地悬绝,具堪绝倒,文思之巧,乃至是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