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预防儿童自闭症

教你如何预防儿童自闭症

教你如何预防儿童自闭症 教你如何预防儿童自闭症 造成儿童自闭症的原因可能是长久关闭在与爸妈的小天地里,没有同小朋友玩耍的环境,更难交得知心朋友而导致的性格变异。预防儿童自闭症的发生,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情商培育 情商即社会适应的综合能力。孩子仅仅学习成绩优良是不够的,还须懂得接受别人并让人接受自己,这也是爱的基本涵义。在培育孩子良好品德的同时,要教导孩子形成好的性情和情感。 2、别把孩子过分封闭于一味学习的小圈内 城市居住的现代化使许多人搬进了高楼,而一户一门的高楼容易给孩子造成封闭的环境,因此,应允许或鼓励孩子从高楼走下来到庭院中,与邻居或附近小朋友玩耍、交往,建立友谊。 3、尽量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包括邻居小朋友相邀的游戏、做作业;包括学校、班级统一组织的文体活动;包括祝贺同学生日、欢送老师等等。从集体活动中培育孩子的性格,从集体活动中体验友谊、智慧与温暖。 4、为孩子的交友创造条件 不仅应允许孩子走下高楼、走出家门,也应允许还把小朋友请进家门。为孩子提供交朋友的机会,教给它们交朋友的艺术、方法和技巧。 5、培育孩子的自立能力,切忌父母事事包办 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有意让孩子碰碰钉子,尝尝苦头。以磨练孩子的意志力。 如何治疗自闭症?目前尚无十分系统的方法。多数专家主张解铃还需系铃人,用心理调适治疗心理障碍自闭症通常十分有效。比如带孩子回访四合院,看望以前的小朋友;多让他参加集体活动;同时带他去逛逛公园、看看动物,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样就会使他渐渐从自闭症中解脱出来。国外也有专家发现,温柔而有趣的动物对治疗自闭症非常有效。例如墨西哥开设的高智能动物海豚治疗儿童自闭症的康复中心等。

幼儿教育 2017-01-24 10:52:44  
孩子患上孤独症怎么办?

孩子患上孤独症怎么办?

孩子患上孤独症怎么办? 孩子患上孤独症怎么办? 父母亲如仅依据几项征兆就研判并认为自己的小孩患有自闭症,可能会流于太过主观,及不够专业。正确的做法还是应该要经过专家的鉴定。通常孤独症的孩子有以下几种行为特征:以自己为中心,很少与别人有眼神的接触,即使有,也是一瞥而过;常常无端地哭或笑;对于危险毫无警觉性,即使爬到高处也不怕;语言发展缓慢;有反复的手部动作、玩固定的东西,或一下子玩这个,一下子玩那个,却不和别人一起玩;对于某项特定事物的能力很强,对其它事物的能力则很弱等,有以上这些症状的孩子,就比较有可能是自闭症患者,但也并非绝对。 不要太早就替孩子扣上孤独症的帽子,因为有些正常的孩子看起来也会有点像患有孤独症,尤其是那些语言发展缓慢、视觉偏用者,由于他们是以眼睛来学习,喜欢东张西望、双手东摸西摸的,却不爱用耳朵去听,社交能力发展也不佳,这种孩子很可能会误认为孤独症儿童,笔者经常发现有不少这样被冤枉的例子。 因此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可能有此倾向时,首先应该立即去请教医生或专家做一分析与诊断,而不是自己乱下定论,同时要注意孩子学习能力的均衡发展,因为即使是孤独症的孩子,如果训练得当的话,他们的能力依然可以如同常人一般,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常人。 目前孤独症教育失败之处,在于一般教育工作者皆没有深入了解孤独症孩童学习能力的状况,反去怪他们封闭自己,使师长无法教他;事实上,如果能够先分析及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各项学习能力,然后在他们不理会师长的情况下,引发出他们的动机与兴趣来,譬如刚开始可以从感觉动作(运动)教起,和他们一起拍拍球、跳跳绳、溜滑梯……等,师生建立起关系后,就可以增加一些视觉方面的教学,而后再进到听觉、语文部分的训练。孤独症孩童的潜力依然是无限的,端看大人如何去教育与雕琢,所以千万不要轻言放弃!

幼儿教育 2017-01-24 10:47:49  
自闭症儿童的3个特征

自闭症儿童的3个特征

自闭症儿童的3个特征 自闭症儿童的3个特征 自闭症儿童很少直视对方的脸,回避眼对视。当拥抱他们时不会伸出手臂或用身子贴近对方。他们要吃食品或其他东西也不主动去拿,而抓住你的臂或手腕为他们做这件事。如果大人能理解他们因孤独症造成的困难,温柔并耐心地对他们做出一些简单的吩咐,他们也不会用寻常的方式做出适当反应。如老师要他抱着娃娃亲亲嘴,而他却用舌头舔娃娃的脸。 有时他们也会对经常照料的人表示一些感情,如上述的女孩钟华,看到母亲不显高兴,就要母亲背她来回走动。他们中一部分在幼儿园里也想参与小同学的游戏,但不知道怎样参与而只好呆呆地站在一旁或独自一人玩水或泥等。不过,大部分自闭症幼儿似乎被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全神贯注地做他们那些毫无目的的活动,如玩水和泥沙等。 自闭症儿童一共有3个特征,我们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语言沟通障碍 约有50%的自闭症儿童从小语言未发育,终生缄默不语。另有50%的孩子会说少数或较多词语,总起来讲他们的语言发育比正常儿童要晚些。他们常从重复别人说过的词语开始,对他们没有什么意义,像是鹦鹉学舌那样。还有一些孩子重复在过去听到的词语,这叫做“延迟性模仿言语”。另一些孩子继续发育,会说一些确有意义的词语或短语。如“糖果”、“出去玩”等。但他们说的话往往缺乏抑扬顿挫,语调、速度和语法等也存在问题。例如,对开灯和关灯分不清确切的意义,也有将词语内字母顺序搞乱,如“要饼干”,说成“饼干要”,对代名词的错用也常见。他们言语不带情感似乎是共同特征。另一共同特征是理解别人讲的话和听见或看见的事物方面存在困难。如自闭症孩子从幼儿园回家,从来说不出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一切。 他们中大部分不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同样,他们不会持续一段时间且目不转睛地盯着人或物品看。他们也不会像一般正常人那样用手势、表情和身体动作与人沟通。可是,随着他们能力的发展,能较长时间注视事物并且对细节有较多认识时,他们开始对一些简单明白的手势和表情的含义有所理解,但通常在理解视觉语言方面的进步要比理解口语要快得多。 2、社会关系障碍 绝大多数自闭症儿童的极度孤独和社会退缩更加明显了,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叫他他不应,同他说话他不听,好像外界的人和一切事物并不存在似的,对他们都引不起兴趣,面部没有一点表情;他们不理会父母的喜、怒、哀、乐。有一名叫钟华的5岁女孩,2岁起病后就不讲话,与外界隔离,妈妈跪在她面前,连声叫“钟华,你叫妈妈”,但她一点表情反应也没有。 自闭症儿童很少直视对方的脸,回避眼对视。当拥抱他们时不会伸出手臂或用身子贴近对方。他们要吃食品或其他东西也不主动去拿,而抓住你的臂或手腕为他们做这件事。如果大人能理解他们因孤独症造成的困难,温柔并耐心地对他们做出一些简单的吩咐,他们也不会用寻常的方式做出适当反应。如老师要他抱着娃娃亲亲嘴,而他却用舌头舔娃娃的脸。 有时他们也会对经常照料的人表示一些感情,如上述的女孩钟华,看到母亲不显高兴,就要母亲背她来回走动。他们中一部分在幼儿园里也想参与小同学的游戏,但不知道怎样参与而只好呆呆地站在一旁或独自一人玩水或泥等。不过,大部分自闭症幼儿似乎被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全神贯注地做他们那些毫无目的的活动,如玩水和泥沙等。 3、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动作 有些自闭症幼儿对骑三轮车的兴趣不大,而花很长时间来转动轮子;或买了塑料拖鞋不穿而喜欢放在嘴里咬。他们常将双手放在眼前翻动着看。他们到公园去来回一定要走原来的路,并且他们对道路的记忆特别好,走过一趟就忘不掉。他们还喜欢向父母反复提同样一个问题,也要求父母用同样的话来回答,否则就烦躁不安。他们通常坚持每次都以同一方式去做某些事情,并且抵制变化。他们往往爱好某些物品,甚至达到不可分离的程度。

幼儿教育 2017-01-24 10:44:16  
关于自闭症的6大疑问

关于自闭症的6大疑问

关于自闭症的6大疑问 关于自闭症的6大疑问 疑问一:自闭是种性格缺陷吗? 经过十多年和自闭症家庭的接触,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所长专家发现,所有典型的自闭症儿童都会有语言障碍、刻板行为两大特征。有些孩子会在某一方面迟钝,而一方面超常。专家发现,自闭症和性格没有关系,他们当中性格有开朗的,也有安静的,既有外向的,也有内向的。根据观察,自闭与智力状态没有直接联系,自闭症本身不等于智力障隘,因为在他们当中,有特别聪明的例子。 疑问二:自闭症如何导致? 自闭症最早被发现于1943年,那时被称为“情感接触孤独障碍”,现在也叫“孤独症”。上个世纪中叶,在一部分母亲身上发现,她们感情表现特别冷淡,因此,就有研究者把自闭症归咎于这些不关心孩子的“冰箱妈妈”。 然而“冰箱母亲”理论后来被驳倒。被广泛接受的一种看法是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可能导致幼童患上自闭症,但这一点也没有找到科学根据。现在,有研究者认为,遗传因素是导致这种疾病的症结所在。关于双胞胎的研究尤其令人信服地展示了这一事实———如果双胞胎中的一个是自闭症患者,那另一个患上同样疾病的可能性介于80-95%。而美国研究者最新的研究,怀疑幼儿长时间看电视很可能会诱发孤独症。直至今日,自闭症已被认定将终生伴随,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自闭,科学界依然无法得出统一、确切的答案。 疑问三:自闭症是否天生? 专家告诉记者,自闭症天生会有,但后天没有进行培养,会导致“二次行为障碍”,从而使一些自闭症的古怪行为越发被激化,甚至伴有破坏性。 疑问四:自闭症是否有药可救? 自闭症病因无法明晰,医生用药时,只能尝试一些辅助治疗的药物,并且,这些药物治疗仅对个别症状可能有效,如短期严重失眠,可用安定,有攻击行为,可用奋乃静,促进脑功能的药物可选用脑复新、脑复康,或γ-酷氨酸;利他林对治疗孤独和语言障碍也有一定效果。专家曾诊断过很多自闭症儿,但我国尚没有一个专门从事自闭症科学研究的机构,并且,自闭症不是靠药物就能治愈的,主要是康复训练。 此前有报道,白鲸、狗等动物都能够辅助治疗自闭症。专家认为,这些方法虽然对个别患者有用,但还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缺乏临床试验,因此,目前还没有被科学界认可。 疑问五:自闭症是变种的进化人类? 科学家已经发现,一种有关遗传缺陷分子会使大脑信号中断,并导致自闭症。一旦认知加工出现问题,孩子的行为就会失常。这项研究意味着自闭症和大脑的损伤有直接关系?专家回答记者时说,目前,这只是学说,还不能完全被证实。 与此项研究发表的同时,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孤独症和生物学的关系更密切一些,比如说和基因突变,以及家庭遗传有一定关系。研究发现,一种基因变异的功能是在脑部发育中调控免疫系统和修复胃肠系统,而所有这些体系能够使得儿童患有自闭症。但科学家承认,这项研究目前仅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以观察自闭症的起因。 有专家认为,基因突变是人类进化的诱因之一。自闭症的天才和与人类社会格格不入的行为方式,究竟是人类进化还是倒退的体现?自闭症的研究仍然存在太多的未知。 疑问六:“高知”人群更易出生自闭症后代? 有报道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出生的孩子患自闭症的几率更高。专家解释说,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不排除是只有在发达医院能够识别自闭症的原因,而农村不具备识别病症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 专家说,发病率和地域无关,比如新疆、西北很少被发现有病例,但并不代表那里没有自闭症孩子。就目前发现的更多病例看,这些孩子是来自各个地方。

幼儿教育 2017-01-24 10:36:57  
教你控制自闭症患儿的情绪

教你控制自闭症患儿的情绪

教你控制自闭症患儿的情绪 教你控制自闭症患儿的情绪 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都有相当严重的情绪问题,很难自控,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哭闹不止,这与其大脑调控能力差,不善于理解和适应环境变化等因素有关,训练中家长们可采取以下做法: 1、外力辅助调控法: 当自闭症儿童情绪不稳定时,家长可一边用柔和的语言安慰,一边轻微地晃动其身体的一部分或把他的头搂入怀中(不宜抱起,只轻轻拢过来即可),对情绪激动的自闭症儿童则采用让其被动做出较强烈的动作,如快速转动身体、手臂,推其快走等使其致意从原情绪状态中分散出来。按外力动作辅助调控--语言提示--取消提示、指导调控的步骤来训练。 2、变换情景法: 若自闭症儿童情绪不好是因为听到某种声音、见到某人或某物,或者改变了环境中的一些事物导致的,则可以采用脱离成绩情景或在原情景加入喜欢因素的变换法。如放一些它最爱听的音乐,看成人表演(若知道他喜欢哪个电视节目可事先录好)等,用次方法使之尽快摆脱不良体验。 3、适当发泄法: 给予适当的发泄方法,对以哭闹为主的应使之一次性哭够或认识到哭闹是没有用的,如在哭闹中加入动作限制,使哭闹伴随着不良体验,或采用束缚法,抱紧他的头或夹紧腿,或不能离开椅子到处走,总之是让其发泄但又体会到发泄中有不舒服感,不想再采取哭闹方式发泄了。

幼儿教育 2017-01-24 10:28:14  
自闭症患儿应多亲近自然

自闭症患儿应多亲近自然

自闭症患儿应多亲近自然 自闭症患儿应多亲近自然 随着自闭症儿童数量的逐渐增加,各方面对自闭症这一特殊疾病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也逐渐多样化和广泛化,其中影响力较大、训练效果较为明显的要属张桂娥教授首创的“自然训练法”。 自然训练法主张利用生活和自然中的一切细节来为孩子做康复训练,提倡让自闭症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下时节,正是大地万物复苏,更新换装的季节,父母或者老师要充分把握季节的特点,最大限度的为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提供帮助。 首先,父母可以多带孩子亲近自然。经过了冬日的严寒,春天的一切都是新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自然中的景色也是欣欣向荣,令人耳目一新。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父母可以带上星儿出门踏青,或者是放风筝,也可以带孩子到外面旅游,让孩子和自然融为一体,感受自然的魅力。这样有利于孩子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与焦急的情绪,同时,父母也可以在自然中为孩子进行康复训练,比如认识花草、山川、河流等。 其次,春季是病菌活跃的季节,家长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预防各种疾病的传染与发生。自闭症儿童的体质在某些方面本身就异于正常儿童,父母需要格外留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在日常生活中,重复教导孩子讲卫生,多运动,帮助星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家里要保持整洁,多通风,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多方面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最后,在春季父母要注重孩子的饮食调节。由于气候比较干燥,父母要注重孩子的膳食搭配,既要营养健康,又要尽量符合孩子的特殊口味。可以让孩子多吃水果和蔬菜,及时补充水分,尽量少吃来垃圾食品,正餐注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促进孩子的饮食健康。 自然训练强调的是利用一切自然的力量在无形中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与发展,父母和老师也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地点和季节来适当调整策略,在自然中融合教育,让孩子康复训练的侧重点也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有所改变,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教育 2017-01-24 10:26:02  
自闭症儿童家长要注意4个误区

自闭症儿童家长要注意4个误区

自闭症儿童家长要注意4个误区 自闭症儿童家长要注意4个误区 如果家长能够早发现、早干预,自闭症儿童的功能恢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专家表示,家长多因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等原因,在自闭症儿童干预方面容易出现四大误区。自闭症作为一种严重的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语言交流障碍和刻板的行为举止。 专家介绍,自闭症一般在生后或婴儿早期即有症状,但家长常不能及时发现而及时就诊。家长在自闭症儿童干预方面存在四大误区:一是不接受事实。二是有病乱投医,往往道听途说,带着孩子到处奔走,一个机构不行再换一个机构,一个方法无效再换一个方法试,结果耽误了儿童的最佳训练期。三是急于求成。自闭症儿童需要终身干预,教育康复是一个特别漫长又艰苦的过程。一些家长完全依赖机构,把孩子放在那里不管。四是不注重塑造孩子的行为或技能。有些家长自己训练孩子,由于知识欠缺、时间难以保障,效果甚微。也有“一对一”请家教的,孩子“进步”很快。谁知一送学校,就发现孩子不和任何人交流。孩子只听从家教老师,换了人就不行。只运用条件反射原理而不注重孩子能力以及塑造出来的行为或技能,会因长时间没有得到强化而逐渐退化。 相关专家还建议,家长应多鼓励孩子,不要说这不对那不对;多和孩子做游戏;培养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注意力,找到兴趣点。

幼儿教育 2017-01-24 10:23:17  
自闭症患儿语言训练的要点

自闭症患儿语言训练的要点

自闭症患儿语言训练的要点 自闭症患儿语言训练的要点 想要自闭症孩子具备最基本的沟通交流能力不仅是一项艰难的任务还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的工作。持续性的干预训练,一方面可以巩固以前所学的内容,也可以让新的语言矫正以前的错误,可以填补过往的语言空白,所以语言训练要坚持,持之以恒,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于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来说,语言训练是重中之重,千万不可松懈,家长也不能把孩子的语言训练全部寄托于机构、寄托于老师,要在家庭中积极的配合老师,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反复进行训练。 需要家长掌握的自闭症孩子语言训练三要素: 持之以恒 自闭症孩子的语言训练是长期而艰难的事情。训练的持续性,既可巩固往日所学,更可让新的语言矫正往日的失误,以及填补以往的语言空白。如果不持之以恒,就可能前功尽弃。 提供更多的机会 无论何种语言训练,都必须让自闭症孩子有参与交谈和表达的机会才行。在训练中,应让其参与社交交谈和欣赏影视、听广播等活动。这样,可以从多种情趣中扩展其思维和模仿语言的能力。 把握正确的时机 2—3岁是自闭症孩子口头语言训练的最佳期,也是幼儿期非正规语言训练的延续,此时期注重语言训练,能使之掌握较多的生活语言,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其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4—5岁则是书面语言训练的最佳期。

幼儿教育 2017-01-24 09:55:08  
孩子几岁学钢琴最好?

孩子几岁学钢琴最好?

孩子几岁学钢琴最好? 孩子几岁学钢琴最好? 练钢琴5岁开始较好。由于5岁以下的孩子骨关节、韧带和骨节囊都较松弛,此时开始强度较大的钢琴练习,容易使这些组织受到损伤。如果练习时间过长或用力过猛,还可能使骨骺受损,导致手指长短、粗细发生变化,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手指缺陷会愈加明显,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拳头握不拢等状况。 艺术专家也认为,弹好钢琴确实需要练好“童子功”,但不是越早越好,一般5岁开始比较合适。练琴时,要保持全身放松自然为好。 另外,还得保护好孩子的双手,每次练琴,应该先练简单曲子热身,让手指、手腕先活动灵活,不要先上来就练有难度的技巧动作,否则容易使手部肌肉的韧带受损。此外,练完琴,不要让孩子的双手立即接触凉水,以免使关节受损。 幼儿骨骼的生理特点 幼儿骨骼成分中,胶原纤维含量大于三分之一,磷酸钙和碳酸钙的含量则小于三分之二,所以和成人相比,幼儿的骨骼更加柔软、有弹性,不易受折,但容易变形。骨膜较厚,血管较多,血液供给丰富,所以,幼儿骨髓受伤后的愈合过程比成人快。六岁以前,幼儿脊柱的颈前曲、腰后曲、胸前曲尚未固定。幼儿仰卧时,三个弯曲均消失,7~13岁间,这三个弯曲才完全固定。

幼儿教育 2017-01-20 11:15:10  
教育孩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育孩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育孩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育孩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为什么父母一辈子都停不下来,这是因为从孩子还没有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就要做好一切的计划,从自己要补充营养开始为孩子做好基础,在怀孕过程既要补充营养,又要上一些课程,待到孩子出生后就要专注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了。虽然他还那么的小,但是在父母的心中已经是很重要的,甚至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他的出生带给了这个家庭很多的惊喜。 都说了孩子是这个家庭未来的希望,因此如何从小教育孩子,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怎样教育孩子才好,对于全天下的父母来说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了。虽然孩子是与父母心连心的,责骂孩子甚至比父母自己受苦更难受,但是并不代表父母只能一味盲目的宠溺孩子,教育孩子是需要方法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放弃的东西就要放弃。 教育孩子应该注意的事项 第一父母首先要当一个好榜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的,因此在教育孩子时,是非黑白是要分清楚的。这个时候,父母就不可以溺爱孩子,这样子才不会导致孩子过度依赖父母。 第二教育孩子,首先就是要和他讲道理,特别是当他慢慢成长时,肯定也有自己的脾气,我们做父母的不要总是以打为主,如果你认真的跟他讲道理,他会听进去的,而且常打孩子会扭曲孩子的人生观。 第三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才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幼儿教育 2017-01-12 17:32:43  
<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