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染色橙子洗手洗到脱皮

买到染色橙子洗手洗到脱皮

  手上染红难洗掉   前晚9点左右,赵先生在四平路、国顺路路口上一家名叫“甜再来”的水果大卖场,买了3个橙子和一些香蕉。回到家,他将橙子稍微洗了一下,赶紧剥橙子皮,却不知道手什么时候被染红了。他再捏了捏手里的橙皮,发现手指肚上一片红色。  赵先生把另外两个橙子先后浸在水里,不一会儿,碗里的水也变红了,“看着这橙子光亮新鲜,会不会是橙皮曾被人染了颜色?”赵先生说,当时家人还大胆咬了一口剥开的那个橙,发现果肉上,也有些许相同的红色。随后他们又拿来纸往橙皮上擦了擦,白色纸巾也被染红了。  赵先生觉得手指肚上的红颜色有些发粘,“谁知染在手上的红色,用肥皂洗不掉,又用了消毒液,洗了又洗,都脱皮了,但颜色还有……”  赵先生为了搞清究竟,昨天上午9点,再次来到同一家水果店,又买了些同样的橙子,还要了收银条。仔细查看发现,有些橙子表面颜色都没染均匀,红色染料一点点的,到家随手用纸巾一擦颜色,就出来了。  工商责令下架封存  赵先生随后将自己的遭遇发在微博上。昨天中午,杨浦工商分局立刻赶到“甜再来”水果店检查,现场发现一批表皮褪色的“赣南脐橙”,确认存在染色问题。执法人员当场责令经营者下架封存,将就该批脐橙开展进一步调查。  为验证这一情况,记者与赵先生再次来到这家水果店,当时在店中心摊开的“赣南脐橙”果然已经撤去,收进了筐内,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批皮色泛青的黄橙,商家特地在一张硬卡片上注明“不打蜡”。不过,记者要买橙时,店员仍然愿意把筐内那些下架的“赣南脐橙”卖给记者。而记者将这些橙子买回后,用沾水的白色纸巾擦拭橙皮,纸巾立即被染红了,泡过橙子的水颜色也立即变红。  昨天傍晚,记者又在几家水果店买了几个标注“赣南脐橙”字样的橙子,进行比较。有些看起来色泽均匀的橙子,浸入碗内时,水看起来似乎变暗泛黄,但拿出橙子,水并没有明显的颜色变化。而用湿纸巾擦橙皮,并未出现纸巾泛红的状况,擦掉的仅仅是橙皮上的污渍。  一名水果商告诉记者,为了让水果看上去色彩鲜艳、质感光洁,一些摊贩会用各种染料给水果上色,再打上一层蜡,这样不仅能吸引顾客眼球,还延长了储存时间,即使短期卖不完,果品也不会发干。  “甜再来”接受退换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水果店并亮明身份后,一名祝姓的中年老板则大喊冤枉:“这些橙子是从北蔡的一个水果批发市场进货的,我们没有给橙子做过任何染色处理。”他告诉记者,他们店几乎每天都会去那个水果批发市场进货,这次进的“赣南脐橙”一共有320斤,后来工商部门找上门来,取了橙子的样品回去化验,他才知道这批橙子可能存在问题。“目前库存的橙子还有290斤左右,这几天只卖掉了30斤。”  祝老板还表示,自己在此处开店已有六七年,还是第一次遇到染色的橙子。但他对记者表示“我不知道究竟是哪个摊位,也没有对方的电话”。目前店内已停售这批橙子,如果有消费者曾购买该批橙子,可以拿到店里退换。  [提醒]  若用工业染色剂上色,食用可导致慢性中毒  医生表示,水果表皮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小孔,染料很容易渗进内部。由于不清楚小贩使用的是食品级染色剂还是工业染色剂,以及使用量的多寡,因此很难确定对人体的危害性有多大。如果用工业染色剂的话,重金属很可能超标,可能导致人体出现慢性中毒症状,影响内部脏器功能。因此,市民在购买、食用水果前,一定要留意是否被染色,切勿食用染过色的水果,食用能削皮吃的水果,最好削皮再吃。 //   如何鉴别橙子是否被染色  ●买橙子时用湿润的纸巾擦一下,如果褪色就表明很可能被染过色。  ●染过色的橙子,橙蒂发红,没染色的橙蒂则是白绿相间。

健康饮食 2021-09-03
韩国辛拉面被检验出致癌物 中国市场没叫停

韩国辛拉面被检验出致癌物 中国市场没叫停

  中国台湾也报道称,6款农心出产的方便面被验出含有世卫组织认定的一级致癌物质“苯并芘”,其中两款台湾岛内今年1至10月共进口59公吨,其中“农心爽口海鲜味乌龙面”约3万1256包,“农心香辣海鲜味乌龙面”约1万8696包。因农心6月已调整问题调味粉包成分,加上台湾目前并没有相关安全标准,“卫生署”暂不要求产品全面下架,但经销商为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已宣布先行下架。而台湾进口“辛拉面”厂商“农心”其中两款约5万包,却无相关安全标准把关,引发消费者强烈恐慌。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被摆在众人面前。   台“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局长康照洲指出,“苯并芘”是环境中十分常见的污染物,包括油炸、烧烤、烟燻、烘焙等食物,油脂经高温制作也会产生苯并芘,但“卫生署”历年皆针对油品、食物进行背景监测,数值都在1ppb(十亿分之一浓度)以下,数值极为微量,不至于会危害人体健康。  “我们将比照欧盟要求食品苯并芘不得超过5ppb上限标准,尽快订定台湾上限标准。”与此同时,康照洲强调在标准出炉之前,他说,“卫生署”仍可以依计算出来的每日安全摄食量,针对有健康疑虑的产品,要求业者下架。  与此同时,《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了上海几家超市,发现其货架上仍在销售“辛拉面”、“农心乌冬面”、“辣白菜拉面”等7款农心公司生产的方便面,产地为上海,并无输入台湾的“农心爽口海鲜味乌龙面”和“农心香辣海鲜味乌龙面”。 //   “现在辛拉面还在销售,并且我们也没收到下架通知,也不清楚它是否有致癌物质。”位于上海乳山路的农工商超市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的询问时说。并表示该产品生产地在上海,韩国那边查出产品致癌对于上海的“辛拉面”应该没有影响。  而购买商品的消费者也表示对于该品牌拉面是否致癌毫不知情。  该事件爆出后,大陆相关部门还未有回应。不过韩国方面表示,“苯并芘”含量低,对身体无害。

健康饮食 2021-09-03
网传苏州牛肉感染炭疽杆菌系谣言

网传苏州牛肉感染炭疽杆菌系谣言

  记者在网络上看到,传言基本内容均为“紧急通知:暂时别吃牛肉或牛肉制品,因辽宁到苏州570头牛感染了炭疽杆菌。苏州刚开完紧急会议。请尽量多通知亲朋好友。”在转发时,一些网友还加以“医院朋友通知”和“疾控中心同事告知”等信息源。对此,苏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近的传言8月份就曾在网络上流传,当时苏州和省里都进行了辟谣,这次传言出现后,苏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立即开展调查,经查,目前苏州市场无问题牛肉及相关肉制品。   记者调查发现,8月中旬相近内容的消息确实在网络上热传,8月16日包括江苏省卫生厅和江苏省疾控中心在内的各部门均对该传言进行了辟谣。据判断,这条谣言兴起和8月初江苏赣榆县2名村民因接触病牛感染皮肤炭疽病有关,有媒体报道称当时2名村民接触的病牛来自辽宁。9月份这条消息在微博上仍可见到转发记录,10月18日前后,这条消息开始再度大规模被传播。 //   有关专家称,检验检疫合格的牛肉产品,百姓都可以放心食用,同时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烧熟煮烂食用。

健康饮食 2021-09-03
肯德基汉堡大肠菌群超7倍 回应称标准不对

肯德基汉堡大肠菌群超7倍 回应称标准不对

  肯德基汉堡大肠菌群含量超标?   10月19日,长沙市第三季度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情况新鲜出炉,第33个不合格名单原本是长沙肯德基有限公司阿波罗店的香辣鸡腿堡。长沙市卫生局抽检了8月29日批次的汉堡,发现大肠菌群含量为230MPN/100g,按照食安糕≤30MPN/100g的标准,此汉堡超标7倍多。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肯德基自己的食安部门提出异议,认为检测汉堡的标准不对,汉堡不是面包,不能以面包糕点的标准来衡量,要求卫生局重新考量。经过衡量和汇报,长沙市卫生局临时撤销了不合格名单。从中也发现,对于洋快餐的汉堡等的安全性,国家居然没有技术层面的检测标准。  【争议一】  夹层有生菜和肉,是否属面包  8月29日抽检时,长沙市卫生局执法人员是按照国家标准糕点、面包卫生标准对肯德基的汉堡进行了检测。本标准于1981年首次发布,多次修订,于2004年5月1日起实施。虽然历经3次修订,但这个标准里并没有提及汉堡。  2008年5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出台了有关面包的标准,标准对面包进行了分类,有面包、软式面包、硬式面包和调理面包,而调理面包指的是烤制成熟前或后在面包坯表面或内部添加奶油、人造奶油、蛋白、可可、果酱等的面包。明确指出不包括加入新鲜水果、蔬菜以及肉制品的食品。  “也就是说,夹层有新鲜蔬菜的汉堡其实不能按照面包的标准来衡量,它其实没有标准。”长沙市卫生局副局长欧志明对此也表示无奈,让卫生执法部门陷入了相对被动的状态,但他同时表示这并不是坏事,公开透明允许企业提出异议,行政部门在执法监督中如何适用国家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如何与时俱进,这些问题值得探讨,也许能促进国家一些标准的出台。  【争议二】  适量有益?到底是冷加工还是热加工  但就是将汉堡列入面包来考量,这里面还是有争议。  不管是肯德基还是麦当劳,服务员递过来的汉堡都是温热的。那这个汉堡到底是冷加工制作,还是热加工制作?  欧志明介绍,大肠杆菌属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有益于人体健康,人体内的维生素K就是靠大肠杆菌产生,但它在人体细菌失衡时会致病。对于这类条件致病菌,不少食品有一个允许存在的范围。而面包在冷加工和热加工下的标准是不同的,热加工标准为≤30MPN/100g,冷加工的标准则相对宽松些,为≤300MPN/100g。  而汉堡包四大组成部分:汉堡坯、肉饼、蔬菜、调味酱,汉堡坯就是切片小圆面包。面包属烘焙品,经过了200℃以上高温的加热烘烤,微生物指标一般都比较低,就是说,卫生状况都应该比较好,如果汉堡包的微生物指标超标,问题一般不是出在面包上。  “将温热的汉堡认定为热加工,确实不太严谨。”欧志明介绍,抽检的汉堡大肠菌群值是230MPN/100g,按照热加工的标准明显超标。但汉堡里面夹带生菜,生菜不经高温杀菌,另外沙拉酱也不经高温。而执法部门在检测时会将汉堡里的物质搅碎,一定程度影响大肠杆菌的含量。  长沙市卫生局将此事汇报至省卫生厅,并咨询了省疾控中心的相关专家,这也是临时将肯德基撤出不合格名单的原因。  困局  小小汉堡,没有结束的尴尬  然而,虽然暂时将肯德基的汉堡从不合格名单里撤销,卫生监管部门认为此事并没有结束。 //   卫生部门会要求肯德基提交企业标准,暂时没有国家的技术标准不代表无法对企业进行监督。同时欧志明也表示,洋快餐进入国内多年,行政执法部门居然没有技术标准来监管一个小小的汉堡,也说明了技术标准的滞后性,值得反思。  “除了汉堡,还有鲜榨果汁执法难也是因为没有技术标准。”欧志明介绍,目前只有对预包装食品的卫生标准,鲜榨果汁不适用,因此卫生监测大肠杆菌时,这个数据也只能是判断果汁里含有多少个细菌数量,而不能作为行政执法的依据。  长沙市卫生部门表示,将会把这些执法困局向上汇报,争取“执法中不受尴尬”。

健康饮食 2021-09-03
奶茶被曝含重金属 奶香飘飘毒如砒霜

奶茶被曝含重金属 奶香飘飘毒如砒霜

  街头珍珠奶茶这么让人心惊胆战,有些网友索性决定自己做奶茶。博主“陈鱼”就分享了自制奶茶的小贴士:一个简单的红茶包,加香浓的纯牛奶,以自己口味加适量的糖,一杯香喷喷滑溜溜的奶茶就完成了。   街边的奶茶究竟是什么东西做的?奶精对人体危害知多少?爽弹Q滑的“珍珠”是淀粉,还是塑料?  一、奶精+糖精+劣质茶粉:美味“奶茶”这样来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一杯正宗的珍珠奶茶应由三部分组成:糖、奶、茶。而市场上奶茶店用的奶,几乎都不是鲜奶,也不是奶粉,而是奶精。奶精比鲜奶和奶粉便宜得多,口感较好,奶味浓郁。奶精也分高低档次,质量也有好坏,好的奶精奶味浓一些,差的基本没奶味。其次是糖,一般用的都是白砂糖,好点的店会用果糖浆,有的小店用蛋白糖,就是糖精,丢一点进去,甜味是白砂糖的十几倍。茶分为茶叶包和茶粉,便宜的茶叶包,一包不到一角钱,没什么茶味。  至于各种口味,范教授说:所谓的“果味”来自于论桶出售的“果酱”或“果粉”,里面一点水果成分都没有,但是香味浓郁,比真正的水果诱人得多。  二、奶精=反式脂肪酸:心脏最受伤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说:日常生活中奶茶店、蛋糕店所使用的奶精,制作过程中可以说没有一滴牛奶或奶油,它就是在植物油中加水、添加剂混合搅拌而成的类似牛奶的东西。其中的植物油,更具体说是氢化植物油含“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可引起血脂代谢异常,使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明显升高。另外奶精中还有砷、铅、铜等有害物质,长期摄入,可增加冠心病、肿瘤、哮喘等发病的几率。儿童食用,将会影响身体发育,尤其是干扰神经系统,影响记忆和思维能力。  于教授介绍:奶精样品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平均值不低于3.5%。那么制作一杯250毫升的奶茶大概需要30克奶精,按照这个标准计算,一杯奶茶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在1克左右。按照国际标准,人类对反式脂肪酸每日的最高摄入量为2克,而如果喝两杯奶茶,可能就会超标,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反式脂肪酸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容易在腹部积累,导致肥胖,所以多喝奶茶还会造成肥胖现象。  三、Q弹珍珠:是淀粉,还是塑料? //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的陈舜胜教授表示木薯淀粉不适合加工成食品,因它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成分少之又少。至于珍珠中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成分为增稠剂、酸度调节剂、焦糖色素和食用香精),更是难以称之为“营养成分”。尤其增稠剂和酸度调节剂,是被业内人士统称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的物质,二者化合后生成的物质与塑料无二,除了能增加珍珠的韧性外,人体根本无法吸收。  四、亲,我们去开奶茶店吧  奶茶是有多暴利,业内人士分析道:原味奶茶粉每公斤只要20-30元,果粉每公斤只需要18元,奶精由于规格不同,每公斤的售价10-20元,粉圆大约10元一公斤。在制作奶茶时,除粉圆以外的各种材料,最多只用到两茶匙。有人核算过成本,按照这样的方法,一杯300毫升的珍珠奶茶大约只需要5角的本钱。而这样一杯奶茶,即使在无名小店里,也会卖到3-5元,连锁店里则为6-10元。

健康饮食 2021-09-03
雪碧中柠檬酸腐蚀易拉罐

雪碧中柠檬酸腐蚀易拉罐

  日前有媒体报道,杭州一消费者把12罐包装完好的雪碧存放3个月后竟都变成了空罐。不禁让很多人担心雪碧会“腐蚀”人体。   昨日,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公共事务及传讯高级经理王妍凤向早报记者解释,雪碧里的柠檬酸有一定的弱酸性,会与铝制或钢制易拉罐发生一定化学反应,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罐体产生肉眼看不到的小眼。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雪碧罐内加了一层涂层,如果雪碧罐在运输或存放时遭到巨大外力则会损害到内涂层,雪碧直接接触罐体,就有可能出现小孔,时间长了,液体会漏光。 //   昨日,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谢静莉表示,用“腐蚀”这个词去形容食品饮料不恰当。雪碧中最大比例的物质是中性的糖水,弱酸的柠檬酸含量非常少,对人体无害。

健康饮食 2021-09-03
南京官方澄清猪肉铅超标传言

南京官方澄清猪肉铅超标传言

  南京猪肉铅含量超38%,吃了会变傻?   昨天上午7点半,新浪微博上一位名为“环保董良杰”的网友发布一则微博称:“南京农大动物学院研究员随机检测南京市场上猪肉,发现南京猪肉铅超标率达38%”,之后还加了一段短评:“铅超标可致暴力、降低智商。铅在食物链上传递,猪变更蠢无所谓,人吃多了会变得凶狠又愚蠢”。这位网友的实名认证为:“原美国夏威夷大学环境专家”,再加上微博内容关乎食品安全,短时间内这条微博就被疯狂转发。  该微博发布后,立即引起“南京发布”微博管理人员的注意,并迅速上报,引起市政府高度重视,多个部门立即介入调查。  调查发现,这是一篇不规范且引用标准错误的论文  经与南农大动物科技学院领导和原论文指导老师及作者交流,这篇“论文”有诸多问题。  论文是由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某教授的研究生于2011年7月25日,在南京部分超市及农贸市场购买了13份鲜猪肉,每份约100克,经其实验室购买的微波消解炉消解后,用该学院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进行测定。分析数据表明铅含量最大值为每千克0.131毫克,参照农业部2009年3月9日颁布的“铅限量标准每千克0.1毫克”,得出了 “南京部分猪肉中存在一定的铅超标现象,超标率达38.46%” 的结论。  但是,该论文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研究论文的猪肉铅检测实验室不具权威性。该实验室是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未通过国家质量机构认证,同时,本次采样时,也没有按照国家采样规范实施采样。  二是研究论文结果判定依据引用不当。该研究采样13份,铅含量最高值每千克0.13毫克,作者判定结果是错误地引用了 绿色食品“肉及肉制品”标准,即猪肉铅含量低于每千克0.1毫克。而按照GB 2707-2005国家鲜畜肉卫生标准,猪肉铅含量不得超过每千克0.2毫克,应为合格。  三是该文作者在采样方面存在不规范性,样本量过少,不足以代表南京市场猪肉质量状况。学校方面、作者和指导老师均承认,采样缺乏规范,引用标准错误,文字叙述不严谨。“即使抛开检测设备、采样等方面的问题,单单是引用标准,就产生谬以千里的错误。因为这名学生采集的猪肉是市场上的普通猪肉,标准完全符合国家无公害猪肉的标准,但作者却用‘绿色猪肉’的标准去判定,结论肯定是错误的。”专业人士解释道。  论文作者承认标准引用不当,并表示检讨  对于南京市有关部门的调查,该论文作者及所在学院均承认论文结论错误。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就此事件的说明中,该论文作者承认,“由于本人对猪肉质量标准缺乏全面了解,从而得出这一错误结论。正确结论应为‘南京市此次抽检猪肉全部符合无公害猪肉的标准,61.54%符合绿色猪肉的标准’。”同时,当事人承认标准引用不当,并对科研中出现的不严谨表示检讨。  南京将立即再次组织专项监督检测 //   这一未经证实的微博引起了市民对南京市猪肉安全的关心。昨天,市农委就此澄清,南京市场猪肉符合国家无公害猪肉标准。本着对市民食品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南京市近期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市场销售猪肉开展专项监督检测。  少数“名微”未经求证转发,理性网民质疑  南京市委宣传部相关人士表示,尽管这是一篇存在很多错误的论文,但下午4点,微博转发量已超过2000次,评论也超过500条,拥有近450万粉丝的网络名人薛蛮子也对此进行转发。但是,这一微博也引起不少理性网民特别是具备专业知识网民的质疑。国内著名科学论坛“科学松鼠会”成员“松树云无心”就在第一时间指出这篇文章中所使用的安全标准存在问题,并认为该论文引用标准错误,表述不当:“这篇论文中的含铅最大值是每公斤0.13毫克,按照国家规定的‘无公害猪肉’标准并不超标。文中认为超标是因为引用的标准是每公斤0.1毫克,我不清楚引用的是哪个标准。”

健康饮食 2021-09-03
贵州百灵胶原蛋白饮料美容功能受质疑

贵州百灵胶原蛋白饮料美容功能受质疑

  普通食品能美肤?   近年来,一种宣称具有美容养颜功能的胶原蛋白口服液、饮料在都市白领群中甚为盛行。记者昨天走访市场发现,药店、超市里有多种胶原蛋白产品,包括胶原蛋白口服液、胶原蛋白粉、胶原蛋白饮料,其中进口的胶原蛋白口服液较受欢迎。  据一家药店销售人员称,一些从美国、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胶原蛋白口服液最好卖,售价大多为1000元以内一盒,里面有45支,每天服用1支。随后,该店员还指着货架上一款粉红色包装的某品牌胶原蛋白口服液向记者推介。记者发现,市场上在售的胶原蛋白产品有多种批号,其中有的标称为普通膳食补充剂,有的仅是普通食品。  目前备受市场质疑的贵州百灵公司出品的“爱透”胶原蛋白饮品,就属于普通食品。记者昨天通过国家药监局网站查询到,爱透产品并非保健食品,只是普通的功能饮料。然而,该食品以添加深海鳕鱼皮胶原蛋白为卖点,宣传具有“美肤”作用。该产品包装中宣称添加了“1300毫克阿拉斯加极致胶原”,瓶身印有影星章子怡的代言照和“要美丽,喝爱透”的广告语。  蛋白美容尚存疑  对此,有部分专业人士质疑该产品涉嫌夸大宣传。“根据我国相关规定,普通食品不能宣传具有功能、作用,只有保健食品可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营养系主任蒋卓勤教授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其实胶原蛋白在很多食物中都可以获得,如牛肉、猪皮等,胶原蛋白对人体的作用只是补充蛋白质,而最好的蛋白质是牛奶、鸡蛋里的。  中山大学营养学教授陈裕明也指出,一些保健食品中加入鳕鱼胶原蛋白,声称可以美容、保护关节等,这是基于国人“吃啥补啥”的理论。“任何蛋白质在肠道需要水解成氨基酸后才能吸收,胶原蛋白的氨基酸从其他优质蛋白质中一样可以获取,也没有研究证实鳕鱼胶原蛋白作为食物具有其他蛋白所不具备的功效。” //   上述人士并称,“的确有一些临床试验发现胶原水解物能够改善运动相关的关节症状、在动物实验中改善骨基质。但现在的研究相对还较少,不足以得到最终肯定的结论,推广需要慎重。”  面对质疑,上周末贵州百灵发布公告宣称,“从未进行过任何违规宣传推广。”  昨天,受负面新闻影响,贵州百灵(002424)股价出现波动。昨日该股开盘价为16.95元,收盘于16.76元,最高19.99元,最低16.46元,换手率达4.08%,跌幅达1.87%。

健康饮食 2021-09-03
消毒餐具作坊污水桶中洗碗

消毒餐具作坊污水桶中洗碗

  10月8日下午3点半,记者来到了这家位于江宁区铜山集镇附近的消毒餐具作坊。作坊位于大马路边,是一排敞开式的简易平房。刚刚下车,一股刺鼻的恶臭就从屋内扑面而来。此时,十几个工人正分别在几间屋内紧张忙碌着。在面朝屋子最右边的两间屋内,记者看见地上满是污水,水泥地面和墙壁下沿都已经被污水浸泡变成黑色的了。而大量的碗和碟子竟然就直接堆放在这样的地上!   那么,这家作坊是怎样给餐具进行“消毒”的呢?记者发现,在屋内,几名妇女正在洗碗。七八个塑料桶里堆满了已经清洗结束或者有待清洗的碗。记者注意到,在一名女工正在洗碗的塑料桶里,水已经洗得变成深深的黄褐色了,但工人没有换水的意思,还在黑水里继续洗碗。在这间屋里,记者也没找到自来水龙头或管子。  记者还发现,这家消毒餐具作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被工人直接倾倒在地上,流入路边的一条沟渠。在清洗餐具屋子的大门口,露天堆放着几大桶的食品垃圾、泔水,已经发臭,现场苍蝇成堆。  工人说,他们一共十几个人,每天至少要洗3千个碗,也就是说,就算每个工人只负责洗碗,别的啥也不干,每人每天至少也要洗200个碗。如果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每个工人每小时就要清洗二三十个碗。这样的洗法能否把碗洗干净?结论不言自明。  工人称,他们人工洗碗后还要把碗放到机器里走一圈,不过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并没有发现相关的机器设备正在运转。到底什么时候“走一圈”,记者也不得而知。  卫生监督所  我们之前每次去检测都合格呀  10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江宁区卫生监督所,请求该部门派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查处。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不知是谁通风报信,记者同执法人员一起再次来到现场时,当地街道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已先期赶到。消毒餐具作坊的工人已经将屋内的垃圾清理干净,停了工,之前洗碗的屋子里竟然空空如也,一个碗也找不着了。  这家作坊有没有在卫生部门登记备案呢?据江宁区卫生监督所的负责人称,该作坊有工商营业执照,他们是知道的,之前会不定期的检测,对餐具进行抽检化验,但每次检测结果都是合格的,并没有问题。这样的环境里生产出来的“消毒餐具”是怎样检测合格的呢?记者不得而知。  江宁区卫生监督所的负责人表示,从现场检查的情况来看,这家作坊还是有很多违规的地方的。据了解,消毒餐具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残渣处理、浸泡去污、清水冲洗、消毒烘干和分类包装五个主要环节。这五个环节中,每个环节的生产场所地面都不允许出现积水。而该作坊屋内连排水槽也没有,积水自然是难免;此外,该收集残渣的塑料桶也没有桶盖,导致一股臭味弥漫;浸泡去污和洗碗均在地面上进行的,没有专门的操作平台,使得餐具容易粘上灰尘等脏物;此外,放置餐具的塑料箱也没有妥善保管,而是直接露天存放,就算碗洗干净了也容易导致二次污染!  目前,江宁区卫生监督所已经责令该作坊进行整改,并对现场餐具进行抽检带回化验。卫生监督所表示,检测结果最快要一个星期才能出来,如果不合格,将对作坊业主处以最高5千元的罚款。作坊业主表示一定会尽快整改到位。  消毒餐具业为啥这么乱?  原因有三:低价恶性竞争、无准入门槛、监管漏洞多  记者走访了江宁区的中小型饭店,发现绝大多数都在使用消毒餐具,每套消毒碗筷收费1元。而这些中小饭店之所以愿意使用消毒餐具,主要是图省事。而第二个原因就是有钱可赚。据了解,每套餐具收的那1元钱,饭店一般都要分走4毛。有关报告显示,低价恶性竞争、无行业准入门槛、监管有太多漏洞,已经成为消毒餐具行业的种种乱象的症结所在。 //   据了解,卫生部从2004年规定,从事餐具消毒的行业无需办理卫生许可证。而相关的监管部门包括卫生监督所、工商、质检等,往往又陷入了“谁都能管,但谁都不愿管”的困局。卫生部门表示,他们只有在检测发现餐具卫生不达标的时候才能进行处罚,而相关的法规并没有明确提出应如何进行处罚,目前采取的“最高5千元”罚款标准,其实也是在“打擦边球”。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些年由于大量无证黑作坊的恶性竞争,南京不少正规大型餐具消毒企业损失惨重,甚至濒临倒闭。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如南宁等一些城市已对消毒餐具行业进行了地方立法规范管理。比如,成立行业协会;各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信息沟通机制;执法部门定期通过媒体曝光产品检测不合格的企业和黑作坊名单,以及销售不合格餐饮具的餐馆。(责任编辑:徐晓宇)

健康饮食 2021-09-03
中国草莓疑引德万名儿童中毒

中国草莓疑引德万名儿童中毒

  包括法广网、德国之声等欧洲媒体近日均报道了一则消息,称1万名德国小学生疑似因吃了中国进口的冷冻草莓而发生食物中毒,德国当局已将此情况通报欧盟其他伙伴国,并回收了所有中国冷冻草莓,以展开进一步分析和检测。   虽然调查结果仍未公布,而且德国也无法证实对草莓的怀疑,但欧盟已经要求中国对出口食品进行严格检查,同时也对那些专门从事水果生意的公司进行严格检查。 //   环球网德国特派记者9日联系了由官方授权对此次事故进行检测的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并向该所新闻发言人提交了两个问题,第一,涉 嫌造成中毒的草莓是否确认来自中国?第二,据了解,这些冰冻草莓是在没有加热的情况下直接给学生食用的。如果造成中毒,应归咎于草莓的来源地,还是加工过 程不当?  该发言人没有正面回答记者提出的两个问题,而是表示,该所只负责对草莓进行检测,并不了解草莓的物流、加工等过程。(责任编辑:徐晓宇)

健康饮食 2021-09-03
市民举报双汇香肠吃出似鸡毛异物

市民举报双汇香肠吃出似鸡毛异物

  双汇回应:当事人不愿与其协商   23日,鹿泉市的刘先生报料,自己在超市买了双汇的烤牛肉味火腿肠,刚切开就发现里面有根鸡毛样的东西。第二天一早,刘先生将此事反映给双汇客服后,在中午和晚上接到双汇相关工作人员的电话。刘先生认为,如此简单的事件竟然要用一天时间来处理,这是因为厂家对此事不重视,因而不愿再和双汇方面联系。双汇鹿泉市一名主管回应,并不是他们不想解决问题,而是刘先生不给他们机会。  1、市民报料香肠切出两公分长鸡毛  刘先生告诉记者,23日,他在鹿泉的一家超市买了几根香肠,其中有两根双汇牌的“烤牛肉风味香肠”,准备拿回家在做晚饭的时候吃。回家以后,他切开其中一根香肠,发现切口露出一段长约两公分的异物。“开始我还以为是牛肉板筋什么的,但细一看就觉得不对劲。”刘先生说,他仔细的看看了看这个异物,还用手往外拔了拔,发现这并不是牛肉板筋,而是一根鸡毛。  2、消费者:感觉不受重视不愿再见面  双汇鹿泉销售主管:愿见实物后协商解决但消费者不愿再联系  刘先生表示,24日一早,他拨通了双汇集团的客服电话,说明了相关情况,对方回应要等待石家庄地区的工作人员电话,在上午11时许,一个自称是双汇的业务员的人跟他取得了联系。下午18时左右,一名工作人员再次和他联系,希望能见面协商。刘先生表示,自己当时回绝了对方,他认为,如果对方重视这件事,就会很快联系和他解决,而整整过了一天时间才有人想解决此事,是对自己不重视。“下了班都到晚上了,累了一天,我不想再和厂家接触。”刘先生说,当时他拒绝了对方见面的要求。  25下午,记者致电双汇集团的400客服电话,客服人员表示会让石家庄地区的相关负责人给予回复,下午13时许,双汇驻石家庄办事处鹿泉地区一名姓赵的主管打电话告诉记者,此事他们在24日当天已经联系过消费者,他在当日上午11时许联系刘先生时,他和刘先生商议,到出售香肠的那家超市协商解决。“刘先生说上午正在忙工作,没空。”这名主管表示,下午快到6点时,他再次给刘先生打电话,刘先生告诉他说,香肠已经“扔了”。“不是我们不愿意协商,而是没有机会协商。”赵姓经理表示。  而针对赵姓经理说问题香肠已经扔掉的事,刘先生表示,自己只是扔掉了一起买的其他香肠,而带鸡毛的香肠他一直保存在家中。“我觉得他们根本不够重视,这么简单的事拖了一天也没解决。” //   3、记者探访:包装配料栏有鸡肉一项  26日下午13时许,记者来到鹿泉市刘先生家,刘先生并未在家,刘先生的母亲拿出当时吃出“鸡毛”的那截香肠,“当时孙子饿了,本来是买来准备切几段让他吃的,结果切完就发现鸡毛了。”记者看到,带疑似鸡毛的那段香肠已经有些干瘪,和另外一长段香肠已经分开,疑似鸡毛的异物露出来约两公分。残存的包装上有“双汇集团漯河双汇万中禽业”的字样,类别为肉灌肠类,而在配料一栏,记者发现有鸡肉、水、牛肉等。对此,双汇鹿泉的销售主管表示,香肠标明为“熏烤牛肉风味香肠”,并不代表里面的材料全部都是牛肉。(责任编辑:徐晓宇)

健康饮食 2021-09-03
曝水果月饼多用冬瓜香精做

曝水果月饼多用冬瓜香精做

  调查   水果月饼冬瓜做不是秘密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郑州黄河食品城,各个店铺里堆满了月饼,当记者表示想买水果月饼时,一家店主热情地迎了上来。“有,哈密瓜、草莓都有,这些黄袋包装的都是!”说完,店主拿了一个哈密瓜月饼递过来。在比较凤梨、哈密瓜、金橘三种味道月饼后,记者发现不仅包装一样,连配料也都一模一样,都是冬瓜蓉、白砂糖、食用植物油、食用香精等。  “味道不同,怎么配料都一样呢?”老板拿过来对比着看,最后不得已说,“里面有香精”。  在问另一家月饼店的老板时,对方非常直率:“都是冬瓜蓉,没有水果做的月饼,想吃水果还不如直接去买水果吃呢!”随后记者又走访了5家店铺,发现水果月饼都不含水果,价格均在2元至3元之间。  在黄河路东明路的一家品牌月饼店里,店员说有用水果果肉做的月饼,有凤梨、草莓两种味道。这些水果月饼采用统一配料表,标明的成分是果蔬、白砂糖、麦芽糖浆、植物油、淀粉、柠檬酸,但没有标明果蔬含量。75g一包的价格是5.5元。  说法  水果还是果味有明确规定  郑州“的姐”李女士说,她不吃水果月饼,去年就知道是用冬瓜做的,之后就没再吃过。但当被告知果味月饼和水果月饼不一样,冬瓜做的是果味月饼时,她一脸茫然。  河南烘焙协会副会长李培育告诉记者,水果月饼必须含有果肉,果味月饼选冬瓜做馅料是因为冬瓜多纤维,做月饼馅料容易成型,但味道主要靠食用香精。他还说,现在较大的厂商已经很少生产果味月饼了,而是改做水果月饼,如今消费者都强调天然,香精越少越好。 //   记者查询发现,在《月饼国家标准》(GB19855-2005)中对于水果类月饼有明确规定:包裹以水果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工成馅的月饼。馅料中水果及其制品的用量应不低于25%。超过25%为水果月饼,低于此标准则为“水果味”月饼。  一家生产月饼的本地食品公司总经理刘文生还专门分析了用冬瓜做馅料的三个主要原因:保质期长,成本低,口感也好。他说,国家标准一直在提高,对香精含量、馅料含量都有明确要求,他们今年只生产了水果月饼,没有果味月饼。水果月饼一般保质期是60天,而果味月饼保质期则在90天。(责任编辑:徐晓宇)

健康饮食 2021-09-03
统一奶茶倒出疑似避孕套

统一奶茶倒出疑似避孕套

  “太恶心了!在永辉超市买的统一阿萨姆奶茶里面竟然倒出了这个鬼东西,请专家上门鉴定这是什么?”23日,网友“黑布林西施”发微博称,23日下午她倒奶茶给朋友喝,倒出了一片不规则的异物,颜色有点像避孕套。 //   记者在该微博的图片上看到,一个人用手拿着一块像剪开的肠子一样的异物,旁边放的是统一阿萨姆奶茶。博主潘小姐告诉记者,9月15日,她在上渡永辉超市买了好几瓶1.5L装的统一阿萨姆奶茶,当天下午开一瓶喝了一杯,就觉得胃难受得要吐,于是将它放在冰箱。23日下午她朋友来了,她拿出奶茶倒给朋友喝。“没想到,竟然倒出这种异物,看起来有点像纸,可是扯不断,颜色跟避孕套差不多。”潘小姐说,昨天下午她两个朋友也觉得胃不舒服。  记者随后联系了福州统一企业有限公司管理部经理李军,李军表示会第一时间跟客户联系,并解决问题。昨晚8点多,李军称公司已跟客户沟通好,会将样品拿去检测化验,也会在第一时间公布检测结果。(责任编辑:徐晓宇)

健康饮食 2021-09-03
长沙查出工业染色辣椒

长沙查出工业染色辣椒

  长沙查出工业染色辣椒,南京工商也将开展“罗丹明B”专项检查   业内人士透露: 为了菜好看,有饭店点名要买“致癌辣椒”  喜欢吃辣的市民注意了,火红的辣椒面、干辣椒有可能是被染过色的。近日,长沙多市场查出致癌染色辣椒。据悉,这些辣椒是被工业染料罗丹明B染色的,国家规定,罗丹明B属于食品中违禁添加物质。  南京市场上的情况如何?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卖的辣椒有没有染色,光凭肉眼很难分辨。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染色干辣椒肯定存在,一些小吃店或饭店的采购人员在批发市场采购甚至特意点名要买染色的干辣椒,目的是为了烧出来的菜肴红红的,有卖相。  罗丹明B可致癌  据报道,长沙市工商局近日公布了食品安全百日执法行动中“滥用和非法添加”十大监管案例,其中6大案例直指辣椒制品中的罗丹明B。  据悉,罗丹明B(Rhodamine B)又称玫瑰红B或碱性玫瑰精,俗称花粉红,是一种具有鲜桃红色的人工合成的染料。经老鼠试验发现,罗丹明B会引致皮下组织生肉瘤,被怀疑是致癌物质。  质监专家表示,罗丹明B在溶液中有强烈的荧光, 用作实验室中细胞荧光染色剂、有色玻璃、特色烟花爆竹等行业。“曾经用作食品添加剂,但后来实验证明罗丹明B会致癌,现在已不允许用作食品染色,是国家明示的食品中违禁添加物质。”  这绝不是爱吃辣的长沙才有的情况。记者了解到,不久前,温州等地也查出过用罗丹明B染色的辣椒。  南京市场有没有销售染色辣椒?南京市工商局相关人士表示,他们对此积极关注,接下来将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染色是“公开的秘密”?  昨天,记者在南京一些超市和菜场转了转。辣椒面和干辣椒都是必备货源。但是,和有些经过“美容”的食品还不太一样,有的品种辣椒本来就很红,有没有再经过染色,凭肉眼很难判断。  “我们这是自家磨出来的,绝对香,而且够辣!”一位摊主推销着他的辣椒面和辣椒酱,看起来色泽很鲜艳。“怎么这么红?不会是染色的吧?”记者半开玩笑试探性地问。“开什么玩笑!难道颜色暗的才是不染色的?说不定那是品质不好的辣椒做的呢。”  不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南京也有染色辣椒,主要是批发卖给饭店的。 //   在科巷菜场办公室工作的陈一顺是个“老南京”,平时他也很关心其他菜场的行情,也爱到批发市场上转悠。结果发现,有时候居然碰到一些小吃店或者饭店的采购人员特意点名要买染色的干辣椒。目的是为了烧出来的菜肴红红的,有卖相。“比方说你看有的小吃店里的米线,辣椒就特别红,连汤都是红的,这种就可能有问题。”后来他只要发现汤色变红的小吃,就不敢吃了。另一位餐饮行业的人士也告诉记者,确实有这种现象存在,而且属于行业内“公开的秘密”,特别是小餐饮店。(责任编辑:王健淇) 

健康饮食 2021-09-03
全国销量第一面粉企业添加致癌物硼砂

全国销量第一面粉企业添加致癌物硼砂

  在全国同类产品销量第一的“五得利”品牌面粉被发现涉嫌添加致癌物硼砂,近日工商部门查封了问题产品,其位于河北衡水深州和保定雄县的工厂也被勒令停工。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五得利官网信息显示,“五得利”公司始建于1989年,在2012年9月1日在吉林长春召开的“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上,五得利集团作为全国面粉行业唯一一家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榜单,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等。  目前五得利集团公司下辖河北大名、深州、赵县、雄县,山东东明、禹城,河南新乡、周口,陕西咸阳,江苏宿迁、兴化等六省14个子公司,日处理小麦能力达20000吨。同时,河北柏乡、安徽亳州、宿迁二车间、深州三车间、周口三车间等项目将在2012年以后相继进入开工建设日程。  据了解,硼砂也叫粗硼砂,是一种既软又轻的无色结晶物质。硼砂有着很多用途,如我们熟悉的如消毒剂、保鲜防腐剂、软水剂、洗眼水、肥皂添加剂、陶瓷的釉料和玻璃原料等,在工业生产中硼砂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硼砂添加入食品中起防腐、增加弹性和膨胀等作用。硼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很大,它的转化物——硼酸在人体内有积存性。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   连续摄入硼砂会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抑制营养素吸收。其急性中毒症状为呕吐、腹泻、红斑、休克、昏迷等。  此外,人体过多摄入硼砂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因此我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明令禁止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责任编辑:徐晓宇)

健康饮食 2021-09-03
小学生腹痛疑因雨润火腿肠

小学生腹痛疑因雨润火腿肠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9月18日上午9点,合江县佛荫镇中心小学部分学生,在食用江苏雨润集团生产的火腿肠后,出现腹痛症状。   报道称,光留院输液治疗的学生就达到38人,还有部分病情较轻的学生,只在楼下药房拿了点药。  据火腿肠配送商负责人陈茂透露,火腿肠系由江苏雨润集团生产,于9月4日从江苏运到泸州,此次共运送了40万根,目前已有20万根被食用。目前,合江县相关部门正对此事展开调查,出现腹痛的学生,尚未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 //   佛荫镇中心小学的点心,一般有火腿肠、牛奶、蛋糕及饼干,每天发的都不一样。学校的点心储存室,有教室一样大小,里面堆放了多箱牛奶和蛋糕。目前问题火腿肠已被学校扣留。  问题火腿肠的包装纸上写有:旺润王中王,生产日期为2012年9月1日,保质期6个月。(责任编辑:徐晓宇)

健康饮食 2021-09-03
<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