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虚中(1079-1146年),原名宇文黄中,字叔通,别号龙溪居士,成都广都(今四川双流)人,祖籍河南洛阳,北周皇室后裔,两宋之际名臣、诗人。宇文虚中在大观三年(1109)进士及第,宋徽宗赐其名为”虚中“,在宋朝历任起居舍人、国史编修官、中书舍人等职,金人入侵之时破格升任资政殿大学士,赴军前安抚勤王军队,使命完成后拜签书枢密院事,负责与金人议和,北宋灭亡后,朝廷追究宇文虚中参与议和之过将其贬为青州知州。南宋初年,毅然挺身而出前往金国充当使节,被扣留后出仕金国,官至特进、礼部尚书,封河内郡开国公,皇统六年(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宇文虚中因图谋复宋,由于秦桧告密,被金国人杀害,宋孝宗即位后,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赐谥号忠慜,宋宁宗加赠少保,其子赐姓赵氏。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成就4个人作品5轶事典故6史书记载7死因之谜8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本名:宇文黄中别名:宇文虚中字:叔通号:龙溪居士所处时代:宋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成都府广都(今成都双流县)出生日期:1079年逝世日期:1146年主要作品:《文集》主要成就:南宋爱国的政治家、词人官职: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封爵:河南郡公追赠:少保、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肃慜 人物生平2 宇文虚中(1079~1146年),南宋爱国的政治家、词人。出生于成都广都(今成都双流),先世河南人,于唐末入蜀。由于秦桧告密,被金国发现是南宋的卧底,全家惨遭金熙宗杀害。宇文虚中工诗文,《金史》《宋史》俱称其有文集行世,今已散佚,金国赵秉文称“本朝百余年间以文章见称者,皇统间宇文公、大定间无可蔡公、明昌间则党公(怀英)。”天会四年,宋钦宗缔结和约后,完颜宗望就把军队调回到孟阳,宋朝的姚平仲乘机在夜里袭击金兵,完颜宗望第二天重新进兵包围了汴京(今河南开封)。宋钦宗命宇文虚中到完颜宗望军队中去,告诉他们说袭击的军队都是将帅自作主张干的,又请求和议依旧,而且看望康王是否平安。不久,台官和谏官把没有达成和议归罪于宇文虚中,他被罢职降任到青州,又贬职迁官为宫祠职务。建炎元年,贬谪到韶州。建炎二年,宋高宗寻求能够出使金国的人,宇文虚中从贬谪地应诏,复职为资政殿大学士,任祈请使。这时,金举兵讨伐宋朝,已经 主要成就3 宇文虚中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写于两宋时的作品存留不多,诗较平谈,主要抒发个人的羁旅闲愁。入金被囚期间诗风一变,每多感愤之辞,如《在金日作三首》其一:“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胁肩奔走尚腰金。莫邪利剑今安在,不斩奸邪恨最深!”其他一些诗,如《上乌林天使》、《春日》、《己酉岁书怀》、《过居庸关》、《安定道中》等,或痛恨金人背盟,或写出塞、思乡之情,都较有内容和感情,与逃禅之类写消沉之思的作品形成鲜明的对照。宇文虚中不以词名家,今存《迎春乐》《立春》、《念奴娇》两首,均写故国之思。宇文虚中与吴激齐名,诗集不传,今存诗50余首,收入《中州集》和《全金诗》;词收入唐圭璋《全金元词》。《宋代蜀文辑存》录长文短简十二篇。 个人作品4 【中秋觅酒】今夜家家月,临筵照绮楼。那知孤馆客,独抱故乡愁。感激时难遇,讴吟意未休,应分千斛酒,来洗百年忧。【在金日作】其一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莫邪利剑今何在?不斩奸邪恨最深!其二遥夜沉沉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回首两朝俱草莽,驰心万里绝农桑。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眥穿胸不汝忘! 轶事典故5 宣和年间,承平日久,童贯等人又开边生事,宇文虚中深知宋朝将有纳侮自焚自祸,上书建策,“皆不报”。金军第一次侵汴京,宇文虚中殚精竭虑,出谋划策,亲入金营与金酋周旋,最终金军退走。事后,宋朝言官弹劾他议和误国,被贬放青州,又改韶州。建炎二年(1128),高宗赵构寻求出使金国使者,宇文虚中毅然应诏使金,被软禁。转年,由于宋金之间关系略有松动,金人放宋使回江南,宇文虚中言道:“二帝未归,我不能回去。”独留虎狼之国。由于宇文虚中仪表堂堂,文采卓然,金人爱其才艺,“加以官爵,(宇文虚中)即受之”,使得后来的宋使洪皓等人很鄙视他,实际上宇文虚中心中怀有更大的抱负,忍辱负重,以成将来大事。他在金朝,每每派人持密信告以金国虚实,金人每次南侵,他也想方设法予以阻劝,真正是身在金营心在宋。可恨的是,秦桧奸邪,为报答完颜宗弼在宋金和议中要宋朝保证不能轻易废掉宰相(主和的秦桧本人),他便把宇文虚中为宋朝内探的实情告予 史书记载6 宇文虚中,字叔通,蜀人。初仕宋,累官资政殿大学士。天会四年,宋帝已结盟,宗望班师至孟阳,宋姚平仲乘夜来袭,明日复进兵围汴。少帝使虚中诣宗望军,告以袭兵皆将帅自为之,复请和议如初,且视康王安否。顷之,台谏以和议归罪虚中,罢为青州,复下迁祠职。建炎元年,贬韶州。二年,康王求可为奉使者,虚中自贬中应诏,复资政殿大学士,为祈请使。是时,兴兵伐宋,已留王伦、朱弁不遣,虚中亦被留,实天会六年也。朝廷方议礼制度,颇爱虚中有才艺,加以官爵,虚中即受之,与韩昉辈俱掌词命。明年,洪皓至上京,见虚中,甚鄙之。天会十三年,熙宗即位,宗翰为太保领三省事,封晋国王,乞致仕。批答不允,其词虚中作也。天眷间,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太常卿,封河内郡开国公。书《太祖睿德神功碑》,进阶金紫光禄大夫。皇统二年,宋人请和,其誓表曰:“自来流移在南之人,经官陈说,愿自归者,更不禁止。上国之于弊邑,亦乞并用此约。”于是,诏尚书省移文宋国, 死因之谜7 皇统初年,完颜宗干去世,完颜宗弼掌握金国朝政。于是金国在皇统二年,向宋国索要在金国做官的宇文虚中、张中孚、张中彦、郑亿年、杜充、张孝纯、王进等人的家属。而在《宋史》中对这件事情的描述是,秦桧害怕宇文虚中破坏议和,于是把他的家属全部遣送去了金国(桧虑虚中沮和议,悉遣其家往金国以牵制之)。按常理说,宇文虚中一直反对金国南攻宋国,主张金国和南宋议和的,为什么秦桧反而害怕宇文虚中破坏议和,要把他的家属送往金国呢?原来,此时的军事态势已经朝着向南宋有利的方向发展。首先,在陕西与四川,吴玠、吴璘接连击败完颜宗弼的进攻,稳住了川中形势。1139年(金天眷二年,宋绍兴九年)六月,宋将刘锜取得顺昌大捷,随后宋军反攻,岳飞一部甚至进攻到离汴梁只有四十五里的朱仙镇,战争形式对南宋非常有利。完颜宗弼虽然几次进攻南宋,但南宋军队越战越强,金军的进攻也越来越无力。完颜宗弼终于意识到金军已失去绝对的军事优势,于是改变策略 影视形象8 2013年,电视剧《精忠岳飞》,李昊翰饰宇文虚中。
屈出律(?——1218),西辽乃蛮部太阳汗子。因受到成吉思汗打击失掉地盘而到西辽投靠古儿汗(即耶律直鲁古),1211年趁古儿汗出征在后方发动了叛乱,联合花剌子模推翻古儿汗,夺取西辽政权。1218年,成吉思汗命哲别进攻西辽。屈出律逃至巴达赫尚(位于今天的塔吉克共和国境内)后,被当地伊斯兰教徒抓捕送给哲别处死。有子名敞温,敞温子名抄思。 目录 1基本资料 2生平事迹3主要事件4后代 基本资料1 本名:屈出律别名:古出鲁克、曲书律所处时代:西辽出生地:乃蛮部逝世日期:1218年主要成就:夺取西辽政权民族:蒙古职业:乃蛮王子、西辽汗信仰:聂斯托利派(景教)儿子:敞温孙子:抄思父亲:太阳汗拜不花在位时间:1211年-1218年性别:男 生平事迹2 铁木真起兵掀开了亚洲历史新的一页。对成吉思汗扩张政策不满的其他少数民族相继向蒙古人开战。原分布于阿尔泰山一带的乃曼部族在杭爱山麓与成吉思汗的部队大战一场。结果乃曼王塔阳汗被杀,其子屈出律(伊斯兰史料中亦作库楚鲁克)逃往叔父不亦鲁黑处。成吉思汗穷追不舍,又攻杀了不亦鲁黑;屈出律再度逃脱,投奔蔑尔乞惕部首领脱黑塔(即脱黑脱阿);但是脱黑塔也赢不了成吉思汗,在额尔齐斯河畔一战阵亡。惶惶如丧家犬的屈出律只得到西辽避难。西辽王朝此时的执政者是耶律直鲁古。当屈出律取道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逃到库车附近的大山里流浪时,被西辽军队发现,带往皇都虎思斡耳朵(即原八拉沙衮,在伊塞克湖西的托克马克)。据拉施特的《史集》与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记载,当时西辽皇帝耶律直鲁古曾答应会见屈出律,但工于心计的屈出律生怕会见后于己不利,让一名亲随冒用自己的名字前往拜见,自己却冒充马夫站在宫门外静候。这时西辽王后古尔别速外出 主要事件3 1204年原分布于阿尔泰山一带的乃曼部族,在杭爱山麓与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大战一场。结果乃曼王塔阳汗被杀,其子屈出律(伊斯兰史料中亦作库楚鲁克)逃往叔父不亦鲁黑处。成吉思汗猛追不舍,一鼓斩杀不亦鲁黑;屈出律再度逃脱:投奔蔑尔乞惕部首领脱黑塔(即脱黑脱阿);但是脱黑塔也没能逃出成吉思汗的掌心,在额尔齐斯河畔一战阵亡。惶惶如丧家犬的屈出律只得窜入西辽王朝。1208年西辽王朝此时的执政者是古尔汗·直鲁古。当屈出律取道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逃到库车附近的大山里流浪时,被西辽军队发现,带往皇都虎思斡耳朵(即原八拉沙衮,在伊塞克湖西的托克马克)。据拉施特的《史集》与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记载,当时西辽的这位古尔汗。直鲁古曾答应接见屈出律,但工于心计的屈出律生怕会见后于己不利,却让一名亲随冒用自己的名字前往拜见,自己却冒充马夫站在宫门外静候。这时西辽王后古尔别速外出返宫,在宫门口碰上了这个冒牌马夫,见他形虽 后代4 抄思,乃蛮部人。又号曰答禄。其先泰阳,为乃蛮部主。祖曲书律。父敞温。太祖举兵讨不庭,曲书律失其部落,敞温奔契丹卒。抄思尚幼,与其母跋涉间行,归太祖,奉中宫旨侍宫掖。抄思年二十五,即从征伐,破代、石二州,不避矢石,每先登焉。雁门之战,屡捷。会太宗命睿宗平金,抄思执锐以从,与金兵战,所向无前。壬辰,兵次钧州,金兵垒于三峰山,抄思察其营壁不坚,夜领精骑袭之,金兵惊扰,遂乘击之,拔三峰山。睿宗以抄思功闻于朝,有旨以汤阴县黄招抚等一百一十七户赐之。抄思力辞不受。复赐以男女五十口,宅一区,黄金鞶带、酒壶、杯盂各一。辞弗许,乃受之。制授万户,与内侍胡都虎、留乞签起西京等处军人征行及镇守随州。招集民户,每千人以官一员领之。丁酉秋七月,奉旨调军,得西京、大名、滨、棣、怀、孟、真定、河间、邢、名、磁、威、新、卫、保等府州军四千六十余人,统之。后移镇颍,以疾归大名。岁戊申正月卒,年四十四。子别的因。别的因在襁褓时
岳银瓶,一说其本名为岳孝娥,南宋名将岳飞的女儿,排行在二。岳银瓶之名不见于《宋史.岳飞传》。《说岳全传》提及岳飞次女闻父兄冤死,欲为他们鸣冤不果,抱银瓶投井而死,年仅13岁,世称为银瓶小姐。除《说岳全传》外,其事迹在南宋词人周密《癸辛杂识》和清代以来的杭州地方志均有记载。清末学者俞樾亦有一篇述及岳银瓶事迹的文章《银瓶徵》。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后世作品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岳银瓶别名:银瓶小姐国籍:中国类型:小说性别:女事件:鸣冤不果,抱银瓶投井而死出处:《宋史.岳飞传》 人物生平2 据黄梅《岳氏宗谱》、《岳飞史迹考》记载,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岳银瓶被敕封为「至一正烈节女,清源妙行,仙宫通灵显圣银瓶娘子」。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朝廷在西湖书院西厩设银瓶像,俗称「银瓶娘子庙」。另外在岳飞故居东南方,有一井名「孝娥井」,纪念岳银瓶为父殉难的孝行;河南汤阴岳王庙侧亦有一座「孝娥祠」。2004年杭州市政府于西湖钱塘门重建风波亭时,亦在亭旁重立纪念岳银瓶的「孝女井」。 后世作品3 《说岳全传》提及岳银瓶去世后,其鬼魂指引兄弟岳雷逃难:那岳雷跌入湖中,自分必死。忽见银瓶小姐头戴星冠,身披鹤氅,叫声:“二弟休慌,我来救你也!”就把岳雷提在空中。再一阵风,将冯忠吹入湖心之中,吃了一肚子的清水,等得众军点了火去救时,眼见得不活了。木鱼书《银瓶公主精忠旗平金番全本》则记载岳孝娥乃宋朝名将岳飞之女,因岳飞抗金兵有功,宋皇封她为银瓶公主,银瓶公主深得魏皇后欢心,岳飞被奸臣秦桧所害,被囚狱中,在临刑前夕,银瓶闻知,急忙进宫为父求情,赵构不听谏言,执意下旨将岳飞杀害,岳家也被判被充军广西小梁王处,银瓶保自家骨肉,亲自监护南下,使秦桧之党不敢动手,而昔日梁王柴桂与岳飞因抢夺武魁而送命于马下,其遗孀柴王妃及子女从此耿耿于怀,与岳家不共戴天。柴王妃待岳家到来后,先以宋太祖武德天子曾有充军者皆要打杀威棒的遗命,下令将岳家十五岁以上者各责以杀威棒,银瓶因其母年迈,其嫂巩金锭(岳云妻)刚产孩子不久
王汗(《元史》作汪罕,?-1203年),复姓克烈,本名脱里或脱斡邻勒,蒙古克烈部末代首领。早年结交也速该(铁木真父亲),击败叔叔古尔汗,夺取汗位,接受金国册封的“夷离堇”(王),故称王汗。收养铁木真为义子,联合札木合合兵击败蔑儿乞部。多次联合铁木真,对抗塔塔儿、蔑儿乞、札木合和乃蛮。1203年,面对铁木真的势力迅速扩大,感到不安,派遣儿子桑昆进攻铁木真,兵败逃亡乃蛮,死于当地边将火力速八赤之手。后代奇旺,是蒙古土尔扈特部的祖先。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亲属成员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王汗、汪罕、汪可汗别名:脱斡、邻勒、脱怜国籍:大蒙古国(古代中国地方割据政权)出生地:不详出生日期:不详职业:克烈部汗原名:脱斡邻勒、脱怜父亲:忽儿札忽思·布亦鲁黑汗时代:金朝、南宋逝世年份:1203年 人物生平2 王汗(?-1203)是克烈部汗,克烈末代首领,原名脱斡邻勒或脱怜,金朝封他为"王",故称"王汗"。他的父亲忽儿札忽思·布亦鲁黑汗死后,他杀帖木儿太师和布和帖木儿两个兄弟,夺取汗位.其叔古儿汗举兵攻打,迫使他逃走,投奔成吉思汗父亲也速该,并结拜为安答(义兄弟)。也速该攻打古儿汗,赶跑了他,王汗再次即位。不久,他的另一个兄弟额儿客合剌在乃蛮部的帮助下将他推翻,夺取了汗位。也速该再次帮助王汗,赶跑额儿客合剌,把汗位交还给了他。1189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部汗后,古儿汗再次攻打王汗,将他逼走并据其位。成吉思汗出兵赶跑古儿汗,将汗位交还给了王汗,汗位终于归他拥有。铁木真与蔑儿乞部发生冲突,向其求援。铁木真创业之初,拜他为父,王汗也很高兴认铁木真为义子。王汗与札木合合兵击败蔑儿乞部。后亦多次联同铁木真联军对抗塔塔尔人、鞑靼、札木合集团和乃蛮。1203年,王汗因铁木真的势力迅速扩大而感到不安,于春季派遣 亲属成员3 父亲:忽儿察忽思不亦鲁黑汗弟弟弟:札合敢不儿子:桑昆
孔彦舟(1106-1160)南宋叛将,金朝将领,字巨济,相州林虑(今河南林州)人。原为无赖,杀人为盗。靖康元年(1126年),应募从军,升到京东西路兵马钤辖。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攻山东,率部南逃,沿途杀掠居民,升沿江招讨使。四年,进剿洞庭湖农民起义军,灭钟相及子昂,并在湖南大肆烧杀。绍兴二年(1132年),叛降伪齐,从刘麟攻宋。伪齐废,为金将,知淄州。曾随宗弼军攻陷郑州等地,官至河南(今洛阳)尹、南京(今河南开封)留守。临死时,仍上表劝金帝完颜亮夺宋淮南。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轶事典故4历史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孔彦舟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106年逝世日期:1160年主要成就:镇压太行与洞庭湖的起义军,协助完颜宗弼攻陷郑州、濠州等地出生地:相州林虑(今河南林州)朝代:金朝 人物生平2 孔彦舟出身无赖,杀人为盗贼。靖康元年(1126年)应募为宋军,官至京东西路兵马钤辖。金军入侵山东,他率领部下南逃,所过之地多杀掠,后为沿江招捉使。建炎四年(1130年)镇压洞庭湖钟相,于湖南大肆烧杀。绍兴二年(1132年)投降刘豫,跟随刘麟攻打宋朝,刘齐被废,孔彦舟为金国将领,跟随兀术攻下郑州、濠州,镇压太行山义军。官至河南尹、南京(开封府)留守。上表请金帝攻下宋朝淮南,最后完颜亮酒醉杀死孔彦舟。 轶事典故3 孔彦舟原为宋朝的一名武官。宋朝历代皇帝都重文轻武,因为担心武将掌握兵权,一旦权力过大就会威胁皇权,所以皇帝们历来故意轻视武官的任用,这就导致当时不少武官没有什么真正的本事,全都是在职位上混吃混喝,孔彦舟就是众多没能力又不受重用的武官之一。南宋刚刚建立的时候,经历了北宋的惨痛经历,知道了抵抗外敌的重要性,因此会派一些武将率领着军队外出作战。随后孔彦舟就被派出去打仗,但是这个人眼中并没有国家存亡,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每次遇到危险就只想着怎么能保全自己,后来他为了获得权势,竟然直接向金国投降,还被封为了“广平郡王”。随着地位的提高,他渐渐开始胡作非为,经常靠着自己的权势欺压当地的百姓。而且他十分好色,将很多美女强行掳回自己家中,数年间,被他抢走的女子不计其数,实在可恶至极。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的一个小妾生下了女儿,等女儿渐渐长大后,他发现女儿长得极为貌美,于是就有了不该有的心思。这样的想法简直无视人 历史评价4 《金史》:亡赖,不事生产……已而杀人,亡命为盗。《金史》:彦舟荒于色,有禽兽行。惟破濠州时,诸军凡系获皆杀之,彦舟号令毋辄杀,免者数千人,人颇以此称之。然自幼至老常在行伍,习兵事,知利钝。
宋孝宗皇后(1132—1207年),浙江绍兴人,出生于镇江市丹阳。1146年入宫,曾是宋高宗的吴皇后的侍女,1156年因其长相美艳绝伦,又懂得书法绘画,被赏赐给当时的宋高宗养子赵昚(后来的宋孝宗),赵昚因她长得像他的亡妻郭氏,加上谢氏又知书达理,贤惠善良,孝宗继位立为皇后。宋光宗时尊为皇太后,宋宁宗时尊为太皇太后。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历史功绩4史书记载 基本资料1 本名:谢苏芳所处时代:宋朝出生地:镇江市丹阳出生时间:1132年去世时间:1207年 人物生平2 1162年,宋高宗退位,传位于赵昚,赵昚即位就是宋孝宗,立即册立谢氏为贵妃,代掌后宫(皇后位置空缺),时年29岁,由于谢氏对宋高宗和吴皇后极为孝敬,宋孝宗于1164年(隆兴二年)册立为皇后,时年31岁。公元1189年,宋孝宗退位,传位给太子赵惇,赵惇即位就是宋光宗。谢皇后被尊称为太上皇后。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专横跋扈,谢太后因此看不下去,劝阻李凤娘要学学吴皇太后的母仪风范,却被李凤娘恶语中伤,两人由此争执甚至发生动手动脚,皇后李凤娘一把将谢太后推倒在地。太上皇赵昚听罢谢太后的哭诉后,大怒,气得大病一场。此后几年,宋光宗和太上皇之间由于李凤娘的挑拨离间关系越来越差。公元1194年,一代有作为的宋孝宗在对不孝儿子宋光宗和不孝儿媳皇后李凤娘极度失望和伤心,忧郁而死,时年68岁,临死前,身边只有谢太后陪伴他,光宗和皇后仍然不来看望。不久,谢太后悲愤联合朝中大臣把宋光宗拉下皇帝位子,让其和李凤娘所生的皇 历史功绩3 谢皇后协助宋孝宗恢复岳飞名誉,严厉惩治已经死去的秦桧的家族,重用张浚和虞允文等主战派,力图整军备战,恢复中原,收复中原失地。宋孝宗在位二十多年间,南宋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政治清明,史称乾淳之治。这里面和谢皇后的贤德分不开,宋孝宗对谢皇后的默默支持十分感动,对她理加敬爱。 史书记载4 成肃谢皇后,丹阳人。幼孤,鞠于翟氏,因冒姓焉。及长,被选入宫。宪圣太后以赐普安郡王,封咸安郡夫人。王即位,进婉容。逾年,进贵妃。成恭皇后崩,中宫虚位。淳熙三年,妃侍帝,过德寿宫,上皇谕以立后意。寻遣张去为传旨,立贵妃为皇后,复姓谢氏。亲属推恩者十人。光宗受禅,上尊号寿成皇后。孝宗崩,尊为皇太后。庆元初,加号惠慈。嘉泰二年,加慈佑太皇太后。三年崩,谥成肃,攒锜于永阜陵。后性俭慈,减膳羊,每食必先以进御。服汗濯衣,有数年不易者。弟渊,以后贵,授武翼郎。后尝戒之曰:“主上化行恭俭,吾亦躬服汗濯,尔宜崇谦抑,远骄侈。”后历阁门宣赞舍人、带御器械。光宗朝,迁果州团练使。宁宗立,转莱州防御使,擢知阁门事,仍干办皇城司。三迁至保信军节度使,寻加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成肃皇后崩,遗诰赐渊钱十万缗、金二千两、田十顷,僦缗日十千。后累升三少,封和国公。嘉定四年薨,赠太保。
王彦升(917年-974年),字光烈,蜀地(在今四川)人,后迁洛阳,北宋名将、开国功臣。王彦升早年曾先后效力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历任东班承旨、内殿直、护圣指挥使、龙捷右第九军都虞候、铁骑右第二军都校。他随周世宗征南唐、伐契丹,累立战功,改任散员都指挥使。建隆元年(960年),王彦升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宋太祖赵匡胤,并诛杀后周大将韩通,被授为铁骑左厢都指挥使。不久因敲诈宰相王溥,被贬出京城,出镇唐州,后又镇守申州、防州、原州。开宝七年(974年),王彦升回朝途中在乾州病逝。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成就4轶事典故5人物评价6史籍记载 基本资料1 本名:王彦升别称:王剑儿字号:字光烈所处时代:五代宋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蜀地出生时间:917年去世时间:974年主要成就:参与策划陈桥兵变 人物生平2 王彦升原是蜀地人,前蜀灭亡后迁居洛阳,后事奉宦官孟汉琼,因矫捷勇猛被举荐给唐明宗,补任东班承旨。他生性残忍,膂力过人,而且擅长击剑,人称“王剑儿”。后晋天福年间,王彦升改任内殿直。开运元年(944年),契丹南下,围攻大名。少帝石重贵亲自到澶州抵御,并招募勇士。王彦升与罗彦瓌应募,因功升任护圣指挥使。广顺元年(951年),向拱在虒亭南部击破北汉军。王彦升阵斩汉军大将王璋,升任龙捷右第九军都虞候。此后,王彦升累迁至铁骑右第二军都校,并遥领合州(属后蜀)刺史。显德三年(956年),周世宗亲征南唐。王彦升随刘崇进、宗偓攻破金牛水砦,生擒唐军军校阎承旺、范横。十月,王彦升在盛唐再败唐军,斩首两千级。显德六年(959年),世宗北伐。王彦升随张永德攻瀛州,破束城,改任散员都指挥使。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王彦升参与拥立密谋,并率部先行赶回京师汴梁。侍卫亲军 主要成就3 王彦升曾镇守原州,防御夏州定难军(西夏前身),与关南李汉超、瀛州马仁瑀、常山韩令坤、易州贺惟忠、棣州何继筠、西山郭进、晋州武守琪、隰州李谦溥、昭义李继勋、延州赵赞、庆州姚内斌、环州董遵诲、灵武冯继业组成西北边防,使得北宋开国之后的二十年间,都无西北之忧。 轶事典故4 王彦升镇守原州时,对待犯法的党项人非常残酷。他召集僚属饮宴,当众用手扯断犯人的耳朵,以此佐酒。犯人流血满地,一动也不敢动。王彦升前后吃人耳数百,党项畏惧,不敢再骚扰边塞。 人物评价5 贾昌朝:太祖命李汉超镇关南,马仁瑀守瀛州,韩令坤镇常山,贺惟忠守易州,何继筠领棣州,郭进控山西,武守琪戍晋阳,李谦溥守隰州,董遵诲屯环州,王彦升守原州,冯继业镇灵武。筦榷之利,悉输之军中,听其贸易,而免其征税。边臣富于财,得以为间谍,羌夷情状,无不预知。二十年间,无外顾之忧。曾巩:太祖之置将也,隆之以恩,厚之以诚,富之以财,小其名而崇其势,略其细而求其大,久其官而责其成。……王彦升之好勇,冯继业之自伐,然用彦升守原州,继业守灵州,皆边境以安,此可谓略其小而求其大矣。脱脱:石守信而下,皆显德旧臣,太祖开怀信任,获其忠力。王彦升杀韩通,太祖虽不加罪,而终身不授节钺,是足垂训后人矣。顾炎武:韩令坤镇常山,马仁瑀守瀛,王彦升居原,赵赞处延,董遵诲屯环,武守琪戍晋,何继筠牧棣若张美之守沧、景,咸累其任。管榷之得,贾易之权,悉以畀之。又使得自诱募骁通,以为爪牙,军中之改俱以便宜从事。是以二十年间,无西北 史籍记载6 《宋史·卷二百五十·列传第九》《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三·后周纪四》《续资治通鉴·卷一·宋纪一》《续资治通鉴·卷二·宋纪二》《续资治通鉴·卷六·宋纪六》
昭德皇后乌林答氏,金世宗完颜雍的皇后,金显宗完颜允恭的母亲。金章宗时,因避讳金太祖谥号中含有“昭德”二字而改谥为明德皇后。 目录 1基本资料 2昭德皇后人物生平 基本资料1 本名:乌林答氏别称:昭德皇后,明德皇后所处时代:金朝民族族群:女真族生于:女真贵族之家夫君:金世祖完颜雍儿子:金显宗完颜允恭 昭德皇后人物生平2 天会五年(1127年),完颜雍与乌林答氏订婚,那时,他俩都是5岁。到了天眷三年(1140年),他们18岁的时候才结婚。不久,他们的儿子完颜允恭出世,更给生活增添了新的光彩。乌林答氏知书达礼,文采超群,侍夫教子,贤良无比。《金史》上说她"事舅姑孝谨,治家有叙,甚得妇道。"金熙宗晚期,肆酒发狂,喜怒无常,悼平皇后裴满氏趁机专权肆虐,许多朝臣无端遭贬遇害。这使官居兵部尚书的完颜雍如履薄冰,寝食难安。对此,乌林答氏建议丈夫把公公宗辅攻宋时得的一件稀世之宝白玉带献给熙宗。因为此物是父亲留下的传家宝,完颜雍有些犹豫不决。乌林答氏说:人若不在,宝传谁家?"完颜雍心有所悟,遂将玉带献出,于是熙宗欣然,悼后大喜,认为完颜雍诚信忠厚之至。这不仅使完颜雍保住了兵部尚书之职,而且在熙宗大杀开国勋贵和近臣时,也没有对完颜雍产生任何猜忌。皇统九年(1149年),完颜亮杀熙宗而登位,又大开杀
吴淑姬,生卒年不详,宋代著名女词人,湖州(今属浙江)人。大约生活在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父亲是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与李清照、朱淑真、张玉娘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著有词集《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其词“佳处不减李易安”。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简介3代表作品 基本资料1 本名:吴淑姬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湖州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不详主要作品:《阳春白雪词》五卷主要成就:宋代四大女词人之一职业:词人 人物简介2 吴淑姬(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浙江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为富家子年据,或投郡诉其奸淫,时王十朋为太守,(按十朋为湖州守,在乾道中)判处徒刑。郡僚相与诣理院观之,乃具酒引使至席,命脱枷侍饮,即席成二词,众皆叹赏。明日,以告十朋,言其冤,乃释放。后为周姓子买以为妾,名曰淑姬。(中国人名大辞典及中国大文学史均据诚斋杂记,以为嫁士人杨子治。按诚斋杂记中之吴淑姬,乃汾阴人,与湖州之吴淑姬为二人。说详拙作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淑姬工词。有《阳春白雪词》五卷,黄花庵(黄升)云:“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安。” 代表作品3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作品赏析关于这首词的来历,是有一个故事的。 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其《夷坚志》和王世贞的《艳异编。卷三十》,还有冯梦龙的《情史》一书中,对此都有记载。 吴淑姬本出身在穷苦人家,却遭不幸被当地一恶少长期霸占。后来别人还诬陷并告发她有偷情的行为,因而被捕入狱。当时审理此案的郡僚,知道她是冤枉的,更对她的才华也早有所耳闻。于是命令狱卒打开她身上的枷锁,对她说:“久慕你的文采非凡,我也是怜香惜玉的人。如果你今天能即兴作一首自咏的好词,我就会把你的冤情转告太守。这样一来,兴许能替你开脱罪名,还你清白之身。否则,你会很危险的。” 吴淑姬说道:“这个没问题,请大人出题吧。”时正值冬末春初之际,积雪未消,寒梅怒放,郡僚便让她以此情景为题,作一首《长相思令》。 不一会,她就作出了这一首有名的《长相思令》。 “烟霏霏,雪
南宋宗室,唐婉第二任丈夫。宋太宗玄孙赵仲湜之子,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侄孙。与陆游、梁克家等属于同时期人士,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个人作品4社交关系 基本资料1 本名:赵士程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龙都街道)出生日期:无记载逝世日期:无记载主要作品:乌山石志字号:德父家世:宋太宗五世孙父亲:仪王赵仲湜兄弟:新安郡王赵士衎 赵士礽 等妻子:唐婉(陆游第一任妻子)曾任职:武当军承宣使,配偶:唐婉 人物生平2 赵士程,生年不详,死于1173年,与陆游、梁克家等同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宗室,曾任武当军承宣使,永嘉郡王,赠少师,谥号恭惠。唐婉改嫁后的丈夫。根据对宋朝官职查证,承宣使前身为节度观察留后,按照此官位来说,赵士程的郡王爵疑似生前就有。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二十五《秩官类六·西外宗正司官》中发现一条记载“知宗正司一员,绍兴三年移司福州⋯⋯赵士程,武当军承宣使乾道七年五月任。赵不敌,左朝奉大夫,乾道九年十二月任··⋯”据传抄本。朝奉大夫,乾道九年十二月任··⋯”据传抄本。按照这个记录,赵士程极可能便是死于乾道九年十一月到十二月之间。赵士程为嗣濮王第七子,根据赵士程的第十一弟生于1118年倒推,赵士程应比唐婉大十多岁。根据《三山志》记载:赵士程无妾,唐婉为继室,有至少一儿一女疑为婉所出。梁克家与陆游、赵士程为同时代人,其记载是准确无误的,这也说明周密记载唐婉再嫁确是事实。就目前所查资料 个人作品3 《乌山石志》乌石山志下福州地方旧志建炎庚戌正月二日,侄士,婿廖虞弼侍行,皇叔祖少傅、开府嗣王仲湜,巨源书。楷书,径四寸,镌蟠桃坞左。赵氏家谱源流从宗亲书信中重温赵宋宗族历史案赵仲湜(1073—1137),字巨源,初名仲泹,太宗玄孙。太宗生商王元份。元份生允让。允让生宗辅。宗辅生仲湜。仲湜累迁密州观察使、知西外宗正事、保大军承宣使。建濮王园于绍兴,袭封嗣濮王。卒,追封仪王,谥恭孝。生十一子,子嗣蕃盛据《国朝三修诸暨县志》记载,赵士衎、赵仲湜之女婿廖虞弼亦葬陶朱山。可知此派赵氏从赵仲湜迁居绍兴以来,其子士从、士衎又自绍兴来居诸暨县城,女婿廖虞弼一家亦同迁。晚年此派后嗣无着,或已外迁,或已无嗣,尚待查考。姑以葬地暂名曰陶朱山派。 社交关系4 仪王赵仲湜,字巨源,楚荣王宗辅之子,濮安懿王赵允让孙也,初名仲泹。熙宁十年,授右内率府副率。累迁密州观察使、知西外宗正事、保大军承宣使。钦宗嗣位,授靖海节度使,更今名。召知大宗正事,未行,汴京失守。康王即帝位于南京,仲湜由汉上率众径谒时嗣濮王赵仲理北迁,乃诏仲湜袭封,加开府仪同三司,历检校少保、少傅。绍兴元年,充明堂亚献。七年,薨,帝为辍朝,赐其家银帛,追封仪王,谥恭孝。仲湜事母以孝闻,喜亲图史。性酷嗜珊瑚,每把玩不去手,大者一株至以数百千售之。高宗尝问坠地则何如,仲湜对曰:“碎矣。”帝曰:“以民膏血易无用之物,朕所不忍。”仲湜惭不能对。子士从、士街、士篯、士街、士歆。(十一子,见前)
临汝公主,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之女,母不详。下嫁左光禄大夫江湛的孙子江斅。南朝宋的公主,莫不严妒,宋明帝使人为江斅《辞婚表》,作为教训公主的材料。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生平3《辞婚表》 基本资料1 本名:临汝公主所处时代:南朝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建康主要成就:南朝宋公主父亲:宋孝武帝刘骏母亲:不详 个人生平2 临汝公主,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之女,生母不详。下嫁江斅。临汝公主就要出嫁了。皇帝把她和所有的未婚公主都召集在一起:“开会了,开会了!”公主们聚过来,唧唧喳喳地谈笑着,根本就没有个开会的样子,只管把闺房里的半公开话题美容啊瘦身啊,拿出来讨论着。皇帝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自三国魏晋以来,女德严重沦丧啊!这些嘻哈女子,实在难管教。临汝公主的爹是宋孝武帝刘骏。那个时代一切都乱糟糟地,若说道德规范,数这个时候最差,能保持魏晋风流的的,就算风高霜洁了,其他人都像啮齿类小动物一样,又凶残又龌龊。宋明帝自己,也淫乱得很,宫里常常开脱衣舞会。给公主们上课,是因为女孩们实在乱得不成样子了,不得不管一管。今天,算是“婚前道德系列培训”的其中一课。公主们拿到学习材料,一看,笑得肚子都疼了。这是临汝公主的未婚夫江教写的《辞婚表》,就是《给临汝公主的一封公开信》。辞婚归辞婚,公主还是要嫁的。江斅先生终究还是依照婚期将临汝公主娶 《辞婚表》3 《宋书·列传第一后妃》伏承诏旨,当以临汝公主降嫔,荣出望表,恩加典外。顾审輶蔽,伏用忧惶。臣寒门顇族,人凡质陋,闾阎有对,本隔天姻。如臣素流,室贫业寡,年近将冠,皆已有室,荆钗布裙,足得成礼。每不自解,无偶迄兹,媒访莫寻,素族弗问。自惟门庆,属降公主,天恩所覃,容及丑末。怀忧抱惕,虑不获免,征命所当,果膺兹举。虽门泰宗荣,于臣非幸,仰缘圣贷,冒陈愚实。自晋氏以来,配上王姬者,虽累经美胄,亟有名才,至如王敦慑气,桓温敛威,真长(刘惔)佯愚以求免,子敬(王献之)灸足以违诏,王偃无仲都之质,而倮露于北阶,何瑀阙龙工之姿,而投躯于深井,谢庄殆自同于蒙叟,殷冲几不免于强鉏。彼数人者,非无才意,而势屈于崇贵,事隔于闻览,吞悲茹气,无所逃诉。制勒甚于仆隶,防闲过于婢妾。往来出入,人理之常;当宾待客,朋从之义。而令扫辙息驾,无窥门之期;废筵抽席,绝接对之理。非唯交友离异,乃亦兄弟疏阔。第令受酒肉之赐,制以动
赵氏(1241年-1262年),即周汉国公主,宋理宗独生爱女,母贾贵妃。景定二年(1261年)四月,宋理宗因杨太后拥立自己,便选太后侄孙杨镇尚主,为公主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提拔杨镇为右领军卫将军、驸马都统,杨镇宗族娣姒都推官加封,恩宠优厚。宋理宗对独女疼爱得无以复加,为了时时见到女儿,就在嘉会门为公主建府第,特赐董役官减少三年磨勘期,工匠犒赏各有等级。公主府建筑豪华,比宫苑还要气派,飞楼阁道,靠近宫苑。理宗常乘坐布顶小辇带了几个宫女、爱妃阎贵妃到府第探望公主。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年谱4轶事典故 基本资料1 本名:赵氏别称:周汉国公主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杭州)出生时间:1241年去世时间:1262年 人物生平2 宋理宗在位近四十年,没有儿子,他最宠爱的贾贵妃生一女,即瑞国公主。公主享受现代“独生子女”的称号,也享受皇家独生子女的待遇。预备好的加封,因为公主王子们的那个“们”实际不存在,就只好都累积到瑞国公主一人身上。每加封一次,都制造出一些虚无的富贵兴旺来,同时又是一次欢乐后的悲凉,因为得子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封号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陆续发放了吧。从贾贵妃的姿色来推断,瑞国公主是不会丑的。宋理宗年轻的时候,有两个老婆候选人,一个是已故谢丞相的侄孙女,叫谢道清;一个是县级小官僚贾涉的女儿,让他挑其中一个做皇后。他当然一眼就挑中了贾家的女儿,极漂亮的江南美女。而谢道清,瞎了一只眼睛,面目黎黑。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像灰姑娘一样洒扫做饭。家里兄弟也很犯愁,觉得此女是嫁不出去的,就算勉强嫁了,还得预备很厚的嫁妆,人家才不会嫌弃,何况家道败落了,也筹不出嫁妆来。不如将她送进宫里,白送给皇帝,兴许皇帝不在乎,但是皇帝 人物年谱3 淳佑十一年,宋理宗诏举行炽盛光忏法,为公主祈禳。宝佑元年前,封延昌公主。宝佑元年十二月乙卯,册封瑞国公主。宝佑五年冬十月,进封升国公主。景定二年二月甲寅,进封周国公主;十一月丁丑,下嫁杨镇。景定三年春正月戊辰,进封周、汉国公主;秋七月庚午,公主薨,赐谥端孝。 轶事典故4 公主出嫁三年后,生病了。有一天,飞来一只巨大的像簸箕一样的黑鸟,停在公主家的捣衣石上。佣人们不知道是什么征兆,很害怕。到了年末,公主竟病死了。没有生育,死时不到二十二岁。宋理宗快六十岁了,唯一的孩子还是死掉,哭得十分伤心,不到三年,也病死了。由谢道清皇后收了个养子,将南宋继续撑了几年。驸马杨镇倒没什么事,公主死后,他的官还一直升着。
周震炎,太平当涂(今属安徽)人,字名光,生卒年不详。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己未科状元。 目录 1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周震炎出生地:安徽主要成就:己未科状元字:名光
曹玮(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宝臣。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北宋名将,枢密使曹彬第四子。曹玮出身将门,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少年时便随父亲在外任职。宋真宗即位后,改知渭州,驭军严明,赏罚立决。知镇戎军时,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并据地形修筑工事、巩固边防。李继迁死后,曹玮上疏请趁机攻灭李氏政权,但未获准许。他亲自率军带回归降的河西大族,使李德明不敢妄动。此后与秦翰破章埋族于武延川,分兵灭拨臧于平凉,屡立战功。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吐蕃李立遵部入侵,曹玮于三都谷大破其军,斩获颇多。此后累迁至宣徽北院使、签书枢密院事,因宰相丁谓诬陷,连贬知莱州。晚年历知青州及天雄、永兴、河阳军,官终彰武节度使,封武威郡公。天圣八年(1030年),曹玮去世,年五十八。获赠侍中,谥号“武穆”,后世遂称其为“曹武穆”。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庙庭。宝庆二年(1226年),绘像昭勋崇德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曹玮为将四十年,未曾失利。他治军严整,史称其“平居甚闲暇,及师出,多奇计,出入神速不可测”。自三都谷之战后“威震四海”,唃厮啰每闻其名,即以手加额。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成就4人物评价5轶事典故6亲属成员7后世地位8文献记载 基本资料1 本名:曹玮别名:曹武穆、曹南院、曹宣徽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出生日期:973年7月22日逝世日期:1030年2月21日主要成就:三都谷之战大破吐蕃李立遵部,稳定西境;绘像昭勋阁字号:字宝臣官职:御史大夫、上柱国、彰武军节度使封爵:武威郡开国公追赠:侍中谥号:武穆 人物生平2 曹玮生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六月二十日(7月22日),为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第四子,曹彬任武宁军、天平军节度使时,曹玮都在军中任牙内都虞候。他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尤精于《左氏春秋》。宋太宗至道(995年—997年)年间,李继迁据河西银、夏等州,兼并诸部,当时李继隆、范廷召等诸将多次出兵都无功,朝廷又放弃重镇灵武,李继迁便频频扰边。太宗问曹彬:“谁可以为将?”曹彬说:“臣的少子曹玮可以任用。”太子即召见曹玮,任曹玮为渭州知州,而且要授予他诸司使之职,曹彬代其推辞,太宗便命曹玮以本职(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同知渭州,曹玮时年十九。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太宗驾崩,由太子赵恒继位,即宋真宗。真宗即位后,曹玮改任内殿崇班、渭州知州。他治军严明有部署,赏罚立决,对犯令的人从不宽贷。擅长派用间谍,遍知敌军的消息,布置举措如同老将。咸平二年(999年),曹彬病重,真宗亲自前往看望,并向 主要成就3 曹玮治军“不如其父宽,然自成一家”,他治军之要,可以简括为“驭军严明”、“赏罚立决”八个字。针对士卒娇惰、纪律松弛的状况,曹玮以严整军纪为治军之首,严惩触犯军令之人。曹玮知秦州时,一次视察边防,发现部队工事挡箭板不符合规定,当即要求更换,这时一位老将见曹玮年轻便当即顶撞:“我们这里从来就是这个规格。”曹玮一听立即回击说道“那么今天这规格就得改新的”,并且命令刀斧手把这位老将推出斩首。曹玮的手下连忙劝曹玮:这位老将善于用兵,战功赫赫,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斩首,曹玮不为所动当即斩了这位老将。从此以后,全军上下都慑服于曹玮。曹玮极为重视对部队建设。一次,山东名士贾同前来拜访曹玮,住在客舍,曹玮之后想要巡边,邀请贾同一起前往,贾同奇怪曹玮为何没带护卫,曹玮说:“已经到位。”等到出门时,贾同才发现,门外居然环列着三千甲士,自己一点也不知道,静的就像没有人一样,贾同因而对曹玮极为佩服。曹玮在西北近四十年的 人物评价4 曹玮擅于任用将士,平素时非常闲暇,等到出兵后,多有奇谋,进出神速无法预测。为将虽不如其父宽仁,但能够自成一家。统兵近四十年,从未稍有失利过。曹玮喜欢读书,所到之处一定载有几辆的书,通晓《春秋传》、《公羊传》、《榖梁传》与《左氏春秋传》,而特别精通《左氏春秋传》。曹玮战功赫赫,受到真宗信任。史载“真宗慎兵事,凡边事,必手诏诘难至十数反,而玮守初议,卒无以夺。后虽他将论边事者,往往密付玮处之。”曹玮死后李元昊叛乱,宋将葛怀敏就被赐予曹玮穿过的铠甲显示荣耀。曹玮的对手对他也非常尊敬,唃厮啰听到有人提到曹玮“即望玮所在,东向合手加额”。契丹使者经过曹玮驻地天雄军时,告诫随从一律慢行,不准策马飞奔。曹玮以其出色的战绩,成为宋朝西北边防的旗帜,在中国战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曹彬:①臣二子(曹璨、曹玮)材器可取,臣若内举,皆堪为将。②璨不如玮。赵恒:①曹玮等能干其职,甚可嘉也。②边臣临事,多不得宜。大凡若 轶事典故5 宋仁宗时,党项李元昊反叛。仁宗问起边境上的守备情形,辅臣都回答不出来。第二天,枢密院四人都被罢了官,其中王鬷被贬到虢州。翰林学士苏公仪与王鬷交情很好,出城送别他。王鬷对苏公仪说:“我这次贬官之行,十年前就有人预言过。”苏公仪说:“那是江湖术士的胡说吧?”王鬷说:“不是的。我从前担任三司盐铁副使,到河北判决囚犯。当时曹南院(曹玮)从陕西贬官到河北任定州主帅。我办完事以后,曹玮对我说:‘公事已经办完了,要回去了。希望您明天再多留一天,我有话要和您说。’我既爱惜他的雄才,又听他说有话要讲,就留了下来。第二天,他准备简单的饭菜。吃完后,屏退左右的人,说:‘您生有一副权贵的相貌,日后不是当枢密使就是当边帅。有人说您会当宰相,我看不可能。然而不到十年,一定在这里总揽军事。那时西方有外敌,您应为边境的守备作好预备,广征人才,不然事到临头无法应付。’我说:‘边境上的事,只有您最清楚,请问有何指教?’曹玮说: 亲属成员6 辈分关系姓名简介家世先祖曹泓晋朝清河太守。曾祖曹业任牙门大校之官,累赠太师、尚书令,追封荥国公。曾祖母张氏累赠齐国太夫人。祖父曹芸官至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累赠太师、尚书令,追封越国公、魏王。祖母李氏累赠韩国太夫人。父亲曹彬字国华,北宋开国元勋,卒赠中书令、济阳郡王,谥武惠。母亲高氏曹彬死后获赠韩国夫人。——配偶潘氏(原配)封冯翊郡夫人,北宋名将潘美之女。沈氏(继室)封吴兴郡夫人、安国太夫人,宰相沈伦孙女、光禄少卿沈继宗之女。平辈长兄曹璨字韬光,官至殿前都指挥使、忠武军节度使,累赠太师,谥武懿。次兄曹琏官至义成军衙内都指挥使。三兄曹珝官至昭宣使、恩州团练使。五弟曹玹官至西京左藏库副使。六弟曹玘官至尚书虞部员外郎,为慈圣光献皇后之父,累赠太师、中书令、吴王,谥安僖。七弟曹珣官至东上阁门使、宜州刺史。八弟曹琮字宝章,官至马军副都指挥使,赠安化军节度使兼侍中,谥忠恪。子辈长子曹僖官至礼宾使、仪州知 后世地位7 宋英宗嘉祐八年(1063年),曹玮与王曾、吕夷简得以配享宋仁宗庙庭。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崇德阁,曹玮位列其中。在明代黄道周的《广名将传》中,曹玮位列其中。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青州知府李昂奏请建立名贤祠,以祭祀曹玮等十三位有惠政的青州知府。 文献记载8 类别作者篇目史书脱脱等《宋史·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十七》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五~卷一百九王称《东都事略·卷二十七》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二十六·渭州蕃族唃厮啰叛服》毕沅《续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五~卷第三十八通志李卫《畿辅通志·卷一百三》军事著作曾公亮、丁度《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碑铭王安石《王临川集·卷九十·曹武穆公玮行状》宋庠《元宪集·卷三十三·赠侍中曹公行状》《元宪集·卷三十四·赠侍中曹公墓志铭》传记曾巩《隆平集·卷九》言行录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第三百三十五·枢密曹武穆公》笔记司马光《涑水记闻》沈括《梦溪笔谈》魏泰《东轩笔录》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二》苏轼《东坡志林》苏辙《龙川别志·卷下·曹玮》
耶律察割(?-951年),字欧辛,辽德祖耶律撒剌的之孙,明王耶律安端之子,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侄,辽国宗室。耶律察割擅长骑射,貌似恭顺而内心狡诈,大同元年(947年),因辅立辽世宗之功,被封为泰宁王。天禄五年(951年),与耶律盆都谋反,弑杀辽世宗。不久,寿安王耶律璟诱骗耶律察割前来,将其割肉碎杀。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成就4历史评价5史书记载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耶律察割别名:耶律欧辛国籍:辽国民族:契丹族逝世日期:951年职业:辽国宗室封爵:泰宁王 人物生平2 耶律察割擅长骑射,貌似恭顺而内心狡猾,人们都认为他懦弱,耶律察割的伯父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却说他是个凶暴愚顽之人,并非懦夫。其父耶律安端曾经让他奏事,辽太祖对亲近的侍从说:“耶律察割是日行千里的骆驼,面目露出反相。朕如果一个人居处,不要让他进宫门。”大同元年(947年)四月,辽世宗耶律阮在镇阳即位,耶律安端得知,想保持中立观望态度。耶律察割说:“皇太弟耶律李胡为人猜忌刻薄,如果真的即位,怎么容得我们!永康王耶律阮为人宽厚,又与耶律刘哥友善,应该前往与他谋划。”耶律安端便与耶律刘哥商议归附于辽世宗。同年七月,辽世宗与耶律李胡达成和议。九月,耶律察割因功封为泰宁王。适逢耶律安端担任西南面大详稳,耶律察割假装为父亲所厌恶,暗中派人告知于辽世宗,辽世宗便召见他。到了辽世宗面前,耶律察割哭诉着,显得十分伤情,辽世宗怜悯他,让他统领女石烈军。出入于禁宫中,多次蒙受恩遇。每逢辽世宗出猎,耶律察割便借口有手疾, 人物成就3 耶律察割拥立辽世宗,后又将其杀害,一度成功僭位称帝。 历史评价4 耶律阿保机:①“此凶顽,非懦也。”;②“此子目若风驼,面有反相。”脱脱等《辽史》:“善骑射。貌恭而心狡,人以为懦。” 史书记载5 《辽史·卷一百十二·列传第四十二》
耶律李胡(911年―960年),汉名耶律洪古,字奚隐,辽朝宗室,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第三子,辽义宗耶律倍和辽太宗耶律德光同母弟,母淳钦皇后述律平。耶律李胡勇武强悍,力大无比,生性残忍酷虐,能力远不及他的两位兄长。但深受母亲述律平的钟爱。辽太宗即位后,耶律李胡多次率军出征;辽太宗亲征在外时,他常留守京师。天显五年(930年),辽太宗立耶律李胡为皇太弟,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去世,耶律李胡长兄耶律倍之子耶律阮自立为帝,是为辽世宗。述律平得知后大怒,派耶律李胡率军攻打辽世宗,耶律李胡被耶律安端等人击败。后在大臣耶律屋质劝说下,述律平承认辽世宗即位的合法性。适逢有人告发耶律李胡与述律平图谋废辽世宗而立耶律李胡,辽世宗便将耶律李胡与述律平迁居祖州(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禁止他们随意出入。应历十年(960年),耶律李胡被儿子宋王耶律喜隐谋反之事牵连,死于狱中,时年五十岁,葬于玉峰山西谷。统和年间(983年―1012年),追谥钦顺皇帝(一作寿昌恭顺昭简皇帝)。重熙二十一年(1050年),改谥章肃皇帝。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历史评价4家庭成员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耶律李胡别名:耶律洪古国籍:辽国民族:契丹族出生日期:911年逝世日期:960年职业:宗室谥号:章肃皇帝 人物生平2 耶律李胡,汉名耶律洪古,字奚隐,生于辽太祖六年(912年)(按《辽史·耶律李胡传》推算应为辽太祖五年,即911年),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淳钦皇后述律平的第三个儿子。耶律李胡年少时勇武强悍,力大无比,然而生性残忍酷虐,稍微发怒便要在人脸上刺字,或者将人投入水火之中。他的父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经观察诸子睡觉,见耶律李胡收缩颈项睡在最里面,说:“这个儿子一定比别的儿子们更低劣。”辽太祖曾经有一次在严寒的冬天,让三个儿子去拾柴。次子耶律德光不加挑选一律采取最先到达;长子耶律倍采取干柴捆好后才回,后耶律德光而到;耶律李胡采的少又丢的多,等到到达,只好空手站着。辽太祖说:“长子心思巧,次子容易成功,小儿子就远远比不上他的两位兄长。”但耶律李胡的母亲淳钦皇后述律平,却最钟爱小儿子耶律李胡。天显元年(926年)七月,耶律李胡的父亲辽太祖去世,由耶律李胡的母亲述律平暂时摄理军国大事。天显二年(927年)十一月 历史评价3 耶律阿保机:“长巧而次成,少不及矣。”耶律察割:“太弟忌刻”脱脱等《辽史》:①“李胡残酷骄盈,太祖知其不才而不能教,太后不知其恶而溺爱之。初以屋质之言定立世宗,而复谋废立。子孙继以逆诛,并及其身,可哀也已。夫自太祖之世,剌葛、安端首倡祸乱,太祖既不之诛,又复用之,固为有君人之量,然惟太祖之才足以驾驭,庶乎其可也。李胡而下,宗王反侧,无代无之,辽之内难,与国始终。厥后嗣君,虽严法以绳之,卒不可止。乌乎,创业垂统之主,所以贻厥孙谋者,可不审欤!”;②“少勇悍多力,而性残酷” 家庭成员4 父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母亲:淳钦皇后述律平辽义宗耶律倍辽太宗耶律德光和敬皇后儿子宋王耶律喜隐卫王耶律宛孙子耶律留礼寿,耶律喜隐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