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八角或混入有毒莽草 专家:莽草价也不低

传八角或混入有毒莽草 专家:莽草价也不低

  昨天,记者走访蔡家田农贸市场三家干货店,散装八角每斤售价30—35元。 “最近八角至少比平时多卖三成。”干货店老板介绍,小龙虾上市了,不管蒸、煮或红烧都要用香料,餐馆用量大。“听说八角有假的?”面对记者质疑,店主连称不可能,原因是八角作为调味料使用有限,划不着在这里面动歪心思。   八角和莽草同属双子叶植物纲,是真正的“一母同胞”。早在2010年,就有人怀疑八角可能掺假,但随即被专家否决。因为莽草虽有剧毒,但其含有的莽草酸,却是抗禽流感和甲流药物达菲的主要成分,根本不需要抢八角的市场。 //   武汉市中医医院副主任药师梅凌认为,从300多公斤原材料里能提取到1公斤莽草酸,莽草身价不算高,但也不会低于八角。八角和莽草都产自南方,除非上游出问题,流通领域一般很难掺假。  如何区分八角和莽草呢?梅凌介绍,八角果实饱满,有浓郁的香味;莽草为黄褐色,果实干瘪,有近似木材的淡淡味道。八角性温热,可温胃驱寒,但不宜多用。建议三口之家炖菜只放半个,炖汤不超过两个。

健康饮食 2021-09-02
一根雪糕含14种食品添加剂

一根雪糕含14种食品添加剂

  只标名称不标含量   记者随机从市场上购买了一些雪糕,它们的配料都包含了多种食品添加剂,少则六七种,多则十几种。在一根“炼乳红豆加绿豆口味”的雪糕中,配料表中标注了5种增稠剂、3种乳化剂、1种甜味剂、5种着色剂,添加剂多达14种。  这些产品对食品添加剂的标注方式也不一致,有的直接标注了所含的各种添加剂名称,例如和路雪旗下的王牌产品可爱多(抹茶红豆口味),配料表中专门标出了“食品添加剂”一项,内容包括: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瓜尔胶,槐豆胶,卡拉胶,焦糖色,胭脂虫红,天然胡萝卜素,亮蓝,食用香精,磷脂。而一款畅销奶砖雪糕却没有明确标出“食品添加剂”这一项,而是直接标注了增稠剂、乳化剂、着色剂等内容。然而,不管哪一种标注方式,都没有标出具体含量。  数字代码如同天书  三岁宝宝的家长王先生曾经很认真地查看过家里常买的几种雪糕,他发现,这些雪糕的食品添加剂都是用编号表示的,“像天书一样,根本看不明白”。记者调查发现,和王先生描述的一样,很多雪糕包装上标注的食品添加剂并不是一个明确的名称,而是数字代码。以雀巢笨NANA为例,这是一款四种口味随机包装的雪糕,包装上的配料表显示,这四种口味都含有乳化剂(471、477)、增稠剂(407、410、412)、酸度调节剂(330、339i),其中哈密瓜味和葡萄味还含有抗氧化剂(330)。四种口味完全不同的一项食品添加剂是着色剂,哈密瓜味着色剂为天然胡萝卜素、141ii,香蕉味的着色剂为100ii,草莓味为120,葡萄味为163ii和栀子蓝。  儿童过量食用隐患多  这些食品添加剂都有什么作用?iearth食品安全项目顾问、原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彭珊珊教授介绍说,雪糕中食品添加剂主要有乳化剂、增稠剂、甜味剂、酸度调节剂、着色剂等几类,用于满足雪糕色泽、口味、形态等需求。  iearth食品安全项目顾问、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表示,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健全,排毒代谢系统较弱,如果经常过量食用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的雪糕等冷饮,将引发消化不良、腹泻、过敏等问题,影响营养正常吸收,甚至引发相应疾病。此外,雪糕一般含有大量奶油、糖、植物油等高热高脂成分,过多的摄入会增加肥胖几率,还会影响食欲。而根据iearth 2012年发布的《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在接受调查的1万多名儿童中,每天至少吃一次冰激凌的儿童高达26%,每天吃冰激凌3次以上的儿童达4%。  厂家称标注符合要求  记者致电雀巢客服,询问“天书”标注的情况。客服人员告诉记者,雀巢产品配料表的标注都符合相关要求,至于这些代码都代表什么,需要查询后才能回复。  记者随后查询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其中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可以标示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也可标示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并同时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或国际编码(INS 号)。”消费者看不懂的“天书”正是食品添加剂的国际编码(INS号)。在该文件中,并未要求标注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含量。 //   ■小贴士  APP软件可查400种添加剂  记者了解到,针对家长的困惑,国内首款关注食品添加剂的工具型软件“添加剂随手查”APP软件已经上线。它录入了近400种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名称、类别、ADI值、长期大量摄入的潜在危害等信息,还将3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食用的添加剂进行了专门的分类。

健康饮食 2021-09-02
两院院士驳斥槟榔入药致癌说

两院院士驳斥槟榔入药致癌说

  两院院士驳“槟榔入药致癌说”   称应区别对待嚼槟榔和药用槟榔,四磨汤可正常使用  作为四大南药之首的槟榔近期陷入致癌风波,含槟榔成分的四磨汤口服液等中药产品一时受到质疑。在近日由中国中药协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召集的研讨会上,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多名权威专家给出了明确结论,认为咀嚼槟榔和药用槟榔应该区别对待,槟榔入药和致癌之间没有关联,以槟榔入药的四磨汤没有违规,可以正常使用。  关于槟榔入药致癌的报道缘于国际癌症研究中心200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该报告列举的一类致癌物有二百多种,其中提到槟榔。专家们提出,该报告针对的是长期咀嚼槟榔与人类口腔癌、食道癌、咽喉癌之间的联系,而咀嚼槟榔和药用槟榔在原料、加工方法、用法用量等方面均不相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李连达认为,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报告中所提含致癌物的槟榔指的是“咀嚼槟榔”而非“药用槟榔”,二者应区别对待。没有可靠证据证明中药里面的槟榔是致癌物质。  李连达说,中药炮制的主要精神就是去毒,经过炮制、提取、除杂处理以后,有明显的解毒作用,可以把里面的不良成分去掉。  “此槟榔非彼槟榔,我们不否定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提出的咀嚼槟榔有致癌风险,但中药用的槟榔是安全的。”中国药典委员会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季绍良认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里含有槟榔的品种有225个,药典里记载槟榔没有致癌性,连小毒都没有,目前也不会对此进行修改。  经多位专家查证,目前没有关于四磨汤口服液重大不良反应和致癌的任何报道。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报告也显示,检索到的四磨汤口服液不良反应文献报道仅为“口干、软便”,没有致癌的不良反应出现。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陈可冀介绍说,槟榔入药历史悠久,是我国四大南药之首。以槟榔入药的四磨汤口服液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药品,没有违规,可正常使用,因为能治疗病人。  “按辩证和论证的情况正常使用,四磨汤对于治疗肿瘤病人放化疗后的便秘效果很好。”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花宝金说,对致癌因素的关注是对的,但不应该过度害怕。实际上与癌症相关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占很大比重,此外还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杨明会认为,历来的经典医学理论都有利用药物以毒制毒的依据。很多西药都有毒性,对肝肾功能产生损耗,但不影响其使用。中国人几千年的繁衍生存发展,中医药功不可没。一味指责中医药不科学,也不公平。

健康饮食 2021-09-02
烤生蚝多为便宜肉加壳组装成 1只利润达20倍

烤生蚝多为便宜肉加壳组装成 1只利润达20倍

  进入夏季,吃大排档烧烤成为许多市民下班后的消遣,而烤生蚝几乎每桌必点。不过,有市民发现,其它海鲜都摆在外面以供挑选的烧烤摊,难见生蚝的“真面目”。而烤生蚝的生蚝肉往往不用费劲就自动脱落,新鲜程度无法判断。   记者近日深入海鲜批发市场探访发现,新鲜活生蚝批发价在5元/只左右,冰冻半壳生蚝1.2元/只,而成袋售卖的蚝肉,每块仅售0.35元。  海鲜摊老板透露,市面上售价6-8元一只的烤生蚝,更多的是直接将生蚝壳重复利用,放上价格便宜的蚝肉,“组装”成生蚝。如此一来,一只烤生蚝的利润可高达20倍。  发现 海鲜烧烤摊 难见生蚝“真面目”  “一般海鲜烧烤摊不都把海鲜放在外边,就生蚝见不着,每次吃只能在桌上点。”爱吃烧烤的小王近来发现,常吃的大排档小龙虾、蛏子和一些贝类海鲜都放在外边供客人挑选,唯独“点击率”高的生蚝不见踪影。“看不见,也不知道新不新鲜。”  小王老家在山东,从小对海鲜颇有心得,“一般新鲜生蚝,肉和壳都连得很紧,有一块小的瑶柱那里,用筷子戳也很难弄掉,不太可能直接肉壳分离。”  记者连日走访了通州、簋街等地的大排档和烧烤摊。  在通州九棵树附近一家大排档,正值6、7点的晚餐当口, 记者提出要点生蚝,服务员表示,“其他(海鲜)在外面点,生蚝得在桌上点。”“为什么不把生蚝放在外面挑选?”服务员表示,“生蚝放在外面爱坏,放冰箱里保险。”  随后,记者又走访通州九棵树附近四家大排档,并提出看一看新鲜生蚝。结果除了一家大排档从纸箱中拿出整只完整的生蚝以外,其他三家均是从自家的冰箱里拿出已经开好的半壳生蚝。  一个服务员嘴里还不停说道,“这都是今天早上杀的,绝对新鲜。”而当记者用手指戳生蚝肉时,发现蚝肉直接与蚝壳分离。  探访  大排档里售价6-8元/只、号称当天宰杀的生蚝究竟新不新鲜?成本价有多少?对此,记者来到八里桥市场和京深海鲜市场进行走访。走访发现,市场上主要分为新鲜活生蚝、半壳冷冻生蚝和生蚝肉三种,而三种价格相差甚远。  新鲜生蚝 成本最低5元/只  在八里桥市场的海鲜交易厅,几乎每个经营新鲜海产的摊位上都摆着几只清洗干净、蚝壳紧闭的新鲜生蚝。而摊位旁边,则用泡沫纸箱装着还带泥的新鲜生蚝。“这些都是早上刚到的,你看,还带泥呢。回去自己开一下,可新鲜了。”看到记者驻足,海鲜摊老板介绍。  记者走访一圈发现,新鲜活生蚝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普通的带泥生蚝,形状有大有小,批发价为5元/只左右,或5.5元/斤。而另外一种则是洗刷干净带有绿色标识,售价为10元/只。还有一种有一个半拳头大小,带有蓝色标识,售价在15元/只。“为啥价差这么多,说白了,带标的是品牌的,不带标的是大众货。”一摊位老板介绍。  而即便是最便宜的“大众货”,成本也要5元/只左右。成本如此高,而烤生蚝只卖6-8元/只,烧烤摊能赚到钱吗?对于记者的疑问,老板说道,“你去冷冻区找找吧。”  冷冻半壳蚝 烧烤店一次进1-2箱  按照老板的提示,记者换到京深海鲜市场冷冻区继续走访。  在一家规模较大的冷冻海产店,记者表示要买生蚝,店里伙计表示,“冷冻生蚝分为高中低档,主要是大小不一样。大生蚝价格为180元/箱,一箱96只左右。中等大小的生蚝一箱有110只左右,价格160元。而小生蚝一箱能装120多只,价格145元。烧烤用小的就足够了。”算下来,冰冻生蚝的价格在1.2元-1.8元/只左右。  为了让记者放心,工作人员特地在冷冻库里取出一箱冰冻的小生蚝。记者看到,小生蚝有半个手掌大小,蚝肉满满地平铺在蚝壳中。与新鲜活生蚝不同的是,冷冻生蚝都是开好壳的“半壳生蚝”。“很多人在我们这批,都用的这种,你就放心吧。”摊主一再强调。  海鲜摊老板告诉记者,由于冷冻生蚝虽然储存时间较长,“但箱子很占空间,得放在冷库或冰柜冷冻,一般烧烤店不会一下子储备很多。一般一次进1-2箱,生意好的,2天也就差不多了。”  如此说来,烧烤摊上吃到的都是半壳冷冻生蚝?  “那都算给你好的。那些卖得比较便宜,蚝肉一看就很小的,连半壳蚝都不是。”另一摊老板说道。说着,他拿出摊位上两个长形水袋,里面飘着20几块蚝肉。“有些人会买半壳蚝,用完的壳不扔,洗了再放上这个肉。”而这样一袋蚝肉,批发价仅7元/袋,按照20块肉计算,每块仅0.35元。 //   当记者问到壳是否需要单独购买时,老板摇摇头,“有些人会买10几个、20个新鲜生蚝,挑大的、壳比较漂亮的,重复用。有的直接用半壳蚝的壳,那个买来就是清理好的,壳漂亮、大小也均匀。半壳蚝一箱就有100多个壳,重复用能用挺长时间。用不着单买壳。”  而说道这种袋装蚝肉新不新鲜,老板表示,“来的时候就是这样装的,生蚝是开壳就死,你说新不新鲜?”  他说,“一般情况下,活生蚝即使在不开壳的情况下,加冰也只能保鲜1-2天。而开了壳的生蚝,马上会死掉”因此,烧烤摊上“早上新开”、“中午新开”的说法即使是真的,生蚝也已经不新鲜。

健康饮食 2021-09-02
散装香油被指半数以上为勾兑 每斤成本仅4元

散装香油被指半数以上为勾兑 每斤成本仅4元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多年以来,有关"香油掺假"的报道一再见诸报端。最新有报道引用业内人士的话说,现在市场上一半的散装香油存在问题,农贸市场和饭店是重灾区。而这一情况的持续,已经影响到了国内芝麻的种植,整个产业链出现危机。   香油,也叫芝麻油、麻油,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调味品,这么多的假香油为何能够流入市场?  现在在网上可查到的有关"香油掺假"的报道,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原本一斤纯芝麻油成本至少在18元之上,但大量流入餐馆和农贸市场的所谓"芝麻油",售价有的甚至低到9、10元钱。  记者:多少钱一斤?  老板:16。  记者:你这怎么这么贵?  老板:有便宜的,你要便宜的?  记者:便宜的多少钱?  老板:便宜的12。  这是此前记者在河南某蔬菜批发市场以开饭店为由,和一位香油摊摊主的谈话。有商户告诉记者,香油掺假早已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一些便宜的芝麻油大部分是用香精、色拉油勾兑出来的。  商户:他兑了东西,他兑色了拉油,五块钱一斤。他卖十块。  还有业内人士透露,所谓现场磨制的小磨坊,实际上早已将掺好的油注入桶内,而出现在超市里的石磨,其实只能磨制芝麻酱,根本没法现场磨制香油。  商户:瞅不见,他不让你瞅见,早上开始磨,用石磨磨了,磨成浆了,兑了火碱水,开始咣当咣当晃了,晃到晚上才能出油。不是化学东西分离不了,全部是化学东西。  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掺杂掺假的香油可能影响人体的消化、呼吸系统,还会引起腹泻、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而“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规律更是已经在影响整个芝麻种植行业。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用最廉价的办法炮制“芝麻油”,其成本可以控制在每斤4块钱左右,稍有规模的作坊,年利润可以达到六七十万元。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句顺口溜:“市场丢给掺假的,芝麻扔给做饼的,往外没有出口的,回头没有种地的。”  屡禁不止的原因就是利润就是钱,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改变一下这种现状呢?近年来,芝麻收购价一直没有大幅提升,农民的种植热情也在下降。有数据显示,我国作为世界四大芝麻产地,近年来进口量正以10%逐年递增。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 //   姚景源:食品安全切不可单单看成一个简单的制假售假问题,它要侵害我们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机体,我觉得我们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知法。  由于检测与监管上的难度,问题芝麻油较少被查处,即使查处,也难以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对此,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食品专家周应恒建议,国家应该严格规定销售者注明相应油品的成分含量。  周应恒:标明是调和油这个问题没有,但是我们如果卖的调和油说成芝麻油,只要是无害的话不能说是食品安全问题,这是商家的诚信问题。事实上唯一可能的是通过商家商标和品牌来区分它的质量,要求商家注明里面的含量,那它如果是有欺诈行为,就可以来处理。

健康饮食 2021-09-02
吃正常处理和烹调肉是安全的

吃正常处理和烹调肉是安全的

  记者昨天从上海市公共卫生热线12320获悉,工作人员24小时为市民提供服务,近三日统计显示,总共接到市民关于H7N9禽流感的相关资讯千余例。从咨询情况看,市民最关心的有三方面的内容:预防H7N9禽流感措施,H7N9有哪些症状,禽类、肉类食品是否可食用。   “侬好,我想问问这个禽流感怎么预防比较安全?鸡蛋还能吃吗? ”这是一位阿姨的声音。一位女话务员耐心地按照标准培训的禽流感预防措施进行解答:“您好,煮熟的鸡蛋是可以吃的。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吃正常处理和烹调的肉是安全的。不要食用生蛋或者半熟蛋。在处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清洗和消毒所有与生肉接触过的家用器皿。 ” //   此外,工作人员会提醒市民注意饮食卫生,加工、保存食品时要注意生熟分开;不要购买未经检疫的禽肉制品,特别是可疑死禽制品;买回家的禽类制品要洗净、烧熟后才能食用,加工时要注意手部是否有伤口,如有伤口应带橡皮手套操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清洁口鼻后应及时洗手。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增强个人体质等。

健康饮食 2021-09-02
网友曝洽洽瓜子吃出幼虫

网友曝洽洽瓜子吃出幼虫

  据网友彭先生介绍,3月27日,在一大型超市购得一包洽洽香瓜子。晚上,杨先生将该包瓜子食用到一半时竟发现,嗑开的瓜子里面冒出来的不是瓜子仁,而是一条长约1厘米的死虫子,这让杨先生恶心不已。   该爆料一出,在论坛的浏览量瞬间过万,并很快激起了网友的强烈愤慨。就在不久前,洽洽瓜子刚被媒体曝出,在超市购买的一袋480克洽洽瓜子中,找到30多粒有虫眼的瓜子,100多粒有裂口的瓜子。随后,网友纷纷晒图回应,称也发现有虫眼,且破损霉变。 //   洽洽食品作为炒货行业龙头企业,自2011年上市以来屡屡被曝光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去年5月,洽洽瓜子被曝光使用陈年葵花籽作原料;去年12月,洽洽瓜子被媒体暗访称使用香精。

健康饮食 2021-09-02
送检牛肉全部含猪肉成分

送检牛肉全部含猪肉成分

  记者从杭州的几家农贸市场、晚间大排档、路边烧烤店、卤味店等随机抽取了8份牛肉制品,委托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动物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最权威的DNA测试。   检测结果显示:8份牛肉制品,5份没有检测出牛肉成分,且全部含有猪肉成分。这意味着这些牛肉产品全部涉假。  3月10日,记者先后从超市、农贸市场、卤味店、烧烤店里购买了8样牛肉食品。  红烧的牛肉,切块后像一个个握紧的拳头,个头均匀。光从外表看,无论是牛肉丸还是白切羊肉,肉眼根本看不出门道,从价格上看,动辄四五十一斤的牛羊肉更是分不清真假。在一番搜寻后,本报随机购买了8种不同的牛肉制品和5种羊肉制品,有生的,也有熟的,有品牌包装的,也有散装的。  3月11日下午1点半,保存完好的8件样品被送到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做权威检测。  为了确保公正,这些样本都隐去品牌、产地和购买地,他们被装在指定的样品袋里,等待着最严格的测试——动物源性成分检测。  动物源性成分检测,通俗地讲,就是DNA鉴定。是不是真牛肉,只要看它有没有牛肉的DNA成分。  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动物检验检疫实验室(以下简称“动检实验室”),是国家质检总局规划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省内首家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中国计量认证(CMA)的动物检验检疫实验室;同时也是浙江省国境安全检验检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通过了全球权威验证,是省内目前最权威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机构。  动检实验室实验人员对8个样本分别进行了牛羊猪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经过多次检测,反复比对,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个工作日后,检测报告出来了——8份牛肉制品样本中,5个未检出牛源性成分。通俗的说,就是没有牛肉成分。  样品一号:这整块熟牛肉从颜色、肌理、香味上看,很像一块很标准的牛肉;但是检测结果却无情地揭露:这块肉里面根本没有牛肉成分,其实是一块伪装得很好的假牛肉。  另外,熟水牛肉片、冰冻肥牛串、散装牛肉丸、冰冻散装牛肉卷都同样没有检测出牛肉成分,只检测出猪肉成分。  唯一检测出有牛肉成分的三个样本分别是袋装的牛肉丸、腌制牛柳和冷冻牛肉串,但是他们的成分并不纯——同样能检测出猪肉成分。  结论是:这8个牛肉样品中全部检测出猪源性成分,也就是说,它们都掺入了猪肉。  样本编号 特征  购买地点价格 检测结果  一号 熟牛肉块 萧山某农贸市场熟食摊位 48元/斤 未检出牛源性成分,检出猪源性成分  二号 红烧水牛肉切片 下沙某卤味城35元/斤 未检出牛源性成分,检出猪源性成分  三号 冷冻肥牛串 萧山某路边的烧烤店  3元/串  未检出牛源性成分,检出猪源性成分  四号  冰冻牛肉串  杭州市区某饭店2元/串  检出牛源性成分,检出猪源性成分  五号  袋装牛肉丸  杭州某小超市19.9元/斤 检出牛源性成分,检出猪源性成分 //   六号  散装牛肉丸  杭州某饭店 10元/斤 未检出牛源性成分,检出猪源性成分  七号  散装冷冻牛肉卷 下沙某农贸市场12元/斤 未检出牛源性成分,检出猪源性成分  八号  腌制牛柳  杭州某农贸市场30元/斤 检出牛源性成分,检出猪源性成分

健康饮食 2021-09-02
3成塑料饭盒放毒?中国乐扣乐扣称未加塑化剂

3成塑料饭盒放毒?中国乐扣乐扣称未加塑化剂

  “乐扣微波饭盒塑化剂未超标”   “LOCK&LOCK(乐扣乐扣)”等7款微波加热的塑料饭盒析出塑化剂,三成塑料饭盒会“放毒”?  昨天(3月23日),该消息在网上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担忧。  中国乐扣乐扣声明称,塑料产品均符合国家标准。  专家表示,正确使用塑料饭盒,消费者不必对“未超标”的塑化剂过于恐慌。  香港:7款产品塑化剂未超标  3月18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在其月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测试了25款标注微波炉用的塑料饭盒,其中7款的盒盖或盒身检出DBP、DEHP、 DINP及DIDP这4种塑化剂成分,含量在0.05毫克/千克至5毫克/千克之间。“LOCK&LOCK”易扣乐、泰国生产的“JCJ”等5款 各检出两种塑化剂,“JCJ”盒盖和盒身的DINP及DIDP含量最高。  自从去年白酒塑化剂事件后,此消息一出,又让很多人担心不敢用塑料饭盒在微波炉加热了。  记者注意到,香港消委会称,上述析出的塑化剂含量均低于欧洲标准规定,未超出标准限值。消费者如依照制造商的产品说明正确使用塑料饭盒,不会影响健康,没有任何问题,无需过分担忧等。  昨天,中国乐扣乐扣在官网挂出声明,认为这是被媒体转载后的“错误报导”,称所用的原材料PP材质安全,未加入任何塑化剂,塑料产品定期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放心使用。  其介绍,此次香港消委会测试的乐扣乐扣的易扣乐(EZLOCK)产品原产地越南,3年前已停止生产销售,目前也不在中国大陆生产销售,而且塑化剂限量符合欧洲标准及中国国家标准。  专家:避免加热含油脂糖分高食品  复旦大学教授厉曙光曾表示,他曾参与研究对49种塑料饮料瓶中的塑化剂进行测定,发现虽然含塑化剂,但都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这说明通过塑料瓶迁移进食品中的塑化剂含量相对安全,只要不是长期大量摄入,对健康不会有影响。 //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则介绍,塑化剂可以用来增加透明度和柔韧性,国家规定,在食品容器、食品包装材料如果使用塑化剂,不得接触油脂类食品和婴幼儿食品,并有特定迁移量或残留量。  据介绍,聚丙烯PP材质具有很好的耐热性,在100℃以上进行消毒灭菌,在不受外力条件下,150℃也不变形。一般用微波炉短时间加热并不会超出耐热上限,不会析出过量的塑化剂。  董金狮提醒,最好避免用塑料盒去加热含有大量油脂、糖分高的食品,一些盒盖如果不是用的耐热材质,加热时应将其揭开。

健康饮食 2021-09-02
火锅店底料加罂粟壳老板被判刑

火锅店底料加罂粟壳老板被判刑

  火锅底料添加罂粟壳?这样的传闻坊间早有流传。2011年2月工商总局、卫生部等4部门也针对问题火锅底料等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严处食品调味料中添加罂粟壳、罂粟粉等非食用物质的企业,但因添加罂粟壳被处罚的案例一直以来都很鲜见。   不过,日前宿迁有关部门对这种违法行为动了真格。因为生意不太好,宿迁市区一家连锁料理店老板和厨师长竟在火锅底料中非法添加罂粟壳,让客人“吃了还想吃”。昨天,宿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该市首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刑事案件,料理店负责人和厨师长分别被判刑。  通讯员丁涛 朱来宽 记者高峰  案件披露  案发三份汤料样本查出罂粟碱  在宿迁市,提起湘鹅庄汤锅料理店,很多爱吃火锅的市民都曾经光顾过。这家全国连锁火锅店曾在宿迁市区霸王举鼎附近和幸福南路开了两家一定规模的店面,但都在去年春夏生意红火之时,先后关门。  “因为在火锅底料中添加罂粟壳,该餐饮单位已被依法吊销了《餐饮服务许可证》。”宿迁市餐饮食品安全监督所一位执法人员介绍说。宿迁市宿城区湘鹅庄汤锅料理店于2009年11月4日经宿迁市卫生局和宿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发放餐饮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属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为当时年仅三十岁的王女士。  在一次随机采样监督检测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宿迁市湘鹅庄汤锅料理店火锅底料中有可疑成分。为了保证万无一失,2012年2月,执法人员再次对幸福南路的湘鹅庄二分店进行随机采样监督检测,这次执法人员发现所抽取的3份火锅汤料中均有可疑物质。  执法人员将样品送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发现,三份样品中均含有罂粟碱、蒂巴因、可待因、吗啡等有毒、有害成分,检测结果为不合格,涉嫌食品非法添加罂粟壳。  交代老板授意厨师长添加罂粟  讯问中,该店负责人王某称火锅底料由新疆的连锁总部统一配送,但进货单已丢失。该料理店全国有几十家连锁店,案情重大,药监部门随即与宿迁市公安局组成调查组赴新疆调查。  在当地公安部门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配合下,联合调查组对该连锁企业总部的火锅底料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并未检出罂粟碱等有毒、有害成分。同时也未发现宿迁湘鹅庄火锅料理店从总部购进火锅底料的相关信息。  在证据面前,王某和厨师长尚某无法再狡辩下去。据王某供认,因其经营的料理店生意不好,为了吸引顾客,是她让尚某在店内熬制的红油中加入罂粟壳粉。王某先从非法渠道采购罂粟壳,粉碎后由尚某加入其自制的火锅底料中,以增加口感,吸引顾客。王某供认,该自制火锅底料仅供宿迁门店使用,未销售至其它餐饮单位。  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王某、尚某于去年6月2日被宿城警方刑事拘留,同年7月7日被逮捕。  判决老板、厨师长双双被判刑  宿迁市宿城区法院刑庭副庭长王梅玲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王某、尚某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且系共同犯罪。但两人在火锅底料中添加罂粟壳,只是为了火锅好吃一些吸引顾客,在案发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认罪悔罪,遂予以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故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处罚金1万元;判处尚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处罚金5000元。  宿迁市药监部门执法人员表示,该市每年都会对火锅店进行重点抽检,但目前只发现湘鹅庄这一例。如果怀疑自己吃了罂粟壳火锅,市民可以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新闻延伸  罂粟壳没什么调味作用  本案中,店老板王某说,她在火锅底料中加入罂粟壳,就是为了让火锅好吃,吸引回头客。那么罂粟壳真的“好吃”吗?宿迁市一家医院的资深药剂师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大多数罂粟壳本身是没有味道的,有些罂粟壳甚至带有酸涩的苦味,火锅汤底本身对食物的调味作用都非常微小。  事实上,餐饮经营者在火锅中使用罂粟壳,目的主要是让人上瘾。罂粟壳其实就是干燥之后的罂粟果壳,含有包括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多种生物碱,长期食用能使人体产生快感,处于一种特殊的愉悦状态,并逐渐产生依赖性,最终导致上瘾。长期食用罂粟壳严重时可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 //   如何辨认“罂粟锅底”  火锅店的底料里是否添加了罂粟壳,从外观上很难识别。完整的罂粟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一头尖,另一头呈6—14条放射状排列的冠状物。  火锅店通常是将罂粟壳碾成粉状,直接添加在食物中,或者将其和着香葱、姜片等一起做调料,甚至与辣椒粉混在一起,做成辣椒油,因此“罂粟壳火锅”难以辨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化验室的检验,取50ML的火锅汤(最好取下层含油少的汤)送当地的相关检测机构或公安局的刑事技术化验室进行成分的检测分析。

健康饮食 2021-09-02
漂浮死猪检出猪圆环病毒 不属人畜共患病

漂浮死猪检出猪圆环病毒 不属人畜共患病

  3月11日,记者从上海市农业委员会获悉,黄浦江松江段水域漂浮死猪事件发生后,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会同松江区动物疫控中心,现场采集了死猪的心、肝、脾、肺、肾、淋巴结、扁桃体等内脏样品共5套。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了六种病原,包括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3种重大动物疫病,以及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流行性腹泻等3种生猪常见疫病。结果从一份样品中检出猪圆环病毒病原阳性,其余样品所有检测项目均为阴性。上海市农业委员会继续追溯源头,调查原因,并同兄弟地区联手,采取措施,制止向河道抛扔死猪。 //   据介绍,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是一种近年来比较多发的猪的传染性疫病,不属于人畜共患病。

健康饮食 2021-09-02
臭豆腐用粪水二次增臭?

臭豆腐用粪水二次增臭?

  报道众说纷纭,但对其制作过程却都语焉不详,更多的是采用“×××小贩自曝黑幕”用泔水或粪水二次浸泡臭豆腐,可以增臭;使用绿矾、硼砂和硫化钠等化学品,可以催熟出“速成臭豆腐”。   究竟有没有这样的无良做法?《好奇实验室》没亲眼所见,不能妄下定论。那这样的粪水臭豆腐、化学臭豆腐,和正常的臭豆腐在色、香、形上有什么不同?能否轻易分辨?口说无凭,实验为证,《好奇实验室》决定自制试一试。  生的粪水臭豆腐臭得不正常 化学臭豆腐发黑发绿  实验开始前,我们找了4位同事来当观察员。他们分别是:  1号观察员汪江军:富阳人,祖上做臭豆腐已有120多年,自诩为“富阳臭豆腐少东家”。  2号观察员吴侃:绍兴人,吃了20多年的绍兴农家臭豆腐。  3号观察员熊文媛:南京人,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美食达人,她有句名言:体形都是吃出来的。  4号观察员陈伊:杭州人,重口味吃货,尤其偏爱臭豆腐。  实验一:泔水、粪水二次增臭  将买来的正常臭豆腐,分别浸泡在泔水和粪水里,24小时后,捞出、洗净,结果  泔水泡出的臭豆腐,外观和普通臭豆腐一样,但气味不正常,有类似过夜馊水的酸臭味;  粪水泡出的臭豆腐,外观也和普通臭豆腐一样,但气味上更臭一点,粪水味非常明显。  4位观察员都说,泔水、粪水泡出来的臭豆腐,气味不像是臭豆腐应有的,嗅觉上很容易分辨。  实验二:化学臭豆腐  网传配方有三种:  配方一:把老豆腐浸泡在加了绿矾和硼砂的泔水里;  配方二:把老豆腐浸泡在加了绿矾和硼砂的粪水里;  配方三:把老豆腐浸泡在加了绿矾和硫化钠的清水里。  这三种化学品都不是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绿矾即硫酸亚铁,它和硼砂化学反应后会产生黄色的化合物,让老豆腐变色;硫化钠又叫臭碱,它溶于水后,会产生臭味。  泡了20个小时后  配方一做出的臭豆腐,臭味中带有类似过夜馊水的酸臭味,豆腐表面由白色变成了淡绿色,像霉变了一样;  配方二做出的臭豆腐,臭味中带有粪臭味,表面也变成了淡绿色;  配方三做出的臭豆腐,可以说根本就不臭,外表腐蚀很严重,像是裹了一层黑黑的柏油。  4位观察员都说,从外观颜色上判断,正常的臭豆腐颜色比较淡,而化学速成的臭豆腐颜色变黑变绿,很容易就能区分开来。  实验三:油炸后辨真假  最后,《好奇实验室》将这些自制的“二次增臭”型、“化学速成”型臭豆腐全部油炸,再和正常的油炸臭豆腐作对比。  这一环节是最考验功力的,4位观察员不仅要从颜色上去区分,还要考虑臭豆腐油炸后的孔隙、软硬度等等。结果  用泔水、粪水“二次增臭”的臭豆腐油炸后,酸臭味、粪臭味消失了,只留下豆腐油炸后的香味;孔隙和正常油炸臭豆腐一样,色泽都是金黄色,只是比正常臭豆腐略深一点而已。 //   配方一、配方二做出的臭豆腐油炸后,酸臭味、粪臭味也消失了,可外表都变成了深黄色,内部没孔隙,仍旧是一块老豆腐;  配方三做出的臭豆腐油炸后,表面变成了墨绿色,内部也没有孔隙。  观察员们都说,“二次增臭”臭豆腐油炸后,外形、气味和正常臭豆腐相似,很难区分,如果单个判断的话,确实很难分辨真假。而自制的“化学速成”臭豆腐,特征明显,比较容易辨别。

健康饮食 2021-09-02
鸭肉+羊油+染色剂羊肉卷 成本6.7元卖20元

鸭肉+羊油+染色剂羊肉卷 成本6.7元卖20元

  有毒添加剂超标2000余倍   记者跟随警方来到位于辽阳市辽阳县首山镇某村的升泰肉联厂时,尽管距离民警查封该厂已过几天,但是空气中仍然弥漫着羊肉的膻味。  “你们闻到的膻味主要是从这个池子散发出来的,犯罪嫌疑人将鸭肉与羊油一层一层地卷起来,然后泡入掺有保水剂的水中,捞出来时鸭肉就带上了羊肉味。”负责此案现场抓捕的鞍山市公安局铁东分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姚国亮指着“缓化解冻间”的一个池子说,浸泡一定时间后,鸭肉不仅带上羊肉味,肉中的水分也会高达30%。  据介绍,浸泡后的鸭肉,会进入另一套加工程序:放入染色剂、打碎搅拌,再经过压卷,鲜红诱人的“羊肉卷”就加工完毕,包装后即可销售。  在存放非法添加剂的辅料间,姚国亮指着标注有“3号料”、“7号料”的袋装货物告诉记者,“3号料”是保水剂和粘合剂,“7号料”是染色剂(改良剂),经初步检测认定,添加剂中含有磷酸钠和亚硝酸钠成分,前者过量食用会导致人体钙大量流失,引发骨髓并发症;后者长期食用容易引起癌变。警方正是通过对这两种添加剂的追踪,发现并最终完整打掉这一生产有毒有害羊肉卷的犯罪团伙。  据介绍,今年年初,辽宁省公安厅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侦查员发现,有人大量销售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非法添加剂,用于牛羊肉卷的生产加工。警方调查发现,非法添加剂是从沈阳市宏某、清某二人处流出。警方随即对升泰肉联厂跟踪摸排,掌控了该厂生产“假羊肉卷”的犯罪事实。  据该厂主要负责人、犯罪嫌疑人李某交代,他从宏某处购买添加剂时,被告知要按照1.5%的比例将肉与添加剂进行混合,可是按照这个比例加工出来的肉卷一煮即碎,不像羊肉,于是在经过一系列试验后,将添加比例固定在2.2%。  “目前已经检测出,两种添加剂中都含有亚硝酸钠,含量高达8639.4毫克/千克,超标2000余倍。”姚国亮告诉记者,根据国家标准,在生鲜肉中严禁添加包括水在内的任何物质,对非有意添加、自然生成的亚硝酸钠,《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限量一般为3毫克/千克。  “二进宫”只为巨额利润  “升泰肉联厂去年12月初刚刚建成投入生产,李某就是冲着春节肉类市场需求量大来的,所以含有添加剂的假羊肉卷只销售了很少一部分。”姚国亮告诉记者。  据警方介绍,李某此次已经是因为食品犯罪第二次被抓获了。2011年5月,李某所开的亿丰肉制品加工厂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查封,李某也因此被判处一年半有期徒刑,缓期两年执行,并处罚金12万元,禁止从事肉制品加工执业一年。  “根据警方掌握的情况,李某此次生产加工有毒有害羊肉卷前期投入达600万元,从厂房面积、生产线、生产设备、日生产量可以看出,他这次要做大的。”姚国亮说,李某如此不惜血本,背后的动力就是巨额利润。  据调查,李某购买的鸭肉成本价在6.7元/斤,而成品羊肉卷的市场价格在20元/斤左右,扣除其他原料成本与人力成本,利润十分可观。  李某交代,从去年12月投产以来,工人熟练后一天大约生产一吨多肉卷,具体生产了多少他也不太清楚。  姚国亮介绍说,现场缴获的未销售假羊肉卷有40余吨,仅此就能获利160万元,如果未被公安机关查获,李某的投资很快就能收回,还会赚不少钱。 //   李某还将家人拉了进来。据警方介绍,李某的妻子负责购买原料和工厂的日常管理,李某的女儿负责财务管理,李某的女婿负责产品销售。  记者采访李某问及他家人在工厂中担任什么职务时,李某极力想将家人撇清,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如果不对李某一家人的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将有更多群众更多家庭受到危害。”姚国亮表示。

健康饮食 2021-09-02
中国销毁近5吨雀巢巧克力和宜家蛋糕

中国销毁近5吨雀巢巧克力和宜家蛋糕

  北京时间3月5日晚间消息,据外媒报道,中国当局宣布已销毁近两吨瑞典宜家进口的巧克力蛋糕,原因是相关产品违反了食品质量标准。本周上海检疫局还销毁了2.7吨雀巢巧克力棒。   美联社报道指出,上海检疫局称,在最近一轮食品质量检查中,当局还销毁了包括卡夫奶油干酪在内的多种进口食品。过去几年中,中国政府已加强了食品安检的力度,此前中国曾爆出多起假冒和伪劣产品丑闻。 //   去年12月,肯德基[微博]供应商在禽类中违规用药的消息爆出,这家连锁餐厅在中国的销售重跌。肯德基方面估计,2013年1月的销售下滑了37%,肯德基已宣布将加强质量控制以求赢回中国消费者的心。  上海检疫局指出,销毁的由宜家进口的巧克力杏仁蛋糕总计1.872吨,理由是大肠杆菌超标。该局还称,被销毁的雀巢巧克力棒含有过高的山梨糖醇,这是一种甜味剂,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肠道问题。  宜家北京、雀巢和卡夫中国方面的发言人尚未对上述报道发表评论。

健康饮食 2021-09-02
曝光明牛奶三成不合格:优倍大肠菌群超标

曝光明牛奶三成不合格:优倍大肠菌群超标

  网曝:大肠菌群超标近日,有网友贴出了一份《2012年宁波奶制品抽检不合格清单》。这份清单显示,在2012年8月到9月间,宁波市场上的54份牛奶样本不合格,涉及宁波、涌优、光明、双峰4个牛奶品牌。不合格的原因无外乎两种:β-内酰胺酶阳性、大肠菌群超标。   昨天,记者在宁波食品安全办官网上,找到了来源于宁波食品药品监管局的《2012年下半年宁波市乳制品评价性抽检结果通报》。该公报称,全年共抽检鲜奶(巴氏杀菌乳)、酸奶、纯奶(超高温灭菌奶)、婴幼儿配方奶粉4个品种乳制品608批次,不合格63批次,合格率89.64%。记者注意到,不合格产品全部来自鲜奶产品,但该网没有公布具体不合格产品名称。  不过,据媒体报道,这63批次不合格产品涉及光明、宁波、涌优、一鸣、新希望(13.92,-0.22,-1.56%)双峰等5个品牌,其中光明鲜奶产品共被抽检71批次,有21批次经检不合格,合格率为70.42%。其中光明旗下的200毫升和500毫升盒装优倍高品质鲜牛奶分别被检出β-内酰胺酶阳性、大肠菌群超标。  光明:正在积极沟通 //   光明乳业有关负责人龚妍奇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近日从网络论坛上得知了上述信息,公司对此高度重视,正在积极沟通过程中。  龚妍奇表示,对于网络论坛提及的产品公司立即核查了去年生产过程记录及产品出厂检测记录,均显示为合格。目前对于网络论坛提及的产品评价性抽检信息公司正在积极沟通过程中。  对于公司具体与哪个部门沟通,是否包括宁波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内,龚妍奇没有回复。

健康饮食 2021-09-02
宜家称“掺马肉”肉圆未涉中国

宜家称“掺马肉”肉圆未涉中国

  日前陷入“马肉风波”的宜家特色食品瑞典肉圆,让消费者引发担忧。昨日,宜家中国称,宜家中国出售的瑞典肉圆没问题,其食材来自厦门,不涉及停售、召回等事宜,目前正常销售。   昨日,宜家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宜家中国区所出售的瑞典肉圆均来自福建的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的食品供应商。 //   “我们不会允许食品中使用任何在宜家的食谱规范以外的材料,且通过设立标准、产品认证和通过认证实验室对产品进行分析等手段来保证食品质量。”宜家中国区公关总监许丽德告诉记者。  日前来自捷克国家兽医局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宜家捷克分店出售的肉圆里发现马肉。随后,宜家宣布召回在瑞典等14个欧洲国家出售的此类肉圆。  据介绍这些肉圆是从瑞典进口的,而瑞典宜家公司已宣布瑞典境内所有门店暂停售卖传统食品肉圆,原因是这些肉圆被怀疑掺杂马肉。

健康饮食 2021-09-02
< 17 18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