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道全简介

安道全简介

安道全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神医,建康府人氏。宋江让张顺去建康府请安道全,安道全无奈,上了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五十六位,上应地灵星,负责医治梁山好汉。征方腊中被皇帝调入宫中。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传说3人物评价4人物杂谈5相关影视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安道全别名:神医,地灵星饰演:邢枫1998央视版《水浒传》 陈大成2011版《水浒传》 景岗山2011版《安道全与王定六》 陈龙2012版《水浒英雄谱之神医安道全》 余少群2014版《神医安道全》性别:男登场作品:小说《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星号:地灵星排位:56民族:汉族武器:八脉神针 扎扎针出生地:建康府(今江苏南京) 人物传说2 话说梁山久攻大名府不下,宋江晚上作了个噩梦。梦中晁盖告诉他有百日之难,只有江南地灵星可解。显而易见,久攻大名府不下、又天寒地冻,宋江想撤兵了。但撤兵需要有个体面的借口,否则对士气打击太大,所以宋江就编出这么段故事。无斋主人以为宋江梦见晁盖是有可能的,因为晁盖死后宋江不仅不去为他报仇,反而去打大名府来搜罗卢俊义解晁盖遗言的套。大名府战事又不顺利,宋江心中烦躁,所以晚上做个噩梦还是很有可能的。至于晁盖在梦中是不是说了这些话,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正当梁山准备撤兵时,宋江背上长了个毒疮,无人可医。这时候张顺就推荐了安道全。安道全是江南人士,正好圆了宋江的梦,于是梁山就派张顺把安道全弄来给宋老大治病。一般来说,一旦梁山看上哪个人,这个人除了上梁山、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安道全也不例外。安道全当时在建康府有个做妓女的相好李巧奴,两人正在情浓之时,温柔乡中不太舍得远离。张顺的手法也很简单,把巧奴和她的养母杀了 人物评价3 赞诗肘后良方有百篇,金针玉刃得师传。重生扁鹊应难比,万里传名安道全。安道全是个有真本事的人,其医术相当高明。在建康府就有名医之称,一上梁山手到病除就将宋江的病给治好了,而后宋徽宗生病时,还特地从征讨方腊的前线把他调回东京看病。安道全也趁此机会彻底脱离了梁山系统。安道全还有个本事就是能将罪犯脸上的金印消去,不过水浒中这个整容技术好象用处不大,梁山上这么多兄弟脸上都有金印,也只有宋江一人去动了这个手术。像林冲、杨志、武松等,包括日后做到太平军节度使(上将正大军区司令员级别)的朱仝都没有去动这个手术。其实从水浒上看,脸上有个金印也并不算什么大事。大名鼎鼎的奸臣高俅早年就当过配军,脸上也有金印,好像并不影响他在小苏学士、王都尉那里混,陪宋徽宗踢球,甚至日后做到上将国防部长。再看看杨志不也一发配到大名府,就给梁中书提拔为少校营长,谁也没管他脸上有没有金印。安道全可以算是梁山上漂白洗底最成功的一个。虽说 人物杂谈4 安道全在建康府行医,“祖传内科外科,尽皆医得,以此远方驰名”施耐庵有诗赞他:“肘后良方有百篇,金针玉刃得师传。重生扁鹊应难比,万里传名安道全”。安道全的名气大了,在北京征战患了背疮的强盗头子宋江大老远地派张顺来请,若不是张顺杀了安道全相好的婊子李巧奴及其一家,并醮血在粉墙上写下“杀人者安道全也”的字样,断了他的后路,他还不太想去梁山呢,就算到了梁山为宋江治病,也不一定情愿留在梁山,他是迫不得已才在山上当一名强盗头领的。跟随宋江招安之后征讨方腊,皇上得了一点小病,也派人从东京老远跑到秀州,将安道全从生死存亡难卜的战场上召到皇上身边,在太医院做了个金紫医官。医生这职业,可能是最没阶级性的了。成了名医,百姓也做得,强盗也做得,大官也做得,真令人羡煞!宋江征讨方腊时,因皇帝诏安道全进宫治病而未能出征。后来静养于牛头山,当康王南逃至牛头山时,安道全给康王治过病。《说岳全传》第37回写到,当康王一路奔波 相关影视5 1998央视版《水浒传》邢枫饰安道全2011新版《水浒传》陈大成饰安道全2011年电影《安道全与王定六》景岗山饰安道全2012年电影《水浒英雄谱之神医安道全》陈龙饰安道全2014年电视剧《神医安道全》余少群饰安道全

人物百科 2021-11-06
皇甫端简介

皇甫端简介

皇甫端,中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祖籍幽州,长有西方人式的碧眼黄须,因此绰号“紫髯伯”。原是东昌府城内的兽医,同东昌府将领没羽箭张清是好友。宋江攻下东昌府后,张清归顺梁山,便向宋江推荐了皇甫端。皇甫端从此也上梁山成为梁山好汉一员。皇甫端是《水浒传》全书中最后出场的一名梁山好汉。他上山之后,开始进行梁山大聚义,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在排名上,皇甫端为第57位,天罡地煞星号为“地兽星”,职务为“掌管专攻医兽一应马匹”。梁山受招安后,皇甫端跟随梁山征辽、征田虎王庆,但在梁山征方腊前被宋徽宗留在东京,没有参加。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衍生文学4外号由来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皇甫端别名:紫髯伯性别:男登场作品:《水浒传》梁山排名:57上山前身份:东昌府兽医梁山职务:掌管专攻医兽一应马匹星号:地兽星 人物经历2 《水浒传》中皇甫端原是东昌府城内著名的兽医,善能相马,通晓各种牲口寒暑病症,下药用针,无不痊愈,颇受人称颂:“传家艺术无人敌,安骥年来有神力。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同没羽箭张清是好友。宋江攻下东昌府,张清投降梁山,又向宋江推荐了神医皇甫端。皇甫端从此便归降了梁山。皇甫端医道高明,诊治马病,手到病除。他上梁山后,梁山马军更加强壮,为梁山军建立马队立下功劳。由于皇甫端贡献较大,排梁山第五十七条好汉。在水浒全传中,皇甫端是唯一一个没有一句台词的梁山好汉。而在简本水浒中,皇甫端为宋江推荐了许贯忠,为击破田虎的大功臣。征讨方腊时,皇甫端被留在京城未能出征。征辽后,被朝廷留用,封为御马监太使。出场原文:只见张清在宋公明面前,举荐东昌府一个兽医,复姓皇甫名端。“此人善能相马,知得头口寒暑病症,下药用针,无不痊可,真有伯乐之材。原是幽州人氏,为他碧眼黄须,貌若番人,以此人称为紫髯伯。梁山泊亦有用 衍生文学3 水浒衍生文学如《水浒后传》《荡寇志》等作品中,皇甫端都多有出现。在荡寇志中,皇甫端忍不住看那刘广的好马,被刘广砍死。 外号由来4 紫髯,其实不是指紫色的胡须,而同“髭髯”。髭是嘴上的胡子,髯是两颊的胡子。“髭髯”就是络腮胡、大胡子。而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先生、夫子都是留着长长的胡子的,孔夫子如是,孟子也如是。称之皇甫端为“紫髯伯”,实际是一种敬称。

人物百科 2021-11-06
王英简介

王英简介

王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矮脚虎,两淮人氏,车家出身,原为清风山二寨主。他因救助宋江,大闹青州,而到梁山入伙,三打祝家庄后娶扈三娘为妻。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五十八位,上应“地微星”,职司为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征方腊时战死于睦州,追封义节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出处考究4人物外貌5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王英别名:矮脚虎、王矮虎性别:男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登场回目:第三十二回所处时代:北宋籍贯:两淮出身:车家原有身份:清风山二寨主梁山位次:58对应星号:地微星梁山职司: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 人物经历2 王英是两淮人氏,生得五短身材,人称矮脚虎。他原是车家出身,半路见财起意,便劫了客人,结果事发被捕。后越狱逃走,到青州清风山落草,与锦毛虎燕顺、白面郎君郑天寿一同打家劫舍。宋江到清风寨投奔小李广花荣,路过清风山时,被小喽啰抓住。王英三人酒醉,便命取宋江的心肝做醒酒汤。宋江情急之下,叫出自己名字,恰巧被燕顺听到。三人得知他是山东及时雨,连忙松绑,纳头便拜,并留他在清风山小住。清风寨知寨刘高的妻子上坟路过清风山,被小喽啰探知。王英生性好色,便将刘高妻抢上山来,带回房中取乐。宋江认为这不是好汉所为,又因她是花荣同僚的妻子,便劝王英将她放走,并许诺将来为他做媒。燕顺见宋江之意坚决,不顾王英的意见,放走刘高妻。王英虽有不满,但碍于义气,只得作罢。不久,宋江便离开清风山,前往清风寨。宋江在清风寨元夜观灯,被刘高妻看到。刘高妻恩将仇报,诬陷宋江为清风山贼头,并唆使丈夫将他抓住拷打。花荣则被刘高告上青州,也被 出处考究3 “王矮虎”和“一丈青”这一对夫妇组合,在元杂剧中已出现。关汉卿的《绯衣梦》中,有“比及拿王矮虎,先缠住一丈青”句;水浒戏《王矮虎大闹东平府》中,也有“某乃王矮虎是也,这的是浑家一丈青”之句。而小说《水浒传》中,虽然这两人都有了姓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却仍用“王矮虎”“一丈青”称呼,即使与其他好汉的姓名而非绰号并列时也是如此。从这些迹象都可以看出,这对夫妇的形象很可能是在《水浒传》之前便早已存在的固定搭配。至于“王矮虎”有了名字“王英”和绰号“矮脚虎”,则应该属于《水浒传》小说的原创塑造。 人物外貌4 书中外貌描写:只见厅侧两边走出两个好汉来,左边一个五短身材,一双光眼。 人物评价5 驼褐衲袄锦绣补,形貌峥嵘性粗卤。贪财好色最强梁,放火杀人王矮虎。余象斗:矮虎苦爱刘高之妻,观其好色之心重矣;又见燕顺杀死高妻耶,欲同其争囗囗,又见王矮虎好色而不顾义矣。观王矮虎后亦为梁山寨头领,此段不为丈夫,忝是一星宿也。李卓吾:王矮虎还是个性之的圣人,实是好色,却不遮掩,即在性命相并之地,只是率其性耳。若是道学先生,便有无数藏头盖尾的所在,□夷行跖的光景。呜呼!毕竟何益哉!不若王矮虎实在,得这一丈青做个妻子也,到底还是至诚之报。金圣叹:以一丈青配合王矮虎,王定六追随郁保四,一长一短,一肥一瘦,天地悬绝,具堪绝倒,文思之巧,乃至是哉!王望如:王英不得刘高之妻,皇皇如有所失;阵上遇扈三娘,雨意云情,方谓目挑心许,岂识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矮脚虎早已受缚乎?陈忱:梁山泊好汉,尽不近色,而惟王矮虎好色;尽皆贪酒,而惟青眼虎不吃酒,亦是创见。张恨水:谓梁山而下下等人物,则矮脚虎王英之流是已。以燕顺之杀

人物百科 2021-11-06
扈三娘简介

扈三娘简介

扈三娘,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一丈青”,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她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与祝家庄的祝彪订亲,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家庄派兵救援祝家庄,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梁山的王英,又被林冲所擒。宋江派人连夜将她送上梁山,交给其父宋太公看管。三打祝家庄后,她成了宋江的义妹,又被指婚给王英,成为梁山一员女将。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名59,星号地慧星(或地彗星)。与丈夫王英共同担任“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后来梁山受招安后,南征北战,征讨方腊时,丈夫王英战死,扈三娘前往接应时,也被方腊部下郑彪所杀。追封花阳郡夫人。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出处考证4原著赞诗5后世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扈三娘别名:一丈青饰演:王秀丽《水浒传》 郑爽《水浒传》 曾宝仪《扈三娘与矮脚虎王英》性别:女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 人物经历2 扈三娘首次在《水浒传》中被提及是当杨雄、石秀、时迁打算上梁山,却火烧了祝家店,时迁被捉之后,杨雄恰好碰见自己曾救过的鬼脸儿杜兴。杜兴此时在独龙冈李应家的李家庄做主管,便告诉杨雄、石秀此处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的情况。说到扈家庄时,便说庄主扈太公有一个儿子飞天虎扈成,和一个女儿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双刀,并称她“最英雄”。后来宋江一打祝家庄,派石秀去探庄,祝家庄里的钟离老人又告诉石秀,祝家庄祝朝奉三子祝彪,与扈三娘已经订了婚。宋江一打祝家庄失利,便听从杨雄的建议,去找李应商议,李应不愿见,杜兴便自己跟宋江说,祝彪得罪了李应,因此祝家庄被攻打的话李家庄不会救应,但要提防扈家庄去相助祝家庄,又顺便把扈三娘的情况告诉了宋江。宋江带兵到祝家庄外,忽然直西方向来了一彪军马,便留一部分人守住祝家庄后门,自带了欧鹏、王英,分一半人马去迎战。那一彪军马原来正是扈三娘带领,手下有二三十骑兵,还有三五百庄客。 出处考证3 一丈青扈三娘是梁山七十二地煞中,少数在《水浒传》成书前便有原型踪迹可寻的人物之一。多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在这方面有研究。扈三娘的绰号“一丈青”往往是这方面研究的重点,因为书中并未详细说明她为何有此绰号,而“一丈青”这一名称,在宋代便已确实流行了,具体含义比较多样,多数与表示身高较高有关。根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两宋之交(与《水浒传》所讲述的时期接近)的马皋有妻子(一说女儿)名为“一丈青”,也是一员女将,后来马皋被处斩,一丈青被闾勍收为义女,后来又嫁给曾加入岳飞部下的武将张用。宋元之际,作为《水浒传》主要蓝本的两部作品都有“一丈青”出现,但似乎都与《水浒传》中的扈三娘关系甚小:《宋江三十六人赞》中的燕青赞诗为:“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大宋宣和遗事》中,则有“一丈青张横”。“一丈青”和“王矮虎”这一对夫妇组合,则在元杂剧中已出现,大戏剧家关汉卿的《绯衣梦》中,有“比及拿王矮虎 原著赞诗4 第四十八回(120回本)蝉鬓金钗双压,凤鞋宝镫斜踏。连环铠甲衬红纱,绣带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第六十三回(120回本)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有天然标格。金铠辉煌鳞甲动,银渗红罗抹额。玉手纤纤,双持宝刃。恁英雄烜赫,眼溜秋波,万种妖娆堪摘。谩驰宝马当前,霜刃如风,要把官兵斩馘。粉面尘飞,征袍汗湿,杀气腾胸腋。战士消魂,敌人丧胆,女将中间奇特。得胜归来,隐隐笑生双颊。第五十五回(容与堂百回本)英风凛凛扈三娘,套索双刀不可当。活捉先锋彭玘至,梁山水泊愈增光。第九十七回(容与堂百回本挽诗,位置相当于120回本之第一百一十七回)花朵容颜妙更新,捐躯报国竟亡身。老夫借得春秋笔,女辈忠良传此人。戈戟森严十里周,单枪独马雪夫仇。噫嗟食禄忘君者,展卷闻风岂不羞。 后世评价5 扈三娘作为《水浒传》中不多见的美貌女将,历来常被人评说。关于她的争议主要来自她与王英那看上去极不相称的婚姻,以及她与梁山李逵有灭门之仇却没有任何怨言和反抗的表现。现代评论者对此主要有几种看法:一是说扈三娘和秦明、卢俊义等被用计赚上山、无奈落草的人一样,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对被逼“从贼”的命运从屈服变成了习惯和依赖;二是从宋江的谋划和众好汉对此事的态度入手,认为这体现了古代男权社会中女人任人摆布的低下地位;三是认为扈三娘可能根本不知道扈家庄被灭门的事;四是认为扈三娘其实一直在默默忍受悲痛,但在如此的环境中她也没有任何办法改变,作者通过扈三娘上山后几乎没有说过话的特征来表现她的心境;五是认为王英其实对扈三娘很好,所以夫妻俩其实很快就有了感情,否则扈三娘也不会为救丈夫而献出了生命。也有评论者认为,扈三娘不正常的性格和表现不需要过多解读,这只是作者在将原有的戏剧人物王矮虎、一丈青夫妇和历史人物扈

人物百科 2021-11-06
鲍旭简介

鲍旭简介

鲍旭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丧门神,寇州人氏,原是枯树山寨主,后与李逵结交,率部投靠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六十位,上应地暴星,担任步军将校,是李逵的副手。征方腊时战死于杭州,追封义节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姓名出处4绰号考究5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鲍旭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绰号:丧门神登场回目:第六十七回所处时代:北宋籍贯:寇州 原有身份:枯树山寨主所用兵器:阔剑、大阔板刀梁山位次:60对应星号:地暴星梁山职司:步军将校 人物经历2 鲍旭是寇州人氏,善使一柄阔剑,因长相凶恶,平生只好杀人,人称丧门神。他聚集五七百小喽啰,占据枯树山,打家劫舍,麾下有二三百匹战马。大名府之战后,朝廷命凌州团练使单廷珪、魏定国征讨梁山。关胜率军到凌州迎战。李逵独自下山,想到凌州斩杀二将,途中遇到正欲投奔鲍旭的焦挺,便招纳焦挺到梁山入伙。焦挺便与李逵一同前往枯树山,联合鲍旭攻打凌州。鲍旭与李逵一见如故。关胜初战失利,副将宣赞、郝思文被单廷珪、魏定国擒获。凌州张太守命将宣赞二人装入陷车,连夜解赴东京,结果在路经枯树山时被鲍旭三人救下。鲍旭尽起寨中兵马,与李逵、宣赞等人杀奔凌州,并趁关胜在南门外与守军作战,从北门偷袭,一举夺取城池。最终,单廷珪、魏定国都投降关胜。凌州之役后,鲍旭与焦挺、单廷珪、魏定国正式加入梁山。梁山排座次时,鲍旭排第六十位,星号地暴星,职司为步军将校。两赢童贯时,鲍旭与李逵、项充、李衮配合作战,伏击官军,杀得官军四分五落。梁山受 姓名出处3 鲍旭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应属于《水浒传》小说的原创人物。据《十国春秋》记载,吴越国有猛将鲍君福,善马上使剑。有研究者认为,鲍旭的使剑猛将形象可能糅合有鲍君福的形象。 绰号考究4 丧门神,民间俗说为凶神,古代星相家以农历每月朔日都要出来善神和恶煞,称“丛辰”。凶门煞神自是恶神,人们以为冲撞它就会祸事来临!但“丧门神”也有反其意而解释的。如永兴军转运副使桑景询,“以其发摘奸吏,不受干请,时人号为‘丧门神’,丧字借姓桑氏言之也。”(《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五引《遗史》)丧门神手持兵器为剑,俗称丧门剑。《管子》:“昔葛天庐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此剑之始也。故剑曰:‘丧门剑’。”《五代梁史平话》也载,黄巢未造反时曾得上天赐予宝剑,号做“桑门剑”。 人物评价5 狰狞鬼脸如锅底,双睛叠暴露狼唇。放火杀人提阔剑,鲍旭名唤丧门神。余象斗:鲍旭一见二人(李逵、焦挺)便以降服,是天命。袁无涯:李逵泪出不易,哭娘、哭鲍旭二次耳。鲍旭在原著中出场较少,形象较单薄。画家牛牧野有赞诗一首:“狰狞鬼脸,铤而走险。杀人放火,侠肝义胆。”现代读者多认为,鲍旭与李逵、项充、李衮组成的杀人四人组,是梁山上杀伤力最强的敢死队。他平生只好杀人,行事作风俨然是个小李逵,彪悍、嗜杀也丝毫不输于李逵。甚至有观点认为,鲍旭“就算被砍作一万段也洗不了枯树山满山冤魂的冤情”。此外,也有读者分析发现,鲍旭在原著中虽然说话不多,但语言风格与李逵很不一样,可能是个有文化的人。

人物百科 2021-11-06
樊瑞简介

樊瑞简介

樊瑞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混世魔王,濮州人氏,原为芒砀山寨主。他扬言要吞并梁山,结果遭到宋江的征剿,被公孙胜降服,遂归顺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单八将之一,排第六十一位,上应地然星(一作地默星),担任步军将校。征方腊后授武奕郎、都统领,后辞官出家,随公孙胜修道。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出处考究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樊瑞绰号:混世魔王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登场回目:第五十九回所处时代:北宋籍贯:濮州落草前身份:全真先生上山前身份:芒砀山寨主所用兵器:流星锤、混世魔王宝剑梁山位次:61对应星号:地然星(一作地默星)梁山职司:步军将校 人物经历2 樊瑞是濮州人氏,早年曾作全真先生,学得一身妖法,能呼风唤雨,善使流星锤,神出鬼没,人称混世魔王。他占据徐州沛县芒砀山,与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一同打家劫舍。樊瑞三人在芒砀山聚集三千兵马,扬言要吞并梁山泊,结果被朱贵探知,报于晁盖、宋江。史进主动请缨,率朱武、陈达、杨春下山征讨,却被项充、李衮的五百蛮牌滚刀手杀得大败,败退六七十里。宋江又亲自率公孙胜等人前来剿捕。公孙胜见山上挂满青色灯笼,知道其中必定有人会使妖法,便在山下摆下八阵图,并辅以五雷天心正法。樊瑞虽会妖法,但却不识阵势。他让项充、李衮攻阵,自己在外作法协助,结果大败而回。项充、李衮都被梁山军生擒。项充、李衮被擒后,因宋江以礼相待,便投降梁山。二人表示愿意劝降樊瑞,并提出留下一人为质。宋江却并未留质,将二人全部放回。樊瑞见宋江义气深重,认为不可逆天行事,遂下山投降。公孙胜应宋江之请,收樊瑞为徒,传授他五雷天心正法。宋江继任梁山寨主 出处考究3 樊瑞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应属于《水浒传》小说的原创人物。魔,是梵语魔罗(Māra音译)的略称。《正字通·鬼部》引译经论:“古从‘石’作‘磨’,梁武帝改从‘鬼’。”佛教以能够阻扰修行的障碍为魔,认为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都可以称为魔。《大智度论》卷五:“问曰:何以名魔?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相传古印度神话中欲界第六王之主波旬(pāpīyas)为魔界之主,是为魔王。明清小说《西游记》、《说唐》中,都分别见有取名为“混世魔王”者,可见当时社会有此绰号风行。 人物评价4 头散青丝细发,身穿绒绣皂袍。连环铁甲晃寒霄,惯使铜锤更妙。好似北方真武,世间伏怪除妖。云游江海把名标,混世魔王绰号。李卓吾:朝廷上权奸皆与宋江作对,独拈出宿元景一个做好人。江湖上好汉皆归向宋江,独拈出樊瑞一起能崛强。相接说来,此是胸肠大,眼识圆,笔力奇处。樊瑞在原著中出场较少,形象较单薄。画家牛牧野有赞诗一首:“晨烟暮霭,春煦秋阴。敬业乐群,悠哉此君。”现代评点者多认为,樊瑞出场时有吞并梁山的雄心与大败史进的战绩,野心实力可见一斑,而在上山后却默默无闻,潜心学道,可说是“一个虎头蛇尾的人物”。但也正因如此,他方才能在最后全身而退,成为少数几个结局极好的梁山好汉。但也有观点认为,樊瑞早就有意归附梁山,扬言吞并梁山是想借此引起梁山的注意,因此才在副将被擒、主将尚在的情况下便主动投降。而他首战大败史进,也只是想展示自己的实力而已。

人物百科 2021-11-06
项充简介

项充简介

项充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八臂哪吒,徐州沛县人氏,原为芒砀山寨主。他与樊瑞、李衮扬言要吞并梁山,结果遭到宋江的征剿,被公孙胜降服,遂归顺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六十四位,上应地飞星,担任步军将校。征方腊时战死于睦州,追封义节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人物外貌4出处考究5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项充其他名称:八臂哪吒饰演:应昊茗2011版《新水浒传》 邓保兴2012版《混世魔王樊瑞》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性别:男登场回目:第五十九回所处时代:北宋籍贯:徐州沛县上山前身份:芒砀山寨主兵器:铁标枪、团牌、飞刀梁山位次:64梁山职司:步军将校 人物经历2 项充是徐州沛县人氏,善使一面团牌,背插二十四把飞刀,能百步取人,无有不中,人称八臂哪吒。他与樊瑞、李衮结为兄弟,一同占据芒砀山,聚集三千兵马,打家劫舍。项充与樊瑞、李衮自恃兵强马壮,扬言要吞并梁山泊,结果被朱贵探知,报于晁盖、宋江。史进初上梁山,主动请缨征讨。他率朱武、陈达、杨春前往芒砀山,与项充、李衮交战。项充二人舞动团牌冲阵,直杀得史进败退六七十里。史进在混战中险些被飞刀砍伤,杨春更是弃马而逃。宋江又亲自前来剿捕,由公孙胜摆下八阵图。樊瑞命项充二人率五百滚刀手杀入阵中,自己在阵外作妖法协助,却被公孙胜的五雷天心正法压制。项充二人在阵中冲杀不出,最终跌入陷马坑,被梁山军擒获。但宋江却解缚把盏,对二人以礼相待。项充二人见宋江义气深重,遂归顺梁山,并表示愿意劝说樊瑞来降,同时提出可留一人为人质。宋江却将二人全部放回。项充二人返回山寨,盛赞宋江义气。樊瑞遂下山投降,将芒砀山兵马全部并入梁山。宋江 人物外貌3 书中外貌描写:李逵、鲍旭、项充、李衮,从船舱里钻出来。监视官见了四个人形容粗丑。 出处考究4 项充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应属于《水浒传》小说的原创人物。哪吒本作那咤,是佛教故事中的人物。佛教中有被称为“那罗鸠婆”(梵文Nalakuvara)的神明,在其他经典中又译为“那咤矩钵罗”、“那咤俱伐罗”等,后被简化为“那咤”。他是毘沙门天第三子,常随毘沙门天身边,为护法军神。也有传说认为那咤是毘沙门天之孙。敦煌唐人壁画多有毘沙门天与那咤的画像。晚唐至宋代期间,那咤形象逐渐道化,最终成为道教护法神。《道法会元》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均将哪吒收录为道教神祗。哪吒形象原为三头六臂。佛经《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有载:“忽若忿怒哪吒,现三头六臂。”《景德传灯录》也载:“三头六臂惊天地,忿怒哪吒扑帝钟。”元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猛烈哪吒三变化》亦循此说。而《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则称哪吒本系“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 人物评价5 铁帽深遮顶,铜环半掩腮。傍牌悬兽面,飞刃插龙胎。脚到如风火,身先降祸灾。那吒号八臂,此是项充来。项充与李衮在原著中出场不多,形象较为单薄,现代以来少有评论者对二人进行详细评价,常认为他们只是众多成对出入的脸谱化人物中的一对。著名水浒研究专家马幼垣认为,项充与李衮在与樊瑞合伙前非亲非故,却都是使用蛮牌,各背插二十四把飞刀标枪,这种极端性的偶合或许是在增加人物初出场时的视觉效果,但却使得本已面目不够清楚的人物形象更加重叠。

人物百科 2021-11-06
李衮简介

李衮简介

李衮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飞天大圣,邳县人氏,原为芒砀山寨主。他与樊瑞、项充扬言要吞并梁山,结果遭到宋江的征剿,被公孙胜降服,遂归顺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六十五位,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上应地走星,担任步军将校。征方腊时战死于睦州,追封义节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人物外貌4出处考究5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李衮绰号:飞天大圣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登场回目:第五十九回所处时代:北宋籍贯:邳县上山前身份:芒砀山寨主所用兵器:宝剑、团牌、标枪梁山位次:65对应星号:地走星梁山职司:步军将校 人物经历2 李衮是邳县人氏,善使一面团牌,背插二十四把标枪,能百步取人,无有不中,人称飞天大圣。他与樊瑞、项充结为兄弟,一同占据芒砀山,聚集三千兵马,打家劫舍。李衮与樊瑞、项充自恃兵强马壮,扬言要吞并梁山泊,结果被朱贵探知,报于晁盖、宋江。史进初上梁山,主动请缨征讨。他率朱武、陈达、杨春前往芒砀山,与李衮、项充交战。李衮二人舞动团牌冲阵,直杀得史进败退六七十里。宋江又亲自前来剿捕,由公孙胜摆下八阵图。樊瑞命李衮二人率五百滚刀手杀入阵中,自己在阵外作妖法协助,却被公孙胜的五雷天心正法压制。李衮二人在阵中冲杀不出,最终跌入陷马坑,被梁山军擒获。但宋江却解缚把盏,对二人以礼相待。李衮二人见宋江义气深重,遂归顺梁山,并表示愿意回去劝说樊瑞一同来降,同时提出可留一人为人质。宋江却将二人全部放回。李衮二人返回山寨,盛赞宋江义气。樊瑞遂下山投降,将芒砀山兵马全部并入梁山。宋江继任梁山寨主后,李衮与项充一同把守梁山泊山 人物外貌3 书中外貌描写:李逵、鲍旭、项充、李衮,从船舱里钻出来。监视官见了四个人形容粗丑。 出处考究4 李衮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应属于《水浒传》小说的原创人物。“飞天”即乾闼婆(Gandhanra),又作犍闼婆、犍闼缚、紧那罗,是佛教中天帝司乐之神,又称香神,乐神、香音神。飞天一词出自于《洛阳伽蓝记》卷二载:“石桥南道,有景兴尼寺,亦阉官等所共立也。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飞天最早诞生于古印度,后传入中国,与中国艺术融合。魏晋南北朝初期,壁画中的飞天亦称飞仙。莫高窟的492个洞窟中,几乎皆画有飞天。飞天是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大智度论》中说:“乾闼婆是诸天伎人,随逐诸天,为诸天作乐。”飞天男女不分,职能不分,以香为食,不近酒肉,有佛陀出现的场合,便一定有飞天存在。《阿闼婆吠陀》中说飞天有6333个,每当天上举行佛会,便凌空飞舞,抛洒鲜花,以作歌舞,用歌声、舞姿、音乐、 人物评价5 缨盖盔兜项,袍遮铁掩襟。胸藏拖地胆,毛盖杀人心。飞刃齐攒玉,蛮牌满画金。飞天号大圣,李衮众人钦。李衮与项充在原著中出场不多,形象较为单薄,现代以来少有评论者对二人进行详细评价,常认为他们只是众多成对出入的脸谱化人物中的一对。著名水浒研究专家马幼垣认为,李衮与项充在和樊瑞合伙前非亲非故,却都是使用蛮牌,各背插二十四把标枪飞刀,这种极端性的偶合或许是在增加人物初出场时的视觉效果,但却使得本已面目不够清楚的人物形象更加重叠。

人物百科 2021-11-06
金大坚简介

金大坚简介

金大坚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玉臂匠,济州人氏。他与萧让制造救出宋江和戴宗的假信,却差点断送了他们的性命,因此上了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六十六位,上应地巧星,负责制造兵符印信。征方腊前被皇帝调走,驾前听用。 目录 1基本资料 2出处考证3人物经历4形象描写5衍生形象6后世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金大坚别名:玉臂匠籍贯:北宋·济州职业:符印篆刻主要成就:梁山征讨方腊之前,他被皇帝召回御前听用。梁山排名:66绰号:玉臂匠星号:地巧星出处:《水浒传》性别:男所处时代:北宋梁山职位:内务处十六监造之五兼雕刻营指挥 出处考证2 金大坚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这些早于《水浒传》的作品之中,也不见其所述之梁山泊或宋江部下有专门负责兵符印信的头领。因此,金大坚这一角色,应属于小说《水浒传》的创造人物。 人物经历3 以下情节根据百二十回本的《水浒全传》概括。宋江因杀了阎婆惜,被发配江州,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被黄文炳发现,向江州蔡九知府蔡得章告发,被抓入牢中。蔡九知府依黄文炳之计,写家书给父亲蔡京,以炫耀“抓获反贼”之功,并让蔡京指点如何处置宋江。已与宋江结识的戴宗奉命将信送往东京,半路在朱贵的酒店被麻翻,信件被搜出。吴用因此献计,伪造蔡京回信,使宋江被押往东京,梁山便可派人中途夺下。金大坚因为善于雕刻图书印记,又与吴用相识,因此与善于写包括蔡京在内各家字体的萧让一同被吴用派戴宗赚上梁山。戴宗以“泰安州岳庙刻碑文”为由,骗得萧让、金大坚与其同行,半路上戴宗借故走开,萧、金二人便被王英依计捉上了山。第二天,两人家眷也被接上山,从此,萧、金二人便“死心塌地,再回山寨入伙”。金大坚上山后,按吴用计策,伪造了蔡京的玉箸篆文“翰林蔡京”印章,用在萧让伪造的回信上。戴宗带着假信便下山回江州。然而戴宗离开后,吴用突 形象描写4 金大坚在《水浒传》第三十八节《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中初次出场时,书中描写他“眉目不凡,资质秀丽”;但关于他的更多描述,都是集中在他的雕刻技艺上。此外通过吴用的叙述,也可知道他与萧让二人并非纯粹的文弱书生,金大坚“亦会枪棒厮打”。后来王英依计拦路将萧、金二人劫上山时,萧、金也“倚仗各人胸中本事,便挺着杆棒,径奔王矮虎”。并且“各使手中器械,约战了五七合”。金大坚出场时有赞诗一首:凤篆龙章信手生,雕镌印信更分明。人称玉臂非虚誉,艺苑驰声第一名。 衍生形象5 在《水浒传》的各种续书中,金大坚多有出场。如在陈忱的百回本续书《水浒后传》中,金大坚最后与其他梁山余部一起定居于李俊为国主的暹罗国,官封尚宝寺正卿。而在俞万春的七十回本续书《荡寇志》中,金大坚与萧让被张叔夜、陈希真等人下令拷打而死。袁无涯本评语:圣手生、玉臂匠亦见艺中精巧。在多部《水浒传》电视剧中,金大坚都属于出场很少的龙套角色。其中1998年央视版电视剧《水浒传》中的金大坚剧照如图册中所示,但演员名已无从查考;2011年新版《水浒传》中金大坚由郭小安扮演。而系列电影《水浒人物谱》在2013年有《金大坚与萧让》一部,金大坚为主角之一,由于彦凯扮演。 后世评价6 金大坚在《水浒传》中出场很少,在梁山上起到的作用是辅助性的,甚至比一同上山的萧让更加低调。因此后世关于水浒人物的评论中,基本上难以找到针对他的。另外,有一种看法认为,刻有梁山好汉名字的石碑是宋江、吴用等人伪造的,而金大坚也是参与者之一。这种观点较早的来源出自容与堂本声称为李卓吾所写的评语:“眼见得萧让任书,金大坚任刻,做成一碣,埋之地下,公孙胜作法,掘将起来,以愚他众人。”但是,这个看法与原著描述并不符合。

人物百科 2021-11-06
童猛简介

童猛简介

童猛,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翻江蜃,星号地退星。童猛是童威的弟弟,早先兄弟两一起在浔阳江上贩卖私盐,与李俊等有交情。随李俊等人归顺梁山后,成为水军头领。梁山大聚义排座次时,排行第69,同阮小七一同驻守梁山西北水寨。后来跟随梁山大军四处征讨,征讨方腊取胜返回时,因不愿做官,在苏州同李俊及哥哥童威一起,从太仓港驾船远渡到暹罗国。在《水浒后传》等续书中,有更多关于童猛的后续情节被讲述。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出处考证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童猛别名:翻江蜃国籍:宋→暹罗排名:69上山前职业:盐贩子上山原因:随李俊入梁山星号:地退星登场作品:《水浒传》《水浒后传》身份:梁山水军头领 人物经历2 童猛出场于《水浒传》的“梁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俊”一回(多数版本为第三十六回,金圣叹评本为第三十五回)。宋江被发配江州时,途径浔阳江边的揭阳岭,在催命判官李立的酒店里吃酒,结果与两个防送公人张千、李万一同被麻翻,正要被李立宰割之时,同霸揭阳岭的李俊带着童猛和童威出现,救下了宋江。李俊向宋江介绍童氏兄弟,说他们是“此间浔阳江边人”,做私盐买卖,投在李俊家里安身,擅长驾船、潜水。宋江三人一路来到揭阳镇,被当地一霸穆弘、穆春兄弟寻事追赶,到浔阳江边又上了船火儿张横的船,船到江心,张横要夺宋江等人的财物,并逼他们跳下水去。这时,童猛又随李俊、童威撑船出现,又一次救下宋江。李俊让揭阳岭、揭阳镇诸人与宋江化敌为友之后,宋江继续到江州去。在江州,宋江因“提反诗”事被黄文炳发现,要被斩首,被梁山泊众将大闹江州劫法场救出。童猛与童威、李俊以及揭阳岭、揭阳镇诸人也驾船要来救宋江,却在江边白龙庙遇见救出 出处考证3 童猛的形象不见于各种有可能是《水浒传》取材来源的史料及话本、杂剧等文学作品,应属于小说作者的原创。绰号“翻江蜃”的“蜃”字,一说是“大海蚌”的意思,一说应是指一种龙,后者因为点出童猛绰号应与童威绰号“出洞蛟”相对而较有说服力。 人物评价4 童猛因为在原著中出场不多,形象较为模糊,因此很少被历代名家及现代读者所点评,容与堂本关于李俊出海称王一段的评语“妙人”也是笼统地针对李俊、童家兄弟、费保等人而已。现代的评点者多认为童家兄弟就是李俊个人的跟班,只因“跟对了人”,最终得到好结果。但是对于童猛本人,实在无法将他与童威区分开来,有的评点者甚至认为童家兄弟只是“一个灵魂两个躯壳”。

人物百科 2021-11-06
童威简介

童威简介

童威,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出洞蛟”,星号地进星。童威是童猛的哥哥,早先兄弟两一起在浔阳江上贩卖私盐,与李俊等有交情。随李俊等人归顺梁山后,成为水军头领。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梁山大聚义排座次时,排行第68,同阮小五一同驻守梁山东北水寨。后来跟随梁山大军四处征讨,征讨方腊取胜返回时,因不愿做官,在苏州同李俊及弟弟童猛一起,从太仓港驾船远渡到暹罗国。在《水浒后传》等续书中,有更多关于童猛的后续情节被讲述。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出处考证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童威绰号:出洞蛟登场作品:《水浒传》《水浒后传》上山前职业:私盐贩子位次:68星号:地进星职务:水军头领 人物经历2 童威出场于《水浒传》的“梁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俊”一回(多数版本为第三十六回,金圣叹评本为第三十五回)。宋江被发配江州时,途径浔阳江边的揭阳岭,在催命判官李立的酒店里吃酒,结果与两个防送公人张千、李万一同被麻翻,正要被李立宰割之时,同霸揭阳岭的李俊带着童威和童猛出现,救下了宋江。李俊向宋江介绍童氏兄弟,说他们是“此间浔阳江边人”,做私盐买卖,投在李俊家里安身,擅长驾船、潜水。宋江三人一路来到揭阳镇,被当地一霸穆弘、穆春兄弟寻事追赶,到浔阳江边又上了船火儿张横的船,船到江心,张横要夺宋江等人的财物,并逼他们跳下水去。这时,童威又随李俊、童猛撑船出现,又一次救下宋江。李俊让揭阳岭、揭阳镇诸人与宋江化敌为友之后,宋江继续到江州去。在江州,宋江因“题反诗”事被黄文炳发现,要被斩首,被梁山泊众将大闹江州劫法场救出。童威与童猛、李俊以及揭阳岭、揭阳镇诸人也驾船要来救宋江,却在江边白龙庙遇见救出 出处考证3 童威的形象不见于各种有可能是《水浒传》取材来源的史料及话本、杂剧等文学作品,应属于小说作者的原创。绰号“出洞蛟”的“蛟”一般是指一种龙,尤其是指一种会引发洪水的龙(或类似龙的动物)。但有时也会指鲨鱼、鳄鱼等真实存在的动物。根据程穆衡等水浒研究家的意见,此处应解读为龙的含义。 人物评价4 童威因为在原著中出场不多,形象较为模糊,因此很少被历代名家及现代读者所点评,容与堂本关于李俊出海称王一段的评语“妙人”也是笼统地针对李俊、童家兄弟、费保等人而已。现代的评点者多认为童威是李俊个人的“跟班”,其忠诚只是针对李俊,而非针对宋江的,童威选对跟随对象,从一而终,因此随着大哥的飞黄腾达也能获得完满的结局。

人物百科 2021-11-06
陶宗旺简介

陶宗旺简介

陶宗旺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九尾龟,光州人氏,田户出身。他原为黄门山四寨主,后因钦慕宋江,而到梁山入伙。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七十五位,上应地理星,负责监修山寨城垣。征方腊时战死于润州,追封义节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出处考究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陶宗旺绰号:九尾龟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登场回目:第四十一回所处时代:北宋籍贯:光州出身:庄家田户上山前身份:黄门山四寨主所用兵器:铁锹梁山位次:75对应星号:地理星梁山职司:监修城垣头领 人物经历2 陶宗旺是光州人氏,惯使一把铁锹,颇有气力,也能使枪抡刀,人称九尾龟。他原是庄家田户出身,后与摩云金翅欧鹏、神算子蒋敬、铁笛仙马麟一同在黄门山落草。宋江在江州醉酒题反诗,被判处斩首。陶宗旺四人久慕宋江之名,闻讯欲到江州劫牢,以营救宋江。但四人尚未行动,宋江已被晁盖等梁山好汉劫法场救出。宋江大闹无为军后,与晁盖一同返回梁山泊,途中恰巧经过黄门山。陶宗旺四人在山前迎候,请他们上山盘桓,宋江趁机邀请四人同到梁山聚义。四人便烧毁山寨,随宋江加入梁山。宋江返回郓城县,搬取父亲宋太公上山,结果在还道村遇险,被都头赵能率士兵追捕。陶宗旺与李逵、欧鹏及时出现,杀死赵能,将宋江救下。宋江首次安排将佐职司时,命陶宗旺把总监工,掘港汊,修水路,开河道,整理宛子城垣,筑彼山前大路。大破连环马时,陶宗旺作为步军头领参战,与杨雄率领一队兵马,下山诱引官军,将呼延灼的马军引入钩镰枪阵。芒砀山之战后,宋江又命陶宗旺与李云一同 出处考究3 陶宗旺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而在这些作品中,也没有专门在梁山上负责修筑城垣的好汉形象。陶宗旺这一角色,应属于《水浒传》小说的原创人物。龟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古代被认为是灵物,与龙、凤凰、麒麟并称四灵。相传龟曾协助大禹治水,造福于人类。古人还常用龟来占卜吉凶。而九尾龟则是传说中的海中神龟,有九尾。古书《骈雅》:龟有九尾者,即九州龟。一尾主一州,乃《龟策传》八龟之一。按《龟策传》褚先生曰:八名龟,各有文在腹下。又《龟筮绀珠》:龟三千岁九尾,巢莲叶之上。明代陆粲所著《庚巳编》,有一则九尾龟的传说:海宁屠户王某父子出行,遇渔父持巨龟,径可尺余,买归将烹食。江右商人见之,愿以千金赎买。问其故,商人说,此九尾龟,神物也,欲买放去。商人踏龟背,其尾两旁,露出小尾各四。王某不肯卖,遂烹作羹,父子共食。当晚大水自海中来,平地 人物评价4 百回本五短身材黑面皮,铁锹敢掘泰山基。光州庄户陶宗旺,古怪人称九尾龟。120回本宗旺力如猛虎,铁锹到处无情。神龟九尾喻多能,都是英雄头领。余象斗:宋江于路又遇欧鹏(陶宗旺)四人同上梁山,此星煞欲聚完矣。金圣叹:劫法场若单靠李逵,几误大事。劫牢若单靠欧鹏(陶宗旺)等,亦几误大事。令人事过思之,尚有余畏未定。张恨水:《水浒》群酋,大半属于细民,而真正以农家子参与者,则止一陶宗旺。……陶宗旺之加入欧鹏一伙为盗,未知其始何自?观其人仍若谨厚一流,则或亦不外所谓受“逼上梁山”之一通。以不易犯法者而究犯法,则其被逼之深且重可想,惜论水浒者,竟未能为之特立一传也。……若论其究不免为盗,其真汉人之视刘秀,“谨厚者亦复为之矣”。于芥子中见大千世界,吾因之深有感焉。陶宗旺在原著中出场不多,形象比较单薄。画家牛牧野曾有赞词一首:“朝逐权谋,野争力气。弃农啸聚,崇侠尚义。”现代读者多认为,陶宗旺出身庄户人家,是梁山

人物百科 2021-11-06
宋清简介

宋清简介

宋清,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因为人孝顺,绰号“铁扇子”,是梁山泊头领宋江的弟弟。上梁山聚义后,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名76位,绰号铁扇子,上应地俊星。掌管排设筵席之事。后随梁山受招安。征方腊后幸存,被封为武奕郎。宋江去世后,获得承袭其名爵的权力,但宋清婉拒,只愿回家务农,宋徽宗很感动,怜其孝道,赐钱十万贯,田三千亩,以赡其家。后得一子宋安平,应过科举,官至秘书学士。[1-2]宋清还在《水浒后传》等作品中出场。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绰号含义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宋清别名:铁扇子国籍:北宋登场作品:《水浒传》《水浒后传》等星号:地俊星梁山排位:76职务:掌管专一排设筵宴兄长:宋江 人物经历2 宋清出场于《水浒传》的第二十二回“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宋江怒杀了阎婆惜,知县因为跟宋江有交情,本不想追究宋江,但在阎婆惜的情夫张文远多次要求下,只得根据张文远所说,派几个公人去宋家村勾追宋江之父宋太公和宋江之弟宋清来审问。公人到了宋家村,宋太公说自己与宋清“在此荒村,守些田亩过活”,并与宋江脱离了关系。知县想以此为由不捉拿宋江,但张文远指使阎婆继续纠缠,声称宋清藏匿了宋江。知县无法,只能派朱仝、雷横再去宋家庄,搜出宋江。宋江的确藏匿在家中,但朱仝、雷横因与宋江有交情,故意向知县隐瞒。宋江摆脱了追捕后,父子三人急忙商议逃亡之事。宋太公留在家中,宋江与宋清一同,当晚四更就动身离开。逃亡前,宋清做了伴当打扮。这是宋清第一次正式登场。宋清与宋江一同离开宋家村后,不知投奔何人。这时宋清提出,柴进是江湖上出名的人物,是大周皇帝的子孙,可以去投奔他。宋江表示同意。于是两人一路到了沧州柴进东庄 绰号含义3 宋清的绰号“铁扇子”,在原著中并未解释其含义。后人对此有多种相差甚大的解读。清人程穆衡认为,“铁扇子”的意思是没有用的废物。扇子是用来扇风的,但是如果是用铁做成的谁会用。现代学者孙景全则认为,铁扇子是古代军中一种类似盾牌的掩护武器。因宋清对其兄宋江起了扶持和掩护作用,故名。在宋江犯命案逃亡时是宋清不顾被牵连的危险陪同他投到柴进庄上。宋江在外公务,家里的事和老父亲宋太公也都是宋清照料。 人物评价4 对宋清的评价,多从其绰号“铁扇子”入手,因为这个绰号意义不明,所以对此绰号的理解也直接影响到了对宋清这个人物的评价。有人认为他是一个“饭桶”,正如不能扇风的“铁扇子”,完全靠着宋江的关系才能在108将中占一个位置,还得到了排设筵席的肥差。也有人认为宋清实际上善于为人处事,低调做人,虽然没有打打杀杀的本领,却能在险恶的绿林丛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是等闲之辈。如金圣叹金圣叹在点评《水浒传》时,曾写道:“宋清不是公弟,亦复胸中自有一片。”而现代学者马幼垣则评价宋清为梁山上“最本领隐晦的人”,甚至认为他应该进入天罡星的行列。

人物百科 2021-11-06
乐和简介

乐和简介

乐和是小说《水浒传》中人物,聪明伶俐,善奏乐演唱。因其姐嫁与孙立为妻,乐和凭借这层关系作了登州城监狱的小牢子。解珍、解宝兄弟被毛太公陷害入狱后,乐和联系孙立、孙新、顾大嫂等救出解家兄弟,一同上了梁山,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上应地乐星。受招安后,在征讨方腊前被王都尉调走,留守京都。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简介3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乐和别名:尹文和,铁叫子饰演:由立平(98版电视剧)性别:男登场作品:《水浒传》及其衍生作品、《水浒后传》星号:地乐星梁山职务: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头领排名:77祖籍:茅州注音:ㄩㄝˋ ㄏㄜˊ姐姐:顾大嫂姐夫:孙新 人物简介2 特长:诸般乐品学著便会;作事道头知尾;说起枪棒武艺,如糖似蜜价爱。上山前身份及职业:登州府押狱,小牢子。上山原因:为救解珍兄弟,随孙新、顾大嫂等劫狱后投奔梁山。梁山职务: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头领武器:玄铁箫主要事迹:梁山第39位好汉孙立的妻舅,擅长诸般乐品,上梁山后,多次随宋江出征。结局:征辽后,在王都尉府中留用。乐和的姐姐嫁给了孙立为妻,乐和便借姐夫的脸面做了小牢子。解珍、解宝兄弟被毛太公陷害,打入登州城牢里,乐和联系孙立、孙新、顾大嫂等打破牢笼,救了解家兄弟,一同上了梁山,做了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头领第一员,排梁山第七十七条好汉。宋江征讨方腊正要出征,乐和被王都尉指名要走,留守京都。 人物评价3 乐和在整部水浒传中是一个实力深藏不露的人物,小说在介绍乐和出场时如此介绍他:说他是个聪明伶俐的人,诸般乐器尽皆晓得,学着就会。做事见头知尾,说起枪棒武艺,如糖似蜜介爱。可以说,施耐庵对乐和的评价是带有几分宠爱的来塑造这个人物的。的确,在我们心中,乐和应该是个文武全行、且兴趣广泛、聪明绝顶的风流人物。可不,刚一出场,就成功导演了一出大劫牢,逼反了孙立,进而卧底祝家庄,为宋江下山第一仗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上山后的乐和并未受到重用。按理说,以乐和的综合实力,他俨然又是一个燕青。但现实上,乐和远没有比燕青在梁山上活的精彩。祝家庄一役一结束,乐和就被安排去朱贵的酒店帮忙,这一干就干到梁山108位好汉排座次,才被勉强提拔为戴宗的副手,做了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头领的首位。乐和在梁山上的失意恐怕是他上山前始料不及的,我想这一切应归罪于吴用,我一直深信吴用是知道乐和实力的,否则为什么到了招安这一关系梁山

人物百科 2021-11-06
龚旺简介

龚旺简介

龚旺,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有虎斑和虎头纹身,外号“花项虎”,在马上会使飞枪。原来是东昌府将领没羽箭张清手下的副将。卢俊义攻打东昌府失败,宋江前去支援,龚旺被林冲、花荣活捉,归降了梁山。梁山大聚义中排第78位,对应天罡地煞星号为地捷星,任步军将校。梁山受招安后,龚旺参与了“征四寇”的战争(百回本为征辽、征方腊)。最终在征讨方腊时战死。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形象3出处考证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龚旺别名:花项虎国籍:北宋职业:东昌府副将、步军将校出处:《水浒传》梁山排名:78兵器:飞枪星号:地捷星梁山职务:步军将校 人物形象2 龚旺首次出现是在《水浒传》的第70回“没羽箭飞石打英雄,宋公明弃粮擒壮士”。除在金圣叹修改并评点的贯华堂七十回本中此回为第69回外,各主要版本情况都基本相同。书中写到,为了决定谁来担任梁山寨主,宋江和卢俊义分别去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宋江打下东平府后,见白胜前来汇报,原来卢俊义在东昌府一直无法取胜,因为有一员善于飞石打人的猛将张清,而他的手下副将,有两人,一个是中箭虎丁得孙,另一人则是花项虎龚旺,此人“浑身上刺着虎斑,脖项上吞着虎头,马上会使飞枪”。宋江来到东昌府城下,见张清出马,龚旺作为副将从“门旗左边闪出”,书到此处有龚旺赞诗一首:手执标枪惯飞舞,盖世英雄诚未睹。斑烂锦体兽吞头,龚旺名为花项虎。张清打伤梁山多员将领后,双方进入僵持状态,其中龚旺被林冲、花荣截住在一边,龚旺想用飞枪摽向对方,却没有命中,由于其手中只有一支飞枪,掷出后便没了兵器,只能束手就擒。与此同时,丁得孙也被擒获。梁山众将 出处考证3 龚旺在记载包括宋江起义等事在内的两宋之交历史的《宋史》《三朝北盟会编》等史书中均无记录,在早期的水浒题材文学作品如《宋江三十六人赞》《大宋宣和遗事》及元杂剧水浒戏中也并无出场。应属于《水浒传》小说的原创人物。 人物评价4 龚旺在梁山一百单八好汉中,是出场最晚的之一,也是出场时间最少的之一。没有过高的武艺和特殊的技术,也没有能单独成篇的特殊经历,因此一直是被人忽略的一个角色。历代名家关于水浒的点评中,也基本上没有专门说到他的。一些点评梁山好汉的文字中,有认为龚旺、丁得孙两人的排名偏低了,其原因主要是上山晚、立功少,而且从两人身上“体无完肤”的特征看,他们都是胜少败多的战将,水平不佳。还有人根据龚旺使飞枪以及纹身的特征,认为他可能在做军官前是猎户出身。

人物百科 2021-11-06
丁得孙简介

丁得孙简介

丁得孙,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面颊及全身都有疤痕,人称中箭虎,原来是东昌府将领没羽箭张清手下的副将。卢俊义攻打东昌府失败,宋江前去支援,丁得孙被吕方、郭盛所捉,归降了梁山。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梁山大聚义中排第79位,对应天罡地煞星号为地速星,任步军将校。梁山受招安后,丁得孙参与了“征四寇”的战争(百回本为征辽、征方腊)。征讨方腊时被毒蛇咬伤而死,死后追封义节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出处考证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丁得孙其他名称:中箭虎饰演:子良登场作品:《水浒传》性别:男武器:飞叉星号:地速星梁山排名:79上山前身份:东昌府将领没羽箭张清手下副将梁山职务:步军将校 人物生平2 丁得孙首次出现是在《水浒传》的第70回“没羽箭飞石打英雄,宋公明弃粮擒壮士”。除在金圣叹修改并评点的贯华堂七十回本中此回为第69回外,各主要版本情况都基本相同。为了决定谁来担任梁山寨主,宋江和卢俊义分别去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宋江打下东平府后,见白胜前来汇报,原来卢俊义在东昌府一直无法取胜,因为有一员善于飞石打人的猛将张清,而他的手下副将,有两人,一个是花项虎龚旺,另一人就是中箭虎丁得孙,此人“面颊连项都有疤痕,马上会使飞叉”。宋江来到东昌府城下,见张清出马,丁得孙作为副将从“阵内门旗影里”的右边闪出。张清打伤梁山多员将领后,双方进入僵持状态,丁得孙被梁山将领吕方、郭盛截住在一边。龚旺失了兵器被捉,因此丁得孙不敢投叉攻击,只能死命抵敌吕方、郭盛。这时梁山将领燕青射了一枝弩箭,正中丁得孙马蹄。丁得孙因此被吕方、郭盛生擒。梁山众将用计抓住张清并使其归降后,张清又向梁山推荐了兽医紫髯伯皇甫端。同时宋 出处考证3 丁得孙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这一角色,应属于小说《水浒传》的创造。 人物评价4 虎骑奔波出阵门,双腮连项露疤痕。到处人称中箭虎,手搦飞叉丁得孙。丁得孙在《水浒传》中出场很少,也没有很复杂立体的形象,因此对其做过专门的点评的人并不多。画家牛牧野对丁得孙有赞词一首:“猛虎奔波,中箭力疲。尔来梁山,为汝傅翼。”另外,有学者根据丁得孙浑身伤痕的特征,以及使用飞叉这种比较罕见的武器,认为他在做军官前应该是猎户或渔民出身,甚至可能曾经落过草。也有人认为,丁得孙作为一个小人物,引起人注意的地方,除了有“自嘲”倾向的绰号以外,就只剩下其特殊的死法了。作为一个绿林好汉,“中箭虎”的绰号不但显示不出威风,反而有种倒霉的感觉;作为一个军人,没有在战场上与敌将交锋阵亡,却莫名其妙地就被毒蛇咬死。丁得孙的一生,充满了荒诞的悲剧性。

人物百科 2021-11-06
< 20 2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