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儿,是出自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妖王角色之一,为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之子,外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是他的乳名,婴儿大小,妖童外型,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身穿锦绣战裙,他使用一杆丈八火尖枪,武功非凡,经常与人赤脚打斗,又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的法术,以五行车作法,口里吐火,鼻子喷烟,功力十分了得。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假扮成一个受难的孩童,以麻绳自缚手脚吊在树上引唐僧师徒搭救,但被孙悟空识破,便直接用狂风卷走唐僧,后和孙悟空大战,变成观音模样骗擒猪八戒。孙悟空一时难以降伏,请来四海龙王下雨也难灭三昧真火,孙悟空只能去请来观音菩萨降伏红孩儿,用玉净瓶的甘露熄灭了三昧真火,并派徒弟木叉(木吒)去向其父托塔天王借用三十六把天罡刀,藏在莲花台宝座中困住红孩儿。观音菩萨给红孩儿戴上五个金箍儿(乃金紧禁三箍之一),最终降伏了红孩儿,他便跟在观音菩萨的身边做了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 目录 1基本资料 2角色形象3人物简介4原著描写5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红孩儿别名:圣婴大王、善财童子饰演:赵欣培、孟彦森、苗雅宁性别:男登场作品:《西游记》年龄:300岁+父母:牛魔王、铁扇公主居住地: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兵器:火尖枪身份:妖王→善财童子技能:三昧真火 角色形象2 红孩儿出生于魔道,自幼起就上山学道,在火焰山修炼后得道,得到了三昧真火的法力,具有三百年的道行和功力,同时也有三百多岁的岁数,但他的外形依旧是个婴孩般的模样,心性亦如孩童一般,喜欢赤身赤脚。小说原文中提到红孩儿是婴儿大小,外形富态,皮肤白嫩,平常喜欢光着身子,仅有腰间围着一个红色战裙遮住私处。他妖术高超,口鼻火气冲天,会从嘴里放出三昧神火,还精通各种变化术,火尖枪枪法等神通,之后占山为王,独自当王称霸火云洞,手下有一大群小妖,方圆百里以内的山神土地都归服于他。红孩儿妖性缠身,本性凶恶,曾伤害过很多生灵,还吃过不少人肉,喝过人血,他听说吃了唐僧的肉就能长生不老,便变作一个赤条条的男孩儿,以麻绳捆绑手脚,吊在树上引唐僧师徒搭救,趁机兴风抓走的唐僧,和孙悟空大战都不曾败过,但始终不是观音的对手,他被观音的净瓶之水克了三昧真火而降服,结果中了观音的诡计后困在莲花宝座上被许多刀子定住,身上还被戴上了好 人物简介3 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外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是他的乳名。他使用一杆丈八火尖枪,武艺一般,又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他的鼻子会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脚打斗。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变作一个赤条条的孩童,用麻绳捆绑手脚吊在树上引唐僧师徒搭救,趁机兴风卷走唐僧,计骗擒猪八戒。孙悟空一时不能降服,去落伽山请来观音菩萨,又让护法惠岸行者木吒借来托塔天王李靖的天罡刀,收服了红孩儿,让他做了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 原著描写4 有那一伙管兵器的小妖,着两个抬出一杆丈八长的火尖枪,递与妖王。妖王轮枪拽步,也无什么盔甲,只是腰间束一条锦绣战裙,赤着脚,走出门前。行者与八戒,抬头观看,但见那怪物——面如敷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战裙巧绣盘龙凤,形比哪吒更富态。双手绰枪威凛冽,祥光护体出门来。哏声响若春雷吼,暴眼明如掣电乖。要识此魔真姓氏,名扬千古唤红孩。武力那妖魔与孙大圣战经二十合,不分胜败。猪八戒在旁边,看得明白:妖精虽不败降,却只是遮拦隔架,全无攻杀之能;行者纵不赢他,棒法精强,来往只在那妖精头上,不离了左右。单论肉搏能力被悟空完全压制,但有绝技三昧真火和法宝五行车,孙悟空能用避火诀破解,但因为曾在八卦炉被烟熏落下了怕烟的弱点阴差阳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导致火气攻心,又掉在河里被冷水一激导致昏过去。绝技:三昧真火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 影视形象5 时间影视作品扮演者1987年央视版《西游记》赵欣培1996年TVB《西游记》许秋怡1998年TVB《西游记》欧倩怡2005年红孩儿丁宇佳2005年宝莲灯史良2010年浙版《西游记》孟彦森2012年张版《西游记》苗雅宁2016年刘版《大话西游》王一博2016年潘礼平版《小戏骨红孩儿》周冉
火焰山土地是电视剧称央视版《西游记》、86版《西游记》、08版《西游记》、港版《西游记》的角色。 目录 1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火焰山土地职业:土地
宁妃郭宁莲(?-1398年),南直隶凤阳府凤阳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嫔妃,郭山甫的小女儿。明史上说郭山甫善相人。朱元璋尚未发迹的时候,路过其家,郭山甫相之,惊道:“公相贵不可言。”并对儿子郭兴和郭英说:“吾相汝曹皆可封侯者以此。”于是郭山甫急忙跟随朱元璋,并将女儿遣往侍奉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即位,封郭氏为宁妃。李淑妃薨后,命郭宁妃代理后宫事务。郭家也满门尊贵,郭山甫直封到营国公,郭兴、郭英都以功封侯。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 基本资料1 本名:郭氏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南直隶凤阳府凤阳县(今安徽省凤阳县)逝世日期:1398年 人物生平2 明史上说郭山甫善相人。朱元璋尚未发迹的时候,路过其家,郭山甫相之,惊道:“公相贵不可言。”并对儿子郭兴和郭英说:“吾相汝曹皆可封侯者以此。”于是郭山甫急忙跟随朱元璋,并将女儿遣往侍奉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即位,封郭氏为宁妃。李淑妃薨后,命郭宁妃管理后宫事务,代理皇后职权。郭家也满门尊贵,郭山甫直封到营国公,郭兴、郭英都以功封侯。郭宁妃生有鲁荒王朱檀,根据郭氏家谱中保存的家书,在朱檀之前她还生有两个女儿(汝宁公主,大名公主)。郭宁妃卒年不详,一些史料认为也是被明太祖赐死。
弥勒佛(即弥勒菩萨,也叫弥勒菩萨摩诃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注:大肚弥勒佛(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天冠弥勒菩萨(古印度弥勒佛形象)、布袋罗汉并非同一形象。 目录 1基本资料 2释名3未来之佛4弥勒尊佛入世5瑜伽师地论6菩萨心咒7布袋和尚8民俗与传说9佛像来历10其他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弥勒佛,大肚弥勒,天冠弥勒菩萨外文名: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别名:阿逸多菩萨摩诃萨国籍:古印度民族:婆罗门出生日期:正月初一主要成就: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未来娑婆世界教主出生地:古印度信仰:佛教代表作品:弥勒五论师承:释迦牟尼中国道场:浙江省宁波雪窦山-雪窦寺 应化身:契此(布袋和尚) 释名2 弥勒佛,也称弥勒尊佛,即未来佛,藏语谓“强巴”。据季羡林先生考证“弥勒”是从吐火罗文音译过来的简称,追其根源,始自梵文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梅旦丽耶。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或言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入灭,为一生补处菩萨,生于兜率天内院。之后因缘成熟时,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绍释迦如来之佛位,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世间)阎浮提有翅头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以三会说法化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初过 未来之佛3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曰:“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伽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说弥勒下生经》: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胁生。如我今日右胁生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兜率诸天各各唱令。弥勒菩萨已降神生。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身黄金色。弥勒为贤劫千佛之第五佛。自今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出世于第十之减劫。继绍释尊。观音菩萨第49次化身以华林园龙化树下三会说法,化了一切之人升天。《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曰:“时诵经仙人者,今此众中婆罗门子弥勒菩萨摩诃萨是。我涅盘后五十六亿万岁当穰佉转轮圣王国土华林园中金刚座处龙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转妙法轮。”《菩萨处胎经》曰:“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下成无上等正觉。”弥勒佛是贤劫第五尊佛,弥勒菩萨正于兜率 弥勒尊佛入世4 弥勒菩萨入世的箴言,在佛教各派别的经典中均有描述,故弥勒菩萨成为佛教徒的被救度的寄托。在大乘经典中,弥勒是姓,阿逸多是名,与上座部的传说不同,可能是来自大众部的传说。据说弥勒菩萨出身于南天竺婆罗门家庭,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常修行菩萨道,现住兜率天兜率内院修行、说法。根据《杂阿含经》,兜率天的天人寿命是四千岁,相当于人间5.76亿年,这是以万万为亿,如果以千万为亿则有如五十六亿年这样的记载,等时机成熟后,菩萨将会继承释尊而降生南瞻部洲人世间,出家修行,觉悟成佛。并将于龙华菩提树下举行三次传法盛会(又称龙华三会),分别度化九十六、九十四、九十二亿众生,令他们开法眼智,证阿罗汉果,脱离生死轮回。弥勒菩萨信仰在古印度就甚为流行。据巴利文《大史》记载,公元前2世纪有锡兰王杜多伽摩尼(duṭṭhagāmaṇī)临终时蒙众天神驾车迎往兜率天;据《大唐西域记》、《婆薮盘豆法师传》记载,无著、世亲、狮子觉都发 瑜伽师地论5 汉传佛教认为弥勒写作了五部主要的论书,称为“慈氏五论”。《瑜伽师地论》,藏传佛教认为此论为无著所作。《分别瑜伽论》,此论已失传。《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金刚般若经论》。藏传佛教所传的五论,内容有所不同,除《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与汉传相同外,其余三论不同。《现观庄严论》,汉地未传,民初法尊法师汉译有《现观庄严论略释》。《辨法法性论》,汉地未传,民初法尊法师由藏译汉。《大乘最上要义论》,此论内容同于汉传《究竟一乘宝性论》,但汉传此论题为坚慧所造。此论为无著经由禅定,上升至兜率天亲自从学于弥勒菩萨,从弥勒处得到此论并传述后世。梵名Yogacarabhumi,略称瑜伽论。为瑜伽行学派的基本论书,亦为法相唯识宗最重要的典籍。内容记录作者闻弥勒自兜率天降至中天竺阿逾陀国之讲堂说法之经过,其中详述瑜伽行的观法,主张客观对象乃人类根本心识的阿赖耶识所假现之现象,须远离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等 菩萨心咒6 梵文:OmMaitreyasvāhā!汉音:嗡埋特雷耶司哇哈!藏音:嗡美镇达楞梭哈弥勒菩萨心咒之功德:若有闻此咒音一字者,亦不落三恶道,亦不入胞胎,而生莲花中。 布袋和尚7 简介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其实这是按照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布袋和尚,明州(今宁波)奉化人,或谓长汀人,世人不知道他的族氏名字,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表法形象来源布袋和尚应化事迹不胜枚举,在这里略举一二,若有人问怎样做才不可堕他人是非,布袋和尚就以偈回答: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泱日暗消磨。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要使此心无挂碍,自然证得六波罗。有人问和尚有法号否?布袋和尚又以偈答: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打开遍十方, 民俗与传说8 民间传说,夏王治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可好哩!可是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到了哪个朝代,世上乱起来了。天有时候旱,有时候涝,有时刮大风,有时下大雨。人有的穷了,有的富了,有的成了财主,有的成了奴隶。那时期,村里有户财主,家里雇着几个觅汉(即长工)。一天,吃过晚饭,人们祭灶神。小觅汉见了,便悄悄地跪在灶王爷跟前祷告说:“灶王灶王显显灵,天阴了不要晴,黑了不要明;大小给个病,可别要了命。”不想,这话刚好叫财主听到了。等小觅汉走后,财主也跪在灶王跟前祷告说:“灶王灶王显显灵,天阴了就暗,黑了就明;要病叫他闲时病,忙时不误做营生。”当时,灶王爷正在打瞌睡。没有听清楚;迷迷糊糊记得“阴、晴、雨、风、病、痛……”几个字,便牢牢记在心上。说话间,一年过去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各路神佛都要上天,朝见玉皇大帝,灶王爷当然也去了。他比谁去得都早,因为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财主和小 佛像来历9 弥勒菩萨摩诃萨在中国大乘佛教中的形象共有三个。第一个形象出现在十六国时期,是交脚弥勒菩萨形象。该形象依据《弥勒上生经》,说他本是世间的凡夫俗子,受到佛的预记,上生兜率天,成为登十地成等正觉的菩萨,演说佛法,解救众生。第二个形象出现在北魏时期,演变为禅定式或倚坐式佛装形象。该形象依据《弥勒下生经》,说他将由兜率天下到人世间,接替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由菩萨变为未来佛。此为标准佛—相。第三个形象自五代开始出现,五代后梁时期在江浙开始出现以契此和尚为原型塑成的笑容可掬的大肚僧人形象。契此和尚圆寂前,曾留下偈颂:“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此被中国地方僧人认定为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所以此后弥勒菩萨的塑像就经常被塑成和蔼慈祥、满面笑容、豁达大度、坦胸露腹的慈爱形像,常被中国人乱称为笑佛、欢喜佛、大肚弥勒佛。著名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便把菩萨的宽 其他10 瑞岩造像瑞岩弥勒造表法像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瑞岩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至正元年(1341)由吕伯恭等人鸠工,依岩石自然形态雕凿,明洪武元年(1368)竣工,历时27年。石像高9米,宽8.9米,厚8米;头部高2.3米。弥勒表法像尊足着草履,身披袈裟,盘腿打坐,袒胸露腹,左手捻珠,右臂垂腹,两眼平视,双耳垂肩,笑容可究。造型准确,神态逼真,线条流畅。万历十一年(1583)重建,泰昌元年(1620)叶向高募缘重建,上增魁星楼,名石佛阁。清同治元年(1862)阁毁圮,现仅存十株残缺不全的石柱,柱上阴刻:“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石碑3通,一为明万历十一年重建弥勒尊阁时碑刻。余2通碑面风化字迹模糊不清元代尊崇大乘佛教,因此元兵入闽时虽大肆破坏,但各地的寺观却未受损害。被誉为“江南第一佛”的瑞岩弥勒佛尊佛石刻表法像,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年),由邑人吕伯恭召集工匠精心雕琢而成
朱紫国国王,小说人物,出自《西游记》原著第六十八至七十一回。年少时极好射猎,他曾落凤坡前,射孔雀大明王所生雌雄两只幼雀,孔雀大明王忏悔以后,吩咐教他拆凤三年,身耽啾疾。后来,金毛犼咬断铁索走来,与朱紫国王消灾。扮演者为龚鸣。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朱紫国国王别名:陛下饰演:龚鸣性别:男登场作品:《西游记》国籍:朱紫国配偶:金圣宫娘娘 人物经历2 在一年的端午节,金毛吼化作赛太岁驾云而来,让国王献出金圣宫娘娘,不然就吃了一国的臣民。国王无奈将金圣宫推出海榴亭外,被那妖响一声摄将去了,朱紫国王为此着了惊恐,把那粽子凝滞在内,况又昼夜忧思不息,所以成此苦疾三年。后唐僧师徒路过此地,孙悟空巧行医,炼成乌金丹,并唤来东海龙王敖广,一口津唾,化作甘霖,是为药引——无根水。这药引也非同寻常。那国王吞下乌金丹,便下秽污痰涎,内有糯米饭块一团,除下病根,心胸宽泰,气血调和,精神渐抖擞,脚力也强健。悟空后治其里。酬谢宴上,行者进而问询“惊扰何事”,探得国王发病本源,便去降伏妖邪,营救金圣娘娘。先是打退赛太岁的先锋,问明妖精的情况。继而打杀妖精的心腹,变化成“有来有去”,混进妖洞,探明了妖精虚实。随之变化在金圣娘娘的贴身女婢春娇,偷得了妖精的宝贝紫金铃,终于战胜了妖怪,救回了金圣娘娘。朱紫国国王的病至此“痊愈”。 影视形象3 1986年《西游记》龚鸣饰朱紫国国王
百眼魔君,男,是明代神妖小说《西游记》中的妖怪,又叫作多目怪,由大蜈蚣修炼而成的妖魔。出现于原著第七十三回《西游记·情因旧恨施灾毒心主遭魔幸破光》。他身居黄花观,是盘丝洞的七名蜘蛛精的师兄,是个炼制丹药的道士,兵器是一把宝剑,其所炼制的毒药堪称天下一绝。 目录 1基本资料 2百眼魔君原著资料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百眼魔君别名:多目怪、大蜈蚣精饰演:李鸿昌性别:男登场作品:《西游记》兵器:宝剑结局:被毗蓝婆菩萨收服居住地:黄花观 百眼魔君原著资料2 戴一顶红艳艳戗金冠,穿一领黑淄淄乌皂服,踏一双绿阵阵云头履,系一条黄拂拂吕公绦。面如瓜铁,目若朗星。准头高大类回回,唇口翻张如达达。道心一片隐轰雷,伏虎降龙真羽士。宝剑双手一齐抬起,两胁下有一千只眼,眼中迸放艳艳金光,并伴有森森黄雾,十分厉害。能把方圆十余里困在金光黄雾中,左右却如金桶,东西犹似铜钟,只在那金光影里乱转,向前不能举步,退后不能动脚,却便似在个桶里转的一般。防御力更胜孙悟空的金钢之躯,能承受其撞击而不损分毫并反伤破了孙悟空的金钢之躯。并使拥有金钢之躯的孙悟空也被罩得爆燥心急、力软筋麻、浑身疼痛而难以忍受。完全笼罩了前后左右以及上方,只有通过遁地术或变化为穿山甲等从下方才可逃脱。百眼魔君大战孙悟空“妖精轮宝剑,大圣举金箍棒。都为唐三藏,先教七女呜呼。如今大展经纶手,施威弄法逞金吾。大圣神光壮,妖仙胆气粗。浑身解数如花锦,双手腾那似辘轳。乒乓剑棒响。惨淡野云浮。劖言语,使机谋,一来
九灵元圣,《西游记》中的妖怪,又叫九头狮子;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座驾。整部《西游记》中,极少数对唐僧肉不感兴趣的妖怪之一。趁天尊狮奴偷喝太乙天尊的轮回琼液沉醉之际,私下凡间,在玉华州竹节山九曲盘桓洞落草为妖三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并收下黄狮、狻猊、抟象狮、白泽、伏狸、猱狮、雪狮七狮;它被七位狮子精尊称为“祖翁”,旗下徒子徒孙无数。 目录 1基本资料 2特点3实力4出场5洞府6经历7结局8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九灵元圣别名:九头狮子、祖翁饰演:李建成 贾石头性别:男登场作品:《西游记》及其衍生作品主人:太乙救苦天尊居住地:天竺国玉华州竹节山九曲盘桓洞 特点2 好为人师,极其护短,重情重义。在明知齐天大圣不好惹的情况下,仍纵容黄狮的盗窃行为,带着七狮强出头,大举进攻凡人国度,导致七狮被灭,得不偿失。 实力3 九灵元圣法力高强,但却没修成人形,一直以兽身行动。虽无武艺,但杀手锏强大,能以头生擒孙悟空与沙僧;它好为人师又极其护短,纵容黄狮盗窃宝物惹恼孙大圣却强要出头,叫声:“苦啊!我黄狮孙死了!猱狮孙等又尽被和尚捉进城去矣!此恨怎生报得!”九头擒拿是九灵元圣的杀手锏,但可惜是一招鲜,效果只有第一次好使,第二次就被行者回头跳开,而且一次最多只能抓九个生物,他的主人太乙救苦天尊对孙大圣的态度很恭敬,狮奴知道他出逃后对他破口大骂拳打脚踢。吼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太乙天尊介绍,剧情无表现。九头擒拿:摇摇头,九口一出,必然擒敌,就连孙悟空也被其所擒,第二次使用被孙悟空回头跳开。掐算之能:需要低头半晌,才能知道黄狮孙遭了毒手。可惜等算完七狮已经被全灭。黑云:飞举之功。 出场4 《西游记》第八十九回《黄狮精虚设钉钯宴,金木土计闹豹头山》第九十回《师狮授受同归一,盗道缠禅静九灵》里出场 洞府5 竹节山九曲盘桓洞 经历6 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九头狮子,只因看守它的狮奴偷吃了大千甘露殿中的一瓶轮回琼液,醉倒后被它挣脱锁链逃往下界。下界后化身为竹节山九曲盘桓洞的九头狮子精。那九曲盘桓洞原是六狮之窝,那六个狮子,自得老妖至此,就都拜为祖翁。六狮分别为猱狮、雪狮、狻猊、白泽、伏狸、抟象。九灵元圣对唐僧兴趣不大,与唐僧等人结下梁子完全是因为干孙子黄狮精。其原型确实厉害,一口擒来八戒唐僧以及玉华国国王全家,但悟空见识过后就能跳开,最后不但没能报仇,还害的七狮皆死,得不偿失。 结局7 被东极妙严宫太乙救苦天尊(东极青华大帝)收回宫中。 影视形象8 1986年《西游记》李建成饰九灵元圣2011年《西游记》贾石头饰九灵元圣
朱初一,男,汉族,宋末元初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后迁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他是朱世珍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祖父。朱元璋称帝后,追封朱初一为明熙祖,谥号裕皇帝。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介绍3家族成员 基本资料1 本名:朱初一所处时代:元末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句容庙号:明熙祖谥号:裕皇帝性别:男 人物介绍2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他被尊为皇帝,庙号熙祖,谥号裕皇帝。陵墓在盱眙的明祖陵。 家族成员3 曾祖父:朱仲八,男,汉族,南宋晚期句容朱家巷人,世代务农,家境贫困。朱百六的父亲,朱四九的祖父,朱初一的曾祖,朱世珍(原名朱五四)的高祖,朱元璋的五世祖。曾祖母:陈氏,是朱仲八唯一的妻子。祖父:即朱百六,大明德祖,男,汉族,元代人,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朱仲八之子,朱四九之父,朱初一的祖父,朱世珍的曾祖,朱元璋追赠德祖。父亲:朱四九即明懿祖,男,汉族,元朝泗州盱眙人,朱初一的父亲,朱世珍的祖父,明太祖朱元璋的曾祖父,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他被尊为皇帝。儿子:明仁祖朱世珍,男,汉族,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1283年-1344年),本名朱五四,妻子陈氏。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他被尊为皇帝,庙号仁祖,谥号淳皇帝。陵墓在凤阳的明皇陵。孙子:明太祖朱元璋,男,汉族,大明太祖高皇帝(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
庄际昌(1577—1629),初名梦岳,应试时改名际昌,字景说,号羹若,又号羹元。祖籍永春县湖洋镇,世居晋江。明万历五年(1577年)生于晋江青阳。浙江安察司佥事庄用宾曾孙。 目录 1基本资料 2政治仕途3庄羹若祠4相关资料5后人评价 基本资料1 本名:庄际昌别称:庄梦岳字号:字景说,号羹若,又号羹元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晋江青阳出生时间:1577年去世时间:1629年主要作品:《羹若文集》、《霞栖藏稿》主要成就: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会试、殿试皆第一 政治仕途2 万历四十三年,由永春县学推荐参加乡试,中举人第九名;四十七年中进士,会试、殿试皆第一。天启元年(1621年),庄际昌补授翰林院修撰,召入京编修国史。崇祯元年(1628年),庄际昌起用为右谕德,赴任中又晋升为左春坊庶子。 庄羹若祠3 庄际昌去世后,邑人特在泉州城府学西侧建造“庄羹若祠”,以为纪念,祠今尚在。 相关资料4 庄际昌(1577—1629),字景说,号羹若,初名梦岳,应试时改际昌,学籍永春,乡籍晋江青阳,其庄府状元衙尚存。生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其先祖庄夏祖籍永春举家迁泉州城,至际昌始回籍,参与永春童子试,为知县陈龙所拔取。万历四十三年,由永春县学推选参加乡试,中举人。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会试、殿试皆第一。是整个明代惟一连中会元、状元的福建人。但因制策“醪”字偶误为“胶”字,数目字误写,卷面稍有刮补,被人指摘,遂不受职而请假归里。天启元年(1621年),补授翰林院修撰,参加编修国史。天启三年,任经筵展书,直起居注,编辑六曹章奏,《光宗实录》编成后,赐白金和文绮,加俸一级。又奉派出使册封赵藩王,藩王赠以珍宝,际昌辞谢说:王臣公开宠赂,国法如何维护?且贪污成风,我有何面见乡民?!天启五年,际昌任会试考官。考试之日,题目尚未发下,主考令人传呼帘官。际昌坚持不可,认为内外防范,此乃防一溃,否则众制尽溃 后人评价5 知书达理,为官清明,兴建公益,引掖后生。
尚寿妃(1549年-1610年),明朝嘉靖帝朱厚熜晚年的宠妃。万历三十八年薨,年62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 基本资料1 本名:尚寿妃所处时代:明朝嘉隆万年间出生日期:1549年逝世日期:1610年性别:女 人物生平2 尚寿妃(1549年-1610年),嘉靖帝朱厚熜晚年的宠妃。嘉靖四十年(1561年),嘉靖帝在大内诵经敲磬,不慎将磐敲错,众宫婢都不敢作声,只有娇憨的尚氏失声大笑起来。嘉靖帝认真看了看她。众人都以为这下尚氏必死无疑。不料嘉靖帝注目尚氏晾久后,却召幸了尚氏,并从此宠爱,号尚美人,年13岁。住毓德宫(万历年间改名永寿宫),是世宗晚年很得宠的妃子之一。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世宗和她玩乐,在帐子里放焰火,结果引起火灾,把毓德宫给烧了,皇帝没有怪罪她,还于当年八月册封18岁的她为寿妃,赠其父尚臣为骠骑将军、右军都督佥事(同时晋封的贵妃文氏,其父只得指挥同知)。册封礼之后百日,嘉靖帝就死了。当时的一些舆论将皇帝的死因归罪于寿妃,认为她纵欲媚惑了嘉靖帝。万历三十八年,尚氏薨,年六十二岁。葬礼规格比照嘉靖帝的徐永妃办理。
曹端妃(?--1542年),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宠妃之一,进士及第、后任福建三明知府曹察的爱女,美貌过人。嘉靖十五年册为端妃,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时遭到诬陷,被方皇后凌迟处死。曹端妃因此成为史上遭受最惨酷刑罚的妃子。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事迹介绍3典故4相关史料 基本资料1 本名:曹氏别称:曹端妃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去世时间:1542年父亲:曹察丈夫:朱厚熜女儿:常安公主、宁安公主 事迹介绍2 初封端嫔。嘉靖十五年八月(1536年),她生下皇长女常安公主(见《国榷》卷首之一)。同年九月初九日,她被册封为端妃。三年后又生一女宁安公主(见《明书》卷21)。嘉靖帝好炼丹,性格暴戾,残害宫女,1542年,嘉靖于曹端妃处过夜时,宫女杨金英、蓟川药、杨玉香、邢翠莲、姚淑翠、杨翠英、关梅秀、刘妙莲、陈菊花、王秀兰、张金莲、徐秋花、邓金香、张春景、黄玉莲因不堪忍受,欲合伙用麻绳将嘉靖勒死,不料情急之中将绳索打成死结,胆小的张金莲跑出报告方皇后,方皇后带人赶来救援。事后,16名宫女均被凌迟处死,此事还牵连到嘉靖帝另一嫔妃王宁嫔,史称“壬寅宫变”。曹端妃虽不知情,但嫉妒其平日得宠的王宁嫔趁机诬赖曹端妃为同谋,方皇后亦因嫉妒,虽识破王宁嫔险恶用心,但不予揭穿,趁嘉靖皇帝尚未痊愈,不能说话之际,借口皇帝是在端妃处过夜,端妃必然知情,令将曹端妃、王宁嫔一同在宫中一秘密地点凌迟处死,并牵连族属十余人。曹端妃因 典故3 曹端妃与香楠厅香楠厅,又称昭嗣堂,位于无锡硕放。系明嘉靖七年(1528)进士曹察所建宅第,乾隆十三年(1748)曹氏后人将宅改为家祠,名“昭嗣堂”。香楠厅面阔五间,进深多达十一架,硬山顶,全部采用最上等的金丝楠木建成,椽上置楠木望板,厅内金柱上首之雀替,月梁两端及脊檩等均施彩绘,有旋子莲花、双钱、包袱垂角等纹样,贴金隐约可见,金柱下置覆盖形青石柱础,檐柱下为青石桎,山柱下为木桎和柱础。厅前有院墙,墙体下置青石须弥座,中为砖墙,上首有精雕砖刻。香楠厅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选料最珍贵,历史最悠久,文物价值最高的一座明代楠木建筑,对于研究明代的建筑有极高的历史价值。1995年4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正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幽香的楠木厅除了建筑精美之外,还有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香楠厅的建造者,曹察,进士及第后任福建三明知府。据《明世宗实录》记载:曹察有一爱女,长得 相关史料4 《明世宗实录》卷一九一:嘉靖十五年九月初九日,进封宸妃沈氏、丽氏(妃)闫氏俱为贵妃。端嫔曹氏为端妃,安嫔沈氏为安妃,康嫔杜氏为康妃。《明史.世宗本纪》:二十一年......冬十月丁酉,宫人谋逆伏诛,磔端妃曹氏、宁嫔王氏于市。《明史.皇后列传》二十一年,宫婢杨金英等谋弑逆,帝赖后救得免,乃进后父泰和伯锐爵为侯。初,曹妃有色,帝爱之,册为端妃。是夕,帝宿端妃宫。金英等伺帝熟寝,以组缢帝项,误为死结,得不绝。同事张金莲知事不就,走告后。后驰至,解组,帝苏。后命内监张佐等捕宫人杂治,言金英等弑逆,王宁嫔首谋。又曰:曹端妃虽不与,亦知谋。时帝病悸不能言,后传帝命收端妃、宁嫔及金英等悉砾于市。并诛其族属十余人。然妃实不知也。久之,帝始知其冤。《彤管拾遗》二十一年十月,上性卞,待宫人多不测,宫人惧。会所幸曹妃及王宁嫔侍上寝。寝酣,宫人杨金英等谋弑逆,用组系上颈,而以钗股杂刺上胯间。幸系组仓卒,误为殊死,结
孝烈皇后方氏(1516年-1547年),南直隶应天府江宁县(今江苏南京)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任皇后,初封为德嫔。嘉靖十三年(1534年),张皇后被废,方氏被册立为皇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宫女杨金英等人因为炼丹药一事刺杀明世宗,全依赖方皇后相救,明世宗才没有受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方皇后去世,谥孝烈皇后。明穆宗即位,于隆庆元年(1567年)二月,上尊谥曰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别祀弘孝殿。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史料记载4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本名:方氏别名:孝烈皇后、德嫔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南直隶江宁(今江苏南京)出生日期:1516年逝世日期:1547年谥号: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位分变化:德嫔→皇后 人物生平2 孝烈皇后,方氏,明世宗嘉靖帝第三位皇后,江宁(今南京)人。嘉靖帝继位十多年一直没有儿子,礼部尚书张璁上疏说:“天子册立皇后,应该同时建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中宫皇后正位有年,而未能诞育皇嗣,皇上当此春秋鼎盛之年,应该广求淑女,以充妃嫔,以备侍御,这样才能有可能多留子嗣。”于是,明世宗按照张璁的建议,遴选九嫔。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册封方氏、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卢氏、沈氏、杜氏等九人为嫔。九嫔头冠九翟冠,身穿大彩鞠衣,册封的圭用次一等的玉石,谷文,册用银册,比皇妃的规格低大概五分之一,以金饰之。册封典礼上,明世宗身穿衮服和皮弁服告祭太庙,并且驾临华盖殿,派大臣对九位嫔妃行册封礼。册封以后,带领皇后朝拜奉先殿。礼节完毕以后,皇帝仍然穿皮弁服,接受大臣的朝拜。方氏被册封为德嫔。同年八月七日,封九嫔之父,包括方的嫔的父亲方锐为正五品锦衣卫正千户带俸。嘉靖十三年 史料记载3 《明史后妃传》孝烈皇后方氏,世宗第三后也,江宁人。帝即位且十年,未有子。大学士张孚敬言:“古者天子立后,并建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所以广嗣也。陛下春秋鼎盛,宜博求淑女,为子嗣计。”从之。十年三月,后与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卢氏、沈氏、杜氏同册为九嫔,冠九翟冠,大采鞠衣,圭用次玉,谷文,册黄金涂,视皇后杀五分之一。至期,帝衮冕告太庙,还服皮弁,御华盖殿,传制,遣大臣行册礼。既册,从皇后朝奉先殿。礼成,帝服皮弁,受百官贺,盖创礼也。张后废,遂立为后,而封沈氏为宸妃,阎氏为丽妃。旧制:立后,谒内庙而已。至是,下礼臣议庙见礼。于是群臣以天子立三宫以承宗庙,《礼经》有庙见之文,乃考据《礼经》,参稽《大明集礼》,拟仪注以上。至期,帝率后谒太庙及世庙。越三日,颁诏天下。明日,受命妇朝。二十一年(1542年),宫婢杨金英等谋弑逆,帝赖后救得免,乃进后父泰和伯锐爵为侯。初,曹妃有 影视形象4 2005电视剧《本草药王》朱凯婷饰方皇后2019网络电影《锦衣之下之爱别离》曹馨月饰方皇后
孝渊景皇后汪氏(1427年-1506年),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人,明代宗朱祁钰的结发妻。正统十年(1445年)八月,册封为郕王妃,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被俘,郕王朱祁钰登基为帝,汪氏被册立为皇后。景泰三年(1452年),代宗欲改立杭氏之子朱见济为皇太子,遭到了汪皇后强烈反对,汪皇后因此触怒代宗,被废为庶人。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朱祁镇复位,降代宗为郕王,汪氏亦称郕王妃。郕王朱祁钰去世后,李贤以汪氏已废且幽禁深宫,况两女年幼为由,应不予殉葬,英宗因此同意,汪氏从宫中迁至郕王府。正德元年(1506年)十二月,汪氏病逝,享年八十岁。明武宗尊谥“贞惠安和景皇后”,与明代宗朱祁钰合葬景泰陵。南明弘光帝即位,改上谥号孝渊肃懿贞惠安和辅天恭圣景皇后。 目录 1基本资料 2孝渊汪皇后人物生平3孝渊汪皇后轶事典故4孝渊汪皇后亲属成员 基本资料1 本名:汪氏别名:孝渊景皇后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出生日期:1427年逝世日期:1506年谥号:孝渊肃懿贞惠安和辅天恭圣景皇后 孝渊汪皇后人物生平2 汪氏是顺天府人(今北京)。在成为皇妃以前,其家族世代为金吾左卫指挥使。祖父汪泉,父亲汪瑛。明正统十年八月(1445年),朝廷册汪氏为郕王正妃。正统十四年冬(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被俘,郕王朱祁钰登基为帝,册汪妃为皇后。汪皇后生育两位皇女,一女固安公主,另一幼女封号不详,无儿子。汪皇后性格刚毅偏执,心怀仁德,见京师诸死事及老弱遇害者暴骨原野之时,心怀不忍,令官校掩埋安葬。皇嫂(明英宗妻)钱皇后在宫日夜为丈夫奔忙忧劳,汪皇后也时常安慰她。景泰三年(1452年),景帝欲立杭妃子朱见济为太子,而废原太子朱见深(英宗长子),汪皇后竭力反对,因而触怒景帝,被废,杭妃被立为皇后。英宗复位的时候,降景帝为郕王,汪氏复称郕王妃。汪氏从宫中迁至郕王府,在钱皇后的照顾下,得以将所有私产和服侍她的宫女太监带出宫中。一天,明英宗想起自己的一件玉玲珑来,听说被汪氏拿去,命人去拿回来。汪氏怒道:“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 孝渊汪皇后轶事典故3 汪氏性格十分刚烈,从一件事情可以看出来,一天,英宗问太监刘桓说:我记得我曾经有一个玉玲珑的腰带,怎么找不到了?刘桓说,被汪王妃拿走了。英宗就说你去给我要回来。汪废后得知英宗皇帝要这个玉玲珑的腰带,就把腰带扔到井里,对来索要的使臣说,腰带没有了,找不到了。然后对旁边的人说,我夫君当了七年天子,难道不能拥有这区区几片玉么?此话传到英宗耳中,大怒。后来有人举报说汪废后搬出宫的时候携带了大量巨款,明英宗派人确认,就将钱财予以罚没。 孝渊汪皇后亲属成员4 祖父:汪泉父亲:汪瑛丈夫:朱祁钰女儿:固安公主
唐贵妃(1438-1457),名云燕,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的妃子。景泰七年八月十三册封为皇贵妃,她是有史可考明朝第一位皇贵妃,也极可能是明朝最后一批被殉葬的妃子。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外戚待遇4相关史料 基本资料1 本名:唐云燕别名:唐贵妃所处时代:明代出生日期:1438年逝世日期:1457年主要成就:明朝第一位“皇贵妃” 人物生平2 藕塘鼻祖鲤公之孙唐兴生下唐妃之后便外出投靠亲戚,后凭着一身武艺谋得锦衣卫一职。其母甘氏,南丰白舍镇甘坊村人,长相美貌,心灵手巧、能歌善舞,为培养富有文化内涵的女儿唐云燕奠定了深厚的教育基础。唐云燕选进宫时,只有其母甘氏族人相送,唐氏族人未前往随送。据说是因为不知祸福,害怕其间存在的风险而避之。唐氏极得明代宗宠爱。《明英宗实录》记载,锦衣卫百户唐兴此前受代宗赏赐的几块庄田其实是有主的,土地主人不甘吃亏,跟唐兴死磕,事情越闹越大,至此,唐兴主动退换土地以息事宁人。之后,代宗连续两次升了唐兴的官,从锦衣卫百户而千户,又从千户而指挥佥事。唐兴就是唐妃之父。可见她最迟在景泰五年就被选进宫了。景泰七年八月十三日,明代宗命武清侯石亨为正使,礼部尚书胡濙为副使,持节册封妃唐氏为皇贵妃。《国榷》记载唐氏曾陪同代宗一起骑马游玩,马受惊,唐氏遂从马上跌下,代宗见惊吓了美人,特意下令挑选御厩中最好的马、日日训练以等 外戚待遇3 父亲唐兴:正一品右都督弟弟唐克环:正三品指挥使 相关史料4 《国榷》:唐氏,都督唐兴女也。景泰七年选进宫,八年封皇贵妃,宠幸冠后廷。尝乘马随帝游西苑,马惊妃堕,帝乃命中官刘茂,选御厩之最良者,日控习以待。天顺元年二月革封号,郕王死,群臣议殉葬及妃,妃无言,遂殉之,葬金山。《明宫词》:西苑从游控玉骢,内宫调习最称工。君恩一去同流水,湘血应归泉路红。《明史纪事本末(代宗篇)》:郕王薨,祭葬礼悉如亲王,谥曰戾。妃嫔唐氏等赐帛自尽,以徇葬。《明英宗实录》天顺元年三月辛未(初八):“释都督唐兴,发河南充军。兴女得幸郕戾王,为皇贵妃,兴得赏赐无算。坐是下锦衣卫。上宥其死而有是命。”
陆西星(1520-1606,一说1520-1601),字长庚,号潜虚子,又号方壶外史,江苏兴化人。明朝时期道教人士,道教内丹派东派的创始人。陆西星是明代学术水平较高的内丹家,他对《参同契》、《悟真篇》、《阴符经》等丹道经典的注释,秉笔直言,较前人更为明晰。他在内丹方面强调性命双修,讲天元兼及人元。下手功夫从筑基炼己、去欲见性入手,他在《丘长春真人青天歌测疏》说:“学道初关先须炼己,炼己者克己也,克去己私,私欲净尽,本体湛然,乃见真性。”见性之后采药归炉,取坎填离,炼精化气,则强调人元阴阳,其《玄肤论》说:“须知彼我之气,同一太极之所分,其中阴阳之精互藏其宅,有不可以独修者。”但其所述丹诀,则不明言《金丹就正篇》中说:“天机至密,非得师指,孰敢妄言。请启其端,俟吾子悟焉”。陆西星在书中力斥三峰采战之术为邪法,将人元之道截然与之分开。在金丹命功方面,他说“真火无候,大药无斤。”他认为不必拘泥于烦琐法度,强调内炼之道要顺乎自然,勿忘勿助,《玄肤论》说:“所谓内炼,一言以蔽之日:‘绵绵若存而已矣’。” 目录 1基本资料 23生平经历4金丹就正篇5思想与著述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陆西星别名:字长庚,号潜虚子,又号方壶外史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520年逝世日期:1606年,一说1601年主要成就:有可能创作《封神演义》出生地:江苏兴化信仰:道教代表作品:《封神演义》,但有争议,一说为许仲琳身份:道士所处时代:明朝 2 《兴化县志》说他自幼聪明,才华横溢,工诗文,擅书画。尝为诸生,颇有名望。但早岁事举子业,九试而不中,于是弃儒学道,入山隐居。数次遇异人,得受仙道秘诀。后声言吕洞宾降临其北海草堂,住二十二日,亲授丹诀。关于此次遇仙奇遇,其《金丹就正篇·自序》说:“嘉靖丁末,偶以因缘遭际,得遇法祖吕公于北海之草堂,弥留款洽”,“嗣后常至其家。……既以上乘之道勉进潜虚,并授以结胎之歌,入室之旨,及吕公自记数十则,终南山人集十卷。……研寻二十载,流光如箭,甲子嘉平(阴历十二月)潜虚乃遁于荒野……遂大感悟,由是入室求铅,不数载而事毕。”又称:“甲子嘉平,……复感恩师示梦,去彼挂此,遂大感悟。追忆曩所授语,十得八九;参以契论经歌,反覆紬绎,寤寐之间,性灵豁畅,恍若有得,乃作是篇。”陆西星认为自己深得吕洞宾真传,故著书立说,阐发内丹之旨,开内丹东派,被后世道教尊为内丹东派之祖。陆西星的思想颇具代表性,他提出了“性命双修, 生平经历3 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年),二十八岁。于本年秋季,与姚四溟“同被师眷”,在北海草堂遇吕祖(吕洞宾)传授明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年)二十九岁。据《三藏真诠》记载,是年得到了吕祖及刘海蟾的传授。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年)三十一岁。为“衣食奔走,与师契阔”数年。明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年)三十五岁。西星外出归乡。明嘉靖三十四年乙丑(1555年)三十六岁。兴化水灾,西星困穷,拾取水中穗穧以充饥。但仍然研究丹法不辍。明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年)三十七岁。研究丹法,多有所遇。明嘉靖三十六年丁巳(1557年)三十八岁。其时倭寇犯浙江、福建,人皆仓惶而走,独西星念老母年迈,不肯远走。明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年)三十九岁。嘉靖三十七年、三十八年、三十九年连续三年,西星皆客居金台。明嘉靖己未三十八年(1559年)四十岁。同学赵宋中进士,赵宋累官至宁武兵备副使、山西行太仆寺卿,为官守正 金丹就正篇4 在此篇序言中写道:“甲子嘉平,予乃遁于荒野,览镜悲生,二毛侵鬓,慨勋业之无成,知时日之不待。复感恩师示梦,去彼挂此,遂大感悟,追忆囊所授语,十得八九。参以契论经歌,反复紬绎,寐寐之间,性灵豁畅,恍若有得,乃作是篇。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今予所温者故也,而所知则新也。虽一时臆度之言,未敢就正有道,然亦庶几不背吾师之旨乎!” 思想与著述5 陆西星是两宋、元明道教房中术及内丹双修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对《参同契》、《遇真篇》、《阴符》等的阐释,颇有超过宋元注释之处。他主张阴阳同类双修,认为“男女阴阳之道顺之则生人,逆之则成丹”。并撰成《七破论》,抨击其他炼养之术。在金丹命术方面主张“真火无候、大药无斤”,不应拘泥于繁琐法度。陆西星著作另有《金丹就正篇》一卷,为道教内丹学史上第一篇有关双修问题的专论。《玄肤论》一卷,是内丹学通论,讨论了诸如三元丹法之相互关系,内外丹之划分,先后天之区别,修性了命之联系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以及《老子道德经玄览》等。收入《方壶外史》。晚年参禅,又作《楞严述旨》十卷,《楞严经说略》一卷。一些学者对封神演义作者疑存,认为是陆西星著。据清·无名氏《传奇汇考》卷七“《顺天时》传奇解题”云:《封神传》传系元时道长陆长庚所作,未知的否?张政烺在《〈封神演义〉漫谈》一文中,据此认为陆西星是《封神演义》作者,“元
李惜儿,明代宗朱祁钰的妃子。李惜儿在景泰五年入宫,入宫后受宠 目录 1基本资料 2生平3相关史料 基本资料1 本名:李惜儿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主要成就:入宫受宠风光一时配偶:明代宗朱祁钰 生平2 初为江南一带的土倡,后流落京师,姿色妖魅,推为翘楚,用牡丹花来称呼她景泰帝五年入宫。景泰七年八月,其弟李谙被封为锦衣卫百户,不到一月又被赐“香火院”。景泰七年十一月,其弟李谙、孙震升锦衣卫千户。夺门之变后,李惜儿不知所终 相关史料3 《明英宗实录附景泰实录》景泰六年四月戊寅(初三):“增御花房。”《明英宗实录》“景泰七年七月乙酉,命伶人李谙为锦衣卫百户。谙姊惜儿自教坊司入侍得幸,故有是命。……景泰七年八月丁酉,以故太监李德所建灵福寺并园地赐锦衣卫百户李谙为香火院。”《明英宗实录附景泰实录》景泰七年十一月,升锦衣卫百户李谙孙震俱为副千户仍旧带俸。《明英宗实录》:天顺元年正月丁亥,钟鼓司内官陈义、教坊司左司乐晋荣伏诛。初景泰中,荣谄事义,义承旨选妓女李惜儿等先后进入宫中,至于是教坊司言其事。上曰:“奸邪小人,逢迎以图富贵乃如此!”司礼监其即释妓女给其亲。荣、义等下锦衣卫拷讯之。具伏逆伏诛。