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穆皇后简介

章穆皇后简介

郭皇后(975年-1007年),并州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生于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宋真宗赵恒的第一任皇后,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第二女。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家庭成员 基本资料1 本名:郭皇后别名:章穆皇后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开封府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出生日期:975年逝世日期:1007年谥号:章穆皇后籍贯:并州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 人物生平2 郭皇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她谦约惠下,性恶奢靡。郭家人入宫拜见的时候,如果服饰华侈,郭后必加戒勖。及郭后崩丧,真宗深为嗟悼惋惜。礼官奏皇帝七日释服,真宗特诏增至十三日。太常上谥曰庄穆皇后。皇后弟崇仪副使郭崇仁封为壮宅使、康州刺史,侄子郭承庆、郭承寿皆迁官。大中祥符中,加封郭皇后母高唐郡太夫人梁氏为莱国太夫人。宋仁宗即位,升祔真宗庙室,改谥“章穆皇后”。郭后生三子,皇子赵祐九岁夭折,追封悼献太子。 家庭成员3 父亲:郭守文母亲:梁氏兄弟:郭崇德,官至太子中舍。郭崇信,官至西京左藏库使、同知皇城司,卒赠福州观察使。郭崇俨,官至崇仪使、全州刺史,卒赠润州观察使。郭崇仁,官至解州团练使。夫君:宋真宗赵恒儿子:悼献太子赵祐

人物百科 2021-11-06
李宸妃简介

李宸妃简介

李氏(987年-1032年),谥号章懿皇后,通称李宸妃。杭州人,宋真宗赵恒妃嫔,宋仁宗赵祯生母。祖父李延嗣,仕吴越钱氏,为金华县主簿;父李仁德,后来封为左班殿直。李氏初为刘娥侍女,后封崇阳县君、才人、婉仪;宋仁宗即位后封为顺容,去世前再封为宸妃。宋仁宗知李氏为生母后,追封为皇太后,谥号庄懿,后再改谥为章懿皇后。民间流传的“狸猫换太子”中的李妃的原型就是李宸妃。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身后之事4历史记载5人物关系6轶事典故7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本名:李氏别名:李宸妃、李婉仪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杭州出生日期:987年逝世日期:1032年封号:才人→婉仪→顺容→宸妃→太后谥号:章懿皇后陵墓:永定陵 人物生平2 李氏在父亲过世、继母携子改嫁后,削发为尼,后来刘娥在寺中发现她美貌出众,便带着李氏入宫,入宫时,李氏为刘美人的侍女。宋真宗宠爱刘氏,想立为后,奈何刘氏家世并不显赫,又无子嗣,群臣不服。正苦恼的时候,李氏梦到仙人降生为己子。真宗与刘氏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办法。逐让李氏侍寝,不久李氏果然怀孕。李氏随真宗临砌台,鬓上玉钗不慎坠落。真宗心中暗暗祈祷:如果玉钗完好无损,必为男孩。侍从拾起钗,果然完好无损。真宗甚喜。不久,生下皇子,真宗对外声称是刘氏所生,取名赵受益(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封为德妃,而李氏只封为崇阳县君。后来李氏又生下女儿,晋封为才人,不久此女夭折。后进封婉仪。其后,刘氏被真宗立为皇后。宋仁宗即位,皇后刘氏被尊为皇太后。后来,刘太后晋李婉仪为顺容,迁往真宗永定陵守陵。刘太后又命刘美、张怀德访其亲属,其弟李用和,补三班奉职。仁宗虽为其子,然而真宗将之归于刘氏名下,并与杨淑妃一同视养。李 身后之事3 刘太后在李宸妃死后,最初是想秘而不宣,准备以一般宫人礼仪举办丧事。但宰相吕夷简力劝大权在握的刘太后,要想保全刘氏一门,就必须厚葬李妃,刘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高规格为李宸妃发丧。明道二年,刘太后病逝,燕王赵元俨告诉宋仁宗:“陛下是李宸妃所生,李宸妃死于非命。”宋仁宗为母亲守丧哀伤过度疲劳过度,多日没有上朝,下哀痛的诏书自责,尊李宸妃为皇太后,谥号庄懿。宋仁宗又去洪福院祭告李宸妃,换棺材的时候亲自哭着看了母亲的仪容,李宸妃的容貌仿佛生前,帽子和衣服和皇太后一样,尸体用水银保养,所以没有朽坏。宋仁宗感叹的说:“人言怎么可以信!”刘家尊封更胜往昔。李氏陪葬永定陵,灵位奉祀于奉慈庙。又于景灵宫建神御殿,殿称广孝。庆历年间,仁宗改生母李氏谥为“章懿皇后”,与刘太后一同升祔太庙。封李用和为彰信军节度使、检校侍中,宠赉甚渥。仁宗既而追念不已,顾无以厚其家,乃以福康公主下嫁李用和之子。 历史记载4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李宸妃,杭州人也。祖延嗣,仕钱氏,为金华县主簿;父仁德,终左班殿直。初入宫,为章献太后侍儿,壮重寡言,真宗以为司寝。既有娠,从帝临砌台,玉钗坠,妃恶之。帝心卜:钗完,当为男子。左右取以进,钗果不毁,帝甚喜。已而生仁宗,封崇阳县君;复生一女,不育。进才人,后为婉仪。仁宗即位,为顺容,从守永定陵。章献太后使刘美、张怀德为访其亲属,得其弟用和,补三班奉职。初,仁宗在襁褓,章献以为己子,使杨淑妃保视之。仁宗即位,妃默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异。人畏太后,亦无敢言者。终太后世,仁宗不自知为妃所出也。明道元年,疾革,进位宸妃,薨,年四十六。初,章献太后欲以宫人礼治丧于外,丞相吕夷简奏礼宜从厚。太后遽引帝起,有顷,独坐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欤?”夷简曰:“臣待罪宰相,事无内外,无不当预。”太后怒曰:“相公欲离间吾母子耶!”夷简从容对曰:“陛下不以刘氏为念,臣 人物关系5 祖父:李延嗣父亲:李仁德丈夫:宋真宗赵恒弟弟:李用和儿子:宋仁宗赵祯儿媳:郭清悟、曹皇后侄儿:李玮孙子:雍王赵昕孙女兼侄媳:福康公主 轶事典故6 宋仁宗归于刘太后名下之事,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原型。狸猫换太子是清代石玉昆所著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第一回的著名段落,宋真宗的嫔妃刘氏、李氏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工于心计的刘妃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怪罪下来,李妃逃往民间,刘妃遂被立为皇后。后来,李妃所生男婴即位,为宋仁宗。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得知真相,与双目失明的生母李妃相见,而身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杀。这个故事虽有历史原型,但基本属于虚构。事实上,仁宗的亲生母亲应为李宸妃。她地位很低,仁宗生下以后就被送给刘后抚养。刘后像对待亲儿子一样把仁宗养大。真宗死后,刘后开始垂帘听政,一直到李宸妃死去都没让仁宗知道真相。直到刘后也去世了,才有人告诉仁宗,他的亲生母亲乃是李宸妃,是被刘后虐待死的。宋仁宗闻听,号啕大哭,立即派兵包围了刘府,准备报复刘氏家族,同时,亲自去李宸妃的葬地祭奠。在众人围观之下, 影视形象7 年份电影/电视剧扮演者剧中名1927《狸猫换太子》吴静娟1939《狸猫换太子包公夜审郭槐》梁雪霏1940《碧云宫》范雪朋1955《狸猫换太子》邓碧云1955《火烧碧云宫》谢家骅1956《狸猫换太子》鹭芬1958《狸猫换太子》吴君丽1959《包公会李后》曾珊凤1964《火烧碧云宫》方巧玉1965《宋宫秘史》欧阳莎菲1974《宋宫秘史》李伟1984《狸猫换太子》青蓉1989《深宫奇冤》李京莉1993《包青天》曾亚君2001《少年包青天》赵枫2004《大宋惊世传奇》林苑李馨月2004《新铡美案》吴云芳2005《大宋奇案》董璇李玉2008《新包青天》邬倩倩2010《七侠五义人间道》邬倩倩2011《带刀女捕快》李小燕2013《神探包青天》刘蕾李珏2013《财神有道》秋蕴2016《开封府》王宣予2017《将军在上》倪虹洁2018《小戏骨包青天》刘紫璇2024《清平乐》车晓李兰蕙2024《大宋宫词》刘丛丹

人物百科 2021-11-06
章惠皇后简介

章惠皇后简介

杨氏(984年~1036年),谥号章惠皇后,通称杨淑妃,益州郫县人。宋真宗的皇后,宋仁宗的养母。祖父杨瑫,父杨知俨,弟杨知信,隶禁军,为天武副指挥使。 目录 1基本资料 2皇后位分3人物生平 基本资料1 本名:杨氏别名:庄惠皇后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益州郫县出生日期:984年逝世日期:1036年主要成就:抚养宋仁宗赵祯字号:章惠皇后夫君:宋真宗赵恒养子:宋仁宗赵祯好友:刘娥 皇后位分2 位分:正五品才人—正三品婕妤—从一品婉仪(位昭仪上)—正一品淑妃—杨太妃—[保庆]皇太后(刘娥遗诏)—庄惠皇后(追谥)—章惠皇后(改谥)住所:保庆殿—皇仪殿—永定陵 人物生平3 景德元年正月,杨氏为正五品才人。后进正三品婕妤、从一品婉仪。宋真宗东封、西祀,凡巡幸,杨淑妃皆随从。杨淑妃通敏有智思,刘娥与之交好,情如姐妹。凡真宗晋升刘娥,也会晋升杨氏。彼此信任无间。刘娥成为皇后不久后,晋升杨氏为正一品淑妃。刘娥“借腹生子”生下宋仁宗后,因为年龄已长,而杨淑妃代为哺育,两人一起看顾皇子,细心照料。宋真宗死后,宋仁宗即位,尊养母杨淑妃为皇太妃。仁宗称刘太后为“大娘娘”,杨太妃为“小娘娘”。刘娥死后,尊杨太妃为皇太后,称保庆皇太后。宋仁宗的尚、杨二美人恃宠而骄与郭皇后争宠,郭皇后被废后,杨太后也将尚、杨二美人赶出了宫,而立了曹氏为皇后,就是后来的慈圣光献皇后。景祐三年,杨太后无疾而薨,享年五十三岁。殡于皇仪殿。追谥为庄惠皇后,后改谥为章惠皇后。杨氏父祖皆累赠至一品,叔杨知信赠节度使。

人物百科 2021-11-06
钦成皇后简介

钦成皇后简介

朱氏(1052~1102),谥号钦成皇后,开封人。宋神宗德妃,宋哲宗生母。 目录 1基本资料 2生平履历3人物轶事4史料记载5相关诗作 基本资料1 本名:钦成皇后别名:朱氏所处时代:宋朝出生地:开封出生日期:1052年逝世日期:1102年入宫时间:1068年 生平履历2 父亲崔杰,为平民,在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李氏改嫁朱士岸,又将她托付给一位姓任的亲戚抚养,因此她就有了三位父亲。宋神宗即位后,入宫为御侍,得神宗宠幸,先后生下二子五女,即宋哲宗赵煦、楚荣宪王赵似、唐国贤穆大长公主(唐国长公主)、贤康长帝姬(郓国长公主)、贤穆长帝姬(潞国长公主)、贤宜长帝姬(邠国长公主)、贤静长帝姬(德国公主)。累进才人、婕妤、昭容、贤妃、德妃。元丰八年十月(1085年)宋哲宗即位,因当时宣仁高太皇太后、钦圣向太后皆居尊,故朱氏没有被尊为皇太后,只尊为皇太妃。元祐三年,宣仁高太后下诏尊崇朱太妃,提高了她在后宫的地位。绍圣中期,钦圣向太后再次下令提高朱氏的地位,为她居住的地方建立宫殿,称“圣端宫”;改乘车为乘舆;可以由宣德东门进出宫廷;百官上笺称“殿下”。追赠崔、任、朱三位父亲皆至太师、太保。但朱氏始终没有被尊为皇太后。宋徽宗即位,奉礼尤谨。崇宁元年二月薨,年五十一,追 人物轶事3 与婆母高太后的关系(一)朱氏性格温顺恭敬,对人十分温和,不干预朝政,也不以自己是皇帝生母而自傲。高太皇太后(即宣仁皇后)却不怎么欣赏她,甚至还经常训斥她。元丰八年,朱太妃护送神宗的灵柩前往巩县陵区安葬,途中在永安驻留。时任河南知府的韩绛曾担任过宰相,知道朱氏的身份,对她十分尊重,亲自从洛阳赶到永安迎接,礼仪侍奉极其周到。朱太妃非常感动,回宫后还念念不忘,忍不住向身边人诉说此事。高太后知道竟勃然大怒,当面训斥道:“韩绛是先朝老臣,你如何配受他的礼遇!”。朱太妃当场被骂哭,不停向婆母谢罪。一些善于拍马的大臣顾不得朱太妃的身份,竟立即罗织了几条所谓朱氏的罪名上奏,要求严惩朱氏,以讨好高太后。高太后的侄子高公绘为姑姑对朱太妃的态度深感不安,而起居舍人邢恕也劝高公绘应多为高家的未来打算。他说道:“太妃是当今皇帝的生母,理所当然应受到尊崇。小人挑拨离间的风气,绝不能继续。高后对太妃的态度若被皇帝知道,你 史料记载4 《宋史》列传二:钦成朱皇后,开封人。父崔杰,早世;母李,更嫁朱士岸。后鞠于所亲任氏。熙宁初,入宫为御侍,进才人、婕妤,生哲宗及蔡王似、徐国公主,累进德妃。哲宗即位,尊为皇太妃。时宣仁、钦圣二太后皆居尊,故称号未极。元祐三年,宣仁诏:《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其寻绎故实,务致优隆。于是舆盖、仗卫、冠服,悉侔皇后。绍圣中,钦圣复命即閤建殿,改乘车为舆,出入由宣德东门,百官上笺称「殿下」,名所居为圣瑞宫。赠崔、任、朱三父皆至师、保。徽宗立,奉礼尤谨。崇宁元年二月薨,年五十一。追册为皇后,上尊谥,陪葬永裕陵。《宋会要辑稿·后妃一》:神宗钦成皇后朱氏,赠太保士安之女。初入宫,为御侍。熙宁八年正月进才人,九年十二月进婕妤,元丰二年九月进昭容,五年八月封贤妃,七年正月进封德妃,八年三月尊为皇太妃,居瑞圣宫,元佑二年九月行册礼。生哲宗皇帝、楚王似、贤穆、贤康、贤穆、贤宜、贤静五长公主。后本姓崔,父杰,幼育 相关诗作5 《上钦成皇后册宝六首》之一朝代:宋作者:宋真宗于蜈惟德,徽柔懿明。嫔于初载,有闻唯馨。肆我鼓钟,万舞在庭。神保是格,来止来宁。

人物百科 2021-11-06
温成皇后简介

温成皇后简介

温成皇后(1024~1054年),张氏,名字不详,河南永安(今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芝田村)人。北宋时期皇后(追封),宋仁宗赵祯的宠妃,追封清河郡王张尧封次女。出身清河张氏,作为良家子,选为御侍。姿色出众,善于跳舞。聪明乖巧,深得宠爱,先后受封清河郡君、才人、修媛、美人、贵妃,生下安寿公主、宝和公主、齐国公主。得到宋仁宗专宠,礼仪逾于皇后。皇佑六年(1054年),去世,时年三十一。宋仁宗伤心不已,追封皇后,谥号温成。 目录 1基本资料 2张皇后人物生平3张皇后人物年表4张皇后家族成员5张皇后史书记载 基本资料1 本名:张氏别名:温成皇后,张皇后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河南永安出生日期:天圣二年(1024年)逝世日期:皇佑六年正月八日(1054年) 谥号:温成封号:才人→修媛→美人→贵妃→皇后(追封) 张皇后人物生平2 温成皇后八岁时与姊妹三人俱入宫,由宫人贾氏抚养。及长,在一次酒宴上,温成皇后出众的姿容,优美的舞姿,深深吸引了宋仁宗。温成皇后性聪明便巧,宠冠后宫,势动中外。仁宗因其是良家子,待遇异诸嫔御。庆历二年五月,宋仁宗赠温成父故石州军事推官尧封为秘书监;温成皇后长女安寿公主以母爱深得帝宠,其月薨,仁宗为之成服苑中,群臣奉慰殿门外。闰九月,仁宗赠温成曾祖东头供奉官文渐为宁州刺史,祖试校书郎颖为光禄少卿,外祖应天府助教曹简为秘书省著作佐郎,追赠三世,前此未有也。庆历六年四月,仁宗进封温成皇后母安定郡君曹氏为清河郡夫人;七年五月,以其兄西头供奉官、閤门祗侯张化基为密州观察使。庆历八年十月,温成皇后用护驾功进贵妃位。皇祐二年六月,仁宗赠温成皇后母越国夫人曹氏曾祖旭为秘书丞,祖靖为祠部员外郎。宋仁宗因温成皇后所请想封其伯父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结果遭到台谏官的猛烈抨击,包拯劝仁宗“断以大义,稍割爱情”,不得已而 张皇后人物年表3 康定元年(1040)前,累封清河郡君。康定元年(1040),生皇三女安寿公主;十月,封才人。庆历元年(1041)十二月,进封修媛。庆历二年(1042)五月,赠父故石州军事推官(从八品)尧封为秘书监(正四品),安寿公主薨;闰九月,赠曾祖东头供奉官(从八品)文渐为宁州刺史(从五品),祖试校书郎(从八品)颖为光禄少卿(正六品),外祖应天府助教(从九品)曹简为秘书省著作佐郎(正八品);生皇四女宝和公主。庆历三年(1043)八月,宝和公主薨,降为美人;十一月初十,生皇八女幼悟。庆历四年(1044)三月,员外郎(正七品)、同判登闻鼓院张尧佐提点开封府诸县镇公事(正六品)。庆历五年(1045)四月,皇八女封邓国公主,又改封齐国公主,寻薨。庆历六年(1046)四月,安定郡君曹氏为清河郡夫人。庆历七年(1047)五月,西头供奉官(从八品)、合门祗侯张化基为密州观察使(正五品);七月,户部副使、祠部郎中(从六品 张皇后家族成员4 外高祖父:曹曙,秘书丞(从七品)外曾祖父:曹靖,祠部郎中(从六品)外祖父:曹简,祠部郎中(从六品)父亲:张尧封,中书令(正一品)、清河郡王(从一品)母亲:曹氏,安定郡君一清河国夫人一齐国夫人伯父:张尧卿,太常少卿(正六品);张尧佐,宣徽南院使,赠太师(正一品)兄长:张化基,安远军节度使(从二品)堂兄弟:张山甫,枢密副都承旨(正六品)堂弟:张希甫,太常博士(正八品)、光禄寺丞(正八品)堂弟:张正甫,光禄寺丞(正八品)、右侍禁(正九品)、合门祗侯堂弟:张及甫,太常寺太祝(从八品)侄婿:盛和仲,大理评事(正八品)女儿:安寿公主、宝和公主、齐国公主 张皇后史书记载5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张贵妃,河南永安人也。祖颖,进士第,终建平令。父尧封,亦举进士,为石州推官卒。时尧封史尧佐补蜀官,尧封妻钱氏求挈孤幼随之官,尧佐不收恤,以道远辞。妃幼无依,钱氏遂纳于章惠皇后宫寝。长得幸,有盛宠。妃巧慧多智数,善承迎,势动中外。庆历元年,封清河郡君,岁中为才人,迁修媛。忽被疾,曰:"妾姿薄,不胜宠名,原为美人。"许之。皇祐初,进贵妃。后五年薨,年三十一。仁宗哀悼之,追册为皇后,谥温成。追封尧封清河郡王,谥景思。而尧佐因缘侥幸,致位通显云。《资治通鉴》张妃(即张贵妃)怙宠上僣,欲假后盖出游。帝使自来请,后与之,无靳色。妃喜,还以告,帝曰:“国家文物仪章,上下有秩,汝张之而出,外廷不汝置。”妃不怿而辍。

人物百科 2021-11-06
钦慈皇后简介

钦慈皇后简介

陈氏(1054年-1089年),谥号钦慈皇后,开封人,赠太尉陈守贵之女,宋神宗赵顼的妃嫔,宋徽宗赵佶的生母。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 基本资料1 本名:陈氏别名:钦慈陈皇后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日期:1054年逝世日期:1089年 人物生平2 陈氏自幼聪颖庄重,选入掖庭为御侍。元丰五年(1082年)五月五日生徽宗赵佶,同年十一月封才人。八年(1085年)四月进美人。神宗去世后,守护着陵殿,因思念着神宗的旧恩,悲伤过度而身体看起来像皮包骨。侍女想让陈美人喝粥吃药,但陈美人把粥、药撤去,说:“若能早早去服待先帝,我就满足了!”。元祐四年(1089年)六月二十八日薨,终年三十六岁。七月追赠充仪,绍圣三年(1096年)四月,其子赵佶受封遂宁郡王,追赠贵仪。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徽宗即位,追尊为皇太妃。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十七日,追尊为皇太后,上谥号钦慈,陪葬永裕陵。

人物百科 2021-11-06
显恭皇后简介

显恭皇后简介

显恭皇后(1084年-1108年),原名王繁英,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元配皇后。为宋徽宗生下皇长子赵桓,即宋钦宗,和第二女荣德帝姬·赵金奴。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九月二十六日,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之前去世,时年二十五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史料记载 基本资料1 本名:王繁英 别名:显恭皇后、静和皇后 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出生日期:1084年逝世日期:1108年9月26日 主要成就:原配夫人、册封皇后 人物生平2 王氏,在宋徽宗还是端王的时候,于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六月进入王府,封为顺国夫人。宋徽宗即位后,于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二月九日,立为皇后。《宋大诏令集》卷第十九·皇后中·尊立下中,有册立王氏为皇后的册文一篇。同年五月二十三日,为宋徽宗生下皇长子赵桓,即后来的宋钦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又生下第二女荣德帝姬·赵金奴。于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六月,举行册封典礼。王氏为人恭谨谦逊,册封皇后之后,对宋徽宗的其他妃嫔更是公平对待。当时很多宦官都妄想接近讨好她,但是王氏从来都不接受他们的阿谀奉承,于是这些宦官就诬陷王氏,说她有不可告人的隐秘事情,宋徽宗听说后,立即命令刑部侍郎周鼎秘密调查此事,并且将王氏囚禁在皇宫旁舍,考察检验之后得知,其实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王氏的一言一行更是毫无问题,后来王氏见到宋徽宗,也从来没有为自己辩解过一句话,宋徽宗很快对她改变了看法,并且更加爱戴于她。 史料记载3 《宋大诏令集》卷第十九·皇后中·尊立下立王皇后制元符三年二月九日门下。朕嗣守令绪。若稽前人。王假有家。所以始基邦教。天作之合。所以纂成治功。肆朕柬求。惟古时宪。咨尔万方之有众。听予一人之告猷。顺国夫人王氏。徽柔懿和。温恭慈惠。胄自勋阀。嫔于王藩。夙夜在公。克明其德。朝夕匪懈。淑慎其身。兹入绍于基图。用申加于位号。以承九庙之祀。以刑四方之风。于戏。古先哲王。肇修人纪。厘厥士女。御于家邦。惟克艰则罔有后艰。惟克正则罔敢不正。尔励朕相。予惟汝嘉。朕其永孚于休。尔亦并受其福。兹为后矣。其尚钦哉。可立为皇后。《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后妃下徽宗显恭王皇后开封人,德州刺史藻之女也。元符二年六月,归于端邸,封顺国夫人。徽宗即位,册为皇后。生,钦宗及崇国公主。(“崇”字记载错误,正确是“荣”字)后性恭俭,郑、王二妃方亢宠,后待之均平。巨阉妄意迎合,诬以闇昧。帝命刑部侍郎周鼎即秘狱参验,略无一迹,狱止。

人物百科 2021-11-06
昭怀皇后简介

昭怀皇后简介

刘清菁(1079年-1113年),为宋哲宗的第二任皇后。父刘安成。献愍太子、康懿公主、扬国公主生母。史书称“明艳冠后庭,多才多艺”、“有美姿,性聪慧”。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轶事典故4争议 基本资料1 本名:刘清菁别名:昭怀皇后所处时代:宋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日期:1079年逝世日期:1113年 人物生平2 刘氏原是宋哲宗身边的御侍,聪明伶俐,姿色美艳,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深得宋哲宗宠爱,且能孝顺宋哲宗嫡母向太后和生母朱太妃,甚得欢心。从平昌郡君晋升到美人,生下皇三女康懿公主(淑慎帝姬)后,封为婕妤。当时孟皇后位居中宫,刘婕妤因宋哲宗宠爱,不守嫔妾之礼,恃宠而骄,不可一世,常公开挑衅孟皇后。郝随、刘友端、梁从政、苏珪、章惇等臣子皆与刘婕妤同党,刘婕妤花容月貌,心肠歹毒狠辣,时常设计欲谋夺皇后位置,便诬陷孟皇后以道符诅咒皇帝,又以养母燕氏、尼姑法端等人设坛,名为孟皇后祈福,实将祸患转至皇帝身上,刘婕妤的近臣乘机便把孟皇后宫中三十多名宦官、宫女拘禁,以重刑逼供,绍圣三年孟皇后被废,刘氏因而取而代之。绍圣四年刘婕妤又生下皇四女扬国公主,本人获封为贤妃。元符二年(1099年)八月,刘贤妃生下一个儿子赵茂,哲宗大喜,命礼官备仪,封刘贤妃为皇后。谏官右正言邹浩上疏极谏却被流放。元符二年(1099年)九月二十 轶事典故3 宋徽宗宠妃刘安妃(追赠明节皇后)原先是昭怀皇后的婢女。 争议4 刘氏因为孟皇后巫蛊案得以升至皇后。《宋史》的记载方式令后人感觉孟皇后没有行巫蛊,是被刘氏诬害,宫人口供也是被梁从政屈打成招的。但《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却有整段关于孟皇后及亲属行巫蛊的细节。

人物百科 2021-11-06
显肃皇后简介

显肃皇后简介

显肃皇后(1079年-1130年)郑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任皇后。由才人晋升为皇后。为宋徽宗生下一个儿子,和五个女儿。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与宋徽宗一起被俘北上,四起北行,押往金国。于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九月五日,在金国五国城去世,时年五十二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史书记载4亲属成员5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本名:郑氏别名:道君太上皇后、显肃皇后所处时代:北宋末期、金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出生日期:1079年逝世日期:1130年9月5日主要成就:晋升皇后丈夫:宋徽宗赵佶 人物生平2 郑氏,是开封人。父亲郑绅,最初为直省官(官名),因为郑氏的缘故,进封为太师、乐平郡王。郑氏原本是钦圣宪肃皇后·向氏宫里的女官首领,在宋徽宗还是端王的时候,宋徽宗每次来到向太后的慈德宫请安,向太后都命令郑氏与王氏两位女官在宋徽宗身边侍奉侍候。后来宋徽宗即位,向太后就将两人赐给了宋徽宗。郑氏入宫后,因为才华横溢,谦恭有礼,得到了宋徽宗特别的宠爱。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十二月,封为才人。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生下皇长女嘉德帝姬·赵玉盘,八月进封美人,《宋大诏令集》卷第二十二·妃嫔二·进拜二中,有册封郑氏为美人的册文一篇。九月,生下第二子兖王·赵柽,十月进封婕妤,十二月进封婉仪。《宋大诏令集》卷第二十三·妃嫔三·进拜三中,有册封郑氏为婉仪的册文一篇。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十一月七日,进封正一品贤妃。《宋大诏令集》卷第二十三·妃嫔三·进拜三中,有册封郑氏为贤妃的册文一篇。崇宁二年(公 史书记载3 《宋大诏令集》卷第十九·皇后中·尊立下立郑皇后御笔贵妃郑氏。柔明婉淑。谦慎持身。位极元妃。德冠宫壸。有进贤逮下之志。无险诐私谒之心。越自缵承。祗服内职。夙夜匪懈。嫔御式从。属长秋之久虚。致大臣之恳请。远稽东汉。近考祥符。质古参今。具存方策。宜隆位号。以正坤仪。可立为皇后。立郑皇后制大观四年十月二日门下。朕承七圣之烈。抚九有之师。永惟正心而修身。盖将明内而齐外。考关睢之美。冠四始以居先。观思齐之贤。列正雅而为大。伊欲美于风化。必有御于家邦。敷求懿德之良。诞告治朝之听。贵妃郑氏。柔明婉淑。谦慎持。身位极元妃。德冠宫壸。有进贤逮下之志。无险诐私谒之心。越自缵承。祗服内职。夙夜匪懈。嫔御式从。属长秋之久虚。致大臣之恳请。远稽东汉。近考祥符。质古参今。具存典册。宜隆位号。以正坤仪。于戏。上以承宗庙社稷之灵。下以慰群生华夷之望。惟忧勤而罔怠。则可以辅佐于壸彝。惟警诫而弗忘。则可以化成于妇道。勉隆甚盛之德 亲属成员4 赵佶(宋徽宗)郑绅(瀛海军节度使)赵柽(兖王,宋徽宗次子)赵玉盘(嘉德帝姬,宋徽宗长女)赵金罗(安德帝姬,宋徽宗第四女)寿淑帝姬(宋徽宗第六女)荣淑帝姬(宋徽宗第十一女)赵瑚儿(成德帝姬,宋徽宗第十三女) 影视形象5 电视剧形象年份类型剧名饰演者备注1989年电视剧《李师师》左大玢饰演郑皇后(显肃皇后·郑氏)2007年电视剧《清风明月佳人》吴雨桥饰演郑皇后(显肃皇后·郑氏)2013年电视剧《精忠岳飞》江炫蜜饰演郑娘娘(显肃皇后·郑氏)

人物百科 2021-11-06
明达皇后简介

明达皇后简介

明达皇后(1087年-1113年)刘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任皇后。由御侍晋升为贵妃。为宋徽宗生下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于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七月二十二日,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之前去世。本谥明达懿文贵妃。同年九月二十日,追册为明达皇后。时年二十七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史料记载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刘氏别名:刘贵妃、明达懿文贵妃、明达皇后国籍:北宋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087年逝世日期:1113年7月22日主要成就:晋升贵妃、追封皇后丈夫:赵佶父亲:刘彦清儿子:赵棫、赵模、赵榛女儿:赵福金、安淑帝姬、赵富金 人物生平2 刘氏,出身寒微,但是进宫后不久就获得了宋徽宗的宠爱。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四月,为御侍,也就是皇上身边的侍从。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十二月,封为寿安郡君。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三月,为宋徽宗生下第五女茂德帝姬·赵福金,进封为才人。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七月,进封美人。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生下第八女安淑帝姬,四月,进封婕妤。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正月,生下第八子济阳郡王·赵棫,二月进封婉容,九月进封婉仪。十二月,生下第十一子祈王·赵模。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正月,进封正一品德妃,二月,进封正一品淑妃。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生下第十四女洵德帝姬·赵富金,四月,进封为四妃之首的正一品贵妃。最后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八月,又生下第十八子信王·赵榛。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七月二十二日,刘氏去世,时年二十七岁。刘氏在去世之前,曾亲手在院子里种植芭蕉,并且说:“ 史料记载3 《宋大诏令集》卷第二十·皇后下·追命贵妃刘氏追册皇后御笔手诏政和三年八月十九日朕若昔先王。化行天下。必得内助。辅成厥功。贵妃刘氏。嫔于初载。性自天成。忧在进贤。斥远奸慝。卑躬不伐。敏行寡言。安死生之分。达性命之理。能不怛化。白气属天。嗟其云亡。宜谥以礼。今揽皇后郑氏所奏。无彼妒忌之行。有乐淑女之心。亲折衷章。力为礼恳。可以垂训万世。表劝六宫。嘉其诚心。用基王化。可依所奏。贵妃刘氏追册赠为皇后。即茔所为园陵。置祠殿。止以明达为谥。余并依后制。务从简约。令太常寺详议以闻。明达懿文贵妃刘氏特追册明达皇后制政和三年八月十九日门下。朕于古其训。克绥厥猷。眷怀内助之良。申锡厚从之典。亶敷明命。播告大廷。故明达懿文贵妃刘氏。从容以和。闲美且异。慎终如始。寡笑与言。无伤善而有忧勤夙夜之心。不怛化而达死生性命之理。异香经日。白气属天。分不可逾。葬之以礼。皇后乐得淑女。忧在进贤。殄瘁其亡。悦怿其美。谓名数之未进

人物百科 2021-11-06
明节皇后简介

明节皇后简介

明节皇后(1088年-1121年)刘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四任皇后。由宫人晋升为四妃之首的正一品贵妃。为宋徽宗生下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于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四月,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之前去世。追封明节和文贵妃。同年五月,追册为明节皇后,时年三十三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史料记载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刘氏别名:刘贵妃、刘安妃、九华玉真安妃、明节和文贵妃国籍:北宋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088年逝世日期:1121年4月主要成就:晋升贵妃、追封皇后父亲:刘宗元丈夫:赵佶儿子:赵楧、赵椅、赵橞女儿:赵金珠 人物生平2 刘氏,出身寒微,她的父亲刘宗元是酒馆里的伙计。刘氏十岁进入宫中,最初在宋哲宗昭怀皇后的崇恩宫里当宫女,昭怀皇后死后,刘氏出宫,住在宦官何訢的家中。后来刘氏被宫中的内侍杨戬看见,称赞她长得好看,于是又把她接回了宫中。当时的明达皇后因为刘氏与自己是同一姓氏,所以就把她收为了养女。后来,又把她进献给宋徽宗,很快,刘氏就获得了宋徽宗的宠爱。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闰四月,刘氏由宫人封为才人,八月封为美人,九月封为婕妤。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六月,生下第二十五子建安郡王·赵楧,进封婉容。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十一月,进封婉仪,十二月十日,进封正一品贤妃,《宋大诏令集》卷第二十三·妃嫔三·进拜三中,有册封刘氏为贤妃的册文一篇。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生下第二十九女和福帝姬·赵金珠。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五月,生下第二十六子嘉国公·赵椅,六月进封正一品淑妃。最后于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 史料记载3 《宋大诏令集》卷第二十·皇后下·追命明节和文贵妃刘氏特追册明节皇后制宣和三年五月庚子门下。有忧国爱君之行。劢相我家。推追往送终之恩。率兹常典。时惟懿德。孚告大廷。故明节和文贵妃刘氏。淑慎慧雅。而饰之以文。俊明肃恭。而节之以礼。在神霄之府。号九华玉真之妃。生南极之天。实赤文大帝之女。嫔于初载。式是六宫。振振如螽斯之多。莫莫有葛覃之本。寤寐思服。至于忧勤。夙夜在公。莫遑宁息。进不以谄而以德。义不奉私而奉公。懿行莫伦。忠言犹在。被中宫之鞠育。助阴教之仪刑。不伐不矜。以和以睦。展如邦媛。可无身后之余荣。嗟哉怀人。具有司存之恤典。用作尔祉。实慰我心。于戏。礼缘于情。定循名数之限。恩称其义。用昭终始之全。以承王休。以光嫔则。往者不可作已。神其尚克钦哉。可。《宋大诏令集》卷第二十三·妃嫔三·进拜三婉仪刘氏进位贤妃制政和六年十二月十日降门下。朕诞受厥命。先齐其家。正王化之基。必资于内德。惟人伦之本。尤重于列

人物百科 2021-11-06
宪圣慈烈皇后简介

宪圣慈烈皇后简介

吴瑜(1115年-1197年),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吴瑜十四世入宫侍奉康王赵构,赵构登基后封吴氏为义郡夫人,又累进封为才人、婉仪、贵妃。绍兴十三年(1143年)被册立为皇后。83岁去世,谥曰宪圣慈烈皇后,攒祔于永思陵。吴后一生,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五十五年,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概述图片来源) 目录 1基本资料 2赵构皇后吴氏人物生平3赵构皇后吴氏人物评价4赵构皇后吴氏史籍记载5赵构皇后吴氏轶事典故 基本资料1 本名:吴瑜别称:宪圣慈烈皇后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汴梁(今河南开封)出生时间:1115年去世时间:1197年 赵构皇后吴氏人物生平2 吴氏十四岁时候被选入宫,侍奉当时还是康王的赵构(即日后的宋高宗)。宋高宗即位初期,吴氏常常着戎装侍奉左右。吴氏非常知书明理,跟从宋高宗到四明时,卫士突然发生兵变,闯进宫内的士兵询问宋高宗在哪里,吴氏骗过他们得以免祸。不久,宋高宗航行海上,有条鱼跳进宋高宗船中,吴氏说:“这是周人白鱼的祥兆。”宋高宗大为高兴,封她为和义郡夫人。回到越地,进封她为才人。吴氏博通书史,又善于写作,因此得到宋高宗宠遇日盛,很快就将她进封为“婉仪”,不久晋升为贵妃。1142年(绍兴十二年),高宗的母亲显仁太后从金国还朝。此时,高宗已经空出皇后之位等待宪节皇后邢氏十六年,等来的却是邢皇后的灵柩。朝臣多次上表请求重新立皇后,吴贵妃便成了热门人选。韦太后喜欢吴贵妃,力挺她。1143年(绍兴十三年),吴贵妃正式被册立为皇后。此后,“追王三代,亲属由后官者三十五人”。吴皇后知道高宗思念邢皇后,就请求让自己的侄儿吴珣、吴琚分别迎娶 赵构皇后吴氏人物评价3 南宋高宗皇后吴氏,在后位(包括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长达五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走完金婚的皇后。早年曾伴随宋高宗海上逃亡,后来又作赵伯琮(后改为赵瑗,即后来的宋孝宗)、赵伯玖(后改名赵璩,死后追封信王)的养母。先后辅佐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在整个两宋时期的诸皇后中,吴氏是少数对政治有较大影响的皇后之一。《宋史》评价吴氏:”殊妍丽可爱,后颇知书,从幸四明,益博习书史,又善翰墨。“蔡东藩描述吴氏:”秀外慧中,介胄而驰,而且知书识字,过目不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淑女。“ 赵构皇后吴氏史籍记载4 《宋史》(元·脱脱等撰)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后妃下 赵构皇后吴氏轶事典故5 据《宋史》记载,吴氏世居开封,他的父亲吴近曾经做梦梦见自己到一个亭子,上面的横匾是“侍康”;旁边种植芍药,只有一朵花开了,特别妍丽可贵,花下有一只白羊。吴近醒后颇感惊异。后来,在1115年(乙未年,羊年)生下吴氏时,红光射向户外。吴氏十四岁的时候被选入宫,侍奉当时的康王赵构。吴近这才恍然大悟,认为这是“侍康”的征兆。吴氏入宫后甚得宠幸,吴近父以女贵,官至武翼郎,死后追赠太师,追封吴王,谥号宣靖。

人物百科 2021-11-06
成穆皇后简介

成穆皇后简介

成穆皇后郭氏(1126年-1156年),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宋孝宗赵昚元配皇后。郭后出身太原郭氏,是奉直大夫郭值卿之女孙,其六世祖是真宗时章穆皇后外家,祖籍并州太原人。父郭瑊,官至昭庆军承宣使,追封荣王。母淑国夫人,宗室女。孝宗对待郭氏礼遇有加,却不给郭氏家族人官爵。郭氏弟弟郭师禹、郭师元,官职不过承宣使。郭师禹,光宗时封永宁郡王,拜太保。孝宗为普安郡王时纳郭氏为妻,封咸宁郡夫人,其后生宋光宗赵惇、庄文太子赵愭、魏惠宪王赵恺和邵悼肃王赵恪。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她还未等到孝宗登基为帝、她为后就逝世了,享年三十一岁,追封淑国夫人。绍兴三十一年追赠福国夫人,孝宗为太子,追册皇太子妃。孝宗即位后,追册为皇后,谥号恭怀,不久改安穆,营建阜陵时,改谥号成穆。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史书记载 基本资料1 本名:郭氏 别名:成穆皇后,郭皇后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开封祥符出生日期:1126年逝世日期:1156年祖籍:并州太原家世信息:太原郭氏 人物生平2 宋孝宗成穆皇后郭氏,开封祥符人,祖籍并州太原。她是奉直大夫郭值卿的孙女,昭庆军承宣使郭瑊的女儿。郭直卿先祖是北宋真宗章穆皇后家族成员。孝宗做普安郡王时纳郭氏为妻,封咸宁郡夫人。郭皇后生光宗赵惇、庄文太子、魏惠宪王赵恺和邵悼肃王赵恪。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去世,享年三十一岁,追封淑国夫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用明堂恩,赠福国夫人。赵昚被立为太子,追封为皇太子妃。赵昚即位,追册为皇后,谥恭怀,不久改为安穆。等到孝宗去世营建永阜陵的时候,改谥成穆,配享孝宗庙廷。 史书记载3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孝宗成穆皇后,开封祥符人。奉直大夫值卿之女孙,其六世祖为章穆皇后外家。孝宗为普安郡王时纳郭氏,封咸宁郡夫人。生光宗及庄文太子、魏惠宪王恺、邵悼肃王恪。绍兴二十六年薨,年三十一,追封淑国夫人。三十一年,用明堂恩,赠福国夫人。既建太子,追封皇太子妃。及受禅,追册为皇后,谥恭怀,寻改安穆。及营阜陵,又改成穆,祔孝宗庙。父瑊,累官昭庆军承宣使,追封荣王。孝宗待郭氏恩礼弥厚,然不假外戚以官爵。后弟师禹、师元,官不过承宣使,师元不及建节而卒。将内禅,师禹始除节度使。光宗朝,官至太保,封永宁郡王。

人物百科 2021-11-06
成肃皇后简介

成肃皇后简介

成肃皇后(?-1203年),谢氏,宋孝宗赵昚的第三任皇后,丹阳人,年幼孤苦无依,长大后被选入宫,原为宪圣皇后的侍女,后获赐咸安郡夫人,宋孝宗即位后晋婉容,其后再晋封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谢氏,1164年被立为皇后,1189年被立为太上皇后,1194年被立为皇太后,1200年宁宗尊称谢太后为太皇太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功绩4人物评价5史书记载 基本资料1 本名:成肃皇后所处时代:宋朝出生地:丹阳逝世日期:1203年谥号:成肃 人物生平2 1162年,宋高宗退位,传位于赵昚,赵昚即位就是宋孝宗,立即册立谢氏为贵妃,代掌后宫(皇后位置空缺),时年29岁,由于谢氏对宋高宗和吴皇后极为孝敬,宋孝宗于1164年(隆兴二年)册立为皇后,时年31岁。公元1189年,宋孝宗退位,传位给太子赵惇,赵惇即位就是宋光宗,谢皇后被尊称为太上皇后。有一次,谢氏看不过宋光宗皇后李凤娘的傲慢无礼,便好言规劝李氏应注重皇后身份,礼仪德体,但李氏不但不听,反而讽刺说:“我与官家的结发夫妻,嘉王是我亲生的,名正言顺,凭什么不能立太子!”一句话讽刺公公婆婆,讽刺公爹孝宗不是高宗亲生子,嘲笑婆母谢皇后不是孝宗原配妻子,大怒,将此事告知孝宗,孝宗于是决定废黜李凤娘,召来朝臣商议废后一事,但史浩认为光宗才刚登基,若立即废后或会引起人们议论,不利于大局,坚决反对废后一事,而孝宗又已经退位为太上皇,得不到很多大臣的支持,废后一事便因此不了了之。不久,谢太后悲愤联合朝中大臣 人物功绩3 谢皇后协助宋孝宗恢复岳飞名誉,严厉惩治已经死去的秦桧的家族,重用张浚和虞允文等主战派,力图整军备战,恢复中原,收复中原失地。宋孝宗在位二十多年间,南宋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政治清明,史称乾淳之治。这里面和谢皇后的贤德分不开,宋孝宗对谢皇后的默默支持十分感动,对她理加敬爱。 人物评价4 清代光绪年《丹阳县志》盛赞谢皇后诗云:“中兴帝后岂寻常,映出蛟龙侣凤凰。女伴同行真不识,今来桥畔水犹香。” 史书记载5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成肃谢皇后,丹阳人。幼孤,鞠于翟氏,因冒姓焉。及长,被选入宫。宪圣太后以赐普安郡王,封咸安郡夫人。王即位,进婉容。逾年,进贵妃。成恭皇后崩,中宫虚位。淳熙三年,妃侍帝,过德寿宫,上皇谕以立后意。寻遣张去为传旨,立贵妃为皇后,复姓谢氏。亲属推恩者十人。光宗受禅,上尊号寿成皇后。孝宗崩,尊为皇太后。庆元初,加号惠慈。嘉泰二年,加慈佑太皇太后。三年崩,谥成肃,攒锜于永阜陵。后性俭慈,减膳羊,每食必先以进御。服汗濯衣,有数年不易者。弟渊,以后贵,授武翼郎。后尝戒之曰:“主上化行恭俭,吾亦躬服汗濯,尔宜崇谦抑,远骄侈。”后历阁门宣赞舍人、带御器械。光宗朝,迁果州团练使。宁宗立,转莱州防御使,擢知阁门事,仍干办皇城司。三迁至保信军节度使,寻加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成肃皇后崩,遗诰赐渊钱十万缗、金二千两、田十顷,僦缗日十千。后累升三少,封和国公。嘉定四年薨,赠太保。

人物百科 2021-11-06
宋端宗简介

宋端宗简介

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朝第十七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赵昰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赵㬎、宋末帝赵昺的长兄,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德祐二年(1276年6月14日),被立为皇帝,改元景炎,册封生母杨淑妃为太后,同听政。景炎三年(1278年)在碙洲去世,葬于永福陵,年仅九岁,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韩宋上谥号孝恭仁裕慈圣睿文英武勤政皇帝。 目录 1基本资料 2赵昰生平经历 基本资料1 本名:赵昰别名:宋端宗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出生日期:1269年7月10日逝世日期:1278年5月8日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在位时间:1276年-1278年年号:景炎(1276年)陵寝:永福陵性别:男 赵昰生平经历2 赵昰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的长兄,宋恭帝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克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时,5岁的宋恭帝和太皇太后(谢道清)相继被俘。就在临安城投降前夜,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在驸马都尉杨镇、国舅杨亮节护送下潜出城外,逃往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后又至浙江温州,为赵宋王朝保留了一丝血脉。此后,张世杰、陆秀夫也陆续率残部到温州江心寺会合。谢太后曾号召天下兵马赴临安勤王,响应者寥寥,唯有张世杰慷慨赴会,举朝震惊。张世杰是南宋末年主战派的代表人物,都统卞彪降元后充当说客,张世杰大怒,令人将他舌头割下,拖至巾子山磔杀。文天祥、陆秀夫决定效仿宋高宗故事,拥立赵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赵昺为副元帅,图谋再度中兴。几天后,赵昰一行从江心寺辗转来到福州,于德祐二年五月一日(1276年6月14日)称帝,史称宋端宗,改元景炎,加封赵昺为卫王,张世杰为枢密副使,文天祥为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陆秀夫

人物百科 2021-11-06
赵昺简介

赵昺简介

赵昺(1272年2月12日-1279年3月19日),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南宋末代皇帝,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母亲是俞修容,景炎三年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祥兴。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元朝在崖山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朝战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七岁的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南宋至此灭亡。 目录 1基本资料 2轶事典故3生平经历4历史评价5家庭成员6相关遗迹 基本资料1 本名:赵昺别名:宋少帝、宋帝昺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出生日期:1272年2月12日逝世日期:1279年3月19日在位时间:1278年-1279年年号:祥兴(1278年)陵寝:宋少帝陵性别:男 轶事典故2 1278年6月7日,张世杰、陆秀夫等一班文武官员率十数万军队和千余船舰,簇拥着七岁的南宋皇帝赵昺和杨太后,浩浩荡荡,从硇洲迁帝驾前往新会崖山,至23日才到达新会崖门。传说6月23日这天,宋帝赵昺正在前往崖山的路上,突然乌云骤起,天降暴雨,所有人的衣服都被大雨淋湿了,帝昺的龙袍也淋湿了。南宋君臣到达崖山才雨过天晴,宫女连忙把赵昺脱下的湿龙袍拿到行宫外面的山桔树上晾晒。不久,龙袍晒干了,宫女收袍时却不见了绣在龙袍上的金龙。宫女慌忙抱着没有龙的龙袍回宫向杨太后禀告。杨太后闻知此事,悲伤地说:“这是不祥之兆啊!”群臣无不惊异,急令宫女快去寻找金龙的去向。宫女找到晒龙袍的山桔树,拨开树枝,只见每条树干上都缠着一条金龙。宫女又惊又喜,伸手就想把金龙捉回来。谁知手刚触到金龙,金龙立即变成山桔树的花纹,每一条龙都是这样。宫女没办法,只好又回宫禀告杨太后。杨太后低头哭泣,说:“金龙要留在崖山了。你就让它留下吧 生平经历3 赵昺,男,汉族,南宋末代皇帝,史称宋末帝、宋帝昺、宋少帝、宋幼主或祥兴帝。景炎三年(1278年)至祥兴二年(1279年)在位,在位313天,卒年7岁。赵昺曾先后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临安危急时,他在母亲杨淑妃的带领下,暗暗出城,逃到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宋端宗于景炎三年(1278年)4月病死,赵昺被陆秀夫、张世杰于同月冈州(今广东湛江硇洲岛)拥立为帝,5月,改年号为“祥兴”,6月,迁到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南)。与此同时,南宋右丞相文天祥在五坡岭(广东海丰)被元军统帅张弘范的弟弟张弘正所俘,其统领的督军府从此瓦解。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元将张弘范率水陆两路元军直趋崖山。崖山背山面海,地势险要,张世杰下令焚烧岛上行宫军屋,人马全部登船,然后依山面海,将1千多条战船排成长蛇阵,用绳束连接在一起,船的四周筑起城楼,船上涂上一层厚厚的湿泥,缚上一根根长木。将帝昺的座船安置在中间,诏示将士与 历史评价4 元朝官修《宋史》:“宋之亡征,已非一日。历数有归,真主御世,而宋之遗臣,区区奉二王为海上之谋,可谓不知天命也已。然人臣忠於所事而至於斯,其亦可悲也夫!”(详见:《宋史·帝昺本纪》) 家庭成员5 父:宋度宗赵禥嫡母:全皇后养母:杨淑妃生母:俞修容兄:崇国公(一作崇国政资国公)、广冲善王赵焯,生母不详。夭折。兄:赵舒:全皇后所生。其父宋度宗即位的次年,夭折。兄:益国冲定公赵宪,同母俞修容所生。次年,夭折。兄:岐冲靖王赵锽:杨淑妃所生。夭折。兄:宋端宗赵昰,杨淑妃所生。兄:宋恭帝赵显,全皇后所生。晋国公主:杨淑妃所生。丧于海难。信安公主:谥号庄懿,生母不详。乡里传闻为宋度宗长女(待考),嫁进士方道盛,宋朝沦陷后在冈州平康都(今开平百合茅冈)定居。 相关遗迹6 赵昺墓被称为“宋少帝陵”,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村少帝路,就在赤湾公园和赤湾小学附近。这是广东仅有的南宋帝陵,也是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氏族谱·帝昺玉牒》载:“后遗骸漂至赤湾,有群鸟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往海边巡视,忽见海中有遗骸漂荡,上有群鸟遮居,窃以异之。设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礼葬于山麓之阳。”而民间则传说,当时赤湾海滩漂来一具身着黄袍龙衣的童尸,而赤湾海边天后庙(即位于赤湾的天后博物馆)的一根栋梁却突然塌下,庙祝与乡绅父老急忙焚香问卜,得知童尸为少帝遗骸,塌下的栋梁是天后娘娘送少帝做棺材的材料,当地百姓于是礼葬赵昺于天后庙西边的小南山脚下。据说,1911年香港赵氏后裔才修建了少帝墓,1963年被赤湾驻军发现。1984年初,香港赵氏宗亲会和蛇口工业区旅游公司又捐资四十多万港元,对陵墓进行了修葺扩建。宋少帝陵远没有一般的皇帝陵那么大气,整个陵园几乎一

人物百科 2021-11-06
< 24 25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